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迎娶貴妃,接下來數日,各地賀表賀禮紛至沓來。這賀禮中,獨河東節度使安祿山的送的最多,黃金美玉,珍珠綢緞足足送了二十大車。喜得玄宗對安祿山大加贊賞,而玉環知道怎么回事,只是淡淡的道:“他日安將軍朝見陛下,榮我親自謝過,陛下以為如何?”玄宗自是答應。
轉過年,安祿山進京獻俘。奏表中寫的明白,擊殺奚人和契丹人三千,俘虜八千人,斬二族酋長首級五顆。抄沒金銀財寶無數,具獻與朝廷。另以前玄宗允許安祿山于上谷起五爐鑄造錢幣,這次安祿山獻上所鑄錢的樣品一千緡。
奚人,也叫庫莫奚人,是鮮卑族的游牧部落,居山林中,以游牧生。他們有一項奇特的才能,雖居山林,卻善造車,車負重不見得多,可走山道如平地,不知從哪學的。
契丹人也是鮮卑族,是鮮卑族宇文部的后人。契丹的意思就是鑌鐵,表示堅固。即臣服過漠北的突厥汗國,也臣服過大唐,可同時也對兩邊都燒殺,劫掠,從來沒怎么消停過。大家都知道宋朝時大漠出了一代雄主耶律阿保機,建立了強盛一時的大遼國。可這個民族永遠都有出人意料之舉,到元末明初時,整個民族突然沒了蹤跡,歷史上從那時再無傳載。
至于在上谷起爐鑄錢,那可是玄宗命錢監親自督鑄,也算是給了安祿山一個天大的恩賞。當時大唐鑄錢可是有著嚴格的規定,全國只造七十九爐,每爐鑄錢1。2萬貫,都是有錢監親自監驗,鑄錢的光澤、重量、薄厚、幣字的內容、星月圖都有著嚴格律制。
玄宗大帝也真是與以前的皇帝不同,在幣制改革上開創了開元通寶這種紀年號的通寶錢,每文銅錢徑八分(2。4厘米),重二銖四司(4克),一兩黃金等十銀,一兩銀子等十錢(一百文銅錢為一錢)。從而脫離了半兩、五銖錢的制標重舊俗,這種十進制計重通寶錢生命力頑強,一直延續一千多年才被紙質貨幣替代。幣文開元通寶四個楷隸字,就是大唐書法名家歐陽詢的大作,又開了書法名家將書法搬上貨幣的先河,后代錢幣上大書法家紛紛登場留字,如宋徽宗趙佶瘦金體的崇寧通寶、大觀通寶,宋太宗趙匡義真、草、行三種字體匯于一幣的淳化元寶,米芾手筆的大觀通寶,蔡京手筆的圣宋通寶,蘇東坡的行、篆書元豐通寶,還有黨懷英、周爾康、戴熙等等不剩枚舉。
看官中有比我懂錢幣這一行的專家說了,秦朝時的半兩錢就是當時的書法家丞相李斯寫的,怎么能把這個功勞安在玄宗頭上呢?我以為,丞相李斯的小篆出現在錢幣上,更多的是推廣剛剛統一的文字,嚴格說是一種國家行為,和后代書法家的出發點真不一樣。
由于鑄造精美,克重穩定,大唐幣制改革使金融領域割除舊弊,通貨膨脹得到根治,為開元盛世奠定下強大的金融基礎。
為什么各道均爭奪起爐鑄錢的權利呢?不外乎在鑄錢時,買通錢監督鑄的官員,每爐不是鑄錢1。2萬貫嗎,我們加班加點鑄1。3萬或再多點,除了上交朝廷流通的,各道額外都有了小金庫,用于沖抵稅負,減輕各道財政壓力,再有就是官員們的中飽私囊。
有人說了,既然能多鑄干嘛每爐不鑄他個二萬三萬的,各道不更有錢了嗎?非也,諸位看官不知,官辦錢監督鑄的錢幣,由于光澤、重量、薄厚孔徑、幣字的內容、星月圖等等都有嚴格律制,合格的才進入流通領域,鑄造過程中的成本極高。就拿生產銅的礦山來說,當時的大唐帝國只有饒州、池州、江州、建州四個銅礦區,由于有銅禁的大詔令,所有生產出來的銅都供應給了各錢監,就是這樣也不夠,每枚錢的含銅量只能達到70%—80%,然后摻些鉛鐵在內。一文錢的成本從礦山采礦到做成銅錢,實際幣值應該在2。8文了,或者稍低一點兒。鑄造成本擺在這兒了,還有銅產量的限制,是各道想多造更多就能多造的嗎?
