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三生石第一季長恨花

4、太真道姑

高仙芝押著小勃律國王蘇失利和吐蕃公主經赤佛堂路凱旋,行至婆勒川連云堡,與守在那里的邊令誠會師,一起返回。回軍途中至播密川扎營修整時,醞釀了一路的封常青親自書寫捷報,在高仙芝和邊令誠看過后,由邊令誠派人快馬直接報回長安。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將軍都是從長安回返的犒賞詔令中才知道高仙芝已大功告成,正在回師途中的,這可讓老將軍產生了嫉妒和怨恨。

當高仙芝一行人回到河西龜茲時,和上次滅殺達奚部族凱旋大不一樣,夫蒙靈察將軍竟沒派一人前來迎接慰勞。他不來,高仙芝和邊令誠卻是必須到他帳中拜見的,畢竟人家是這安西四鎮節度使。不想高高興興、恭恭敬敬的來了,反而進帳招來他的一通怒罵。

夫蒙靈察將軍問高仙芝:“高麗奴才,于闐使你從誰那里得到的?”

高仙芝見老將軍臉色鐵青,心中非常不安,這句高麗奴才雖說罵的太傷人自尊,他仍是低著頭回答道:“是將軍您的大力栽培。”

夫蒙靈察將軍又問:“焉耆鎮守使、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都是從誰那里得到的?”

高仙芝答道:“也是將軍您的大力栽培。”

夫蒙靈察將軍聽罷高聲怒罵:“知道這些,捷報不經過我就敢上奏,是為什么?奴才該殺!看你剛立了功,今天饒了你。”

高仙芝戰戰兢兢,打了勝仗反而招來一番痛罵,但面前的夫蒙靈察將軍畢竟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也不敢反駁,只是低著腦袋耐心聽著,心里反而覺得是自己做的不對。

其實捷報直接報與長安,是邊令誠派人去的,他還真左右不了這事。

旁邊的邊令誠聽不下去了,我們這提著腦袋為朝廷賣命,你在河西享福,立了功不嘉獎不說兩句好話也就罷了,還要殺人。他是京官,與夫蒙靈察素無交情,他可不吃夫蒙靈察這一套,雖當時沒說話,出了大帳,擬了份奏表就奏了夫蒙靈察將軍一本,奏本中添油加醋道:立了如此大功的高仙芝,不但得不到夫蒙靈察將軍嘉許和犒賞,反而要丟了性命,他要是被夫蒙靈察害死,今后誰還為朝廷盡力死戰?

剛下完犒賞詔令的玄宗,見到邊令誠的奏報,勃然大怒,不負玄宗期望的高仙芝不久被下詔,提拔為鴻臚寺卿,代理御史中丞,安西四鎮節度使,替代了年邁的夫蒙靈察。

這夫蒙靈察將軍也真是,罵人時也不看看周邊還有誰,他當時罵的倒是痛快,不想脾氣發完自己的前途也徹底斷送了,灰溜溜的解甲歸田回長安做了田舍翁。

安西四鎮,地理位置重要,朝廷歷來極其重視,不光四鎮節度使擁有極大權利能自己提拔武將、官員,朝廷也派過來不少將軍到此歷練,比如衙將畢思琛。那時和高仙芝平級的副都護程千里,王滔、康懷順、陳奉忠等各鎮主將,倒個個都是在安西的常年征戰中慢慢提拔起來的將軍。

多年同殿做事,武將們雖然心思淺,但也少不了猜忌爭斗。畢思琛本來就是來到邊關鍍金的,平時對高仙芝也只是客套,絕不深交。程千里性格孤傲,武功高強,對誰都不冷不熱的,多年來和大家都沒有形成深厚交情。說來也可笑,王滔、康懷順二人對高仙芝的嫉恨,不是因為他多么受夫蒙靈察將軍重視才招致的,而是因為他高仙芝撈著的打仗機會比他們多得多。平常時都沒事,只要高仙芝領軍出征,這二人的醋壇子立馬就翻了,沒少在夫蒙靈察將軍面前說他壞話。

夫蒙靈察將軍當面不說什么,事后常捂嘴偷笑,這提著腦袋出去賣命的事,你們也爭,是精還是傻啊?但這也是人家夫蒙靈察將軍獨到的帶兵藝術。試想,要是一到該出兵打仗了,手下武將沒一個愿領兵出戰的紛紛縮了脖子,還不把夫蒙靈察將軍急死。

高仙芝當上了鴻臚寺卿,代理御史中丞,安西四鎮節度使一職,以這個身份如何處理與這些將軍的關系,他還真是得了夫蒙靈察的真傳。

武將心思淺,做事也簡單,安穩下來的高仙芝這天升帳后直接就把程千里、畢思琛叫到帳中,開門見山的問程千里道:“你外表像個爺們,可做事絕對像娘們,這是為什么啊?”

