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樂興街回來后,趙康就跑到了mod區域。喊來了一直承擔著挖礦任務的1號村民,趙康便開始了實驗。
mod村民是車工,鉗工,焊工都達到上限等級的高手高高手。讓他們來拉制鎢絲等,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可有些事情,想著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復雜無比。盡管趙康知道電燈泡的大致結構,但很多小細節都知之不詳。比如趙康知道燈絲用鎢絲做,但這鎢絲具體的直徑是多少毫米就不清楚了。又比如,連接鎢絲的用作導電功效的導絲具體是什么材質,他也不清楚。
這些都需要一一實驗,然后選出最合適的方案。
除了鉬絲支架,還有制作精細的排氣管,還要通過排氣管排出氧氣等等,一大堆需要解決的難題。
最重要的一點,橡膠。導線都需要用絕緣體包pi,橡膠無疑是個好的選擇。以前因為沒有橡膠,那些設備的導線,都是mod村民做的石殼包起來的。
所以,電燈泡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發明的。
……
五月二十八日,謠言事件發酵。蔣允儀作為趙康和余盡誠的上官,自然不會不聞不問。
幸好其余兩個細作都被趙康抓住。然后將三個細作一并送到了鄖縣衙門。蔣允儀在審理三個細作后,又找來了幾個幸存的軍戶士兵問話,最終確定了趙康的確是被誣陷的。
為此,鄖臺大人還專門貼了一張告示,來說明事情的真相。
趙康得知了蔣允儀貼告示的事情,心里很是感謝蔣允儀。畢竟,沒有哪一條大明律規定鄖臺大人要向百姓解釋趙康是冤枉的。
既然貼了告示,想必謠言應該很快就會消失吧?
想到此,趙康心安下來,準備全力辦兩件事,那就是招募火銃兵和繼續進行燈絲實驗。
……
五月二十九日。
余盡誠方面已經整理好了戶冊,將1000余戶鰥寡人戶的戶冊交給了趙康。當然,這1000余戶是否真的全部是因上次剿匪而產生的,趙康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由于受到謠言影響,有四分之一的人將趙康當作了仇人,表示并不愿意加入到鄖南堡。
當趙康得知這個消息后,差點氣樂了。不過趙康并不會因為這么點小事,就讓那些陣亡的士兵的血白流。況且他們的陣亡并不是他們自己的過錯,而是余盡誠的過錯。
還有一點,趙康之所以想要這些鰥寡人戶,是因為其中有許多不能自立更生的女子。這些女子都是趙康計劃的“文藝營”的好苗子。換句話說,就是要讓這些寡婦去服兵役。想想,正常人家的女子怎么可能來服兵役?
一旦這些寡婦被洗腦,不,被趙康的思想感動,愿意服兵役。那她們的子女就可以更容易被忽悠到趙康的“新學”學府中。
是的,“新學”,說的就是數理生化。趙康既然來了,就不能再讓華民族在數百年后,因為科技落后,而讓八國聯軍打進京師這樣的情況發生。
叫上些人,騎上快馬,趙康很快就遇到了正在半道的鰥寡人戶。趙康看到,有不少人都是被官軍驅趕而走的。顯然,這一部分人是極不情愿搬入鄖南堡的。
來到一個官兵前面,趙康摸出身份牌,道:“本官是鄖南堡的趙百戶,你現在就去將那些不愿意搬入鄖南堡的人,聚集到這里。”
官兵看了一下牌子,覺得沒有問題,然后恭敬的將牌子遞還,便去執行趙康的命令了。
這1000余戶人,總人數達到了4000多。其中約有1000余人視趙康為仇敵。趙康想一次解決這些人,所以讓官兵把他們聚集起來。
大約一個時辰后,這些人都被聚集起來。
人太多,喊話聽不見,怎么辦?趙康靈機一動,讓人群分100人一團站好,依次排列。就像小學生做操那樣。然后趙康又讓自己的10個手下依次站到人群隊列前。自己說一句,手下就傳一句,依次傳下去。要是有一個高音喇叭就好了。
這就是科技不發達帶來的不方便啊!
