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當前位置:瀟湘首頁> 太清之難

太清之難

書名:太清之難|作者:程子十七|發布:2020-11-0312:57:00|更新:2020-11-0312:57:18| 字數:1.9萬字

第一節引狼入室

公元547年初,擁兵十萬,統治河南地區十四年之久的東魏司徒兼定州刺史、濮陽郡公侯景因與權臣高歡死后的接班人高澄矛盾激化,起兵反抗,并向南方的梁朝梁武帝投誠請求支援,獲封河南王。

侯景與高澄雙方相斗歷時一年,侯景終至失敗,十萬大軍損失慘重,只好逃入南方的梁朝。

侯景帶著八百親兵,被曾為自己的授業恩師東魏主帥慕容紹宗暗中高抬貴手放過,狂奔進入南梁的南豫州地界,想進州府壽陽城。

此時天近黃昏,南豫州監州事韋黯以無朝廷接納敵軍命令為由,閉城不納。

侯景感到惶恐不安。

南豫州馬頭鎮軍主劉神茂,素為韋黯所不容,積怨很深,常思報仇。聞侯景至,私自往迎之,邀侯景入城。

“韋黯不納,如何?”侯景又餓又累,有些驚慌。

劉神茂說:“刺史位子空缺,韋黯只是以監州事暫代而已。其為人專橫霸道,又極為心窄,不容他人。公為皇上任命的河南王,屈尊做刺史有何不可!”

“那如何進城呢?先生教吾!”侯景握住劉神茂雙手,急急問。

劉神茂笑了笑:“吾可試試?!?

劉神茂乃遣密友壽陽當地豪族徐思玉入見韋黯道:“韋監州,侯景乃河南王,朝廷所命,君所知也。今失利來投,何得不受?”

韋黯道:“我受命唯知守城,河南王自敗,何干吾事!”

徐思玉道:“國家付君以統軍在外之任,今君不肯開城門,如若魏兵追至,河南王為魏所殺,君豈能獨活!又有何顏面見朝廷呢?暫納河南王,以禮相待,再報朝廷,由朝廷定奪,豈非兩全其美?”

韋黯沉思片刻,覺得有理,便同意開門。

徐思玉出報,侯景大悅道:“活我者,兩卿也。”

劉神茂在旁說:“河南王,不給韋黯點厲害看看,他還不知誰是大爺哩!”

侯景點點頭,他心里也窩著一口怒氣。

韋黯開門接納侯景,侯景即以河南王名義,遣其將分守四門。

韋黯尚不知情,帶著十幾個手下官員在州府大廳門口迎接。

侯景帶兵昂然而入,韋黯稍感吃驚,迎面施禮:“有失遠迎,河南王,下官韋黯有禮了!”

侯景睨然一視,然后大聲詰責韋黯:“吾為河南王,為何不即刻開門迎接,鄙視本王!推出打軍棍二十!”

韋黯大驚失色:“這、這、怎、怎么回事?河南王,下官冤枉啊,容下官解釋解釋啊!”

侯景一揮手,部下便已把韋黯拖出府外。

韋黯被拖著,只聽一路大喊:“河南王,下官無罪呀,下官無罪呀!河南王,容下官解釋解.....”

后個“釋”字大家都聽不到了,只聽到“拍”、“拍”和“啊”、“啊”響聲從府側空地傳來。

一眾州府屬官個個嚇得目瞪口呆,站立不穩,怕自己也要挨板子。

劉神茂抿住嘴笑了笑,大聲訓斥道:“還不快快叫人備來酒席,侍候好咱河南王,及一班軍中兄弟,愣在這里干什么!”

可憐韋黯遭人暗算,糊里糊涂便挨了二十大板子,被府卒抬走回家療傷去了。

侯景將韋黯逐走,隨后撫手大笑。不大一會,酒席辦齊,便與劉神茂和徐思玉及諸將置酒盡歡。

第二天,侯景即上表報告梁武帝自己已經投誠來到大梁,請求供給軍用物資,并正式委任自己為南豫州刺史。

梁武帝接報,笑笑:“這個侯景果然來了,南豫州正好缺一管事的,那就叫他先做吧!”竟對侯景擅刑朝廷官員不予追究,還任命侯景為南豫州刺史。

朝中大臣議論紛紛,表示反對。光祿大夫蕭介上呈表章勸諫道:“臣觀侯景其人心野志狂,不合則瞬間即變,難以掌握,決非善類。拋妻棄子,輕易如拋棄敝屨草芥,知其心極之冷酷。彼非景仰皇上來投,而是暫避而已,如不合彼意,說不定說反就反啊。擅刑朝官,理應責罰,如何許其刺史之位呢?”

梁武帝不以為然,訓道:“彼朝多有官員來投,朕都善待,如何這次例外?然韋黯不納,有錯在先,不能責怪侯景。侯景才能超群,朕還要請他助朕北伐呢!”

老皇帝發話,眾大臣無語。

蕭介與朝中有深知侯景為人的大臣如國子博士周弘正等人私下偷聊:“侯景來,亂事就要來了!”竟成了讖語。

第二節干柴火星

侯景來到南梁,當上南豫州刺史,任命劉神茂為州政執事,徐思玉為府臺幕僚。跟來的部將謀士王偉、王貴顯、謝答仁、任約、宋子仙等都有官做。

侯景自知遭梁朝多數官員反對,對此非常敏感和擔心自身處境,尤其是梁武帝對自己的真實看法和意圖。

不久,侯景因妻兒被高澄殺害,便以自己是河南王欲娶王妃為由,向梁武帝提出求婚於瑯琊王氏或者陳郡謝氏兩大豪家,同時也想試探梁武帝是否對自己重視,畢竟自己在東魏曾是頂級地位的人啊。

梁武帝聽到侯景的這個要求,覺得荒唐。在普通人眼里王爵很高大尚,完全有資格與豪族聯婚啊,但什么什么王的在梁武帝眼里就是普通人。梁武帝知識淵博,文彩超然,門第觀念極強,對侯景這種北方來的文盲大老粗非常不屑,搖頭笑了笑便實打實地回復說:“王謝門高非偶,可於朱張以下訪之?!毖韵轮獗闶牵骸巴?、謝兩家門第非常高,都是斯文名門,恐怕你是配不上的,還是退而求其次,找門第遜些的朱、張兩家或更遜些的人家試試看吧?!?

這個回答深深地刺激了侯景,證實梁武帝內心看不起自己,把自己當叫化子來打發,恨恨自道:“會將吳兒女以配奴!”意思就是:“看我以后怎么把你們這幫江南望族的閨女配給我的兵奴!”

這時,梁朝駐安南將軍李賁反叛被殺,其兄李天寶繼起,將余兵二萬圍愛州(今越南清化西北)。交州司馬陳霸先率本部經數旬討平之,捷報傳來,梁武帝大喜,下詔以陳霸先為西江督護、高要太守、督七郡諸軍事。

這里又引出個英雄豪杰人物,他便是建立南朝最后一個朝代-陳朝的陳霸先,容后再敘。

老皇帝忙得很,侯景也坐不住。

過些時間,侯景又風聞東魏和南梁似乎在討論涉及自己的事情,就更加敏感和留意。

這時東魏剛從首攻長社后撤軍休整,有了些空余時間,高澄認為還是要盡快處理侯景問題,免留后患。

高澄寫了幾封書信給梁武帝,欲與南梁通好,梁武帝有些警覺,置之不理:“平時少見書信,現在如此頻繁,實為侯景也,挑撥朕與河南王關系,理他做甚?”

高澄知梁武帝心思,微微一笑,使人對蕭淵明說:“公若思梁,可作書汝主,以表思念之意。若梁主不忘舊好,公等即可遣還。”

誰都不愿做人質。

蕭淵明大喜,即刻遣屬官夏侯僧辯奉啟梁武帝,稱:“高澄仁者厚德,如圣上允諾兩國重啟和好,吾即可歸國矣。侄兒每每思念故土,深感圣上厚恩,常常夜半淚水沾枕,難以入眠啊?!?

梁武帝閱罷,心痛愛侄,淚涕俱下。當即賜蕭淵明書道:“知高大將軍禮汝不薄,甚感慰懷。當作書禮答,重敦睦鄰之好?!?

夏侯僧辯持書還東魏,路過壽陽城,被侯景截留,好酒招待,已偵知七八,不覺大驚:“兩處和好,吾必遭殃!”

