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一品仵作|作者:鳳今|發布:2020-06-3013:39:42|更新:2020-06-3020:51:42| 字數:2447字
親愛的朋友們:
仵作的故事結束了。
從六月初一上傳了終章,我就在想完結感言說什么,到今天真應了巴金先生的那句“好像沒有話說了,其實心里正有著千言萬語。”
一四年十一月一號開文那天,我孩子還不滿三個月,時至今日快六歲了,仵作的故事陪我和你們走過了五年半的時光。
這兩年,大家總在調侃,說這本書陪伴自己從初中到高考,從高中到大學,從大學到研究生,甚至到結婚生娃……
我很榮幸,也很慚愧,一個故事能陪伴大家經歷人生中許多個重要的時期,我真的很榮幸,但也很慚愧,畢竟一個故事讓讀者等待五年半,是我作為作者的失職。
這些年,尤其是臨近完結的時間里,我常看到一些讀者對我說感謝,謝謝我沒有放棄,謝謝這個故事陪伴了自己這么多年。其實應該說感謝的人是我,這些年我得到的遠比我付出的要多,大家的安慰、鼓勵、陪伴和等待給了我莫大的力量,我甚至連收到的批評都是善意的。
相比這些年錯失的,我覺得在這段人生經歷中得到的更為寶貴。
我不記得這幾年換過多少位編輯了,但我記得沒有人向我催過稿,每個人都很友善,幾乎每個人都鼓勵過我,甚至有的編輯找我時很擔心會打擾到我,感謝這些善意的、可愛的人,我沒有被打擾到,而是一直被溫暖著。
我記得在發布不定期更新的公告之后,很多讀者詢問過我需不需要幫助,有留言鼓勵的,有換小號訂閱的,有私信我醫院專家信息的,有郵寄保健用品的,直到現在還有讀者看到專家信息就會到書評區、微博或微信上聯系我,甚至一些批評的聲音,出發點都在于希望我能平衡好事業與家庭,希望我做得更好,而不是謾罵。
能使人受益的,往往不是人生得意時的錦上添花,而是人生失意時的雪中送炭,感謝這些年遇到的良師益友,這段經歷將陪伴著我,終將積淀成寶貴的人生閱歷,使我受益終生。
希望將來,這些在內心中沉積下來的東西都將融入筆下,化作一篇篇深度耐品的故事。
我想,這是我唯一能回饋給你們的。
……在下是感言/答疑分割線……
仵作的故事雖然結束了,但我看到大家還有很多疑問,所以在此就近年來我在書評區和書群里看到的問題做一下解答,希望各平臺的小可愛們都能看到。
Q1:實體書待出版的還有幾冊?何時出版?
當年和出版社簽約的時候,簽的是五冊(全書110萬字),目前已出版兩冊,余三冊。但仵作全書近230萬字,我發現即便精修也很難對半刪減,所以與出版編輯談了一下,加了一冊,目前待出的有四冊。
這兩年出版政策嚴苛,加上受今年疫情的影響,出四冊風險很大(銷量問題),所以作為加冊的條件,我答應給實體書幾章獨家番外。本來,番外是一章都不能在網上更的,但是小伙伴們追了這么多年,我知道大家很期待婚后的故事,不更委實過意不去,所以放出了近兩萬字的故事。
簡體書中的番外故事還會有三章——北燕帝后的故事、遼帝的故事,以及大齊帝后余生的故事。
如果余下的四冊能順利出版,這些番外故事都將會在書中與大家見面,如果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出版,那么我將會把這部分故事在網站上放出。
簡體出版受政策和行業形勢影響,很難說不會出現變數,如果書有幸能和大家見面,時間一定會告知大家,
Q2:影視劇有什么消息嗎?
仵作的簽約方是廣東南方領航影視,項目的負責人先生對待這部劇非常認真,我每年都會到廣州和他碰個面,聊聊項目的進展。這些年,他們嘗試過多位編劇,至少改了十幾稿的劇本,真的是非常用心地想做好這部劇。
但好事多磨,去年的限古令和今年的疫情都對項目的進展產生了一些影響,很遺憾我連微小的忙都幫不上,但我相信凡事貴有恒,相信會有好消息的。
Q3:新書寫什么?在哪家發表?何時開文?