這話把個程千里問的不會回答了,怎么接高仙芝這話呢?正支吾間,高仙芝等不及了接著說:“我們常年在邊關領軍作戰,生死系于一線,今天騎著馬出去了,明天可能被人抬著回來,沒準腦袋都不知丟在了何處。這樣的殘酷環境下,都不能讓你對你身邊這些同帳為將的產生一些兄弟情,手足義嗎?說你做事像娘們,你不服嗎?”

程千里也是在邊關靠戰功起來的將軍,高仙芝帶兵長途奔襲,血戰連云堡一仗,他事后也細細參研,心里也是非常佩服。但他不善言辭,心里就是把你捧成神了,嘴上不過是簡單的幾句贊美了事。高仙芝今天的話,讓他很驚醒,插手施禮道:“將軍大人您說的是,千里今后改正。”

高仙芝擺手一笑,又對衙將畢思琛道:“咱倆也把帳算算吧!”

畢思琛當然知道高仙芝說的是什么,他官職在安西雖比不上高仙芝,但人家是京官,是來鍍金的,當時就連夫蒙靈察將軍都讓他三分。兩年前更是找個理由把高仙芝家一塊一千石的種子田要了去,礙于夫蒙靈察將軍私下的多次勸導,高仙芝才不再追究,今天高仙芝一說算賬,畢思琛立馬明白,為自己解釋道:“那田可是您賞給我的,您要是想拿回去,就拿回去吧”。

高仙芝此時哪還將那塊田放在眼里,他現在可是安西四鎮的節度使,要什么沒有啊!聽畢思琛說完,語氣平和的說道:“那時是你京官的威風嚇到我了,我哪會心甘情愿把一塊好地送給你呢?不過現在不重要了,地你自己留著吧。”

畢思琛聽完,楞在帳中,不知如何接下話。

二人退到旁邊,王滔、康懷順、陳奉忠等各鎮將領此時也前來拜見,進到帳中,剛施禮完,高仙芝就命兩旁兵士綁了王滔、康懷順,拖出去打二十軍棍。

王滔、康懷順心里明白怎么回事,高叫求饒,拖到帳外褲子都給扒下來了,高仙芝又喊停。二人回到賬內,跪倒拜謝,高仙芝卻道:“你倆啊,真讓我生氣,不過現在我的氣已消了。”賬內所有將領均長出一口氣。

同是武將,高仙芝的心思可不淺,多年同帳為將積攢下的小疙瘩,如不挑開,日后恐成隱患。今天用這種簡單的方式擺在眾人面前,一筆勾銷,今后誰還會私下議論,諸將沒有二心,邊關軍士才能穩定。高仙芝的心思還真不簡單。

他又把封常清提拔為慶王府錄事參軍,節度判官,專門負責安西四鎮的倉庫,屯田,甲帳,支度等所有后勤保障。對于斥候的選拔,也給了他極大的自主權,四鎮軍中兵士,看上誰都可臨時調用,所屬各部不得阻攔。高仙芝是吃到了情報的甜頭,自此是格外重視情報的收集。

后來只要高仙芝外出,留在老營看家的永遠都是封常清,別人他高仙芝還真不放心。

轉眼近一年過去,河西戰事屢傳捷報,玄宗一顆懸著的心漸漸放下。重賞立功將士后命高仙芝鎮守四鎮,伺機再戰,以備徹底平定吐蕃戰亂。

緊張的戰事漸漸平息,朝野上下無不為大唐帝國的勝利歡欣鼓舞,各方賀書紛至沓來,上上下下很快恢復了平常的一派祥和。

又是一年歲尾,臘月二十八這天,最后一次早朝。

高力士殿上宣旨,玄宗下詔將母妃原來的昭成皇后謚號加“順圣”二字,為“昭成順圣皇后”。

朝堂剛散,高力士馬不停蹄又帶人來到壽王府宣旨,驚的朝服未解的壽王忙跪倒在廊下接旨。

就聽高力士展開圣旨高聲唱念:“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婦女勤道,自昔罕聞。壽王瑁妃楊氏,素以端懿,作嬪藩國;雖居榮貴,每在精修。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用敦宏道之風,特遂由衷之請,宜度為女道士。于正月初二,昭成順圣皇后祭日遷居太真宮。”

