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弒殺楊家
玄宗所做的這些事情,外人當然不知曉,就連梅妃都在慌亂中忘記了通知。天剛發亮,玄宗只與楊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也包括禁軍將軍韋昭訓在內,及親信宦官、宮人從延秋門出發,在宮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孫都棄而不顧,只管自己逃難去了。
玄宗一行路過左藏庫,里面堆積如山的金銀,哪里都能帶走,這都是近幾年楊國忠挖空心思征收上來的。楊國忠路過時看到,心里這個不舍,于是請求玄宗下令放火焚燒,并說:“不要把這些錢財留給叛賊。”
玄宗心情凄慘倒還是頭腦清楚一點兒,說道:“叛軍來了沒有錢財,一定會向百姓征收,還不如留給他們,以減輕百姓們的苦難。”楊國忠一聽也沒再堅持,眼下爭執這些也沒啥意義了,逃命要緊啊。
昔日繁華的長安城內,早已亂成一鍋粥。玄宗的大隊人馬一出城,長安城中的平民百姓也四出逃命,膽大的山野小民爭著進入皇宮及王公貴族的宅第,盜搶金銀財寶,這是難得發國難財的好機會,他們哪能放過,還有的閑著無事騎驢跑到大殿里放火,一泄平時心中嫉妒。
留守的崔光遠與邊令誠在這上面倒也盡職,看見大殿里起火忙帶人趕來救火,又召募人代理府、縣長官分別守護,殺了盜搶金銀財寶的小民數十個人,局勢才穩定下來。玄宗都跑了,沒資格跟著一起逃跑的崔光遠一見大勢已去,就派他的兒子去見安祿山的叛將,邊令誠哪還敢抵抗,也跟著去把宮殿各門的鑰匙一并獻給了安祿山的叛將。
玄宗派宦官王洛卿先行,告訴前途各郡縣官員作好準備。到吃午飯的時候,六軍抵達咸陽縣望賢宮。而先行的王洛卿趕到咸陽縣才發現,縣令早都已逃跑多時,縣城內物資也被亂民搶奪一空,尤其是糧草,毛都沒剩下。這王洛卿也不敢往回跑,哪還顧得上通知一聲玄宗,好賴打前站出來時,馬上駝帶有不少金銀,索性自己也帶著親信跑的不知去向。玄宗一行到此,也不敢多停留,快半夜時,趕到了金城縣。該縣的官員也早跑了個干干凈凈,不過,食物和器物都在,玄宗一行跑了一天這才算吃了口熱乎飯,喘口氣。
天剛亮,楊國忠就來催促繼續前行。早飯都沒有的吃的六軍拔營上路。到了馬嵬驛站已是中午,饑腸轆轆疲憊不堪的士兵再也不愿前行半步,憤怒的聲音從軍中四下傳來。這時,是誰蹦的歡誰就最招人恨,心急的楊國忠可沒想到這一點,他一心想的是早一點入蜀,只有到了蜀地他才能完全放心。
軍士有嘩變跡象,統軍入蜀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也有點兒控制不住。
看著楊國忠跑來跑去,上躥下跳,早已對他看不慣的陳玄禮認為,這天下大亂都是楊國忠為首的楊家人一手造成的,要不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安祿山,他哪能舉兵叛亂。還有潼關一戰,要不是他在陛下面前煽風點火,催促出關,二十萬大軍也不至于瞬間敗北,還折了哥舒翰大將軍。眼下他還在玄宗面前上躥下跳,再加上軍士的憤怒之聲不斷傳來,越來越不好約束。身邊的幾個親隨,偷偷把禁軍兵士對楊國忠怨恨的想法告訴了陳玄禮,怕軍士犯亂的陳玄禮立馬對楊國忠起了殺心。
可他深知此時玄宗對楊國忠的倚重,不敢和玄宗說,于是讓親隨招來東宮宦官李輔國,轉告太子,想對楊國忠下手。太子李亨聽后卻猶豫不決,心道:這還未入蜀,自己怎么能先亂呢。于是讓李輔國叫來陳玄禮面議。
太子李亨退下左右對陳玄禮道:“將軍此事要不要緩緩,蜀中那邊楊國忠可已都安排妥當,此時殺他不妥吧?”