侯景急急上表啟奏于梁武帝,愿以本部兵馬為先鋒,進行北伐。

侯景休養數月,又得梁武帝支持,兵力已有萬余人,兵強馬壯。

梁武帝已年老昏花,一時雄心起,朝思北伐;一時懼念生,夜想和好。變化無常,不能定奪。

侯景聽聞朝廷官員多主和,有點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恐不安。侯景聽說首輔侍中兼中領軍朱異深得梁武帝信任,便致書于朱異,請他勸梁武帝不要與高澄講和,并賄金三百兩。但朱異收納賄金不但不辦事,反而干反事。

朱異本身贊成和好,怎么會去理采侯景,反而在帝側稟到:“敵強吾弱,已失軍勢,寒山一役,高下已判。兩國和好,不啟刀鋒,百姓幸事,貞陽可回,請皇上深思!”

寒山、貞陽,說的是去年貞陽侯蕭淵明在寒山被慕容紹宗打敗一事。

事后侯景得知,氣得跳腳,大罵朱異小人。

梁武帝便打定主意,遣使禮復高澄,愿意和好如初。同時遣使慰問侯景,勸侯景不用怕,會保護好他的。

侯景哪里肯信,又奏道:“微臣與高澄,釁隙已深,故仰憑圣威,投奔來此,期雪仇恥。今陛下復與高澄和好,使微臣何地自處?。 ?

梁武帝回復侯景:“朕與公大義已定,豈有成而相納,敗而相棄乎?公但清靜自居,無勞慮也?!?

侯景又啟道:“微臣今蓄糧聚眾,秣馬礪戈,指日北伐,故愿以陛下為主,師出有名。今陛下棄微臣遐外,南北復通,恐將微臣之身,不免重落高澄之手也。”

梁武帝開始覺得煩,便回復侯景道:“朕為萬乘之主,豈可失信于一人,想公深得此心,不勞復有陳啟!”

侯景不敢再說什么,只能生悶氣,但心里開始考慮下一步該怎樣走。

梁武帝為安慰侯景,便派早前投奔南梁的北魏宗室咸陽王元貞去侯景處開解。

元貞與梁武帝談得來,算是帝前紅人。

元貞到了壽陽處,按照梁武帝的意思開解侯景,勸他安心,武帝會照顧好的??蓻]多一會,侯景反而開導元貞:“咸陽王,不如您去跟武帝說汝極愿北伐,吾可助之,除去高澄,奉汝做魏主,與大梁友好,豈不兩全其美?”侯景只要能除掉高澄,什么都愿干。

元貞膽小,雙手搖個不停。

第三節圖謀不軌

高澄見梁武帝上了釣,此時才提出要以梁朝遣送侯景回東魏為條件,才能繼續和談:“這是有關相互信任的大事,不能含糊!”

也是有理有據啊,畢竟叛臣都是眼中釘。

為了加重份量,高澄又逼一步,加上一句,順便提醒梁武帝:“貞陽侯可對等交換!”

原先高澄主動說的如兩國和好,即送回蕭淵明,現在繩上多打個結,要梁武帝去解開,

梁武帝已被套牢,一時騎虎難下,猶豫不決:一個是自己的愛侄,一個是金口保證安全的降臣。

做人難啊,做皇帝也難。

已是盛夏,天氣炎熱,人心更煩。

沒有不透風的墻,何況有人故意在墻上鑿洞,高澄就是鑿洞之人。

自然,侯景又風聞此事。

侯景也是一個亂世梟雄,見多識廣,雖然心驚,但不會束手無策。

“這個高家老大,逼吾太甚,實悔當初其小兒時,沒拉到靜僻處一把掐死!”高澄小時就已混在這幫世叔伯堆里玩耍,侯景恨恨想著,極為后悔,不由做了一個掐手動作。

想想眼前吧,侯景又回到現實。

“這蕭老頭叫咱無憂,如何得實?不知現在他們走到何地步了?別讓這老頭賣了還不知道,到時便為之已晚,咱得暗中證實證實!”侯景心里管八十五歲的梁武帝叫蕭老頭。

侯景本就多計,這點事他有辦法。

侯景便叫心腹謀士王偉模仿高澄筆跡,寫下東魏朝廷書信,自然是些催促梁武帝盡快用侯景換蕭淵明,不然部下難以管束,蕭淵明的性命堪憂等意思,讓人冒充高澄使者,去見侯景心中喊的蕭老頭。

這個蕭老頭也是一時糊涂,見信中提及蕭淵明性命難保,十分著急,竟親筆回信,同意考慮用侯景作為交換:“貞陽朝至,侯景夕返!”

“這還了得?!這個無義翁!”侯景自然得知,明白攤牌的時間到了,既驚又怒:“這老兒肯定說到做到,咱得先下手!”現已改叫蕭老頭為老兒了。

侯景不動聲色,暗中準備,停止稅收,征丁入伍。

首先發現異常的是元貞。他在壽陽與侯景朝夕相處,侯景的一言一行都被他看在眼里。元貞感到害怕,又沒證實不敢明說,便屢次向朝廷申請要調回建康。

侯景這個大嘴巴有次喝高了,不小心說漏了嘴:“我即將平定江南,你為何想走?何不稍微再等一段時間?”

元貞聽了這句話后,更為恐懼,便偷偷逃回建康,向梁武帝報告。

梁武帝不信。

稍后梁武帝的侄子,合州刺史鄱陽王蕭范也有察覺,向梁武帝密報侯景可能會反叛。

梁武帝還是不信。

又不久,前司州刺史羊鴉仁的舉報也來了。

羊鴉仁曾經率軍接應過侯景,兩人關系非常不錯。但因沒及時援救蕭淵明受到梁武帝的訓斥,削去刺史之位,轉去駐軍于淮南一帶,離侯景所在的壽陽不遠。

原來侯景自知力薄,想多找幫手,認為羊鴉仁肯定不滿梁武帝,是個有縫的蛋。

而羊鴉仁極為忠君,是個皮蛋,外面那層厚著呢,叮不著。一聽侯景的意思,便急報梁武帝。

來報的都三人了,梁武帝有點信了,便問朱異的看法。

朱異一直看不起侯景,覺得他就是一個頭腦簡單的粗人。但畢竟收了人家硬塞來的賄金,那就回個意思,幫幫人吧,免得老皇帝以反叛罪名把人家侯景殺了。便隨口奏道:“那個瘸子就那幾個兵,怎么反???”

梁武帝一想有道理:“他就像一嬰兒需母乳喂養一般依賴于朕,豈敢造反?即使其反,朕的手指一捏他就沒了,多半只是發發牢騷而已。”

梁武帝本來就覺得侯景可憐,對想拿他換回愛侄又有些許內疚,他發點牢騷嘛很正常。便不斷賞賜侯景大量的錢財和錦緞,好像在哄一個愛耍賴皮的小孩一樣。

從此侯景更加肆無忌憚,積極準備。

經過數月準備,侯景還是有點擔心,有點拿不定主意,畢竟這是造反,要把腦袋栓在褲腰上的事,手上這點兵力夠嗎?

心腹王偉獻策道:“公不反,會死于高澄之手。反,尚有生機。吾方兵員不夠,可找得力之人相助。吾觀臨賀王蕭正德合適,肯定一拍即合。內有接應,外稱除奸,方可成功!”

這個蕭正德,是梁武帝六弟靖惠王蕭宏的老三。當時還是大司馬的蕭衍年近三十三,身邊女人好幾個,卻膝下仍是有女無兒。到了這把年紀,以為這輩子是生不出兒子了,便求六弟把蕭正德過繼來做兒子。

蕭正德六歲左右過繼過來,蕭衍與結發妻子郗徽高興得不得了,也寵得不得了,把這孩子都寵壞了。只可惜郗徽身體不好,兩年后便病逝了。再過三年,蕭衍不知打通了哪條脈絡,拜了哪個菩薩,居然讓其中一個側室丁令光生出個男孩,就是蕭統,隨后還奪得皇位。從此就像突然開了掛,恰恰相反,再也生不出女兒,但兒子卻生個不停。這樣蕭衍就更喜歡蕭正德,認為他給自己帶來鴻運,雖然蕭正德不務正業,劣跡斑斑。

可是到了立太子這件事,梁武帝卻不含糊,要立親生的老大蕭統,蕭統這時才一歲。

梁武帝更喜歡親生大兒子蕭統,剛出生不久就給老蕭帶來皇位,又是親骨肉,能不喜歡嗎?

