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黑龍江這邊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旁邊緊挨著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山里的樹快被砍光了,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接近貧窮。本來土地肥沃,但是樹都被砍光了之后,這里的人們就少了賴以生存的資源。小芳和云洲也感覺到了生活的壓力,城市的花銷越來越大,能掙的錢卻越來越少。小芳和云洲就商量著趕緊多掙些錢,可以回老家蓋個房子。這一輩子能在老家蓋個好一點的房子,下雨不漏水,溫暖一些,也就知足了,不求大富大貴,那不現實。正好亞田也放寒假了,就讓亞田白天在家里照看弟弟,阿梁也放假了,姑姑不在家的時候,阿梁就去和亞田、亞輝一起玩兒,三個小孩兒在一起作伴,這樣也不會太無聊。小芳白天的時候早晨煮玉米,去周老大飯店換些錢。下午的時候就去賣糖葫蘆,天氣寒冷,糖葫蘆不會融化,成本比較低,再說了,賣不完還能給孩子吃,不用花錢出去買。晚上的時候,小芳把糖葫蘆放在外面的大鍋里蓋住,白天的時候拿出來賣。小芳經常也會給房東還有鄰居家的王老太太送一些糖葫蘆。還有玉米,也都給兩家人送一些,還有一些其他的好朋友。就這樣,小芳在努力的賺錢,云洲也是,早晨起來的更早了,晚上回來的更晚了,兩口子就想趁著孩子放寒假了,能多賺點錢。云洲是每天是按天發工資,所以云洲就每天都加班。下午正常下班之后沒有活干,云洲就去扛木頭,能多堅持一個小時就能多得好幾塊錢。快過新年,云洲把多賺的錢拿出來一部分,買了一輛自行車,這樣以后小芳出去進貨或者賣糖葫蘆就能騎著自行車,比較方便。小芳也把自己掙的錢拿出來一點給自己買了一個新年的棉襖,大紅色,喜慶吉利。
當然除了一件新棉襖和一輛自行車,兩口子再就是給兩個小娃兒一人配一個手釧兒,還有一串項鏈兒,別的就沒再添新年的東西了。美群的媽媽還會來送一些年貨,美群在另外一個學校上學,雖然和亞田相處的少了,但感情還在。云洲年前是太辛苦了,肩膀上被木頭磨的起了一個大包,一直不去看醫生,都化膿了。過年了,工廠放假,云洲就去了家旁邊的小診所,讓醫生小小的動一了下刀,開了些抹的藥,沒花幾個錢。每天小芳給云洲換藥和紗布的時候,亞田和亞輝都在旁邊看著,兩個孩子都知道爸媽辛苦,都很心疼。云洲肩膀上的傷口一個多星期就好了,過年那幾天在家休息,就是趕在這個時間才動的刀。亞田每天在家里不只要把寒假作業寫完,還要學習新的課程。云洲把周圍的鄰居家里都拜訪了個遍,把那些家里有孩子在上學的以前的課本都借了回來。亞田開學學習一年級下冊的書,云洲把二年級和一年級下冊的書都借到了。寒假的時候,云洲就讓亞田在家里提前預習,確保學習基礎打的更好,這樣以后學習上的困難遇到的也就更少。一家人都在努力著,二弟其才那邊也很努力,其才腦袋很靈光,本來是在木頭廠里干那些把木頭加工成粉末的工作,由于其才能說會道,所以得到機會當了一個小工頭。其才的家里面慢慢的也積攢了一些錢,家里面的生活慢慢的好了很多,弟媳婦兒手里的錢拿的多了,家庭也就更和睦了。燦玉找小芳訴苦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小芳感到很欣慰。生活嘛,就是越過越好,吃點苦算不了什么,只要肯努力總會過好的。人都不要去怕生活所帶來的困難,因為總會過去的。
生活是越過越順的,小芳的表妹梅子也還在東北,大家都在老地方住著。這么多年了,兩家的來往還是挺密切的,因為亞月跟亞田年紀一樣大,又是同時上學,兩家的共同話題自然多。不過亞月所在的學校和亞田不是同一個學校,亞月所在的學校距離亞月家近,和亞田家是相反方向。
亞月所在的學校教育的水平不是很高,梅子想給亞月轉學,由于平常小芳和梅子也有來往,梅子知道亞田的學習成績比較好,就想讓亞月轉學到亞田的學校。正巧兩家離的也不是特別遠,走路大約半個小時,騎車接孩子會快一點。兩個小孩兒從小就在一起玩,關系比較好,這樣兩個孩子放學后順一段路,在學校里也能有個照應。亞月不愛說話,朋友也很少,她最好的朋友之一就是亞田。亞田最好的朋友之一也是亞月。梅子決定后,找人托了關系,亞月就轉學了,和亞田在同一個班級。班主任很好,看出來亞月是個不愛說話的孩子,又聽梅子說私下亞月和亞田是好朋友,就安排了亞月和亞田坐在一起,兩個孩子成為了同桌。亞田因為這件事高興的很,一回到家就興沖沖的告訴爸媽這個好消息,真的是太好啦!
