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演功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像張風云這樣的存在,沒有修為作為憑借,很難推演下一步的心法該怎么運行。
張風云現在修煉使用的心法,總綱是來自山神族的秘典《舜皇經》。這部心法以弘大博廣著稱,最大的優點就是包容性極好。
張風云是有些特殊的,正常的修煉方式最強調專心。不論天賦多高,在最初開始修煉的時期,也只能老老實實修煉一種靈力。
但是張風云相當于重活一次,有過一次修煉的經驗,所以這一次選擇的路尤其不同。繼承了山神族的天賦之后,他的道心每時每刻都在散發著微小的能量來影響著張風云的身體,這就使得張風云的身體經脈相較于同階的修士要強出很多。
更強的身體自然也就有強的容納力,風屬性與云屬性的兩種靈力并不沖突,不像是水火一般互不相讓。風推云動,云起風生,兩種靈力齊頭并進,剛剛好能與張風云體內的大地靈力維持一個勉強的平衡。
但是這種平衡只是看起來的,在張風云的修煉進入到停滯期之后,這種平衡就變成了一邊倒的壓制。
大地之力最為厚重,而風與云都是天空的列屬,和厚重完全扯不上關系。
張風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在這種局面下,把這個事實扭轉過來。
風云之力和大地之力的主次關系很明顯,換做是別人根本不會為了一個次要的天賦來壓制更強的那個天賦。
但是張風云想要的很多,風云之力不僅僅確保著他現在的靈眼境巔峰修為處于穩固狀態,也是他一個大構想的重要實驗對象。
如果這個構想成功了,那么張風云就能成功的發揮出舜皇經的精華,以自身靈力演化出大千變化。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
張家的藏書樓里面有許多珍貴至極的秘冊心法,但是在品階上能和《舜皇經》相媲美的到底還是少數,而且張風云能用的就更少了。
即使是這樣,張風云依然在短短十幾天之中,把自己現行心法的總綱修改了兩個版本。
現在的心法總綱,除去一些小細節上來自于一些不知名的心法,大體上還算是以舜皇經為總體。
張風云把一些側重戰斗的內容刪去,著重在里面添加了不少原本屬于《青蓮劍歌》和《凌云秘典》這兩本無上心法的內容。
雖然改動頗多,但是原本《舜皇經》中那種大開大合力壓一切的特點也被徹底消掉,剩下的兼容并蓄的特點被無限放大,顯得厚重平和許多。
《青蓮劍歌》和《凌云秘典》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心法攻擊力不足的缺點,張風云從中提取的只是關于劍法和身法的部分,更加珍貴的那一部分卻連碰都沒有碰,但是現在看起來……
“效果應該不錯。”
張風云借著陣法之力懸浮在藏書樓的半空中,在他的面前,一本比普通書冊大出不少的石頭書平攤開來,上面沒有字跡,但是卻又不少云氣從里面蒸騰生出,借著清風在書的四周環繞而動。
天衍世界的心法雖然沒有系統的界定,但是也有一套約定俗成的判定標準。
先天和后天的心法界定,是以能否使一個中等天賦的人修煉到圣賢境為準繩的。
達到先天的心法在被創造出來時都會得到天賜異象,比如《舜皇經》的本體就是一塊三尺高的巨石,《青蓮劍歌》的本體就是一柄神劍……這種神物本身即是大能者隨身的兵器,除了內含心法之外,也有其他的一些神異之處。
這種心法的層級大概在圣賢級別左右,而在先天的心法之中,也有更特殊的無上心法。這些無上心法的界定,都是曾經修煉到無雙境的強者修煉的心法,這些強者每一位都極為強大,而且這些心法本身也有著靈智。
例如《舜皇經》的創造者舜皇,《青蓮劍歌》的創造者上古劍仙李白等,都是曾在時間長河中留下赫赫威名的人物,他們回歸天地之后留下的心法原本在天地間自由來去,尋找適合的下一任主人。
只不過張風云到今天為止,接觸到的都是拓本,原本的心法,他是一個都沒有見識過。畢竟,家族里面的先天心法的原本基本都是有主的。
張家倒是有一本無主的無上心法,但是那本心法所化出的形體是一把天地靈風凝結而成的長弓。所謂風無常相,所以那把長弓平時根本不會顯現出形體,反正無上心法家族也有拓本,所以張風云從沒有見過這柄長弓。
而張風云之所以對這本修改過的心法會有信心,也是因為這本書的突然出現。
三本無上心法所融合成的心法,突破先天級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張風云對此早有心理準備。只不過他沒想到的是,傳說中的天賜異象,居然會這么悄無聲息的出現。
“不過現在這個樣子應該就是目前所能達到的極限了。”張風云摸摸下巴自言自語說道:“不過好在這門心法還能繼續改版,應該是可以做到和我的修為并肩前進的,反正也只能這樣了……”
就算張風云還想繼續修改也做不到了,因為他的精神力已經徹底被用光了,身體里面的靈力也全部被他融進了面前的這本書里面……
好在他還有山河扇可以用,要不然以后他都不好意思在和別人戰斗的時候拿出一本書來,畢竟又不是儒家的弟子……
不過話雖如此,這本石頭書的神通肯定是有的,只是現在張風云完全沒有精神力去試驗這本書里面的神通。
接下來的事情,自然就是破境了。
道心中的桎梏早就已經消失了,只等著張風云完善好心法,然后就可以破境。
山河扇輕輕揮動,將那本石頭書收到儲物空間之中。
做完這些,張風云便降落下來,盤坐在蒲團上面,開始聚攏靈氣入體。
那顆懸浮在道心處的靈眼,也徹底融進了道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