而以前正式過繼來的兒子,傳統上就算是親兒子了,是可作為傳宗接代的。蕭正德一直得寵,十一歲也已懂得皇太子位更有用,耍脾氣慣了,就自認應由自己這個長子來當皇太子,鬧了好幾次。梁武帝給鬧煩了,也絕,狠狠心,說既然可以過繼來,也可送回去,便退貨。但蕭衍對蕭正德仍極有感情,另眼相看,雖退貨,還是封蕭正德為西豐縣侯,算是補償?;实圩鍪?,誰敢出聲,貨是退了,這可氣惱了蕭正德,表面無事卻一直暗中懷恨,不但恨梁武帝,更恨蕭統,也恨所有后來的七個弟弟:“這不是與吾作對嗎?怎么吾來后,你們這串狗崽子也跟過來?!”所以蕭正德與梁武帝后面的幾個親生兒子的關系極差。

蕭統當了三十年太子,英年早逝。老二蕭綜實非梁武帝親生,逃到北魏后,被封高平郡公,后娶孝莊帝姐姐壽陽公主。因孝莊帝被爾朱兆殺死,壽陽公主氣憤自殺,蕭綜難過,也于同年病死。梁武帝當時也不知自己可活那么久,為免幼君失國,舍去故太子蕭統的年幼兒子做皇太孫,立老三蕭綱為皇太子。

蕭正德生性固執,少兒時期在蕭衍家曾作為唯一兒子養了近四年,早被寵壞,心里早已融入這個家庭,被退貨后還一直臆想成為皇太子,幾十年來都沒改變。又輪到老三接班,自己就像透明體一樣遭人無視,實在氣不順,腦子拐不過彎,竟投北魏。不久因不習慣,又覺得不受北魏重視,還差點被北魏要了命,深感害怕,便又偷轉回來,在皇宮文德殿向梁武帝長跪請罪。梁武帝竟然不加追究,只是流著淚訓誡他一頓,然后好言安撫,還以為他嫌所封爵位低,更加封其為臨賀王,遷左衛將軍。

梁武帝不論皇室成員好壞,都一直照顧有加,他就好這一口,心地著實善良,果然是位佛學大家。

蒼蠅就專叮有縫的蛋。

侯景聽王偉這么一說,立即點頭,叫他與徐思玉快去找蕭正德商議,決心大干一番。

王偉二人偷偷到建康找到蕭正德,直點命門:“武帝是個好皇帝,只可惜年老糊涂了,受身邊的奸臣擺布,這樣下去,大梁國將不國。賀臨王您實乃武帝長子,皇太子之位本來就是您的,又有大才大德,為何不肩負重任,祛蠹除奸,中興大梁呢?如您能振臂高呼,吾家河南王必愿效犬馬之勞!”

蕭正德一聽,個中意思早已明白,不禁大喜,果然一拍即合。

第四節侯景叛亂

蕭淵明要從東魏回來的消息早就滿天飛,時間已經來不及,侯景起兵于壽春。

此時是公元548年八月初十。

起兵旗號便是清君側,要以誅殺奸佞中領軍朱異、少府卿徐驎、太子右衛率陸驗“三蠹”為借口,留王貴顯守壽春,侯景自己親率兵力約八千,直指建康,正式揭開侯景之亂的帷幕。

梁武帝聽聞侯景真的叛亂,不禁笑了起來:”這孩兒胡來,看朕怎樣折條柳枝打他屁股!”乃派第六子邵陵王蕭綸統率諸軍,征討侯景。安排妥當,自己又去講經論佛去了。

侯景詐稱合州刺史鄱陽王蕭范?構自己,要討個說法,進攻合肥。蕭范害怕,急請蕭綸援助,蕭綸立功心切,率軍急援合肥。

侯景把蕭綸騙過去,卻奔襲建康。

因梁朝這一帶承平已久,幾十年都無戰事,不見兵器,柔弱不堪。一幫官員,聞變后惶惶不可終日,不知所措。百姓更是驚慌四散,一片亂象。

而守在邊境的較強些的軍隊一時又趕不過來,竟讓侯景的軍隊很快攻陷歷陽(安徽和縣)。歷陽太守莊鐵不但獻城投降,還帶領侯景進逼建康。

梁武帝便向羊侃詢問對策。羊侃道:“侯景早有反叛之心,必會南攻建康。我們應該派重兵占據采石要地,再令邵陵王回軍襲取壽春,到時侯景不能前進,退又失去巢穴,自會瓦解?!?

朱異卻認為侯景那點兵怎敢進逼京師:“侯景必無渡江之志,擁兵自重而已,我們何需如此大動作!命水師提督王質率一千水軍駐守即可?!?

梁武帝也覺如此,侯景不渡江,去采石干什么?少量軍隊在那里監視就可以了。并沒有采納羊侃建議,只命羊侃率千余騎兵駐扎在建康望國門,以防萬一。

過后不久,陳慶之的兒子臨川太守陳昕也奏請重兵防守釆石,以為萬一。梁武帝想想又覺得有道理,便命令陳昕為云旗將軍,帶兵一萬去接替王質守采石,征調王質到丹陽(今江蘇南京西南)任丹陽尹。

王質接到調動文書,不知怎地,不等陳昕到來便帶隊上任去了。這哥們可能愿當地方官好撈油水,或是不知采石的重要性,或是根本不認為侯景叛兵翻得了大浪,反正拍拍屁股走人。

侯景雖刁鉆兇狠,但為人大方,戰利品自己不要,都分給手下,故也頗得軍心,手下也多愿賣命。沿途許多被打敗的軍隊,屬于各種勢力,五花八門,更多原北方投降過來的人見侯景軍勢如破竹,紛紛加入,短時間內,侯景軍隊發展到三萬多兵馬。

侯景探得采石空虛,立即發兵占領,隨即抵達建康長江西岸。

這下梁武帝急了,見蕭綸不得力,便任命第七子湘東王、荊州刺史蕭繹假黃鉞、中外諸軍事大都督,發兵勤帝。又任命蕭正德為平北大將軍、都督京師諸軍事,屯守丹陽,統領附近守軍扺抗。

蕭正德暗中得意:兵權在手,皇位靠近。

梁武帝相信蕭正德總會給自己帶來鴻運,誰知這次是厄運等著自己。

蕭正德早已與侯景約為內應,積極配合,派大船數十艘,以運蘆葦為名,暗中接濟侯景軍隊輜重。又假裝抵擋不住侯景攻勢,以致大船被扣,自己被迫退回建康城。

很快,侯景軍隊乘坐這些大船尾隨渡江,圍攻建康。

梁武帝只好把軍務托付給皇太子蕭綱,部署建康城的防務。

皇太子蕭綱知事急,始命全城戒嚴,并戎裝入宮見梁武帝,稟呈備戰方略。

梁武帝有點不高興道:“此乃汝之事,何問為!內外軍事全付與汝,汝自奪之!”就是說不要問來問去了,憑你自己本事處理吧。

皇太子乃停中書省,指授軍機,人心已惶惑,無應募者。

蕭綱又命其長子宣城王蕭大器總督城內諸軍,蕭大器便把防守宣陽門的任務交給退回城內的蕭正德。

最先抵達的各路小股勤帝援軍,心志各異。有贊同清君側的,有不滿現狀的,有軍弱膽小的,也有私自保留實力的,在幾次作戰不利后就按兵不動,坐觀成敗,于是叛軍得以繼續圍攻建康城。

而守衛宜陽門的蕭正德見時機成熟,大開城門,率眾于張建橋迎接侯景入城,建康淪陷。

羊侃匆匆護著梁武帝退到內臺城,派兵急忙焚燒臺城外圍房屋,以阻叛軍攻城。護城都督羊鴉仁、右衛將軍柳津和太府卿韋黯等跟隨護衛,分守各門,其余朝官也多有跟隨入內臺城。

韋黯被打后,侯景又當了刺史,在南豫州呆不下去。后來轉到建康療傷,梁武帝安慰他,委他為太府卿。

然而,臺城守將中,柳津性格頑強但年老且患病,韋黯忠義仁直但沒有謀略,羊鴉仁與侯景有過交往又信不過,蕭綱父子又無軍旅經歷,全部的作戰指揮便決定于羊侃,讓他疲于奔命。

侯景在城外堆起東西兩座土山攻城,城內也堆起土山相對應,連皇太子也親自背土,皇太孫蕭大器等都親自使用挖運泥土的用具,可見當時抵抗的烈度。

十一月,蕭正德自立為皇帝,改元正平,下詔以侯景為相國,遂了心意。

侯景抓住羊侃大兒子羊躭,威脅羊侃如不獻臺城就殺羊躭。羊侃二話不說,在臺城樓門上引弩自射其子,說:“羊家都是忠君之士,無投降之人!”