這些玄宗能不知道嘛,水清則無魚,人清則無友,一概禁之,本就不現實,倒不如放寬一點點,各道官員還能把錢鑄的更加精美,打擊私鑄更加賣力。反正成本和銅資源擺在這兒了,想鑄的更多也不可能。
見到安祿山奏表的玄宗大喜,命令有關官員先在昭應縣為安祿山建起宅第,待安祿山快抵達長安時,親自帶著梅妃、玉環到望春宮等待。
安祿山早早卸去盔甲,換了朝服,肥胖的身軀走起路來倒也不顯得遲緩,肥胖中還顯得很強壯,進得宮中轟然倒地下拜,高呼萬歲。
玄宗是喜歡安祿山的。不知為何,始終覺得他是邊關一不可多得的猛將,而且還是西突厥部族首領家的血脈。雖上次因追擊奚人和契丹人損兵折將,險些將他殺掉,但安祿山臨刑前的高呼:“陛下難道不想消滅奚與契丹嗎?為何要殺掉我安祿山!”這一呼竟意外激起玄宗憐才之心,再者也是為安撫西突厥部族,才留下性命。
這之后的安祿山已被八翼青龍替了身,更是驍勇善戰。用兵頗為詭道,連續對奚人和契丹人發兵都取得大勝,使得幽州以北各族俯首稱臣,再不敢隨意越境劫掠。玄宗等人不知所以,都以為安祿山知恥后勇,謹慎經略,河東才有了現在的局面。
玄宗笑呵呵的親自上前請起安祿山道:“將軍一路辛苦了,快快請起。”
走路迅疾的安祿山,跪倒后要站起身,奈何肚大如鼓,著實費了勁了。左擰右擺的高高撅著屁股,手杵著地往起悠了好幾下才站起身來,看得眾人哈哈大笑。玄宗不禁笑著問:“你這個胡人肚子中有什么東西,竟然這么大!”
安祿山此時才思敏捷,一點不像他的身軀似的笨拙,高聲答道:“沒有什么東西,只有對陛下的一顆赤心。”
這宮廷中少有人能這么詼諧幽默的和玄宗講話,自然又是笑聲一片。
酒宴擺上,一片祥和中,玄宗親自向安祿山介紹道:“朕右手之人就是新近迎娶的貴妃,將軍敬個酒吧。”
玄宗不知,楊玉環能有今天貴妃的殊榮,這個安將軍背后不知使了多少勁,他只認為二人今日才初次見面。
安祿山端著酒杯,來到玉環面前,便要跪倒施禮。玉環連忙攔住道:“將軍不要跪了,剛才你空手跪倒拜見陛下時,已是起身困難,現端著酒杯跪倒,本宮可是扶不起來你。”玉環是頭一次見八翼青龍替身了這副尊榮,笑意有點擋不住,可哪敢受他如此大禮。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這安將軍也是聽話,口中連著給玄宗和玉環道賀,舉起杯來一飲而盡。然后又趕緊倒滿一杯,也敬了玄宗左手陪坐的梅妃,禮數一點兒不少。
敬完酒,安祿山從身后小廝手中接過一個盒子,雙手捧著來到玄宗面前道:“陛下,這是上谷鑄錢的祖錢樣品,和大樣的陶范,請過目。”
玄宗聽到祖錢二字,不甚明了,放下酒杯接過那枚祖錢細看,卻是陰文深刻,看了半天也看不明白用途。
安祿山忙讓小廝拿墨來,小心翼翼薄沾一層,找了張白紙蓋上,開元通寶四個楷隸反書躍然紙上,很是漂亮。背面也印了一下,一彎月牙向斜上彎翹。
玉環好奇,來到近前看著四個字,輕輕的讀出聲來:“開通元寶,陛下,是我大唐帝國開始通行天下的貨幣,是這個意思嗎?”
