錢多多睡了那么久,也沒吃東西,喝點白粥最好。
不過,吃飯前先吃藥,錢多多看著黑乎乎的湯汁,有點無奈,要是有西藥就好。
吃過飯,錢家人就叫錢多多趕緊休息,醒來兩次了,他們放心了很多。
到底是生了一場病,虛弱許多,錢家人都讓錢多多去休息。
錢多多只能聽著,她現在也做不了什么,她也感覺沒什么精神。倒不是想睡覺,是身體上沒什么勁。
躺在床上,就開始想自己是怎么生的病了。
一點一點的都想起來了,想起來之后又覺得奇怪,為什么她聽到爺爺問的問題,會暈倒呢?
她實話告訴爺爺就行了,怎么會暈倒呢?
錢多多病這一場,算是因禍得福。
人的情感跟記憶空間是有限的。
過去錢多多背負兩份記憶,好的壞的什么都有,每份記憶里都有對她重要的人,不管她嘴上如何說不牽掛,可人的情感哪能說的清楚。
而這兩份記憶和情感,就像兩種人格,生病之前,錢多多是以現代生活的經歷為主人格。
那是她真真切切活過的痕跡,她以那樣的形式生活無可厚非,可她身體是古代,總以現代靈魂為主,久而久之就存在一道分割線,這種情況于她并不好。
如今,許是因為那道符的原因,也或者是別的誰也說不清,宇宙浩瀚,有無數的神秘存在。
反正錢多多目前就像重組新生一樣,錢多多這個身體留給她的記憶,現在成為主導地位。
那些現代記憶被重新過濾,那些人,那些事,很多都不會再記起。
錢多多如今,從身體到靈魂的認知就是,她是這里土生土長的人,只不過比別人多做過一個離奇的夢,夢里滿目琳瑯,炫彩奪目。
不錯,現代的一切,只會是一場美夢的存在。
人心那么小,還要分成兩半,跨越時空的牽絆,卻此生不復相見何其煎熬。
忘了就忘了,人死了,什么都不存在了,再活一次,就該從靈魂到身體都是新生的。
錢多多理順前因后果,冥冥中感覺好像有什么事情被忘記了,不過,忘了反而輕松了。
頭腦清晰,情感也清晰許多。
情感若是用一個圓來比喻的話,錢多多穿越到古代只有半圓,而這半圓里有家人朋友很多人,每個人占的位置自然更少,也更亂。
如今,新生的錢多多,有一個完整的圓。這樣一來,被她放在心上的人,占的位置多了,感情也更清晰了!
錢多多醒來之后,錢家才重新有了歡聲笑語。
每個人也有心思做自己的事情,經過這次事情,一家人更是親近。
這兩天,一家人都擔驚受怕的,也沒睡個安穩覺,如今,錢多多好了,也睡了個踏實覺。
一夜好眠,天大亮了,一家人才起床。
一家人都不讓錢多多做事,讓她好好養養身體,也好在,現在沒啥忙的。
上午錢小妹去花婆婆家學習,錢爹爹跟錢爺爺帶著錢小弟去山上砍柴。
錢奶奶跟錢母在家曬玉米跟小麥,曬干點好去村里的大磨盤上磨成面。
村里有個磨坊,磨坊只是說的好聽點而已,其實就是一間簡陋的房子,里面有兩口大磨盤,磨坊旁邊搭了個簡便的小屋子,住的是一個有殘疾的單身老人,磨坊是村里共同出錢建的,老人是看管磨坊的,負責打掃里面的衛生。
村里人去磨東西,給老人留點面粉或者玉米粉,作為守磨坊的酬勞。
錢多多就看著她娘跟她奶忙,聽她們聊閑話。
上午二伯娘跟三伯娘到錢家看錢多多,村子就這么大,錢多多暈倒的那個中午,看到的人雖然不多,但也傳開了,兩人一人帶來十多個雞蛋,看到錢多多確實好了,也沒多留,就回家了。
錢二爺家跟錢多多家的關系也是越來越親近。
本身就是要緊的親戚,再加上豆芽菜讓錢二爺家受益不少,如今更加親密了。
就這樣,一個上午的功夫就過去了。
吃過午飯,錢家人一致決定帶著錢多多去復診,錢多多反對無效。
雖然她自己覺得她已經沒啥毛病了,可在這個問題上,她的意見直接被忽略。
錢母跟錢爹爹陪著錢多多一起去的,自然是走路去的,也沒借牛車。
不是緊要事情,總借人家的東西不好,尤其是牛這樣貴重東西。
這一路沒有平常走的快,中途還歇了一次。
到了鎮上,老大夫看過表示錢多多真的好了,不用吃藥,只需養兩天就成。
一家三口對著大夫再三感謝,付過診金就離開藥店。
出了藥鋪,三人又買了一些東西,紅糖白糖都要買一些,糖是精細的東西,紅糖比白糖更貴。
如今有這個條件,就要買上一些放在家里備用。只要有條件,都想過好日子。
錢多多要求買一點棉花,她要把她那幾雙手套做出來,不讓干活,拿個針還是可以的。
又去肉攤上買了些豬雜,豬雜比肉便宜很多,錢多多隱約記得,豬雜含有能補充身體需要的一些元素。
又買了好幾根大骨頭,還有一些豬肋骨。這些回去熬骨頭湯,一家人都喝。
買完就回家。
到家后,錢母就剁了一些骨頭先熬起來,骨頭湯熬的越久越好。
晚上炒了一個白菜,喝著蘿卜骨頭湯,吃個饅頭,美美的~
錢家人發現錢多多醒來之后變了一些,說不清楚,但一家人更好就是了。
錢多多確實改變了,過去她也很親近錢家人,但她總是把自己當大人看待,再怎么親密,還是少了孩子跟父母那種自然的狀態。
如今記憶的一些變化,連帶著心態也改變許多,對家人多了幾分親昵和依賴!
錢多多歇了兩天,做了八雙半指手套,自家人一人一雙,花婆婆一雙。
到了第三日,錢多多覺得實在沒必要再歇了,吃過早飯,說服家人后,拿上給花婆婆做的那雙手套,跟錢小妹一起去花家,繼續刺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