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掌柜就讓她跟著去后院,錢多多跟王先生交代一聲,她娘過來了,就叫她一下。
李掌柜拿了筆墨,錢多多摸摸鼻子,光顧著買紙了,竟然沒買筆墨,她真是越來越蠢了→_→
錢多多把紙攤在桌子上,看著李掌柜先是研磨,一舉一動都很厲害的樣子。
李掌柜瞧著她只盯著她的手看,就說:“是不是也想學字啊。”
“是啊,早就想學了,沒人教,不過,我們家都商量好了,等過了十五,南街的清風堂開學了,就送我家小弟去讀書,然后回來再教我們。”錢多多也沒瞞著李掌柜,想識文斷字又不丟人。
“嗯,這倒也不錯,不過,你可以先去買好筆墨紙硯,再買一本啟蒙書,還有簡單的字帖,也要練字。”李掌柜說的是她當初學習識字的時候,她師娘就是讓她先準備好這些東西,每學會一個字,就要寫上許多年張,這些年,她也一直在堅持練習,所以,她雖然不能說文化很深,但字還是能看的。
錢多多聽了,覺得挺有道理的,有了字帖就可以臨摹,總不能到最后字倒是認識了,結果來一手狗爬字。
更何況,毛筆字啊,想想都激動,要是能寫好毛筆字,她也是棒棒的。
李掌柜硯好墨的功夫,錢母也由一個小伙計領進來。
互相打了招呼,錢多多就開始說她想要寫的東西。
把她家的菜單跟價格都寫下來。
一張是沒有韭菜的,冬天用,一張是有韭菜的,春夏秋都能用。
錢家兩母女,不出一點聲音,看著李掌柜的一筆一劃。
錢多多至今見過三個人的毛筆字,一個是迎客來的掌柜,他們當初立契約的時候,露了一手。
一個就是銀樓辦存戶的時候,那個辦事人寫的字。
她覺得都沒有李掌柜寫的好,她不懂什么筆意,她就覺得李掌柜的字最是工整秀氣,橫平豎直,并不花哨,可就是好看。
她記得在她夢里,有什么草書狂草,還是大家著作,但她實在欣賞不來,她就喜歡李掌柜這樣的字,端正,清晰。
等李掌柜寫完兩張,就收了筆墨。把兩張字鋪在桌子上,晾干墨跡。
“秀姨,你寫的真好看。”“我這不算好,我師娘的字更好看,要想寫的好,還是要靠練。”李掌柜又跟錢多多分享許多她識字習字的事情,以及初學者的一些小經驗。
錢多多聽的津津有味,化身李掌柜的小迷妹。
等字干了之后,錢多多疊好放懷里,跟李掌柜道謝。
母女兩個出了紅袖坊,錢多多還記著李掌柜的提議,她很心動啊。
“娘,你帶了多少銀子啊,能不能給我買筆墨紙硯,還有啟蒙書本和簡單的字帖?買了之后金金跟萊萊也可以用的。”錢多多怕她娘不同意,搬出她的兩個小助手。
錢母白了她一眼,其實錢母在看李掌柜寫字的時候就加深了一個念頭,她要讓她的孩子們都識文斷字。
她的孩子那么聰明,肯定能學會,不求將來多厲害,若能識文斷字也是他們的一份本事。
對于錢多多的提議,她自是同意的,不過是晾著她罷了。
這孩子平時太老成了,這樣孩子氣也挺好。
等錢多多說了一堆理由之后,才狀似無奈同意,錢多多覺得她娘還好了,她哪知道她親愛的娘親悄悄的看她樂子呢。
嘿嘿……
“買,可以,但我身上只有五兩銀子了,筆墨紙硯書本畫冊可是不便宜,不知道夠不夠。”錢母跟錢多多交代一下經濟情況,得悠著點買。
“恩,那我看著買,買緊要的東西。”母女兩個就去南街的書屋。
錢多多才買了十張紙,那個伙計還記得她呢。
“還需要點啥?”小伙計還是那么熱情啊。
錢多多問啟蒙書,也就是三字經多少錢一本,伙計告訴她手抄本三百銅板,書本的八百銅板一本。
又問了楷體字帖的價格,小伙計分類介紹了一下,單獨字帖的話,初學的一本八百銅板,簡單的一兩五百銅板,中等程度的三兩一本,高級的八兩一本,關鍵是,一本才十頁啊!
還有跟豈能書本一體的一帖,一本一兩銀子,啟蒙系列總共六本書,一本也是十頁。
字帖的字還大一些,若是正常的字體,那一本三字經是不是才五六頁紙?
錢多多心里想著,嘴上也就問出來了。
小伙計告訴她,是的,啟蒙書一本就是六頁紙,而學堂的孩子們都是把啟蒙六本書做一套來買的,然后釘在一起。
學堂里每人都要有這樣一套書,不管原本還是手抄,總之這套基礎書本都要有。
小伙計還領著錢多多看了那六本書,告訴她啟蒙書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孝經,家訓。
錢家母女兩個跟聽天書一樣,又看了字帖的樣子,入門的就是橫豎撇捺點,這些簡單的比劃。
錢多多在衡量過之后,要了一本三字經字帖,一刀紙,秀姨告訴她一刀就是一百張。
還有他們剛學寫字,用差的毛筆就行,要了三支羊兼毫毛筆,硯臺也要了最便宜的那種,可是,最便宜的硯臺也要二兩銀子一方。
讀書果然是燒錢啊,沒有點家底,根本就供不起一個學子。
一刀普通的生宣九十銅板,一方普通的硯二兩,一本三字經字帖一兩,一只普通羊兼毫一百銅板,三支三百銅板。還有墨錠,最便宜的一兩墨錠,一根一百銅板,賬房先生手指在算盤上翻飛,“客人,這些總共是三兩銀子四百九十銅板。”
錢母木著臉掏錢,錢多多木著臉小心翼翼的把這些東西往背簍里裝。
母女兩個暫時不知道說啥,錢母收好找的的零錢,娘倆就準備回家,這里不能呆了,這里面都是錢啊。
走了幾步,錢多多想起個問題,新的墨跟硯要怎么用?!毛筆要怎么用?!
他們家可沒人懂得這東西啊。只能轉身找伙計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