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您別著急,不是病情沒控制住,是我的錯,因為忙著學習,最近老忘記吃藥,媽,我沒事了,我保證以后一定按時吃藥,好不好”沐靈惜連忙保證。
事實上也的確是原主長期沒有服用抗癲癇藥導致的這次病發(fā),只是不是因為忘了,而是不想吃。
其實原主是在小學的時候第一次病發(fā),但是因為那時候年齡小,又是輕度癲癇,只是手腳抽搐并未喪失意識,持續(xù)時間也短,原主就沒當回事兒。后來很長時間也沒有再病發(fā)過,所以更是被原主拋之腦后。
只是到了小學三年級開始,發(fā)作頻率就開始多了,突然的運動或是劇烈的運動都可能引起病發(fā),慢慢的同學之間都開始傳開了,時不時的會對原主指指點點,原主原本還算開朗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人也越來越自卑,更是不敢去參與任何活動,在學校除非必要,基本都會待在教室里。
好在原主學習成績很好,老師也很照顧她,所以同學也大多只是背后議論,但那時的原主也是明白自己的身體不正常,因為接受不了自己的不正常,所以回家也不愿跟父母說。
直到五年級時,有同學把這件事告訴沐母,沐母不相信還很生氣的把那個同學罵了一頓,回家逼問下,才知道女兒是真的生病了。
可那個時候,沐靈惜家還在農村,一般有大病的時候也就是到縣城的醫(yī)院,結果檢查半天也沒個結果。
直到上初中,沐靈惜一家搬到縣城居住,沐靈惜在學校又發(fā)病時,老師通知沐母,這才又帶著沐靈惜到B市大醫(yī)院檢查一番,才診斷出來,這幾年倒是控制的不錯,一直沒有病發(fā)過。成績不錯的沐靈惜考到了本市的一中,也開始了她的住校生涯。
聽著女兒類似撒嬌的語氣,沐母有些微愣,總覺得女兒哪里變得不一樣了,但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什么問題,“你這個孩子,哎...讓我怎么說你,學習重要還是身體重要?”
“好了好了,小惜沒事就好,你就別再說她了”沐父勸說著沐母。
“你就慣著她吧,我還不是為她好......”
“媽,您就別生氣了,是我不對,我以后一定把自己的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會再發(fā)生這次的事。”看來出院后,自己得趕緊想辦法把原主的身體治好,畢竟出現那種身體不受控制的情況的確是很危險的。
經過一系列檢查確定身體沒什么問題,又住了兩天院,期間又去神經內科做了檢查,醫(yī)生重新給調了藥量,最終在沐母和醫(yī)生再三確認下才辦理了出院手續(xù)。
坐在車上,沐靈惜才有機會從窗外真正看這個世界的樣子,記憶繼承和親眼目睹的震撼是絕對不能比擬的,一座座高樓聳立,車道上各類交通工具穿行,從原主的記憶中,沐靈惜也總算是把看到事物的名稱一一對上,再次感謝老天讓她繼承了原主的記憶。
因為是在Z市醫(yī)院,而沐靈惜家在H縣,所以一家三口坐上了火車經過兩個多小時終于回到了家。
進門是種滿花草的小院,三間紅磚瓦房,干凈而溫馨。站在試衣鏡前,沐靈惜才第一次看到現在這幅身子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