侯景感其忠義,放走羊躭。

此時已到寒冬,相持月余,羊侃過于勞累,竟得風寒,病逝于臺城,時年五十四。梁武帝大悲,追贈其侍中、護軍將軍。

王偉出謀請侯景遣使入臺城,仍強調朱異等人禍朝殃民,攻城只是要誅殺朱異等亂臣,不以朝廷為敵,以分化守城意志,爭取主動。

梁武帝問蕭綱:“侯景所稱,朱異其罪,可否屬實?”

蕭綱雖貴為皇太子,卻長期受朱異等制約,有時自己的一些主張也因朱異阻擾而無法得到回應,對朱異非常厭惡,便答說確實屬實。但勸梁武帝此時不要問罪于朱異,因為這樣只會助長侯景的威勢,自亂陣腳。蕭綱認為只要在臺城再堅持一下,外面勤帝之兵必然云集,干掉侯景應不成問題。

梁武帝也就不罪朱異,朱異感恩,帶病積極參與城防。

但臺城內百姓和多數朝廷官員也都認為叛亂是朱異的貪腐亂政導致的,頗有怨言。朱異聽聞,又愧又懼,又重病纏身,不久病死于臺城。梁武帝已不喜其所為,但仍贈其侍中、尚書右仆射。

蕭綸和蕭繹二王這時才親自帶領軍隊來到建康城外,蕭繹命雄信將軍王僧辯領兵一萬為先鋒。

柳津兒子電威將軍司州刺史柳仲禮、衡州刺史韋粲、高州刺史李遷仕、南陵太守陳文徹、宣猛將軍李孝欽和西豫州刺史裴之高等各處勤帝兵馬也紛紛來援,大軍云集,不下十萬,圍住建康外城。

柳仲禮被推為行臺大都督,任總指揮。

十二年前賀拔勝當荊州刺史時,屢犯梁境,梁將屢敗,直到柳仲禮在荊州前線擊敗賀拔勝,才阻住梁軍劣勢。后來侯景占了荊州,也與柳仲禮交過手,討不到一點便宜。柳仲禮因功升為司州刺史,封陽泉縣侯。當時連梁武帝都想看他,專門派畫工為他畫像,一時頌為良將,是為英雄。

柳仲禮飄飄然,自以為天下英雄非自己莫屬。

各路勤帝兵馬云集,本來形勢大好,但此時的柳仲禮大擺架子,神情慠狠,凌蔑將帥,就連蕭綸見他都要執鞭營門等候多時,有時還不見。搞得蕭綸忿嘆,怨隙遂成,竟甩手不干,自領軍退去二十里地,手下勸都勸不住。

“只知發脾氣走人,連自己的父皇都不顧,教吾等如何選擇!”其他將帥可想而知,自此軍中壯氣外衰,不復言戰。

開始柳仲禮自視甚高,親出與侯景打了一次仗,還追殺侯景,卻被敵軍放冷箭受傷,反勝為敗,差點丟命。養傷期間,只知整天摟抱美女飲酒歡宴。

柳仲禮自己已經膽怯,便隨意指揮與其不合的其他將領出戰賣命。眾將看在眼里,心又不服,聯絡混亂不堪,加上各軍各懷鬼胎,士兵更不愿打仗,對被夾在中間的侯景竟無甚威脅。

柳仲禮從英雄,跌落成狗熊。

就連老父柳津也有聽聞,撐著病體見到梁武帝時都無奈地說:“陛下與臣養的兒子都不怎樣啊,邵陵不孝,犬子無能,唉!”兩個老人只能四眼對望。

過后不久,柳津病重,韋黯戰死,只靠羊鴉仁支撐。沒辦法,只好叫稍有從軍經歷的蕭倫長子蕭堅協助。

陳霸先的大哥直閣將軍陳道譚領弓弩手兩千馳援臺城,但在石頭城中流矢而亡。

至549年三月中,臺城幾乎兵盡糧絕。侯景引玄武湖水灌臺城,并四面猛攻。

蕭堅只知飲酒,不理軍政,將士有功,俱無獎賞,戰死人員,亦不存恤,搞得人人憤怨。南梁守將董勛、熊曇朗見臺城已守不住了,于拂曉獻關,侯景軍由西北角樓處攻入臺城。

蕭堅還在醉夢中被殺,其他皇族子弟也死傷不少,守城軍民更遭大肆屠殺,十有八死,極端慘烈,臺城如人間煉獄。

少府卿徐驎和太子右衛率陸驗無處躲藏,被抓斬首。

羊鴉仁也被抓,因其曾去助過侯景反高澄,被侯景釋放留用。

王偉很有心機,提醒侯景親自帶兵圍住文德殿,不準任何人進入。

蕭正德帶著自己的部下晚來一步,想強闖入內,被侯景喝止,只好怏怏而退。雖然蕭正德已稱皇帝,但他心里明白,自己是個傀儡皇帝,侯景不可惹!

蕭正德想做什么,謀士王偉早就防著了。

梁武帝被囚禁在臺城皇宮文德殿,對皇太子蕭綱嘆曰:“自吾得之,自吾失之,夫復何言!”

皇太子雙眼濕潤,悲悲戚戚,默然不敢出聲。

隨后皇太子蕭綱和皇太孫蕭大器雙雙被帶離文德殿,被分開看守。當然,都由侯景親信部將負責安全。

一朝大梁,支離破碎,凄凄慘慘。

第五節難降梁武

老皇帝梁武帝在文德殿,蕭正德不敢見,請侯景去。

侯景不愿見,差王偉去。

老皇帝不許,命召侯景來見,說有話要問侯景。

侯景只好帶著精兵五百,直入殿內。殿內依舊,侯景也曾來過幾次叩見老皇帝。

老皇帝坐在皇椅,毫不慌張,神態自若。一看就是一位得道高僧,心態平和。

“愛卿來了?常在軍中奔波,會感到累嗎?”老皇帝很關心地問。

侯景有點意外,本來以為會被老皇帝劈頭蓋臉大罵一頓,沒想到是這么平和的問話,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老皇帝又問:“你出生哪?。繛楹巫鱽y來此?妻兒聽說還在北地?”

侯景有點驚訝,難道蕭老頭年老糊涂把這些都忘了?咱不是告訴過你咱妻子沒了才找你當媒公的嗎?周身更是不自在,仍不知如何回答。

一旁侯景部下任約代答:“啟稟陛下,河南王妻小已被高氏殺害了。”

“悲哉,悲哉,阿彌陀佛!”老皇帝搖了搖頭,接著又問:“你從北地帶多少人來投大梁?”

這時侯景可以接話了:“八百人!”

“那攻京城時呢?”梁武帝也曾是軍人,問得仔細。

“此時兵甲十萬!”侯景報個大數,嚇嚇人,說順了,嘴巴已收不住,又加一句:“率土之內,莫非己有!”

“噢,汝勢已大,如仍忠于大梁,就要管束好部下,勿騷擾百姓!”老皇帝一心為百姓,好言撫慰。

“臣遵旨!”侯景順口說出,想想好像哪里又不對,眉頭皺了皺。

侯景見老皇帝還在教導,竟無一絲落難皇帝之感,便有點惶恐,已感呆不下去了,便一聲不響,退出大殿。

“小憲子,引他等出去!”梁武帝叫秘書郎袁憲送客,威嚴仍在。

梁武帝落難,身邊已沒幾個跟班,皇太子蕭綱也被分開。袁憲是尚書左仆射袁樞幼弟,自幼聰敏好學,年二十歲,卻是梁武帝忘年交,圍棋棋友,忠心跟隨。

這個袁憲,四十年后為南陳尚書仆射,又在這里親見陳后主陳叔寶倒臺,這是后話。

侯景邊走邊對身邊親信說:“吾多年征戰疆場,亂箭橫飛,刀頭舐血,何曾膽怯!不知何故,今次見蕭翁,他如此淡定,吾竟然害怕,難道天子威嚴神圣不可侵犯嗎?”