每天早晨,亞月都會順路來找亞田上學,不過亞月不是走著去上學的,因為距離太遠了。一個小孩子每天來回走個把小時的路,家長也不放心。巧的是,梅子有個鄰居叫小華,小華有一個摩托小三輪兒,就是專門接學生放學回家的,也以此來謀生。平常在大院子里,梅子和她的老公張立都很樂于助人,經常熱心幫助小華。當小華知道亞月要轉學并且路途比較遠的時候,就主動請纓要順路去接送亞月放學和上學。梅子和張立同意了,他們很感謝小華的善良和知恩圖報。亞田和亞月的關系更好了,倆人形影不離,亞田喜歡亞月這個好朋友,亞月她很好看,大大的眼睛,特別清澈,心地特別善良,就像情深深雨蒙蒙里面的林心如一樣好看。林心如演的角色名字叫茹萍,單純善良,亞月就是那么單純和善良。亞月的家境好一些,她的爸爸會給她一點零花錢。每天中午一起去上學的時候,亞月和亞田都會去商店買兩個辣條。辣條有一片一片的,也有一條一條的,一角錢一個,每次亞月都會分給亞田一半,從來沒有吝嗇過。亞月也喜歡亞田這個朋友,因為亞田從小就和自己在一起玩兒了,她最好的朋友就兩個,其中一個就是亞田。每天早晨小華送亞月上學都路過亞田家,路過的時侯,大多數亞田已經背著書包出發在路上了。在路上小華看到亞田的時候,就順便帶亞田一起去學校,放學的時候小華就送亞月和亞田一起回家。班級里的同學都以為亞田和亞月是親生姐妹,不只名字都帶一個亞字,兩人性格也十分相像。兩個孩子確實是前世的緣分,同年出生,一直在一起,后來的很多年,兩人也是最好的老鐵。緣分這個東西真的是太奇妙,或許前世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吧。
小芳朋友挺多,平常也會去朋友家里串門兒。前幾天聽說一個老鄉要賣南瓜,小芳提前給老鄉打電話說想去看看。下午,小芳把亞輝放在小背篼里,給他戴上小帽兒,包上厚厚的小棉被兒,掛在后背上背著。小芳自己兩只手帶上厚厚的手套,背向后捂扶著亞輝的小屁股,就出發了。這回去的一個朋友家,在山里,懸崖峭壁。小芳走的是小路,比較近,但是很危險,大路太繞得騎自行車,下午運南瓜得用電動車,自行車騎不回來,免不了要走一趟。小芳側著身子靠著山一步一步挪動腳步,腳下的路只有不到半米寬,另一邊就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小芳小心的前行。憑借著記憶,小芳找到了朋友家,一對夫妻都在家,都是小芳的老鄉。老鄉最近打算賣南瓜,因為老鄉就在的田地里幫別人干農活,所以從老鄉手這兒直接拿南瓜比較便宜,賣的錢比較多。小芳想跟老鄉合伙兒,心想可以賺點小錢。老鄉同意,也很樂意幫小芳這個忙,其實大家都是互相幫忙,沒什么可拒絕的理由。老鄉借了一個電動三輪車,小芳和這對夫妻老鄉一個下午從農田到老鄉家里,來回跑了兩趟,老鄉進兩車南瓜。小芳家里地方小,院子里地方是挺大,但是院子里有鍋、有秋千、有樹、還有平常坐的地方,剩余的空間并不大。所以小芳打算就進一車南瓜,天都快黑了,小芳背著亞輝和老鄉還在地里摘南瓜。自己動手摘,價格可以更便宜一些,相當于一部分人工費吧。小芳幫老鄉倆摘了兩車南瓜,老鄉夫妻倆也非常真心幫小芳摘。直到天都黑透了,老鄉和小芳才開著電動三輪車,拉著滿車的南瓜,到了小芳的家里。亞田在門口兒坐著,看到媽媽回來了,委屈的哭了起來,這是第一次小芳這么晚回家。亞田以為媽媽再也不回來了,大悲又大喜,就哭了起來。小芳前腳剛進門,云洲后腳就回來了,一家三口還有老鄉幫忙一起從車上卸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