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下地干農活了。小身板拉著一架木板車,車上裝的都是牛糞,她需要把牛糞拉去曬,然后用來生火做飯。小芳有一個哥哥,四個弟弟,重男輕女的時代,即便家中就她一個女兒,父母也直呼后悔。可她沒有選擇,年紀那么小,每天要做飯洗衣干農活,她沒有選擇。小芳最喜歡的就是過年,過年就可以少做些農活,家里來客人多,能打個下手,比平常輕松很多。
姥姥待她好,所以小芳也愛去姥姥家溜達,路遠了點,也沒有交通工具。她都是頂著月亮地就出發,天亮了就能回來,不能耽誤給家里做飯。姥姥家在王家屯,走路一個多小時,八九里地的路程。
奶奶不怎么待見她。小孩子都貪吃,過年的時候剩下的糕點禮品,都在奶奶的屋子里放著。奶奶不會給小芳吃的,只會分給哥哥和弟弟們吃,哪怕她眼巴巴的圍著,也不給一個。“妮子疙瘩,養你也白養。”吃不到怎么辦呢,小芳也想吃糕點,那就趁奶奶睡著的時候悄悄地拿幾個吧。
奶奶的聽力應該是不錯,小芳也不過是個兒童,沒那么謹慎,還是弄出了點動靜把奶奶吵醒了。奶奶氣急敗壞,抓起門旁邊的一根小樹枝就追著打,小芳嚇壞了,一邊哭一邊跑。東西沒吃著,還被追著打,這事兒小芳記了一輩子,奶奶過世的時候她也沒有哭,因為奶奶確實沒有疼過她。
封建社會就是這樣,重男輕女的厲害,直到很多年后,小芳自己也有了孫子,重男輕女的觀念才算是完全消失。養兒防老,養閨女都是送人,這種說法在老一輩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哪怕她們自己深受其害,也還是有這樣的偏見,只能說是認命了吧。
一個村莊只有一個超市,用的廁所也只是茅棚,沒有燈。小芳還經歷過一些離奇事件呢,農村里土生土長的動物多,不乏有修煉的,總有那么些奇怪事兒發生。
這一天小芳把牛糞往地鍋的下邊生火灶里放,農村的土鍋呢,都是用牛糞和玉米棒子來燒火的。灶臺有兩口鍋,一個大鍋用來煮稀飯,一個小鍋用來炒菜。大的鍋里面煮了滿滿的紅薯,小芳年紀太小,紅薯上面都是泥巴都沒有洗干凈,她的母親沒有因為這些而念叨她倒是很理解。旁邊的一口小鍋里面正在炒辣椒,小芳一個人在廚房里上下左右灰頭土臉的忙活著。
煮紅薯的大口鍋還沒有沸騰,火候一直也不大,但是有很多水蒸汽在鍋蓋上懸浮。小芳心想:“這是怎么回事兒呢?怎么這么快就沸騰了呢?”不太可能的。小芳每天用這口鍋做飯好幾年了,水什么時候燒開,多快燒開,她心里是有一個時間在的。
小芳的心里正在納悶,想不明白為什么過這么快鍋就開了呢?她掀開鍋蓋,紅薯的皮還是鮮艷的紅色,也沒有冒熱氣。再看鍋蓋上面,分明就是白色的水蒸汽,白色的煙。而且也并不是鍋灶下面的燃燒物放出來的煙,嗯,定睛一看,有些不對勁。趕緊把鍋蓋蓋上去。
忽然,大口鍋的鍋蓋旁邊出現了好多只黃鼠狼。具體數目她記不清了,應該是七只黃鼠狼在鍋蓋的旁邊繞著行走繞著跑。在那個時候。農村里人都叫黃鼠狼為黃大仙。
小芳很害怕她不知道該怎么辦,她也曾見過黃鼠狼。家里的人都告訴她黃鼠狼是不吉利的動物,最好不要遇到黃鼠狼。這一下她在廚房里看到七只黃鼠狼繞著鍋蓋跑。嚇得趕緊跑,也不知道是什么情況,她跑出門口的時候,碰巧她的媽媽乘涼回來,趕緊告訴媽媽。小芳媽媽也害怕,不敢進廚房,去地里把正在干農活的爸爸叫了回來。
一大家子人進了廚房,發現廚房里什么都沒有。鍋蓋旁松軟的泥砌灶臺,密密麻麻的都是黃鼠狼的腳印。那個時候的灶臺都是用泥土砌成的,在水蒸汽的作用下,鍋臺是有一些松軟的。
直到很多年后,小芳也想不明白。黃鼠狼為什么要繞著鍋蓋跑。它們是想吃紅薯嗎,這是她童年經歷的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很多人都說信則有,不信則無,但是動物修煉休閑這回事,全憑天意吧,肯定是存在的。
日子慢慢的越來越好過了,小芳的媽媽當上了全村的婦女隊長。家里面人口多分得土地也多,年產糧食量也越來越多,家里慢慢的經濟條件也變得優渥了起來。小芳,她熱愛自由,喜歡每天和小伙伴們一起玩。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她還是拖沓著不愿意去上學。寧愿在家里面干農活,每天和土地打交道,也不想去上學,小芳不愛學習,每次上學她的爸爸都要打著罵著才行。
小芳是一個很勤勞的孩子,家里的每個人都很勤勞,但是她更勤勞一些。在她十一二歲的時候,去上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會打人,拿著細細的樹枝條子,專抽脖子,非常疼。算術學不好就打手板,在學校,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小芳,那個時候有一雙新的棉鞋是姥姥給她做的,好好看。上面還有線頭她一直都舍不得剪掉。她欣欣然地說剪了之后就不是新的了。
