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已經給了護衛隊員們機會,但是如果他們自己不珍惜,方云也不會勉強。
不過如果不識字,在方云的隊伍里,頂了天也就是一個伍長的職位,甚至永遠都只是一個大頭兵,直到退役,當然這些只有方云一個人知道。
而且節省出來的資源可以花在那些學習主動、積極的隊員身上,讓他們有更多資源去學習更多的知識。
“是,少爺放心就是了,老奴一定好好的盯著這群小兔崽子?!?/p>
方福不知道方云的心思,他巴不得這些護衛隊全部不喜歡讀書寫字,這樣一來這些教書先生也就用不著了,一下子可以減輕好大一筆費用。
方福心里怎么想的,方云大概也知道,不過方云只是笑了笑,也沒多說什么。
看完了這些新來的隊員,方云又來到校場上。
校場上的護衛隊員,最早的已經接受了十多天的訓練,最晚的也訓練了將近一個禮拜,每天訓練的第一個項目列隊出操,然后一整天都是接受各種隊列訓練。
雖然做不到像解放軍那么整齊的隊列,不過剛開始那副亂七八糟、混亂不堪的樣子同樣不存在了。
放眼望去,校場上護衛隊員們要不就是排成一行練習刺殺,要么就是走成一列進行隊列訓練,整個校場都給人一種工整有序的感覺。
只是在跑步訓練的時候,經常還能夠看到一些脫節的情況,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大問題,畢竟十幾天前,這些隊員還都只是農民,方云相信只要在訓練一段時間就可以避免這類問題了。
“不錯,隊員們的進步很大,大山,這些天應該沒少下功夫吧。”
“大隊長,功夫肯定是下了點,您都不知道這些人多笨,光是教會他們向左向右轉和報數這兩項,我就花了四五天的時間。
好在大隊長你請了那么多的教書先生,減輕了我不少的壓力,尤其是那些十六七歲的隊員們,識字的速度很快,每天都能夠記下五六個新字?!狈酱笊交卮鸬?。
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要是過上個一年半載的,方大山毫不懷疑自己手下可能要出一群秀才兵了。
按照方云給他訓練方式,訓練認字與不認字的新丁,其中的差別方大山是深有體會,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個向右轉的指令說出去,不識字的隊員根本就不知道那邊是右邊。
方大山只能用棍棒讓他們記住左右,可這樣做不僅事倍功半,而且還容易激起隊員們不滿的心理,甚至埋下仇恨的種子。
方大山其實也很納悶,他不知道方云是從哪里找來的這樣折磨人的訓練方法,當初他自己接受方云訓練,也被方云折磨的不輕。
特別是站姿訓練,一站就是半個時辰甚至一個時辰不能動一下,普通人根本無法忍受。
不過效果也是很明顯的,還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護衛隊員們的就訓練的有聲有色,整齊劃一的動作讓人看起來就非常的舒服,外行乍一看,還會以為這是朝廷的哪支精銳部隊呢。
“好,抓緊時間訓練,不要有絲毫松懈心理,護衛隊很快就會有任務了,你是護衛隊的副大隊長,要為他們安全負責?!?/p>
“什么任務?少...,大隊長是不是要打仗了?”方大山激動的問道
和方福不同,方云已經交代過方大山要把護衛隊當成軍隊來訓練,所以方大山現在是知道護衛隊真正的作用。
方云既然對自己說要出動護衛隊,方大山自然就想到了可能要打仗。
“沒那么快,護衛隊現的訓練才剛剛開始,現在就拉出打仗,不是讓他們去送死嗎,那是對他們的不負責任。
是我最近去那邊去南方走一趟商,護衛隊只是負責押送就行了。最近銀子消耗非常大,再這樣只出不進下去,不僅你爹、恐怕連我娘都要坐不住了?!?/p>
為了訓練這些護衛隊員,方云花的代價可不小,光是隊員手里的白桿槍就要五兩銀子一桿。
方云一次性購買了四百桿,兩千兩銀子就這樣沒了,如果不是鴛鴦戰襖太過顯眼,方云還打算為護衛隊員們每人都配備一套棉甲呢。
盡管方云沒有為他們裝備戰甲,但還是為每個護衛隊員準備了兩套訓練服,一套訓練服需要五錢銀子左右,六百多套訓練服一共花費了三百多兩銀子,這些都是短期支出的。
長期的支出就更大了,三百個隊員每天的伙食也要四五兩銀子,一個月就要一百多兩,到了月底還得給他們發工資,那可是將近七百兩銀子。
而且在方云的計劃中,護衛隊至少還要訓練兩個月,最好就是還能裝備部分遠程攻擊武器,比如弓箭、火槍,他才會安排護衛隊出去見見血,現在就讓護衛隊出去打仗,萬一損失過大,那就得不償失了。
打仗的事可以過幾個月再說,但是賺錢的事情一刻也不能耽誤了,每個月這么大的消耗,就算王氏不急,方云自己也著急。
更何況王氏雖然沒有說什么,但是眼中擔憂的神色卻根本無法隱藏,
還有護衛隊使用長槍不過是暫時的,方云真正想要打造的是一支火器部隊,到那時,需要的銀子會更多。
雖然方云不喜歡后金韃子,但是他卻不得不承認,想要依靠長槍大刀對抗韃子的騎兵部隊,困難不是一般的大。
雖然長槍兵是騎兵的克星,但是人家后金騎兵也不是傻子,會頂著長槍兵的槍林沖鋒。
騎兵的機動性甩出步兵不知道多少條大街,除非后金的統帥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否則步兵就只能跟再騎兵后面吃土。
可是后金韃子的統帥會是莽夫嗎,事實正相反,每一個新興的勢力的崛起,都是因為他們內部出現雄才大略的領導人。比起崇禎皇帝,皇太極,多爾袞等人顯然比他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可話又說回來了,敵之英雄,即為我之仇寇。
這是兩個民族的生死存亡之爭,皇太極,多爾袞等后金王公貝勒越厲害,對漢人來說,災難性就越大,方云也是漢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可有了火器部隊就不同了,火槍對士兵的要求很低,而且成軍的時間大大縮短,并且戰斗力還不弱。
只要火槍火炮的數量足夠,方云完全可以做到批量生產火槍兵,再加上漢人的龐大基數,區區十幾萬八旗兵,就是耗也能把他們耗死。
當然這個前提不僅需要足夠的火槍火炮,方云還必須要擁有足夠的權利,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方云要有錢的基礎上。
有錢,方云就可以向鄧芝龍或者葡萄牙人、荷蘭人大批量的購買火槍火炮,有了火槍火炮就能立戰功,有了戰功就不愁能夠當官了。
只要當上武官之后,哪怕只是一個千戶官,方云就可以收羅人才,逐漸建立自己的兵工廠,這樣良性循環下去,官自然是會越當越大,兵也會越來越多。
搞新發明賺錢那一套方云是不行的,但是活人還能被尿憋死不成。他雖然沒有技術,但是在現代社會生活了幾十年,見識還是有的。
哪怕是沒有新技術,在大明能賺錢的機會依舊不少,最賺錢也是最容易入行的莫過于糧商和鹽商。
同樣的一石糧食,在南直隸地區能賣三到四銀子,在登州卻能賣五錢銀子,要是運到北京去,更是可賣到八錢甚至一兩銀子,再加上明朝搞海禁,如果從海上走私糧食的,利潤就更可觀了。
食鹽和糧食一樣,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山東靠海,是大明的產鹽大省之一,大明朝廷在山東設有山東都轉運鹽使司,專門管理山東的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