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木宣和畢瑤告白,你站哪一邊?”周一的第一節(jié)夜自修,古樂難得拿著她的數(shù)學試卷,去辦公室解惑。
在辦公室門口碰上了恰好從里邊出來的耳冬,倆人在門口偷偷閑聊了起來。
雖然今天辦公室那么熱鬧,禾韋的辦公桌邊圍滿了來解惑的人呢?
也誰讓她和耳冬最近分隔在第一大組和第四大組呢!
如果木宣和畢瑤告白?
古樂心里懵了一懵,又愣了一愣,“木宣和畢瑤告白了?”
“沒有。”
“那你怎么問我這個問題?”
“問問~”
“就問問?”很明顯,古樂不是很相信。
耳冬把古樂往外邊拉了拉,又探了探四周,“木宣上個禮拜,突然跟我說…她喜歡畢瑤。”
“啊?”可真是什么狗血來什么,突然來這么一出,不是添亂么?!
“木宣知不知道你喜歡畢瑤,還跟她告白過,被拒絕。”
耳冬搖搖頭。
“原來準備說的,后來覺得沒什么好說的。”似乎告白畢瑤是一件無足輕重的插曲,耳冬搓搓鼻子,“反正已經放棄了,我們現(xiàn)在是朋友。”
“Emmmmmm…”莫名的,古樂輕輕拍了拍耳冬的后背,像是安慰。
“那你知不知道…畢瑤其實在初中的時候,算是問過木宣。”要不要在一起。
“木宣那天說了。她當時以為畢瑤是開玩笑說說的。”
“……”
“木宣知道我和潘易在學校的關系也挺好的。”
“所以就問了你這個問題?”
“嗯。”耳冬點點頭。
“……”
人總是和事相關聯(lián),在事情面前,人也總是面臨著選擇。好似在這一路上,我們總是站在十字路口,面對著左右的選擇,一個又一個。
是不是在長大之后,就不用面對那么多的選擇了呢?
為什么朋友之間,必須要有所選擇呢?所有的人都好好的相處,難道就不可以么?
“然后你跟木宣說,你站她那一邊。”
“木宣和潘易之間,我…”
“你一定會選擇木宣。”
耳冬點點頭,默認,“潘易和木宣比起來,我和木宣認識的時間長,兩個人之間的情誼比潘易要深。”
古樂什么,無法否認。
無法否認耳冬認識木宣的時間長于認識潘易,只是,對認識哪一個朋友的時間比較長,就跟她的感情深厚,因此在某些事情發(fā)生的時候要站在她那一方,在心里打了一個若隱若現(xiàn)的問號。
前些天,班里有一個跟她關系還算不錯的女生和她抱怨說在文科班某一個女生,于她來說,可以算得上是閨蜜,三年初中,她們同校同班,每天上學放學,她都會多繞一段路,兩個人一起。
兩個人,嬉笑打鬧,粘在一起,整個初中的時光。
可是,上了高中之后,似乎一切都不同了。
女同學覺得在文科班的她的好朋友似乎變了。好朋友和自己班上的同學一起玩的次數(shù)多了,和她一起獨處的時間少了,每次談論的都是她和自己班上同學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而不是來詢問她在班上怎么樣了。一邊回憶著自己對女朋友的好,一邊傷感著她還是像原來那樣對著女朋友好,但是為什么女朋友沒有像原來那樣對待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