“本官就是鄖南堡的趙康!”
然后趙康就見識到了什么叫“一石激起千層浪”。隨著趙康話音落下,人群中立刻響起怒罵聲,許多人甚至想要沖向趙康。幸虧有官兵攔著,不然他們就要成為趙康的刀下之魂了。
其中一個情緒激動的老太太,見沖不破官軍的阻攔,直接一口濃痰吐到了他面前那個官兵的臉上,而那官兵,竟然是鐘通。
“畜生啊,你的心為何這么狠啊~!”
“狗賊,還我夫君命來!”
諸如此類的謾罵聲,不絕于耳。
趙康面無表情的道:“你們難道沒有看到鄖臺大人貼的告示嗎?”
“哼,官官相護而已!”
“依老漢看,定然是你迷惑了鄖臺青天大老爺!”
“狗東西,還想蒙騙我等!”
趙康也是人,被一群人罵,怎么能不生氣?他道:“那你們以為你們又是什么東西,你們又有什么價值值得本官把你們接到鄖南堡?”
“我等都聽說了,這不過是你在上官前的作秀而已,想要以此獲得更多的好處。”
“那你們可知,蔣大人并未將此事寫在題本上。”
“一面之詞!”
趙康終于明白了,什么是愚民了。這樣的人,果然容易成為別人手里的政治工具。現在給他們解釋已經沒用了。必須換個方向解決此事。
“你們誰認識‘張山’?”
張山,剿匪陣亡者,曾經幫余盡誠給趙康傳過話。一個實誠的小伙子,當時看到紅發美人時,還自言自語的說了幾分鐘的“好漂亮”,“太美了”,“怎么這么美麗”,這樣的話。
話音一落,趙康就聽到下面有一個貌美女子自稱是張山的妻子。趙康立即命人把那女子帶出來,然后帶著吳大眼走了過去。
趙康指著吳大眼,道:“你可認識他?”
女子搖頭。
“他是你的恩人,是他為你丈夫張山報了仇。當天,200盜匪精銳突襲官軍的帥營,你丈夫張山在與一個賊人搏斗時,不幸戰死。是這位勇士,將殺害你丈夫的兇手殺死,一箭穿喉!”
女子聽到這些,有些震驚,沉默一會兒,道:“民女該如何相信大人?”其實她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已經信了大半。
趙康依舊一副面無表情的模樣:“張山,右眼下一寸處有一塊很淡的圓形胎記。他被賊人砍斷了左臂,致命傷在右后腰,一條4寸長的傷口!”(前文提到過,尸首會被運送回各家)
其實,在趙康說出胎記時,女子已經完全相信。她連忙給吳大眼跪下去,連連喊道:“多謝恩公為小女子報仇。”
這一幕,終于讓那些頑固分子動搖。
趙康又走到鐘通身后,指著鐘通,看著之前那個吐痰的老太太說:“你知道他在剿匪一役中殺死了多少個盜匪嗎?”
不需人回答,趙康大聲道:“十六個!說不定,這十六個盜匪中,其中有一個就是殺害你親人的兇手!”
聲音再次加大:“而本官率部下一共斬下600余盜匪首級。本官不是你們的仇人,反而是你們的恩人!我大明的天下間,什么時候有了這么多把恩人當作仇人的人?”
“你們的仇人是盜匪,是余盡誠,不是本官。你們該去辱罵的是盜匪,是余盡誠,不是本官。”
“本官剛才還聽到有人說本官和鄖臺大人是官官相護,這更是可笑。余千戶是鄖臺大人的堂侄,若說官官相護,鄖臺大人應該選擇護余千戶才對,而不是護本官。”
經過一番辯駁,這些固執的愚民終于低下了羞愧的頭顱。
“你們以為事情就這么完了?你們可知,污蔑朝廷命官,該當何罪?”
當然,趙康不可能真的將他們全部治罪。只是下令老的小的禁足半月,年輕的挨5個板子。給他們一點小小的教訓,好讓他們長點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