侯景從此再也不敢見蕭翁。

侯景控制梁朝軍政大權,對外說是已被梁武帝封為大丞相,處處威逼梁武帝和皇太子蕭綱,以達自己要求,并矯詔說奸臣已除,解散圍住建康城的各路勤帝援軍。

蕭綸蕭繹這時利益一致,見憑空又多出了這個不愿認的假兄蕭正德當皇帝,死活不肯走。提出只認老爹為皇帝,要廢了蕭正德這個偽帝才會撤軍,雙方才可以和解,不然打下去,很是堅決。

這可是大是大非問題啊,王兄王弟搞得清。自己的親三哥要是坐了皇位都不服氣,何況你這個退貨郎。

兩個皇帝間,只能選一個,侯景也知事情輕重,自作主張把蕭正德廢了?;实圻€認老皇帝,并恢復使用“太清”年號。

緊接著侯景在王偉輔助下,宣布“清君側、除三蠹”的起兵初衷已達到,諸位請各歸其位,各司其職。

一個靚麗轉身,不但掌握實權,還站到道德高處,起兵合情合理。

蕭正德聽聞,急了:“不對呀?說好擁我為皇帝才起兵的,怎把皇帝我給廢了?”

侯景斜眼看了看:“你已過了一把皇帝癮,做皇帝有數月,怎么還沒做夠?老皇帝還在,你就別在這里添亂了,那你就做大司馬吧!”侯景斥責完也懂得安慰人,丟過來一個大官位。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蕭正德與侯景接觸后,已深深怕了侯景,不敢多說,只好自下詔退位,去當這個大司馬,但心里卻暗恨不已。至此,蕭正德才恍然大悟,自己原來這次被侯景當槍使,心中的憤怒可想而知。

蕭綸蕭繹二王見條件滿足,也不理會眾多子侄被殺之仇,同意與侯景和解。三月底,雙方在建康西華門設置祭壇。南梁太宰尚書仆射王克、侍中上甲鄉侯蕭韶、散騎常侍蕭瑳與侯景部將于子悅、王偉等人登壇共同定立盟約。

隨后,蕭綸蕭繹便令各路援軍退還。

其時,蕭繹便欲退兵,中記室參軍蕭賁乃骨鯁之士,勸道:“侯景以人臣舉兵向闕,就是孩童亦要執其斬之。大王以十萬之眾,未見賊就退兵,怎么可以這樣!”蕭繹聽聞此話后頗為不悅。不久,還因蕭賁憤責其懦而借機把他殺害。

柳仲禮、王僧辯等一些回歸朝廷,一些回鎮履職。

似乎又回到從前,蕭衍還是皇帝,蕭綱還是皇太子,都還住在建康皇宮,多數朝廷官員回巢。只不過這時侯景掌握生死大權,蕭正德掀起過一朵浪花。

蕭正德作為臣子,只好硬著頭皮去文德殿拜見老皇帝。又是那老的一套,伏跪長哭,老皇帝曰:“啜其泣矣,何嗟及矣!”意思是說看你哭成這樣,還有什么后悔不及要說的呢!

同去的柳仲禮拜見梁武帝,梁武帝看都不看,一句話都不對他說。柳津也在旁痛哭流涕說:“你不是我兒子,何勞相見!”而柳仲禮也面無愧色。

不久柳津病故。

侯景作為一梟雄,僅憑起事的八千兵馬,咸魚翻身,確有本事。

也說明南梁外強中干,腐朽不堪。

外敵威脅解除,侯景著手報復。有仇必報,侯景一直如此,說到做到。

“哼!什么望族王、謝兩家,算個鳥!”侯景大肆屠殺王、謝兩家男丁,女子配給士兵,幾乎亡族。

“哼!笑老子不配望族女?老子才不稀罕呢,老子現在就動你老蕭皇族女!”侯景賊精,當然不會去動梁武帝的女兒,因為梁武帝五十歲就自律,不近女色,所記載最小的女兒在511年就出嫁了,至少五十歲,都太老了。

“那就找他的孫女輩吧!”侯景有權有勢,就可隨心所欲。

侯景強行抱走梁武帝最寵愛的孫女,太子蕭綱之女,只有十四歲的溧陽公主蕭妙淽為妻。

溧陽公主知書貌美,侯景愛不釋手,而公主恨之入骨,整天以淚洗面。

過了不久,侯景把梁武帝轉到較小的凈居殿,讓自己的手下看管更容易些。

梁武帝受制于侯景,但老皇帝內心極為不平,難以接受現實,仍要擺出皇帝威嚴,對侯景的請求多次予以拒絕。侯景也還以顏色,對梁武帝的要求大多不去滿足,日常飲食也被減少,老皇帝憂憤交加,精神狀態很差,身體狀況就更差。

四十八年威風,四個半月潦倒,前后天大差距,個中滋味只有蕭衍品嘗到了,人生的道路也就走完了。

最后,借用司馬光《資治通鑒》的記載:“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嗬,嗬?!毂?。”

就是說,梁武帝年老久病,遭此橫禍,躺臥在臺城皇宮凈居殿中的床上,嘴里發苦,索要蜂蜜水而不得,在發出無奈憤恨的兩聲“嗬!嗬!”后,便在痛苦干渴中逝世。

梁武帝終年八十有六,葬于修陵(江蘇丹陽市陵口),謚為武帝,廟號高祖。

一代帝王,隨風而去。從此大梁,是為歷史,嗚呼!

一千二百年一輪回,齊小白梁練子都是一路人啊。

蕭衍既是武皇,亦為才子,錄其一首《靈空詩》:

物情異所異,世心同所同。

狀如薪遇火,亦似草行風。

迷惑三界里,顛倒六趣中。

五愛性洞遠,十相法靈沖。

皆從妄所妄,無非空對空。

第六節劫后局面

侯景在文德殿見過梁武帝后,就再也沒去見他,既不敢也不愿。

梁武帝駕崩后,五月底,侯景扶太子蕭綱在文德殿繼位,是為梁簡文帝,仍用太清年號。

另追尊生母丁貴嬪為穆皇太后。

梁簡文帝隨后立宣城王蕭大器為皇太子,其他數子由公晉為王。

因為侯景視蕭綱為手中玩物,侯景很愿見新帝,與簡文帝往來密切。

自然,簡文帝是個傀儡皇帝。

有新帝,便有新政新人事。

侯景仍為大丞相、大將軍,不過這次是簡文帝親封的,沒水份。

實權在手,壯志凌云。

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都督六合諸軍事,侯景確實威風。

現在侯景可以發號施令,為所欲為了。

侯景把宋子仙、王偉、郭元建等為佐命第一等功臣。任命宋子仙為太保、郭元建為太尉、張化仁為司徒、任約為司空,王偉為尚書左仆射,索超世為尚書右仆射。

侯景也不忘給手下幾員大將于子悅、謝答仁、劉神茂和徐思玉等恩惠,都官至刺史、儀同三司等。

接著再任命原南梁大臣王克為太師、元羅為太傅、蕭正德保留原大司空虛職、柳仲禮為使持節和大都督、羊鴉仁被侯景所留任為五兵尚書和王僧辯為左衛將軍尚書令。

至此,來自小小懷朔鎮和武川鎮的高澄、侯景和宇文泰三人,各在三朝當政,成了中華大地的統治者!

不久,蕭正德的生性固執又犯上了:“老皇帝崩了,應該讓我來復位才對,卻屢屢推拒吾的要求,讓那老三來登基,想想都來氣,這不是明擺著來玩吾的嗎?當初起兵時不是說好扶吾當皇帝的嗎?讓吾當幾個月的皇帝湊湊數應付一下就算了是嗎?”

