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恍惚惚,悠悠三十載。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閉門想了一天,我立個什么?
寫個小說,總是不盡如人意,撲街撲成慣性了。
所以,陷入了迷茫,不知立個什么?要是真能立個什么flag,指不定也是人生的一個目標。
去年,我立了個flag,說寫一本像樣的小說,最后,倒是太監(jiān)了幾本。
醉意的江湖,當我執(zhí)劍打算笑傲江湖,忽然發(fā)現(xiàn),我已經不屬于那個網文江湖了。
平時,工作生活中,總有朋友帶著幾許羨慕的眼神,贊揚說是“作家”,實際上,“作渣”倒是合適我。
很多書友自稱為“碼農”,我不敢自我標榜為“碼農”,至少這一年之久,我碼字的數(shù)量不多,懶癌附體,總有諸多借口讓我松懈,因此叫“作渣”比較貼切。
寫作這么些年,最讓我激動的,是捧著那本歷經艱辛出版的實體書,重新翻閱,簡直不敢相信,那些文字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
那種感覺或許像十月懷胎的媽媽臨盆之際,將呱呱墜地的嬰孩,捧在懷中那種體驗。
畢業(yè)以前,從未想過來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當離開故鄉(xiāng),踏上這一片熱土,竟沒想到,我徹底成為了這萬千上班族中的一員。
從最開始租著狹小的小單房,慢慢地租一房一廳,這一路走來,驀然回首,已經是變得那么模糊不清了。
從初入職場謹小慎微地夾縫中求生,逐漸地適應了職場的弱肉強食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法則,職業(yè)出現(xiàn)了瓶頸,需要向上突破發(fā)展。
前幾天,我寫下一句話:這一世的漂泊,不安分地執(zhí)著,只為遇見更好的自己。
細思之下,這句話想必是這些年的總結吧!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三十而立,我個人始終相信,立心、立德、立業(yè)、成家!
立心,心理成熟,寵辱不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遇事沉著,控制情緒;
立德,道德品質,擁有高尚道德品質的靈魂,才能在荒蕪中走出傳奇,才不會感到孤獨;
立業(yè),追求事業(yè),作為男人,事業(yè)是一生執(zhí)著的追求,是對家人、社會乃至于國家負責;
成家,家國天下,自古以來,國人家的概念重于一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之一字,讓人熱淚盈眶、讓人心中溫暖、讓人安全感。
江湖如夢,我心依舊。
——寫于二零一八年農歷二月初七,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