陳玄禮一臉焦急:“您不看看六軍此時是什么心情,不除掉楊國忠,我們可能誰也進不了蜀地。”
太子李亨大驚:“將軍的意思,是六軍還能在這個時候叛亂不成?”
陳玄禮點頭道:“打從長安出來這一路,六軍中將士已多有怨言,可不光是針對楊國忠,也有怨言是直指陛下的。畢竟六軍中將士多是京城官宦子弟,隨駕入蜀已把一家老小拋在京中危城,有幾個是真心能放得下,誠心誠意愿入蜀的呢?”
太子李亨道:“不是已賞賜很多金銀了嗎?”
陳玄禮一拍大腿道:“太子殿下你糊涂啊,這個時候大家都命懸一線,誰還把個黃白之物放在心上,是錢重要,還是留在京中家小的性命重要啊!”
太子李亨依然搖頭道:“我不信他們敢對陛下動手!”
陳玄禮急了:“太子,您看看四周,除了這一支禁軍,還有其他軍隊嗎?此時要不拋出楊國忠這個替罪羊,不能安撫住軍心,真亂起來,亂兵如虎狼,再想壓住可是萬萬不能。”
太子李亨低頭不語,暗暗的在心中盤算。他何嘗不想借此機會除掉楊國忠,這家伙跟著李林甫多次對自己暗中下手,只是因為玄宗對他寵信,多年都沒有機會。此時楊國忠可是落了單,身邊爪牙散盡,真到了蜀地,那可是他的老巢,再找這樣的機會還真不容易。
看太子李亨低頭不語,陳玄禮知道他在盤算,心中焦急但也不再摧促,他在等著太子李亨下決心。
太子和陳玄禮還在秘密討論這事,遲遲不見動靜。常年跟著陳玄禮身邊幾個親隨,可不管這么多了,他們當然知道陳玄禮對楊家人素來怨恨,就想來個先斬后奏,穩定住手下禁軍的軍心。
楊國忠看見軍士動作遲緩,心急的騎著馬在軍中前后奔跑,大聲喝罵著讓軍士收拾準備前行。一幫跟著跑出來的外蕃使節圍住他,亂哄哄的向他討要食物。
陳玄禮的親隨中就已有人按捺不住,暗中彎弓搭箭,一箭就射中楊國忠的馬頭,馬吃疼,唏溜溜高揚起前腿,毫無提防的楊國忠一個后仰摔下馬背。摔在地上時心中已然明白這是軍士嘩變,爬起來就想跑回到玄宗面前,他知道,只有到了玄宗那或許還能保住一命。
可那時,他哪里還回得來,打那支箭一射出去一切就已無法控制,沒跑幾步就被一心要殺他的陳玄禮的親隨追上圍住,高喊:“楊國忠準備和外蕃叛亂。”然后亂刀齊下,楊國忠嘴里剛喊出一聲“我”字,竟已被砍成好幾截。殺完他后,這些人旋即轉身都奔著楊家人去了,已有不明真相的軍士揮刀跟上,楊國忠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與韓國夫人、秦國夫人還沒來的及躲避,也被一擁而上的軍士亂刀砍死。
御史大夫魏方進看到,不知死活的跑到跟前大喝:“你們膽大妄為,竟敢謀害丞相!”話音未落,殺紅了眼的軍士哪還管你是誰,也當場被亂刀砍死。
兵部尚書韋見素聽見外面大亂,跑出驛門察看,被亂兵用鞭子抽打得頭破血流。虧得有人認出他是兵部尚書,大聲叫喊阻止:“不要傷了兵部韋尚書。”韋見素才免于一死。
砍了楊國忠等人的軍士們又亂哄哄聚攏在了玄宗帳外。玄宗聽見外面的喧嘩之聲,就問是什么事,左右侍從已是知道,此時哪敢幫著楊國忠說話,知道楊國忠已被斬殺,就紛紛回答說是楊國忠謀反,沒有一個敢替楊家人說話的,也沒一個敢出門的。玄宗哪里肯信,親自走到帳外,安撫軍士,命令他們收拾車馬準備上路。