壽王李瑁跪拜接旨謝恩。

高力士等人離去半晌,壽王勿自跪倒在冬天冰冷的土地上,半天起不來身。抬起頭時已是淚滿衣襟。

玄宗找的這個理由,不管是誰都無法推脫。

武則天當朝的長壽二年正月初二,玄宗的母妃竇氏和皇嗣妃劉氏到武皇帝處拜賀新年,就再未回府。

睿宗李旦當時已不是皇帝了,剛被母親武則天降為太子,自己稱了帝,原太子李成器也被降為皇孫。即便如此,武氏家族的武承嗣等人也不想放過他,唆使洛陽百姓幾百人詣闕上書,以‘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為由,請武則天廢黜李旦的太子身份,讓武承嗣當太子。

時任丞相岑長倩、格輔元得知后極力反對,不久就被武承嗣誣陷下了冤獄,死于獄中。還是鳳閣侍郎李德昭出面,武則天才給了個面子,沒有廢黜李旦的太子身份。

宮內身邊強敵環伺,宮外李旦也失去了外援。由于瑯琊王李沖,越王李貞準備不足,起兵反叛武則天失敗被殺,還牽扯進來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紀王李慎、江都王李緒、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或被逼自殺,或斬首于市曹,或死于流放途中。李唐宗室幾乎被殺戮殆盡。李旦自己的一家老小也在風雨飄搖之中,活的異常艱難。

這太子當的,窩囊至極。就連武則天身邊一個小小寵信的婢女都敢對他下手。婢女韋團兒,癡迷李旦多年,李旦當皇帝時她輕易進不到身前,如今降為太子遷居東宮,在朝廷也孤立無援失了勢,韋團兒又動了心,數次借武則天派她來探望李旦的機會引誘李旦,甚至有一次趁身邊無人直接褪了上衣裸露雙乳,要和李旦成就好事。

李旦知道她是武則天身邊的寵婢,焉能不防,他哪知這韋團兒安的什么心啊,情急之下一通怒罵。但也只是罵罵,都不敢拔出寶劍一殺了之。韋團兒倒是覺得受到了極大羞辱,回去后竟然編排個故事,稱李旦的竇氏和皇嗣妃劉氏合謀在宮中設蠱,詛咒武則天皇帝。武則天什么反映?聽完就放在一邊,跟沒事一樣。可等到來年二妃來給自己拜賀新年時,她可不客氣嘍,問都沒問此事的真假緣由,直接讓人密殺了二妃。

李旦尚不能自保,愛妃賀歲失了蹤跡,情知是遭了武皇帝的毒手,心中愁苦怨恨異常,尋也不敢尋,問都不敢問,人前還得強裝無事。直到睿宗李旦再次繼位后,才下令將二妃失蹤的嘉豫殿掘地三尺,但也未能匿得二妃的遺體,成了一樁歷史懸案。竇氏和劉氏失蹤的這一天就成了祭日。

早朝剛下昭追封,下得朝堂就來了這么一招,此時的壽王想起半年多前,玄宗令他們兄弟諸王學習《孝經》,原來是早早隱有伏筆,推脫就是大不孝,讀誦孝經有感之短文,歷歷在目。知道昭成順圣皇后這段歷史的壽王,再是不舍又怎能不順從。

當日驪山華清宮的回眸一笑,才有了今日的楊太真。正月初二,楊玉環奉昭入住太真宮,賜道號太真。褪下王妃服飾換道裝,每日誦經祈福,為太后追冥福。

壽王李瑁已知,自己的愛妃再也回不來了,每日在府中足不出戶,心下是極度的委屈和萬般無奈。可奪妻之人是當今天子他的父王,他又能如何,想拼命都不知找誰拼去。直到四年后,楊玉環被正是冊立貴妃,鸞孤鳳單的他才在玄宗作主下,重新娶了一位姓韋的王妃,這是后話。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大燕公子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崇明县| 论坛| 红桥区| 洪雅县| 长汀县| 海安县| 苗栗县| 凤山县| 房山区| 宜兴市| 清丰县| 黔西| 秀山| 北宁市| 南靖县| 通化市| 长子县| 平罗县| 阳朔县| 定西市| 平和县| 景东| 柳河县| 沾化县| 马山县| 富锦市| 阳新县| 乌拉特中旗| 囊谦县| 高碑店市| 乌鲁木齐市| 上林县| 丘北县| 伊金霍洛旗| 乐山市| 石嘴山市| 双鸭山市| 彭泽县| 信丰县|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