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王秋實就做了一份新概念大賽活動的方案,交給了白寧遠。
然后,他就開始專心的寫作。
《尋秦記》在報紙上已經(jīng)連載了二十萬字,他準備憑著自己這雙碼字奇速的雙手,短期內(nèi)將其完結(jié),然后再開一本新書,保證報紙的后續(xù)發(fā)展。但是第二本新書究竟寫什么,怎么寫,他一直沒有決定。
家中,王秋實碼字。
外面,新概念大賽項目開始了各種準備。
不得不說,新概念大賽的優(yōu)勢非常大,首先花城歷史上未曾有過面向青少年的創(chuàng)新文學(xué)大賽,這個概念一出來,立刻引起了大家的關(guān)注;其次,作為老牌出版社的花雨和新興潮流的言情報社聯(lián)手作為主辦方,更是出乎意料,基本上所有人都相信這次大賽實力雄厚,影響非凡。
大賽的風(fēng)聲剛傳出幾天,同行的數(shù)家雜志社和報社就上門,要求參與。
唐顏和白寧遠一商量,主辦方不動搖,合作方立刻就多了十幾家,而原本頭疼的評委邀請問題,也無形中解決,各家報社雜志社都派出一名資深編輯,組成了實力雄厚的評委團。
一周時間,新概念大賽各項準備完畢,正式發(fā)出了征稿通告。
征稿通知:
你喜歡寫作嗎?
你夢想成為一名青少年作家嗎?
由花雨雜志社、新言情報社發(fā)起主辦,梧桐雜志社、青春文學(xué)雜志社、云中漫步雜志社、新文學(xué)報刊、言情周報、小說周報等二十余家雜志社報社聯(lián)合承辦,聘請二十四位著名資深學(xué)者、作者、編輯擔任評委的第一屆“花城杯”新概念小說大賽正式啟動。
新概念大賽旨在提倡:
新類型——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型思維,打破舊觀念類型、舊規(guī)范的束縛,開創(chuàng)新小說概念。
新表達——不受題材、體裁限制,使用屬于自己的充滿個性的語言。
新人才——發(fā)掘最有潛力的新興人才。
大賽規(guī)則:面向所有12周歲以上、二十五周歲以下的青少年,大賽分為初賽、復(fù)賽兩輪,不命題,體裁不限,字數(shù)5000——50000,嚴禁抄襲代寫;獎項設(shè)定為一二三等獎,獲勝者作品將在各大雜志報刊刊登。
注意事項:XXXXXXXXXXX
投稿地址:XXXXXXXXXXX
聯(lián)系電話:XXXXXXXXXXX
花城瞬間沸騰了!
在各大雜志報社的合作努力下,花城各大中學(xué)校園成為了宣傳最廣的地方,當聽說賽事是二十多家著名雜志社報社合作主辦的時候,各大中學(xué)的校方也立刻全力配合起了宣傳,甚至特地召開校園大會,鼓勵學(xué)生參與,畢竟文學(xué)性的賽事并不是什么壞事,如果能獲得什么獎項,更是一種無上的榮譽。
于是,通告一出,新概念大賽立刻就成為了熱門話題,大賽的各個方面都開始被人們討論,從規(guī)模驚人的二十多家雜志報社到面向青少年的規(guī)范要求,乃至獲勝者的獎項設(shè)置,都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毋庸置疑,大家都認為這是一次聲勢浩大、實力雄厚、前途似錦的新型大賽。
無數(shù)適合年齡的青少年更是被炒的熱火朝天的賽事撩的心熱眼熱,想要一試身手。
征稿通告發(fā)出三天,賽事組收到的投稿就達到了三千。
征稿通告發(fā)出一周,賽事組收到的投稿就達到了一萬。
征稿通告發(fā)出半月,賽事組收到的投稿就達到了三萬。
新概念大賽如火如荼,作為大賽概念的提出者兼名義上的總顧問王秋實,卻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半個月里專心致志的寫作,其他雜碎瑣事都被他推之門外,不管是報社的慕名采訪還是大賽的故障問題,他都統(tǒng)統(tǒng)交給了白寧遠負責,可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寫圣賢書。
他的手速驚人,猶如開掛,終于在新概念大賽舉行復(fù)賽的時候,完成了《尋秦記》。
這時,白寧遠卻是罕見的打電話,說有事情商量。
兩人約在了一家中檔的咖啡館。
王秋實挺納悶,他并不常去咖啡館之類的地方,白寧遠也是如此,等到了咖啡館之后,他才發(fā)現(xiàn),等他的不只白寧遠,還有兩個少年少女,看上去也就十五六歲左右,女的穿著校服,普普通通,蘑菇頭,一雙眼睛倒是很明亮,透著不同于尋常人的成熟;男的則是衣著時尚,相貌俊秀,看上去頗有傲氣。
“這是?”
王秋實坐下,點了一杯咖啡,然后納悶道。
“我找的兩個好苗子,準備簽在報社旗下,特地請你來指點他們一下。”
白寧遠當著兩位少年,挺直接的說道。
兩個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在了王秋實身上,眼神里帶著一點點疑惑,似乎想知道面前的這個男人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要勞動白總編親自邀請,而且還是指點自己。
聽到白寧遠的話,王秋實也好奇的看著兩個小屁孩,莫名的有種熟悉。
“這是尹夏沫,今年初二,十四歲。”
白寧遠指著留著蘑菇頭的女生道。
王秋實頓時眼睛睜的溜圓,好家伙,十四歲,天才少女嘛!
“這是傅小司,今年高二,十七歲。”
白寧遠又指著傲氣男生道。
王秋實又是一陣驚訝,十七歲,也算是天才少年了!
介紹完兩位少男少女,白寧遠又指著王秋實介紹道:“這是我們報社的總顧問,新概念大賽的倡導(dǎo)人,《尋秦記》的作者王秋實先生。”
這三個頭銜,放在這里還是很響亮的。
畢竟《尋秦記》依舊在火熱連載,藏在幕后的作者一直都是大家熱衷議論的;新概念大賽更是如日中天,如火如荼,花城幾十萬人都在關(guān)注,面前的這個人竟然就是倡導(dǎo)者;至于報社,他們更是詳細查過報社的資料,知道報社起死回生的傳奇,總顧問肯定是掌控大策的最終決定人。
尹夏沫和傅小司立刻都是畢恭畢敬,眼神火熱的望著面前這個普通的中年人。
王秋實沒有說話,看著這兩個少年,心中卻升起一種奇妙的想法。
或許,可以為報社打造一個“少年雙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