玄宗聽完大笑道:“愛妃自幼用不著拿錢去易物,對錢無甚了解,應直讀,就是上下右左,讀開元通寶,是本朝開創新紀元的意思。”
安祿山道:“臣以為陛下的直讀和娘娘的旋讀都說的過去,也解釋的通。”
玄宗聽得哈哈一笑,并未放在心上。他不知道,他的兒子肅宗后來在一次下大詔令時,竟然在詔令上用的就是開通元寶的旋讀,讓直讀多年習慣的人有些凌亂了。后朝有的錢幣,干脆就有這么排列旋讀的。
玉環看著背面的印樣,對這月牙可更不太明白了,指著這個問安祿山道:“月牙紋,能解釋解釋什么意思嗎?”
安祿山道:“娘娘不知,這是因為大唐帝國對天文月相的觀察很深很細,也記錄明晰的結果,這個月牙在這個位置出現,是代表這批錢幣大概的出產時期。就拿這枚祖錢來說吧,他的月相叫即生霸,是從缺到圓的過程中的月相之一。如錢幣上您看到向下月相,那叫即死霸,是記錄從圓到缺的月相一種。”
玉環聽得認真,這些事她還真不知道,打小到現在也不用她去買什么,錢對她來講真沒啥概念。另外,后世很多人傳說這枚祖錢上的月牙是楊玉環拿起時不慎,掐上去的指甲印痕,這可是以訛傳訛,根本沒有的事。祖錢是做好的銅坯,雕刻而成,玉環哪里能掐出印痕出來。
祖錢連玄宗也是頭一次見,坐定后玄宗認真的讓安祿山講一下祖錢的作用。
安祿山道:“以往我們都是在泥坯子上刻畫,然后入爐燒成陶范,兩面都燒成,用泥粘合,再燒到一起增加強度,才將銅水導入,冷卻后打磨修整,就成了,叫范鑄法。祖錢不一樣,不用逐一雕刻,直接印在砂型模板上,快速還一模一樣,統一規范,就可實現循環往復的連續澆筑作業,大大節省了范鑄法一模一范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
玄宗聽罷,連連點頭道:“如此可以節省大量時間、還有人力,將軍你可做了一件有創新意義的大事,你是怎么想到的?”
其實都是想多鑄些錢私留逼出來的,安祿山哪敢實說,謙虛答道:“臣以前當過互市郎,您別看我字識的不多,做生意可不差。這都是從往來的商人處學來的。”
玄宗道:“看這祖錢,制作還算精致,只是字體上沒了歐陽大人的神韻,不過沒關系,朝廷會很快雕刻多個,嗯,就叫母錢吧,發給各道,推行你的新鑄法。”玄宗對這事很高興。
此時節已是二月初,宿雨初晴,春光明媚,杏花含苞,柳樹吐新綠。酒過三巡,心情大好的玄宗命高力士去取羯鼓。
安祿山在旁聽到忙說:“陛下擊鼓,臣愿獻胡騰舞。”
胡騰舞,安祿山幼時從部落中人處習得,頗為在行。有傳說石國就是西突厥部族中的一支別部,而石國和西突厥大多部落多少都有些血緣聯系,在營州,不少突厥族后裔閑暇時經常圍在一起,點起篝火,跳上一段。史書上記載,這是隨著絲綢之路從西域流入的一種樂舞,說起發源地,恰恰就是剛被大唐武力滅國的石國。玄宗哪知他有這隱情,這個本領,又聽說他要獻的還是胡騰舞,立馬龍顏大悅。
安祿山這馬屁拍的,不著痕跡。讓一個生殺在握的勝利者看一個敗亡滅國失敗者國家的舞蹈,勝利者的心情還能不好嗎,這癢癢撓的啊,讓玄宗舒服至極。