蕭正德的犟脾氣一上來就收不住了,他越想越火大:“發牢騷有什么用,那老子自己來?。 币膊恢约旱慕飪?。

蕭正德密令與己交好的堂弟鄱陽王蕭范率軍入京,幫助自己復位。沒想到蕭正德的密令被侯景截獲,令侯景非常惱怒,便假借皇帝的詔令,說蕭正德想謀反作亂,命人將其絞殺,時在太清三年(549年)六月。

可能是蕭正德緊追養父蕭衍老皇帝,急著去討要個說法吧。

羊鴉仁作為大梁忠臣,謙感自身平庸而屢受梁武帝恩寵得以身居要位,卻對朝廷所遇劫難而無能為力,因此私下常常自責。他對所親信的人說:“我本是個平庸之輩,受朝廷恩寵,竟無以報效,以答重恩。如今就這樣而終的話,死而尚有余責啊。”說完便掉下淚來,親信都大為感傷。又覺得這里被一個東魏降將侯景控制一切,就是一個偽朝,怎么都覺得不是味。不久便棄官出奔江西,再奔赴江陵,可惜途中為仇家所殺。

梁武帝已故大兒子昭明太子蕭統的第三兒子,雍州刺史、岳陽王蕭詧因與其七叔湘東王蕭繹結下怨仇,退兵后雙方竟打了起來。

侯景得知后便想利用柳仲禮和王僧辯交好蕭繹,遣柳仲禮與王僧辯回歸原本職位,去支援蕭繹。但留下其弟柳敬禮在朝中任護軍將軍,實為人質。

侯景在后渚為柳仲禮餞行,席間抓著柳仲禮的手說:“天下之事在將軍耳,郢州、巴西等地并以相付?!绷俣Y諾諾。

這個蕭詧也是個野心家,認為皇位應該傳給已故老爸昭明太子蕭統這條線的。梁武帝把老三立為皇太子,但對大兒子蕭統這邊特別照顧,封蕭歡、蕭譽和蕭詧幾兄弟為王,出任各州刺史。

柳仲禮回去后立即與蕭繹一同出兵進攻蕭詧。

蕭詧輸了,走投無路,便以數州投降西魏,請求援兵。

550年春,宇文泰命楊忠出兵救援蕭詧,在安陸郡漴頭大破梁軍,連柳仲禮都被活捉。楊忠有感梁武帝曾經善待自己,便禮遇柳仲禮等南梁降官降將,送到長安。但不知何因,是真是假,柳仲禮到長安后卻舉報說楊忠私分錢財,在軍中大肆聚斂金寶珍玩等物。宇文泰本打算調查此事,但愛惜楊忠功勞很大,所以沒有交給吏部調查,但還是把他調出京師。楊忠知道后,心中非常惱恨,后悔當時沒有殺掉柳仲禮,也令楊忠十分厭惡南朝將領。

王僧辯在戰斗中逃脫,又回到蕭繹手下。

楊忠乘勝進逼江陵,蕭繹大驚。

蕭繹此時因與蕭詧打斗,早前也已與蕭詧的二哥蕭譽交惡,隨后又與懷疑自己想搶皇位的六哥蕭綸翻臉,唉,什么亂七八糟的,正在窩里斗。

蕭繹不敢與楊忠開戰,派人對楊忠說:“詧伐其叔,而魏助之,何以使天下歸心!愿魏以石城為封,梁以安陸為界,貿易相通,永敦睦鄰!”

楊忠也不敢過于深入梁境,見好就收,便停止進攻。為表誠意,蕭繹只好送兒子蕭方略為質,并割地講和,還對西魏文帝稱臣,南梁漢東一帶盡歸西魏所有。

第七節南梁亂局

那時高澄正忙著攻打西魏,謀篡皇位,無暇把主要精力放在南梁這邊。不久,侯景聽到高澄被害,一大勁敵倒了,高興得不得了:“這小子命不好,敢跟老子過不去,活該!這下他們要完蛋了,哈哈!”但沒高興幾天,隨后又聽說高洋把持東魏,執政手段更勝其兄,不覺倒吸了一口氣:“吾以為高澄沒了北邊會亂,想不到這高家悶頭老二居然能夠控制朝廷,局勢井然,看不出來??!”

侯景也是想不通,自己都從沒正眼看過高洋。

看完北面,想想自己,侯景眉頭又皺起來:日子不好過啊。

建康城經此大劫,殘墻斷壁,糧食斷絕,疫疾大起,人口大減,一片慘狀。

侯景這類人如何懂得搞建設,為了維持自身生存,最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搶!

其后侯景陸續派軍在三吳地區大肆燒殺搶掠,不斷激起民憤,又觸碰地方勢力的利益,新的沖突便隨之而起。

這時高洋派辛術領兵來犯南梁邊境,占領不少州郡,連壽春都被他占領了,留守大將王貴顯也投降北齊。

侯景命郭元建為兗州刺史,率兵合肥,去抗擊辛術。辛術卻堅守不戰,相持數月,辛術才退去。

而后,侯景又遣侯子鑒率水師八千從水路出發,自己親自率步兵一萬支援,攻下建康東面重鎮廣陵。以侯子鑒為南兗州刺史,鎮守廣陵,為建康倚角。

鎮守豫章郡的太守莊鐵已被蕭范部將南梁超武將軍侯瑱殺于豫章,隨后侯瑱又敗于受侯景之命前來鎮壓的丁和大軍而被生擒,被送往建康。因與侯景同姓被視為同宗而留命一條,遂降,保留原職。

而此時,梁朝宗室不但不攻打建康,反而又自相殘殺,在西部亂成一團。

蕭綸打不贏蕭繹,想借助北齊力量來幫助自己,便投靠了北齊。隨后又帶北齊軍隊來報仇,拿回不少原先丟失的領地。

侯景見蕭綸帶北齊軍來,便遣任約、于慶和謝答仁等率眾二萬作為西路軍,出攻蕭綸的西部諸藩鎮,勢如破竹,占領黃岡、武昌等地。

北齊軍敗,蕭綸領地又失,狼狽逃走。

蕭繹見六哥蕭綸領地喪失,便趁機想奪為己有,派大將仁威將軍、秦州刺史徐文盛領兵來戰,把任約趕出了武昌。

侯景急派宋子仙和丁和二萬兵馬去援助任約,宋子仙密遣丁和二千鐵騎從間道襲擊正在追趕任約的徐文盛軍。打敗徐文盛后,宋子仙等兵鋒直抵巴陵(湖南岳陽),俘獲、殺害很多梁朝的宗室、太守和將領。

侯景大喜,覺得形勢大好,親赴巴陵前線勞軍:“緣江戍邏,望風請服”,非常得意。

徐文盛敗后,逃回江陵向蕭繹請罪。蕭繹大怒,下令責之,數其十罪,除其官爵。而徐文盛因失去兵權,私懷怨恨,蕭繹知道后,抓徐文盛下獄。

蕭繹改派王僧辯率軍去增援巴陵守軍,宋子仙進攻勢頭才被扼止住。不久,侯景軍中多病疫,又兼糧食告罄,侯景便只好下令退兵。

王僧辯轉守為攻,在華容打敗并活捉任約,送到蕭繹的大本營江陵關押起來,正巧關在與徐文盛同一監獄的隔壁牢房。

徐文盛見了還埋怨任約道:“當時你怎么逃得飛快?沒讓吾抓到,害得讓我現在坐牢!”

任約答道:“吾都見不到你的蹤影,叫吾如何投降???”

侯景聞知任約敗,遂焚營退走,返回建康。

不久,王僧辯的部將杜龕和王琳又打敗宋子仙。宋子仙和丁和被抓獲,送到江陵斬首。

蕭繹對徐子盛便愈加厭惡,嫌他職高無用,把他殺死獄中。

第八節末日稱帝

這段時間,侯景軍隊都是在四處征戰,燒殺搶掠中求生存,兵員嚴重受損,還失去不少大將。

侯景為鼓動士氣,便又自封為宇宙大將軍。侯景沒啥文化,多半是王偉想出的。連簡文帝聽聞都大驚曰:“將軍乃有宇宙之號乎?”

簡文帝沒法,多少也要賀一下,便封侯景二十郡,為漢王,加殊禮。

侯景再鼓動都沒用,因為兩大克星來了:陳霸先和王僧辨。

陳霸先回南粵后,仍念念不忘誓除反賊侯景。此后近一年半時間,陳霸先與響應侯景的高州刺史李遷仕在南康一帶展開了拉鋸戰,終于擒斬李遷仕。

公元551年六月,陳霸先率三萬兵馬抵達南康。此時,戰局已發生了轉變。

蕭綸被侯景大將任約打敗,退經西魏安陸汝南,被駐守此處的汝南太守原部將李素孝迎入。楊忠以為李素孝聯合舊主反叛,便領大軍圍攻。李素孝素與楊忠不和,也不答話舉兵對抗,兵敗陣亡,蕭綸被擒。楊忠已憎南梁將帥,索性把蕭綸斬殺,棄于野外,可憐蕭老六便這樣死去。

蕭詧得知,派人依王禮將其六叔埋葬。

蕭繹打贏窩里斗,成了一家獨大,信心大增,要窩外斗了。派部下大將王僧辯、胡僧祐、陸法和等在巴陵,郢州(湖北武漢)一帶擊敗侯景主力,叛軍大將任約、宋子仙被擒被殺,侯景從攻勢轉為守勢,從此一蹶不振。

