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何婷婷身著一襲白裙,俏立在閃亮的光柱中,她臉上只有簡單的淡妝,身上沒有額外的多余飾物,長發披肩,上面一支蜻蜓形狀的發夾微微顫動,把她身上那種俏皮天真顯露的淋漓盡致。
陳浩南刻意隱在黑暗之中,歡快的樂聲從他手上的木吉他中緩緩的流淌而出。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
等待游戲的童年
何婷婷本身就是一個童真未泯的大孩子,陳浩南拿出這首童謠,簡直就是為她量身定做,她很輕易的就能把握到童謠中天真童趣的精髓。
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宛如黃鶯。當她開唱時,歡快的音符便為大家描繪出一幕幕熟悉的畫卷。
前奏音樂響起時,舞臺下已經安靜了一些,不過還是不時有一兩聲嘻笑吵鬧的雜音。畢竟有一千多名觀眾,不是所有人都能靜下心來去欣賞表演的。
當這一千多名觀眾中有八九百人是高一新生時,安靜這個要求就是一種很奢侈的愿望。
要知道,孩子本身就是很沒有自控力的,更何況這些十五六歲,正值青春叛逆時期的大孩子,不會有人相信他們會真正的安靜下來。
但何婷婷的歌聲響起時,舞臺下便安靜了下來,沒有一絲多余的雜音,所有人都安靜的去觀賞歌聲在自己心中蕩起的回憶的漣漪。
歌里面的畫面,好生熟悉。
小賣部里面什么都有
就是口袋里沒有半毛錢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
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
隔壁班的那個男孩
怎么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畫
心里初戀的童年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是張成龍心里知道,他被打動了。
小的時候,他家境不好,個子長的又快,早飯吃多少都是不夠的。每到下課的時候,他都會去學校的小賣部里看一遍又一遍。
即使他口袋里半毛錢也沒有,即使他越看越餓,卻總也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再看一眼的愿望。
這首歌,唱的是我。
林夢露癡癡的望著舞臺,心卻飛到二十多年前的那個窗前,那個長的帥帥的,笑的壞壞的那個他,現在還好嗎?
這首歌,唱的是我。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
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后
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
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
羅螢忍不住“咭”的笑了出聲,又趕緊捂住嘴,四下張望一下,發現沒人注意到她,每個人都面帶微笑,沉浸在自己的回憶里,她的嘴角也掛上了微笑。
歌里面那個,不就是自己嗎?
那個迷迷糊糊的自己。
這首歌,唱的是我。
程美月明明白白的從歌里面看到何婷婷……和自己的影子。何婷婷就是個憊懶的家伙,每天晚上都要催促無數遍,才會極不情愿的寫幾個字。稍不留神,這家伙的心思就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
然后她就會在自己的監督與嘲諷下,抓狂著寫很久的作業。當年自己跟她一樣大的時候,表現好像跟這小家伙也差不多少。
程美月作為老師,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不知道要念叨多少遍,只不過,小時候的自己不也是在這種念叨聲中迷迷糊糊的度過了童年嗎?
這首歌,唱的是我們。
沒有人知道為什么
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
山里面有沒有住著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總是
一個人面對著天空發呆
就這么好奇就這么幻想
這么孤單的童年
葉梓童看到的是那個孤獨的在院子里發呆的小女孩。
她很小的時候母親病逝,父親像帶自己手下的士兵一樣把她帶大。他從來不會告訴她這是為什么,那是為什么,只會讓她必須這樣做,必須那樣做。
在她的童年里,屬于小孩子的好奇心很早就磨滅了,她早早的學會了服從,體會到了同齡人體會不到的孤單。
這首歌,唱的是我。
張小楠沒有幻想過神仙,小時候,在她幼小的心靈里,浩南哥哥就是神通廣大的神仙。
如果不是神仙,自己在五歲時只會趴在那個小窗口里哭泣,而他一個同樣五歲的小孩子就敢沖入烈火中把自己救出來?
從那以后,她就經常幻想著,神通廣大的浩南哥哥再一次出現,把自己從悲慘的生活中拯救出來。
這首歌,唱的是我。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
一片片綠油油的麥田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
畫不出天邊那一條彩虹
什么時候才能像高年級的同學
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
盼望長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長大的童年
不知道什么時候,也不知道是誰第一個舉起了雙手,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直到所有人都舉起雙手,就這么隨著這簡單優美的旋律,一左一右的搖動著雙手,晃動著身體。
有人開始小聲的附合著陳浩南的吉他聲哼唱起來,接著是更多人的哼唱,直到聲音越來越響。他們或許不知道歌詞,甚至還有一些人五音不全,但是沒關系,他們哼唱的旋律里,他們的模糊的歌聲里,有他們的童年,有他們自己。
吉他的音符停止流動,悅耳的歌聲停止,安靜,舞臺上下一片安靜。
有人嘴角邊掛著微笑,有人眼眶里噙著淚花,還有人嘴唇顫抖,無聲的呢喃著什么。
玄天娛樂經紀公司經理崔成最先回過神來,此時他的心里激動的無以復加。
或許他的藝術欣賞能力不是最好的,但是作為一名經紀人,一名親手把劉江南這樣的無名小子捧紅的優秀經紀人,他的眼光無疑是獨到的,他對一首歌曲的市場接受程度方面的判斷也是不容置疑的。
他的嘴唇顫抖著,想要說些什么卻說不出來,他只知道一件事,他親眼見證了一首百年經典的誕生。
啪啪……
一聲,兩聲,更多的掌聲響徹大禮堂。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這首歌的意義,但是美好的事物都是共通的。
這首《童年》讓他們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它值得自己的掌聲,值得所有人用更熱烈的掌聲去贊美它。
陳浩南起身,拉著何婷婷的手,鞠躬謝幕,優雅的謝幕禮卻激起了更大的掌聲。
一次、兩次、三次,掌聲久久不息,這里的大部分觀眾并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他們只是純粹的感謝,感謝舞臺上兩名優秀的歌手和作者帶來的美好的歌曲。
主持人董萍萍緊張的看向后臺的導演,她畢竟只是一名業余的校園主持人,并沒有經歷過這種場面。
導演紀同是市電視臺的導演不錯,參加過很多重要的演出也不錯,但他也只是聽說過觀眾會給予優秀的作品以長長的掌聲,還沒有親身經歷過五分鐘仍然不停息的謝幕掌聲。
這時舞臺下有一個聲音大聲喊道:“陳浩南,來一個。”
接著是更多人的聲音:“陳浩南,來一個。”
喊聲越來越整齊,掌聲也隨之變成了打節拍。
從優雅的西方謝幕禮就這么突兀的變成通俗的本土催歌,這讓紀同有些哭笑不得,但這也許是目前最好的應對方法吧?如果像剛才那樣的謝幕禮持續下去,他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這樣是最好的結果,這一首《童年》無疑會成為經典,讓時間慢慢發酵吧。
看到導演點頭同意,董萍萍走向陳浩南,問了兩句后接著宣布:“下一個節目,歌曲《藍蓮花》,演唱、作詞、作曲、吉他演奏,陳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