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到自家公子有些不對勁,阿福趕緊扶住包大敢:“公子,外邊已經亂套了,不如我們先撤離這。”
包大敢強行冷靜頭腦,看著上官府三個字出神,許久之后才猛的對阿福說道:“和我進趟宮!”
…………
在朝堂內,童貫等人聽聞李綱帶兵包圍了開封,都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唯有蔡京淡定的站在原地,不為所動。
檢校太尉梁師成上前一步:“啟稟太后,如今李綱等賊寇,迷惑太子殿下包圍京師,預謀造反。先帝尚且在世,豈能容得他們如此胡鬧。”
太后臉色也不好看,拿著手中的權杖面容憔悴,許久之后方才說道:“哀家得孫兒不過也是受到了一時的蒙蔽,若是曉之以理,陳清其中的利害關系。以哀家對他的了解,他是不會繼續錯下去的。”
尚書右丞李邦彥倒是出來反駁道:“如今各地軍隊打著勤王的旗幟,他們又豈會輕易罷休,如此不如迎合他們的意思,派出信使交談,方能最好的解決此事!”
李邦彥還是露出了其投降的本質,在北宋歷史上,李邦彥此人到也是實打實的投降派。金兵頻繁入侵,導致邊塞百姓頻頻遭罪,李邦彥不僅不力主抗擊金兵,還多次全宋徽宗與金兵交談,是個典型的軟弱派。
童貫打斷道:“不可,士美(李邦彥,字士美)兄可是忘記他們打出的口號為何?”
李邦彥聽到這句話倒是焉了氣,一個字也不敢多說。太后聽到眾人你一句我一句,也是緊皺眉頭,就是想不到什么有用的法子。
蔡京還是淡定的一言不發,眾人感到奇怪便問:“元長(蔡京,字元長)兄為何如此淡定,莫非不知道現在已經火燒眉毛?”
蔡京噗呲一笑:“與其在這里斗嘴,倒不如做點實際的行動。”
蔡京的臉色有些陰冷,像是烏云密布的無人城,見不到一絲陽光。緊接著一群身穿黑衣的男子涌進大殿,眾人發現殿外的御前侍衛被人不知不覺中割喉而亡,無一人生還。在場的官員才意識到,這些黑衣人怕都是難得的好手,畢竟御前侍衛的選拔有多嚴格,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蔡京臉上浮現了一絲笑容,走到太后前對著眾人道:“大家不必驚慌,我只不過是在保護大家的安全。另外擁立新君登基!”
此話一出,底下便是炸開了鍋,眾人議論紛紛,顯然是沒明白這是怎么回事。
太后最新開口,話語中帶著諷刺:“不知愛卿這是要擁立誰繼承大統!”
蔡京對著太后笑了笑:“肅王趙樞便是新的真名天子!”
太后一向不喜肅王,如此便是更加厭惡:“放肆!他是要造反嗎?”
看到太后的反應,蔡京卻是冷笑道:“莫非太子包圍京師便不是造反,而肅王殿下剿滅亂賊便是造反?”
太后顯然被氣的有些激動,手中的權杖直接砸到了蔡京身上:“混賬東西!”
蔡京悶哼一聲,卻是哈哈大笑:“諸位還是等待著肅王率軍進京剿滅叛賊吧!”
童貫等人率先明白過來,跪在地上表明立場:“愿為肅王殿下進京效汗馬功勞!”
其它官員也紛紛反應過來,齊跪在地上:“愿為肅王殿下效汗馬功勞!”
太后被這群墻頭草大臣給氣的不輕,直接昏了過去。蔡京卻是笑道:“將太后娘娘送回寢宮,諸位隨我去迎接肅王殿下!”
…………
城外,太子軍營。
李綱正在與太子焦急的研究下一步計劃,一個士兵匆忙的跑進帷帳:“報告太子殿下,三公里外發現一只軍隊!”
太子問訊興奮的大叫:“好!看來是勤王部隊來了,李大人,準備好作戰計劃,強攻開封!”
太子召集好軍隊,騎馬走在前頭準備去三公里外的部隊匯合。剛到陣前,變發現有些不對勁。對面的軍隊沒有停下的跡象,倒是全副武裝的準備沖殺,李綱也感覺有些奇怪,卻看到中軍旗幟上有著一個顯眼的肅字。李綱很快意識過來:“是肅王的部隊!全軍做好戰斗準備!”
太子被這句話給嚇蒙了,腦袋一片空白,只能倉促的指揮軍隊與肅王的軍隊迎擊。但畢竟時間倉促,人數上也沒有太大的優勢,肅王的騎兵直接把太子的前軍給沖亂,頓時間踩踏無數,一聲聲哀嚎響徹天地。
在大軍亂陣之際,卻從中路殺出一個白袍小將。騎著棕色的駿馬無人可擋,一把白色亮銀槍使的是出神入化,直接從萬人之中殺出一條血路,直奔困在前軍的太子而去。
太子神情有些慌張,畢竟自己手無縛雞之力,如今困在前軍,若是不小心怕是要殞命于此。太子的貼身侍衛一個個戰死,眼看一個黑塊頭便要將那比人頭還大的鐵錘砸來,太子內心絕望的閉上了眼睛。
卻聽到鐺的一聲,太子猛的睜開眼,看見在自己身前有一個白袍男子揮著手中的亮銀槍,擋住了那一錘。太子暗松一口氣,剛想開口。白袍男子卻是率先道:“太子殿下跟在我身后,某定送你出去!”
說完,亮銀槍向前一挑,直接插入了黑塊頭的體內,黑塊頭重重的倒在了亂軍之中,怕是死也沒明白過來。太子不禁心中暗暗佩服,此人的槍法怕是快到了極致。
白袍男子調轉馬頭,手中槍一旋轉,連挑數位大將,一馬當先殺出重圍。但回頭看太子不在身后,心中一驚,便又是殺回亂軍。見太子被數名亂兵包圍,提槍將數人全部斬殺,連番沖刺在亂軍之中,幾個來回方才將太子帶出亂軍,血卻已經染紅了白色戰袍,屹立在陽光下到真有一絲絕世猛將之感。
李綱也從亂軍之中殺出,看了看渾身是血的白袍男子,說道:“王彥,你帶太子先撤,去陳留等候勤王部隊,再另作打算!”
王彥此人原本是北宋抗金的起義軍首領,武藝高超,對兵法也有深入研究。起義軍為表收復舊地的決心,在臉上刻了“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而被稱為八字軍。只不過因為包大敢的到來混亂了歷史,王彥成為了李綱府上的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