蕭繹見到陳霸先率領一支生力軍又轉回來,正需用人之際,大喜,授陳霸先為通直散騎常侍、使持節,加封信威將軍、豫州刺史,領豫章內史,改封長城縣侯。又命令陳霸先與王僧辯聯手進攻坐鎮建康的侯景。

超武將軍侯瑱見勢,原來就不甘心投降,積極反正,投奔王僧辯,被蕭繹封為武臣將軍,南兗州刺史,只可憐留在建康的家人全被侯景殺害。

侯景以劉神茂為東南行臺,帶兵從側阻擊梁軍,但劉神茂見到梁軍勢大,感到害怕,又見侯瑱反正,照樣做官,便也投降蕭繹。侯景大怒,派右廂都督謝答仁帶兵去攻。

蕭繹部將云麾將軍、譙州刺史程靈洗準備領兵救援,但劉神茂想戴罪立功,不愿分功他人,拒絕程靈洗來援,自己率軍輕出。誰知部下多為北人,不愿為劉神茂賣命,陣前反水,劉神茂慌忙想逃已經來不及了,竟被謝答仁擒住,送回建康,侯景恨極,酷刑處死。

這時已是551年八月。

侯景怕簡文帝蕭綱難以控制,便借口帝位應傳正嫡,逼簡文帝自己下詔遜位,扶梁武帝嫡長子蕭統的嫡長子蕭歡的嫡長子蕭棟繼位,是為興文帝,改元天正。

興文帝追尊祖父昭明太子蕭統為昭明皇帝,父親安王蕭歡為安皇帝。

蕭統兜了一個大圈,好歹終于有了一個皇帝稱號。

蕭棟在其父蕭歡死后襲封豫章王爵位,為人懦弱,不問政事。被侯景派去的人迎接時,還在自家后院的菜地里種菜,驚慌失措,邊上皇帝馬車還邊哭泣。

在武德殿登基繼位時,剛剛坐下,便有一股強風突然刮起,吹翻了皇帝使用的華蓋,一直吹出了端門,時人皆謂不祥。

郭元建見侯景廢了簡文帝,還專程趕回建康勸侯景說:“我們挾天子,令諸侯,還擔心不能成功,現在先帝無罪遭廢黜,恐怕對我們不利呀!”

侯景聽了,覺得有理,便想迎回簡文帝,讓蕭棟改當太子。

王偉說:“廢立大事,怎么可以來回改變主意呢?”

侯景這才作罷,想想留著蕭綱也麻煩,剛過一月,侯景就把廢黜為晉安王的蕭綱毒死,終年四十九歲,其數子隨后皆被殺害。

王僧辯和陳霸先節節勝利,侯景急得團團轉。

王僧辯等抵達蕪湖,侯景守將張黑抵擋不住,棄城逃跑。

侯景聽到消息,很害怕,還自認自己是朝廷丞相,逼興文帝發布詔書,赦免湘東王蕭繹、王僧辯和陳霸先之罪,著令退軍,連侯景的部下都暗自覺得好笑。

侯景預感末路,便想自己也做做皇帝,實現自己一直深藏在心的皇帝夢。

侯景對左右心腹說:“咱侯姓的邊旁不是個普通人,應當人主看,意思呢,就是咱命中注定為人主!”

左右心腹當然明白侯景的意思,便奉承獻媚地請侯景當皇帝。

時不咱待,侯景說干就干。

這便苦了興文帝蕭棟,當皇帝不到三個月,便不得不禪位于侯景。

王偉自覺懂行,又想賣弄才華,很認真地對侯景說道:“《禮記·王制》中有說:‘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您如遵古制,慶典就更為隆重,新皇登基,那就應建七廟尊三帝!”

侯景興奮地說:“咱要古制、咱要古制,要搞得隆重些!”但又有些茫然:“建七廟啥意思?。恳鹉娜郯??”侯景是鮮卑化羯人,雖經過部分漢化,取了個漢姓漢名,對這些講究連漢人都搞不清楚,那他就更一點都不懂了。

王偉接著教導說:“就是要為祖先六代加太祖建七廟,寫上名諱牌位供奉,太祖諱牌居中,六、四、二代祖居左謂之昭,五、三、一代祖居右謂之穆。再追尊三親一、二、三代祖即父、祖和曾祖為皇帝,以為尊崇,以符天意,保??皇朝千秋萬代!”

侯景一時語塞,臉竟會微紅,喃喃自語:“咱阿爹叫侯標,這、這,咱阿爺叫啥呢......?”

因為侯景連阿爺名字叫什么還真不知道,怎么尊啊。

身邊有個較老的跟從說:“主子,您阿爺好像叫乙羽周。”老跟從叫慣了主子,還沒習慣叫皇上。

侯景便趕緊接著說:“記起了記起了,不是乙羽周,是侯羽周!”

還好王偉是個讀書人,知識淵博,見狀,便故意認真地說漢司徒侯霸可能就是您的祖先啊。侯景大喜,一拍案臺,猛然點頭:“沒錯,沒錯,咱阿爹是有說過!”

侯景便追尊漢司徒侯霸為始祖,阿爺侯羽周為高皇帝,阿爹侯標為元皇帝,搞得似模似樣。

阿太爺名字叫什么實在不知道,侯景也不在意,尊到阿爺覺得也夠了。

“那咱就稱漢皇帝,取國號為漢吧!”侯景自認始祖為漢朝司徒,那就與漢有關系。

公元551年十一月,侯景終于坐上皇帝寶座,自稱漢皇帝,改國號為漢,改元太始。

侯景登太極殿,其黨數萬,皆吹唇歡噪而上,不管末日來臨,依舊忘我狂歡。

蕭棟被降為淮陰王,與其弟蕭橋、蕭樛被囚于密室之中。

第九節終遭剿滅

公元552年二月,東湘王蕭繹正式傳檄各地:進兵建康,剿滅侯景!

王僧辯等西路大軍從尋陽起行,在白茅灣(安徽懷寧以東)與從南康東進的陳霸先會師。

陳蒨護著二嬸章要兒和堂弟陳昌逃出建康,讓陳霸先非常高興,大贊大侄兒能干,便授其雄威將軍。

陳蒨因父親戰死,恨極侯景,幾次想暗殺侯景都沒成功。陳蒨為人膽大機靈,把二嬸和堂弟保護得很好。

陳霸先又問沈恪在何處,陳蒨只知他也曾參加過臺城保衛戰,但城破后聽說他回到吳興。

陳霸先聽后正要派人去找沈恪,這時沈恪正好帶來一千家鄉子弟找上門來。原來沈恪聽聞陳霸先已為一方主將來攻剿侯景,便急匆匆趕來相助。陳霸先大喜,授沈恪為都軍副將,幫助陳蒨。

王僧辯命令忠武將軍建寧縣侯王琳和女婿、安北將軍定州刺史杜龕為先鋒,隨后自己與陳霸先分兩路跟進。

起初,由于陳霸先名聲不在王僧辯之下,故王僧辯還是有些心存畏忌。當時,王僧辯等西路各軍正好缺糧,情勢不妙,而陳霸先已貯有軍糧五十萬石,陳霸先迅速饋送三十萬石給西路各軍,打消了王僧辯的顧忌,也在西路各軍中贏得了威信。

王僧辯與陳霸先筑壇歃血,一起宣讀盟文,兩軍將士都慷慨激昂,涕下沾衣。

大軍所向,便是建康!

陳霸先因為侯景自立為帝,遂派長史沈袞奉表去江陵向蕭繹勸進。

蕭繹不許,一副先當掃滅侯景,復吾朝綱正氣凜然的樣子,但加授陳霸先使持節、都督會稽東陽新安臨海永嘉五郡諸軍事、平東將軍、東揚州刺史等職務,領會稽太守、豫章內史,使陳霸先的軍事領袖地位又加強一步。

侯景大將侯子鑒和張黑來增援,被王琳和杜龕邀擊,兵敗向廣陵逃竄。

當時陳霸先已派使者去廣陵,勸駐守在那里的郭元建等人投降并安慰他們。侯子鑒渡江逃到廣陵,對郭元建說:“我們是梁朝的宿仇,有何面目再見到梁主!他們以后也容不下我們,不如投奔北方,還有機會還鄉?!庇谑侨纪督盗吮饼R。

陳霸先聽聞拒降,便派心腹大將侯安都和周文育率軍隊去攻打。而北齊行臺辛術已經占據了廣陵,侯安都等只好退兵,回擊建康。

坐鎮建康的侯景已經可以看見王僧辯和陳霸先的軍隊了,也只能強打起精神,留王偉等守臺城,自己親自帶兵一萬出城迎戰,正碰上陳霸先的軍隊。

陳霸先叫前鋒陳蒨佯退誘敵,引侯景追擊,隨即杜僧明二千強弩伏兵發箭,如蜂群而至。侯景軍死傷慘重,但仍死命不退,還在相持。

杜龕率軍五千趕來,奮不顧身,直沖敵陣,敵軍哪里還能抵擋,遂大破侯景,論功為最。

侯景潰不成軍。

侯景逃到臺城下,不敢入城,招王偉來見,對王偉嘆惜說:“咱過去打敗賀拔勝,攻破葛榮,揚名南北,降服柳仲禮幾十萬大軍易如反掌?,F在天要亡我??!大勢巳去,只能逃命了?!?

