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言恪匆匆收住腳步,在原地跪下。低頭一言不發,一點沒有昨晚那種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自在樣子。整個趙家,他最怕的就是這個敢拒絕皇帝陛下讓他做老師的請求的爺爺,從小就是,現在也是。
他的爺爺,是嘉鼎王朝前任宰執,桃李滿朝堂也滿天下的清正明官,趙守令。自淳貞元年太子登基后,便辭官回鄉,拒絕了老皇帝讓他任新帝老師的請求。老皇帝略有失望,卻沒有強求,而是賜金萬兩,敕造趙府,準他致仕。
“你可知錯?”老太爺一字一頓說道。
“孫兒知錯。”趙言恪小聲應道。
“錯在何處?”
趙言恪不敢接話。
老太爺怒道:“你這個不孝子孫!哪里是知錯?分明就是不知悔改!要老夫一條條說給你聽嗎?你一錯在作為將軍的子嗣,卻在大梁軍陣就擺在留雁關關外的時候逃出軍營!禍亂軍心!二錯在一去不返,讓你娘親擔心,讓趙家因你蒙羞!三錯在一走十多年,音訊全無,讓你爹娘日夜相盼!”
趙老爺說道最后,將面前的精致茶杯一把摔在地上,精致茶具應聲而碎,多年古井不波的老人大為氣憤。趙言恪娘親一臉擔憂,但在老太爺面前又不能說什么,只是不停勸道:“爹,消消氣,注意身體,切勿傷了元氣。”趙行篤雙目迷離,不言不語。
趙言恪,你為何要回來,打破了我僅存的一絲幻想?
老太爺閉目說道:“自前朝大唐至如今的嘉鼎盛世,我趙家,有人武至鎮國將軍,文至當朝首輔,有人十二策開盛世,有人領萬馬戍邊關,有人殺身成仁,有人殞命守節,祖上無一不是仁人志士,死得其所。可就是沒有離經叛道,棄家不顧之人!如何便有了你這等不知家國何在之輩?”
趙家夫人抬手抹了把眼睛,趙行篤桌后雙拳緊握。
半晌,趙老厲聲道:“趙言恪,隨我去祖宗靈堂!”,說罷率先起身離去。趙言恪起身,朝母親點了點頭,再看向趙行篤,趙行篤安定自若,如沒有瞧見堂下傳來的目光。
趙言恪嘆息一聲,顫顫巍巍起身,轉身走出。跪了許久,腿腳有些酸麻。一老一小,一前一后,慢步走進趙家靈堂。
靈堂陳設簡樸,只有一些供人跪拜的蒲團和一個中等大小的香爐,香爐正上方,供奉著趙家歷代祖先。這個地方,下人是從來不允許踏入半步的,打掃之事也長年由夫人和趙行篤來做。老人走入靈堂,曲身跪拜,趙言恪隨之跪下。趙守令從上往下一一念出名字:“趙林武,大唐開國功臣。率兵卒五千,苦攻三日,破敵七萬于渭水;官封靖安將軍;趙良之,大唐開定年武舉第二,執政廬州,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趙露清,駐兵北境,狼族不敢揮師南下數十年;趙瓊...”“趙瓊,唐貞光年輕右相,十二策謀劃盛世,與皇帝兄弟相稱;趙厲,大唐末代將領,死守居庸關數月,兵盡糧絕,開城殊死一戰,流矢穿胸而亡;趙嵐,大唐末代尚書,隨嘉鼎入京,絕食三日而亡;趙懷平,隨父志,不仕;趙亮,嘉鼎元定年進士,任史官,撰《唐史》《惠民法典》,太爺爺內有靜氣,立言秉正,為政以民先,以太平先。當為做官典范。”
老太爺并未轉頭,開始是他在說,后來就是趙言恪在說,他在聽了。老人緩緩說道:“為官者,在其位,司其職,不問其它,便已是難得,做清官難,做一個事事為國為民的好官,更是難上加難。圣人說‘有王者,其政一世而顯。’一世,即三十年。好的君王政見其成尚需三十宰。為官者,為民者,又當如何自處?”
趙言恪說道:“無見利忘義,無欺君辱民,因山河舍鼎食,因江山舍小家,人生當如此。”
老太爺道:“何人如此說?”
趙言恪眼簾低垂:“一個被人遺忘的讀書人?!?/p>
老太爺見到趙言恪的樣子,心知此事不需多問,沒再深究。
片刻之后,老太爺淡然道:“我趙家祖訓是什么,你可還記得?”
趙言恪平靜道:“下不欺民,上不叛國?!?/p>
老人徐徐說道:“自你幼時,我便看出你眉宇有紫氣,天庭若白玉,是個可塑之才,斷然不會做出離經叛道之事,方才不便說,如今面對趙家列位祖宗,你有何言?”
這時正是朝陽升起之時,靈堂外的陽光透過窗戶斜灑在一個個靈位上,發出淡金色的光芒。
趙言恪深吸口氣,淡淡說道“是孫略遠之計?!崩先舜篌@:“大梁昔日國師孫略遠?”趙言恪點頭。趙守令道:“言恪,你當初是如何入大梁軍營,為何呆了十三年之久,又是怎樣逃出大梁國境,你且一一說給我聽?!?/p>
趙家靈堂,在列為趙家清官名將靈位之前,趙言恪不急不緩,道出一條驚天計策。老太爺卻早已是臉色劇變,怒道:“好,好,好!”老人連道三個好字,最后一個字音極其重,“老夫千算萬算,卻無論如何也沒有料到他為了曲曲梁國竟然將如此一條毒計用在不過十三歲的孩子身上,好,好!還真是難為他了!”
說罷,老人把趙言恪摟在懷中,看著他略顯滄桑的面龐,沉聲道:“孩子,這么多年,你是怎么過來的?”趙言恪依偎在爺爺懷里,終于橫淚。趙言恪此次是十多年來首次能將心中怨氣發泄出來,很久才恢復情緒。平靜下來的趙言恪道:“爺爺,這件事不能讓母親知曉,小篤和小清也不能說。”
老人道:“老夫自然知道,只是苦了你。”趙言恪道:“爺爺,孫兒蟄伏十三年之久,絕不能再出一絲差錯,否則就是滿盤皆輸的境地,以他二人的個性,現在還不能知曉太多?!?/p>
趙守令看著孫子堅定的臉色,嘆息道:“如此也好,說實話,我一直擔心以小清的個性,在江湖上難免吃虧,行篤雖說才智過人,卻難以從一而終啊。俗話說言必信,行必果,爺爺當年為你二人起名若此,就是希望你們能恪守自己言行。現在看來,你能夠恪言,小篤卻未必能篤行。說到底,趙家的重任是要落在你肩上的?!?/p>
趙言恪點點頭。
老人起身,舉目遠眺,說道:“言恪,你可知那塞外狼煙撲月之景,何其壯烈!將來你也一定要去中原看一看爺爺運籌天下的帝都,看看這天下是如何一番光景,老夫一生縱橫天下,為嘉鼎守住萬里河山,老夫之孫豈能遜色于我?歷史老夫不去評說,如今既然站在嘉鼎的版圖內,我只希望,若是狼煙一路點進中原腹地,能多一個男兒灑血邊關,少一對兒女嚎哭尸野。這就夠了!”
趙言恪站在老人旁邊,滿目蒼茫。
心神之中,又一陣嘆息傳來。
每天4000更新,新書求支持。
如果您覺得這部作品不錯,請幫忙投推薦和收藏!
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