我和瀟湘書院還有三年的合約,不出意外,新書還會發表在老東家。
寫哪本,我在猶豫。
追更的同學知道,我一直計劃仵作之后寫一篇姊妹書,即以暮青的好友顧霓裳為主角的故事,以古代為背景的軍事題材的故事一直是我躍躍欲試的,為了這個故事,這兩年我陸續囤的歷史、軍事等方面的資料書籍有三十六本之多,打算仵作收工后靜下心來看看書,先充實一下自己,再構思故事。
但古代背景,涉及到軍事、謀略的故事,多有大架構、大場景、精密布局、懸疑反轉和旗鼓相當的對手戲。
仵作的人物側重和劇情架構方面其實是有很多不足之處的,我希望能在新書里嘗試改進,呈現出一個側重得當、更為精煉的故事,但一件百般推敲、耗費精力的事毫無疑問是需要時間的,我想,這得哪年哪月呢?
這兩年,我有嘗試寫快一點,但是發現,即使我把碎片時間利用起來也很難寫快,就像身體和思維適應了某種節奏之后會產生固有模式,陷入一個怪圈,很難打破,很難走出,所以我覺得,我暫時不適合再碰古言。
我需要嘗試換個時代背景,改變正劇古言體的敘事方式,打破這幾年來形成的固有模式,這樣才能走出來,找回從前的狀態。
那如果霓裳的故事暫且緩后,新書要寫什么呢?
也許還有朋友記得我在仵作某章題外話里說到,非常想寫《重生之天才神棍》男女主的娃的故事,當年完結的時候,有讀者問我打不打算寫后人的故事,我說:“不寫了,這樣結束很好。”
沒想到在故事完結三五年之久的某天晚上,我會做了這么一場夢:一個小姑娘在山間的小路上給人算卦,手法太坑,結果也坑,把我給樂醒了。小姑娘說,她叫怡怡,老爸叫徐天胤,老媽叫夏芍,師父叫無量子。我說,你爸你媽你師父都是大師級人物,你這么坑真的好嗎?小姑娘一臉無辜,呆萌的樣兒像極了她爸。
夢很清晰,清晰到我樂醒后連山中的霧靄都記得,于是一下子就勾起了想寫的念頭,這大概就是真香定律吧。
當時仵作未完結,我當然不會去寫,并且由于凈網很嚴,現代題材的紅線非常多,一碰就禁,所以我一直在壓這個念頭。
可是,當我需要暫別古言的時候,這個念頭又回來了,因為背景和題材有風險,所以我在猶豫。
當然,不是沒有規避的路子,比如把故事放到江湖上去講。編輯認為可行,我也有些興趣,只是單單江湖故事,尚顯單薄。
所以接下來,我還是會先查閱各類書籍,積累資料,充實自己,看看在此過程中能不能加入其他故事線,使整篇故事豐滿起來。
還是那句話不論新書寫什么,一旦決定了,我會及時告知大家。
嘮叨了這么多,想想該說的,似乎都說了。
那么,謝謝大家看到這里,期待某年某月,咱們江湖再會。
玖拾陸?/?著
新書《醉金盞》已開。 ———— 杜家有女,成親三月,丈夫領皇命披掛出征,從此聚少離多。 成婚五年,丈夫戰死沙場,馬革裹尸。 她流盡眼淚,過繼族子,青燈古佛,換來一座貞潔牌坊。 這是她一生榮耀,亦是一世桎梏。 年老之時,她才知丈夫之死是一場陰謀,卻已無仇可報。 她看到滿院子的花,就如他掀開蓋頭的那一日,她聽見爽朗笑聲,一如他在她身邊的那些年。 她知道自己活不長了,她站在牌坊下,手扶冰冷石柱,她不要這貞潔之名,她只要他能陪她到老。 她不要養別人的孩子,她要他們的親兒。 若能回到從前,她決不讓丈夫妄死,絕不會讓仇人善終!
意千重?/?著
同名小說已上市 上輩子我是個天天加班的社畜,被迫扶弟魔,最后累死了 可能老天看不過眼,所以我這苦命社畜穿越了。 我成了每天吃香喝辣,呼奴喚婢,擁有一百多平私人小院的官小姐。 雖是個庶女,我也認了,反正太太不壞,我爹有前途,親姨娘還不給我生弟弟 婚事推給我,我也不抗拒,嫁就嫁,反正他家巨有錢,顏值98。 這輩子吧,我就一個愿望,好吃好喝好玩,咸魚一條。 可我沒想到,我要當咸魚,我老公只想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