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元勛不知道乾坤丹的具體下落,問:“你萬一輸了呢?真將乾坤丹交出去嗎?”
姬靈霄吐吐舌頭說:“我并非答應將乾坤丹交出去,而是說告訴他們乾坤丹的下落。乾坤丹放在一個妖族絕對碰不到的地方,就算他們知道了,也沒用。”
“原來如此。”姬元勛松了口氣。
兩人反復思量,似乎只有這個化被動為主動的法子才能改變現狀,不然三面受敵,永遠不知道敵人會在哪里設下圈套。
“可是,你真的能應付九幽妖王嗎?”姬元勛非常擔憂。
姬靈霄說:“我這段日子在路途上修煉,已至離魄境界的第九階,再給我一些時日,我也許能突破奪魄境界,而且耀金靈鳳得到了耀金戰矛,戰力不同以往,我覺得可以試試。”
姬元勛反復踱步思量,最終答應下來。
“好,我會派人將消息傳給九幽妖王,盡可能將約戰之日推后。”
定下這個策略之后,姬靈霄就開始閉關。
姬元勛通過大祭司將約戰消息傳給九幽妖王,妖王果然如姬靈霄所料,為了盡快知道乾坤丹的下落,欣然接受了戰書。
約戰定于七月十五日的夜晚,還有二十多日的準備時間。
作為附加條件,在籌備期間,妖族承諾不會插手人族肅國和東洲國的皇權之爭。
如果違反,姬靈霄將帶著乾坤丹離開,他們再想得到乾坤丹的下落,就不容易了。
如釜底抽薪,蘇家一時間失去了后援,被妖族和東洲國孤立起來。
姬云飛和蘇明辰二人執酒對坐,滿臉愁云。
姬云飛抱怨道:“我就說妖族之人不可信,你們蘇家偏說要找他們相助,這下好了吧?”
蘇明辰不耐煩道:“世子不要說風涼話了,若不求助于妖族,你告訴我,肅國上下現在誰肯對姬靈霄和姬元勛動手?”
姬云飛眼珠一轉,說:“還真有一個這樣的人。”
“誰?”蘇明辰興奮問道。
姬云飛說:“前紅昭閣主易繁音!”
蘇明辰頓時失了興趣,說:“誰不知道她是姬靈霄和姬元勛的手下敗將?找她有什么用?”
易繁音被姜玉京和夢舟先生奪了琴靈,趕出紅昭閣,之后就投奔到清平王府門下,一直躲在京城養傷。
姬云飛說:“她現在雖然沒了琴靈,但陣法的威力不容小覷。芷城沿海,可以用陣法引動海嘯,天地之威誰能逃過?縱然姬靈霄和姬元勛逃過一命,芷城百姓也逃不過!到時候將水淹芷城的罪責載到他們頭上,民怨沸騰,姬元勛的皇帝夢可就破了!”
蘇明成摸了摸下巴,笑著給姬云飛斟酒,親切道:“云飛兄好計謀,我自嘆不如,自嘆不如!”
在姬靈霄閉關時,姬元勛沒有閑著,他寫信將姬靈霄和妖族約戰之事告訴給蛟龍使。
蛟龍使是守護東方的圣人,將他請來雖說不是為了埋伏妖族,但必須提防妖族出爾反爾,或是生出其他意外。
而且那位不知所蹤的紫冥少君,也如一團陰云,始終籠罩在姬元勛的心頭。
另一方面,隨著東洲王病重,東洲之人也越來越心急,駱天縱、封寧在東洲特使和皇宮四周安排了眾多眼線,都等著姬九璃的出現。
姬元勛想在妖族約戰之前將姬九璃的事情了結,于是下令影衛出手,將東洲特使府邸附近的眼線一次性清了個干凈。
他果斷而狠辣的做法讓駱天縱、封寧心生忌憚,一時之間都按兵不動,想著對策。
對策還沒想到,一封姬元勛的親筆信卻送到兩人的大帳中。
姬元勛在信中告訴二人,他明日一早就帶姬九璃進東洲王宮探望東洲王和東洲王后,問二位是否有興趣作陪。
“如此明目張膽,簡直不把本都督放在眼中!”封寧氣的將信撕碎。
可任他如何生氣也無用,姬元勛的確沒有把他放在眼中,他一人足矣對付封寧的整個水軍,有什么可顧忌的?
駱天縱則比他要沉穩一些,竟然回了一封信,表示愿意相陪,隨時保護王子的安危!
在姬明月和姬元勛之間,駱天縱本就不看好姬明月。之前他是沒機會跟姬元勛說上話,此刻若能得到他的支持,他得到東洲國王位的可能性會更大!
姬元勛看了回信,笑道:“老狐貍。”
在姬靈霄閉關的時候,姬元勛一直把姬九璃帶在身邊,于是問他:“你做好準備了嗎?我們明日去見東洲王。”
姬九璃點頭說:“準備好了,王上和王后想必等的心急了。”
翌日一早,駱天縱穿著將軍鎧甲等在王宮門前,遠遠的就看到兩個俊逸青年策馬而來。
其中的白衣青年他看著很眼熟,就是他們的王子白玖辭,只是比以往圓潤不少,整個人透著一股朝氣,而不似以往那么陰郁。
這樣的“王子”,倒讓他有些不敢相認。
而另一位紫衣青年,眉目俊郎,面容威嚴,厚實的肩膀和高大的身材一看就是高手,而且他周身隱隱散發著一股他難以言說的氣勢,讓他不敢輕視。
兩人在王宮前下馬,駱天縱急忙上前,說:“東洲大將軍見過肅國左攝政王,拜見王子殿下。”
姬元勛打量他一眼,點頭沒有說話,繞過他直接走向王宮大門。
而姬九璃則對他說:“我不是你們王子。”
之后便匆匆跟上姬元勛的腳步。
東洲特使早已在宮門等待,迎了二人后就往東洲王的寢殿帶去。
駱天縱跟著要進去,卻被東洲特使攔下,還是姬元勛說了句“讓他跟著”,他才得以進入。
在路上,姬元勛主動問道:“駱將軍孤身進宮,就不怕回不去了嗎?”
駱天縱笑道:“怎么會?我忠心護主,王上自會明白我的一片苦心。再者,若是王爺想對我下手,又何必費心讓我進宮?縱然是十萬大軍,也攔不住您吶。”
果然很狡猾。
姬元勛說:“駱將軍不愧為東洲名將,行軍打仗,靠得不是一身蠻力,也是要講究謀略的,本王看駱將軍腦子就很好使,相信對形勢看的很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