但聽說他要跳胡騰舞,回過味的玄宗還是差點兒笑岔了氣:“將軍這身軀,還能跳胡騰舞?你應是知道,只有身手矯健的人才能勝任,對于肥胖之人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安祿山笑著沒答話,站起身脫下朝服,露出一身貼身短衣,長褲革靴的胡服。
此時高力士已命人送來了羯鼓。這鼓兩頭蒙皮中間細,相傳來自匈奴別落的羯族。是龜茲、疏勒、天竺一代民族的主要樂器。
羯鼓制作很講究,用山桑木做成漆圍桶,精煉鐵圍之,公山羊皮蒙住兩頭。鼓槌有黃檀木、花椒木、狗骨頭三種,鼓槌必須干燥、柔韌滑膩,干燥能讓鼓聲顯得清脆響亮。滑膩則能讓鼓聲奏出戰馬奔跑的馬蹄聲。因為能在戰場上當成戰鼓為將士們助威,傳遞軍令,所以格外讓玄宗喜愛。
鼓置于小牙床上后,只見玄宗卷好袖子,拿起黃檀木槌,頭如青山峰巋然不動,手若白雨點急急落下,臨軒縱擊。羯鼓應槌散聲,皆中點拍,鼓聲清濁變轉,律呂呼召。
殿中而立的安祿山鼓聲起后,隨著鼓點兒,騰轉跳躍,勾手踹腿,擺頭扭胯。動作竟然也是雄健迅疾、剛毅奔放,又飄逸瀟灑、詼諧有趣。龐大的身軀一點也顯不出笨拙,毫無阻礙。他可是一個大胖子啊,舞著蹈著不但把胡騰舞的動作要領,一絲不差的展現出來,也把胡騰舞想要表現出來的西域民族豪放,質樸,堅強,熱烈昂揚的性格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不過舞蹈這東西就是奇怪,同樣一種舞蹈,舞者同樣熟練擅長的情況下,體型好的人舞起來,能讓自己身體成為一種語言,用舞者特有的語言方式同觀者交流。
強壯的大胖子舞出來的可真不一個感覺,不管他多么認真,動作多么雄健剛毅,舉手投足的就讓人覺得那么搞笑,舞蹈時身上那一堆肥肉,甩來蕩去的肉波浮顫,是無論如何也不聽他使喚,他越認真,觀者的笑點越多,他越賣力,觀者越覺得詼諧逗趣。大胖子安祿山能勉強跟上玄宗羯鼓高潮階段,急速激烈的鼓點,也真是不簡單了。
君臣鼓歇舞停,眾人大都起身鼓掌,紛紛叫好。同時也被安祿山跳的這一段舞,逗得笑聲一片,捂著肚子笑的直不起腰的大有人在。殿內君臣們和諧歡笑的場面,極是難得,讓玄宗的心情放松,舒暢滿足。
玉環也沒閑著,她趁眾人欣賞羯鼓和胡騰舞時,悄悄來到殿外,和半空中隱著身形的秋先道:“我要錦上添花,助青龍神君一把,快去讓杏花綻放。”秋先領命。
這邊剛一停歇,只聽殿外宮娥大聲驚呼:杏花開了,杏花開了,大家快看啊!
眾人紛紛跑出宮門,確實,剛還是吐苞的杏花在早春暖陽下紛紛綻放,嫩柳的新綠竟也漸漸濃密,早春景象令人陶醉。
看得玄宗仰天長笑:“羯鼓催花,今天我就好比是那天公。”得意的玄宗哪知,杏花的花主就隱藏在他身邊,令個本花開放,應情應景哪有那么繁瑣,別說現在已是早春,就是數九寒冬也能應令而放。
眾人聽罷,即為眼前這異象所驚嘆,也被玄宗的豪邁所折服,紛紛跪倒拜賀。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