軍士們不說話,可也一個都不后退,手中提著刀,刀頭上還滴著血,虎視眈眈的看著這昔日不可一世的天子。
陳玄禮的親隨們把事挑起來了,人也殺了,可一看殺紅了眼的軍士他們也控制不住,竟圍住玄宗大帳,才著急忙慌的跑去給陳玄禮報信。
玄宗出來大帳一見,心里哆嗦,更被唬的腿軟筋麻,強撐著退回賬內,好懸沒當場坐倒在地。可憐大唐一代雄主,面對憤怒軍士滴血的屠刀,嚇得三魂七魄失落個干凈,早已沒了昔日的殺伐果決,說一不二的氣勢。
接到親隨報信的陳玄禮急忙從太子處趕來,當他知道楊國忠已被亂兵砍死,心中不禁一陣輕松,不用和太子殿下再爭論什么了。軍士們看到自己的統領來了,并沒有責罵他們,膽氣更盛,他們還不敢對陳玄禮怎么樣,自動退在兩邊讓開一條路。
安撫一番后,陳玄禮從眾軍士身后走出,進到賬內。玄宗忙不迭拉住他的手顫抖著道:“愛卿,你快想想辦法,看著架勢,朕怕到不了蜀中就被禁軍殺死在這了。”
陳玄禮趁勢道:“楊國忠謀反被誅,楊貴妃不應該再侍奉陛下,愿陛下能夠割愛,把楊貴妃處死,軍士自然還能保著您繼續前行,不如此,怕外面的軍士不會再聽我們的號令。當我從這帳中走出,給不了他們滿意答復,恐陛下你和我都活不了命。”陳玄禮夠狠,他要一不做二不休,殺個干凈。
玉環再旁,冷冷的看著陳玄禮,一句話也沒說。
玄宗聽罷,重重的坐倒在凳子上。他哪里舍得,勿自在那琢磨著如何解脫此困局。
大帳內,一片寂靜中,每一分每一秒都顯得那么漫長,難熬。
京兆司錄參軍韋諤終于忍不住上前小聲道:“現在眾怒難犯,形勢十分危急,陛下和臣子們安危只在片刻之間,希望陛下趕快作出決斷!再拖下去,恐怕萬劫不復了。”說罷跪地叩頭,直磕的血流滿面。
玄宗大叫:“我的愛妃深居后宮,一直隨在我身邊,即使是楊國忠謀反,她又如何知道,為何要她性命?”
玄宗的吼叫,帳中所有人都沒有出聲。玄宗看著陳玄禮,陳玄禮扭過頭去。又看一頭是血的韋見素,他也低下腦袋不置一詞。韋諤仍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起。高力士心急的搓著手,可他又有什么辦法。
玉環知道,凡間的她,今天就算是到頭了。她也知道玄宗此時此刻哪怕心中即便有千不舍萬不舍,也已沒有辦法阻攔了。
于是款款上前,異常平靜的向玄宗深施一禮道:“如臣妾一命可換取陛下萬全,現在就請賜臣妾一死。只有一個要求,留個全尸,不毀傷我身體。”
玄宗霍的站起,他的腦中一片空白,想上前抱住玉環,片刻間還是停下,身心如遭重錘,是一陣陣眩暈。
良久,他深深的望了一眼玉環,又看看四周環立可都面無表情的眾人,臉色煞白的猛然轉過身去,對陳玄禮一字一頓道:“用白綾。”
陳玄禮領命,等了許久的他要的就是玄宗這句話。可此時要是將玉環帶到帳外,誰也不能保證玉環剛才的請求。其實這還不是陳玄禮最擔心的,他擔心憑玉環的美貌,出去到眾人面前一站,這些剛才還殺紅眼的軍士,在貌若天仙的她面前,又有幾個能下得去手。恐再生變故的他想到此,讓眾人面朝帳壁,就在帳中用三尺白綾系殺了玉環。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