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幾秒鐘,卞喜糟糠模樣被拖到了司馬懿的面前。
“呃……卞喜,你可……”
沒等司馬懿問完,卞喜急忙地說道:“司馬將軍,我叫卞喜,并州人氏,原本想要脫離黃巾賊眾,遲遲沒有機會,現如今賊人被擊退,張角生死不明,我愿意拿一樣東西來擔保,我所說的是真的,還望將軍饒我一命?!?/p>
司馬懿突然愣了一下,這自己什么都還沒有說,他這便自己說出來了?
王悅暗笑道:“這人也真的是個人才?!?/p>
司馬懿笑道:“無妨無妨,那個卞喜啊,你有什么東西給我啊?”
卞喜聞言,心中一喜,這有喜,兩眼如饑似渴地盯著司馬懿,急忙道:“啟稟司馬大人,我那天于將軍夜襲張角大軍之時,張角已然昏迷……”
說道這里,卞喜嘴角微微地揚起一絲笑意,道:“那個時候,我便趁機在馬背上張角的懷中,拿出了這個東西?!?/p>
說著,卞喜從懷中掏出了一物。
司馬懿聞言頓時一驚,王悅也是緊張地道:“莫不是……”
沒等王悅說完,司馬懿連忙拒手,示意讓王悅不再繼續說下去。
司馬懿緩緩道:“既然如此,那便拿上來吧。”
卞喜心中一喜,連忙彎著腰,小跑著來到司馬懿的面前,將手中的物體遞向司馬懿,就雙眼之中都是媚眼連連。
司馬懿微微一笑,心中卻是惡心萬分,希望卞喜早點滾蛋。
接過物體,緩緩拆開,一層一層的布,拆了司馬懿有十秒鐘,終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
“嗯……勉勉強強……”司馬懿微笑道:“從今以后,你便痛改前非,在軍中當一裨將吧?!?/p>
“這……”
卞喜面色有些尷尬。
司馬懿皺眉頭,撇了卞喜一眼,說道:“怎么了?不滿意?”
卞喜道:“啟稟司馬將軍,不是在下不滿意,可是在下身為謀士,難以行兵伐之事,還請司馬將軍收回成命?!?/p>
司馬懿緩緩道:“沒事,我觀將軍膽略十足,能夠在張角眼皮子底下偷的此物,非平常人不得而之,而且,將軍身體壯碩,雙臂有力,為何不做一個有勇有謀的將軍呢?”
卞喜雙眼猛地一縮,激動道:“我懂了,將軍……將軍今日之言,猶如在下再造之恩,如果以后有用得著我卞喜的地方,無論是上刀山,下火海,卞喜絕對不會說二話?!?/p>
司馬懿點了點頭,揮手道:“下去吧,本將軍還有要事要處理?!?/p>
“是……將軍?!?/p>
待卞喜下去之后,王悅立馬便開口說道:“司馬懿,你不會真的相信,他會給你報恩吧?”
司馬懿微笑道:“報之以李,還之以桃,為何不信?!?/p>
“此人明顯就是一個陰險小人,背主求榮之輩,你居然還敢用他?”王悅說道。
“我為何不敢用?再說了,我也沒有期望過他會向我報恩,只不過他送給我的東西太過于貴重了,我只好免他死罪,再許一些官職,便夠了,我并沒有期望他前去上陣殺敵?!彼抉R懿攤手道。
司馬懿沒有想到他說的這番話,竟然和后來的卞喜背道而馳。
卞喜后面一直勤勤懇懇,日日練習雙流星錘,臂力大得驚人,至少王匡之輩是能夠輕易戰勝。
王悅撇了撇嘴,眼睛死死地盯著司馬懿手中的東西,微笑道:“司馬懿,說了大半天這個是什么???”
司馬懿眉頭一挑,看向王悅:“想知道?”
“嗯嗯……”王悅點頭道。
“嘿嘿……我就不告訴你!”司馬懿說完,把那本書放入懷中撒腿就跑。
見到此幕,王悅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給驚呆了。
“這……”
王悅玉手在空中重重地捏了一下,骨頭碰撞發出咯咯咯的聲音,隨后緊跟了上去。
…………
張角這邊。
張燕率領著部隊前往甘陵城,路上卻遇到了官軍的埋伏,原本以為必死無疑,張寶卻出現為張燕斷后。
張寶遇朱雋,引賊眾千萬,正待擊潰,不想斜路殺出一隊軍,為首主將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雙手持劍,指揮落定。
身邊左右各有一將。
一將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使一蛇矛,聲若巨雷,勢如奔馬,賊眾不能擋。
另一將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使一偃月刀,正值一賊將匹馬趕上,虎目微睜,運刀一斬,頓時連人帶馬砍成兩端。
這便是傳說之中的劉關張。
原本朱雋敗相已顯,聞得此生力軍,朱雋即引敗軍反攻。
時張寶副將高升見大好形式被此三人破壞殆盡,頓時心中一怒,匹馬趕來。
張飛怒喝一聲,一拉馬韁,縱馬挺矛迎上,僅僅一合,刺升下馬。
張飛怒目一視左右,喝道:“某乃燕人張翼德在此!誰人與某一戰!”
賊軍皆懼,劉備一見,頓時揮軍直沖過去,朱雋見己方士氣大振,回身喝道:“此事不盡力殺賊,更待何時?”
張寶身處后陣,見對方三將往來直突,銳不可當,而己方敗陣折將,氣勢大減,下令鳴金收兵。
劉關張并那朱雋率軍見賊勢浩大,也不追趕,各自收兵返回。
隨后,劉備見過朱雋表明來意,頓時朱雋大喜,商議來日破敵之計。
次日,張寶擺陣搦戰,朱雋遂引兵出,關羽張飛早得其兄之計,各引軍一千,伏于山后高崗之上。
劉備做先鋒,對上張寶,戰不數合,匹馬便走,其軍遂退,張寶自引軍追趕。
將過山頭,忽聞兩聲炮響,左邊關羽,右邊張飛一起殺出。
張寶見中計,正想退兵,不想劉備反身殺來,兼有朱雋之軍。
左右皆是敵,黃巾頓時惶惶不知所措,被殺地大敗,張寶心中黯然,落荒而走,欲奔其弟張梁。
劉備遠遠望見“地公將軍”旗號,揮軍之上,見張寶,心中尋思一下,立馬搭弓發箭,正中其手臂。
張寶忍痛伏于馬上,逃入陽城,堅守不出。
近十萬黃巾經此一劫,頓時去了大半,張寶敗績已顯。
此事正值張梁統其兄之兵,對持皇甫嵩,然張梁終無其兄能耐,被皇甫嵩連勝七陣,斬張梁于曲陽。
此戰皇甫嵩能大敗張梁,有一人功不可沒,此人便是沛國譙郡人,姓曹名操字孟德。
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
曹嵩生操,小字阿瞞。
此戰曹操能文能武,有勇有謀,深為皇甫嵩器重。
聞皇甫嵩大勝,朱雋竭力攻打陽城,張寶見其兄其弟皆亡,終日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