小方是個很愛惜東西的姑娘,從來不浪費糧食和物品。大冬天她放學回來,腳上穿著那雙新棉鞋。由于下雪,鄉村里面又是水又是泥,路非常的泥濘。小芳怕鞋子臟了,在腳上套了兩個塑料袋,還是把鞋子給弄臟了。她很難過,就哭,迎著冷風,鼻涕眼淚一起流下來。她想怎么辦呢,把鞋給脫下來放手里拿著就不會弄臟了。穿著襪子,腳上套著兩個塑料袋,就這樣在這冬天的雪地里,鼻涕一把淚一把的走回家。
一邊走一邊哭。路上的同學和鄉里的人看到都說:這小姑娘平常看著那么機靈聰明,今天怎么就這么傻呢,天這么冷多凍腳啊。
小芳不愛學習,上課的時候也不愛聽課,她害怕被老師打被老師罵。她記得那個總是拿棍子打她頭的那個老師,就是隔壁村莊的,非常的嚴厲。小芳上課的時候眼睛總是看向窗外,還有門外。有什么動靜,她都很有興致,太貪玩了。注意力從來不在課堂上,她真的不愛學習。
有一次在上數學課,破舊的木頭門的上方有一只老鼠,那只老鼠悄悄的從門里面穿到外面。其他的同學也有注意到,小聲的竊竊私語,有的只敢好奇地看著,還怕老師發現不注意聽講。小芳也看到了,她玩心比較重,很貪玩,也是比較純樸,比較實心眼。
她大喊,開心而又激動地說:“看!那里有個老鼠!”全班的同學,包括老師的目光都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老鼠也飛快的逃竄消失。后果是有的,老師讓小芳在門外站到下課,算是懲罰。這件事情過了很多年后,小芳自己都不記得了,還是別人提起,那是小芳的同班同學。而這個同學是小芳的一生中陪伴她最久的人。
很多年后,當小芳的這位同學當著孩子的面兒,揭她的老底的時候,小芳也毫不留情的揭他的老底。小芳說:“你神氣什么,我也記得那個時候,上課時,你認真聽講,兩只手背在后背的后面,挺直了腰板,聽老師講課。鼻涕都流到嘴里了,也不擦一下,多惡心吶!”這是他們共同的回憶,她的那個同學呢,上學的時候真的很認真。
在他的家里,整間屋子其中有兩面墻都是他的獎狀,學習非常的好,而且還跳級。學習是自學,他很愛學習,他放學后和放假后就學習下一個年級的課本,跳級讓他省了時間還有學費。但是由于家里貧窮,后來沒有繼續上大學,那時候上大學只有八塊多的學費,但是家里承擔不起。他再聰明再努力,沒有錢,也沒有用。
小芳上學兩年多,三年級的時候就退學了,家里是好話歹話對她說盡,也沒能改變她那顆堅定的心。父母也打也罵,自己的孩子前途得著想,可能是那個時候被老師批評和打怕了吧,她沒有妥協。很多年后小芳還跟跟的兒女說起經常揍她的那個老師,這是陰影吧。上大學難,學習也難,不論以前還是現在,壓力都不小。老師體罰學生確實是不對的,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小芳后悔當初沒繼續上學的時候已經晚了。
小芳退學后,在家里照顧弟弟妹妹,還有哥哥。妹妹是她小姨家的女兒,由于重男輕女的觀念,小姨的女兒比較多,經濟壓力太大,就放在姐姐家撫養。所以小芳又多了個妹妹來照顧,妹妹有大大的眼睛,可愛的很,小芳去哪里都愛背著她。妹妹叫小文,抱到家里來的時候小小的,只會哭,小芳像媽媽一樣照顧她。有的時候小芳要去地里做農活,怕小文頑皮別掉進河里,就拿個繩子把小文綁在桌子腿上。
父母從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小芳是家里唯一的女孩,重男輕女的時代,她比男孩子干的活多太多。她的哥哥很會偷懶,一天不見人,爸媽也不會責怪。說起來就跟小芳的弟弟差不多,小芳會想著辦法賺錢,由于每天跟土地打交道,農忙之后小芳就拎個袋子去撿別人家路上拉掉的麥子,或者跑遍周圍的村莊去幫別人翻土地,翻到的紅薯算自己的,可以拿去賣錢。
她攢了半年的錢,十幾塊,都是撿各種糧食換的錢。買了兩個保溫水瓶在過節的時候送給了她的母親。她一分錢都沒舍得花過,這就是她心里一直都有的善良和感恩。貧苦勞累的生活沒有讓她心生扭曲,而是讓她心里的善良淳樸,繼續保留了下來。在家里所有的孩子當中,她吃的苦是最多的,她挨打挨罵也是最多的。但是她辛辛苦苦賺的錢卻舍不得自己花,攢著都留給母親買禮物,她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命運這回事和前世的因果有關系,可能苦受多了就苦盡甘來了吧。小芳有的時候會感謝貧窮,感謝貧窮讓讓她一直都是個勤檢節約的人,她感謝上蒼給了她這么好的品質,她也沒有丟棄心底的那份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