王偉力勸侯景一起死守臺城,作為皇帝,要死就應死于社稷。

侯景不聽,與幾十衛隊急急逃到江邊,乘數船欲逃往外海求生。

謝答仁見大勢已去,率兵向陳霸先投降,被送到江陵與任約關在一起。

同時,王僧辨領兵攻擊建康北門。北門守將盧暉略聽聞侯景敗逃,便開北門投降,王僧辯軍第一個攻入建康。

侯瑱隨王僧辯進城,得知侯景逃竄,為報家仇,引兵出城去追。出得東門,正好看到陳蒨也在掃蕩侯景殘部,便一起沿著江邊搜索侯景蹤跡。

王克、元羅等率領朝中舊臣在道路兩旁迎接王僧辯,王僧辯嘲諷地說:“您侍奉夷狄君主可是辛苦了啊?!蓖蹩藷o言以對。王僧辯又問:“玉璽印綬在什么地方?”王克呆了好一會才回答說:“趙平原拿走了?!?

趙思賢是侯景的心腹,被侯景授任平原郡太守,所以王克用這個稱呼稱趙思賢為趙平原。

侯景逃走之前,把玉璽印綬叫趙思賢保管。后來趙思賢逃出建康,從京口渡江時,遇到盜賊,他的隨從慌亂之中把傳國玉璽扔在草叢中。趙思賢到達廣陵之后,把這事告訴了郭元建。郭元建趕緊派人去找了回來,把它交給辛術,隨后玉璽便被送到了鄴城高洋手中。

王僧辯又嘲諷王克說:“瑯邪王氏是百世卿族,就這樣毀于一旦!”

王僧辯雖也姓王,但屬于山西烏丸王氏,一直被名門瑯邪王氏看不起而處處受打壓,故有此說。

王僧辯等人隨后上表勸蕭繹即皇帝位,并建議來建康建都。蕭繹知大局已定,故意回答說:“侯景雖窮途末路,仍未抓捕,登基的事,等天下真正太平了,再說吧!”

這時侯景的船隊順江而下,已遠離建康,侯景感到安全,緊張數日實在太累,已經頂不住了,便閉眼入睡。在隨身護衛幾人中,部將羊鹍是羊侃的三兒子,當初為報父仇忍辱負重,假意投降,還把妹妹嫁給侯景,獲得侯景信任,留在身邊。

羊鹍此時見正是時機,便冒險勸喻幾個護衛弟兄反正,說大家只有活捉侯景立功才能活命。這幾個護衛看到侯景窮途末路,毫無希望,正擔心自身安全,極端沮喪,見有一線生機,便一口答應。

羊鹍叫人進到前艙,騙說侯景要去南通與人會合,叫領頭船長開回南通。

領頭船長拿錢受雇,雇主怎么說便怎么做,打信號叫后面幾條船跟上,一起轉舵逆流去南通。

侯景醒來,見船窗外濃霧彌漫,以為已在海上,一顆懸心放下,輕松起來,又感饑餓口渴,便叫羊鹍拿出肉干,解開隨身酒囊,坐在一起開心吃喝。

過了一陣,濃霧漸漸散去,兩側岸邊清晰可見,侯景頓起疑心,大驚問道:“怎么還沒出大海?”

羊鹍冷笑一聲:“大海浩蕩,皇上不如重回建康的好!”

侯景方知不好,驚恐大叫,欲召船上的護衛,誰知這幾個護衛已被羊鹍反正,圍了上來,反幫羊鹍。

岸邊已見到侯瑱將旗,兵士湧湧,喊聲震天。

侯景自知死到臨頭,憤恨大叫一聲:“小子害吾!”拔出佩刀便要自殺,羊鹍出刀想格開侯景佩刀,不想動作過猛,一刀直插侯景喉嚨,侯景當場一命嗚呼。羊鹍雖沒留下侯景活口,也算是親手報了仇。

侯景的尸體被鹽腌制,送到建康。王僧辯斬其雙手送給北齊,暴其尸于建康市街。當地軍民恨其入骨,刀切劍削,爭相食用。

侯景的謀臣王偉徐思玉等已城破被抓,也都被押送江陵,旋遭蕭繹處死。

歷時近四年的侯景之亂終于平定,但給南梁致命打擊。曾被梁武帝自夸的建康乃一片金甌,現在成了一地碎瓦,南梁已經是土崩瓦解了,惜哉!

神奇推薦位
  • 快穿:回收金手指從種田開始

    快穿:回收金手指從種田開始

    席禎?/?著

    【今天也在回收金手指】 【我帶金手指去種田,不比仙界養老更悠閑?】 謝姎飛升仙界途中,被來自高維度文明的主系統綁定,前去不同位面回收出廠帶bug的子系統。 作為這些金手指的官方回收員,她不僅享有免費體驗權,待bug修復還能挑個最滿意的帶去仙界養老。 謝姎表示:這福利[bushi],這任務不錯!她接了! ①都市神豪系統: 刷任務成神豪,刷著刷著全球首富了! ②六零農場系統: 做知青去種田,種著種著萬元戶了! ③戀綜攻略系統: 錄戀綜拆cp,拆著拆著世界冠軍了! ④天幕直播系統: 養侄子養侄女,養著養著拯救地球了! ⑤生存游戲系統: 海島求生我砍樹,砍著砍著升級了! ⑥萬能種植系統: 種靈植賣靈果,賣著賣著提前退休了! ⑦氪金改命系統:~ ⑧七零鑒寶系統:~ ⑨超能讀心系統:~ ⑩隨身漁場系統:~ 更多位面抓取中……

  • 詭異入侵,我反殺不過分吧?

    詭異入侵,我反殺不過分吧?

    花花了?/?著

    一群自稱玩家的不明生物入侵了世界,它們將地球作為游戲場地,展開一場爭奪卡牌的游戲。風翎意外獲得了一張名為母巢的稀有卡牌,與此同時,全世界玩家的面板上出現一條提示消息:“隱藏Boss母巢(幼年體)已經誕生,請玩家盡快清除。” 【熱血|勵志|戰斗|冒險|偽科幻|升級流】 ps.本書又名《從卡牌開始進化》

  • 七零:隨軍辣媳帶飛大院暴富逆襲

    七零:隨軍辣媳帶飛大院暴富逆襲

    春光滿園?/?著

    柳初雪穿越了,可開局即地獄,還好老天帶她不薄,附贈空間一個,驚喜若干。 原身未婚夫一家想另攀高枝,卻不想背負背信棄義、忘恩負義的壞名聲,許了好處給原身大伯一家,兩家沆瀣一氣想壞原主清白。 是可忍,孰不可忍。 反手揭露所有偽善者,雷霆手段以牙還牙,帶著二房自立門戶。 只是隨著事情發展,她發現自己不僅穿越還穿書了。 既得利益者的二堂哥竟然是男主,女主則是面甜心黑的下鄉知青,為了利益不惜幕后操縱害了原身一家。 自家爸竟不是柳家親生子? 其身世還撲朔迷離。 看她如何在眾人的嘲諷中報書仇、找工作、嫁大院、考大學、尋親人、開工廠,讓那些嘲諷過他們的人羨慕、嫉妒、悔青腸。 這潑辣性子讓本想破財報恩的傅延承越看越喜歡,越喜歡越心癢,一心想把人扒拉到自己碗里來,不對,扒拉到自己懷里來。 于是各種攻略,各種獻殷勤,最終以‘救命之恩,以身相許’的不要臉口頭禪抱得美人歸。

  • 黃泉外賣,叮!您的外賣員已接單

    黃泉外賣,叮!您的外賣員已接單

    七月的耗子?/?著

    容樂英從小母親早亡父親另娶跟著爺爺長大。 同父異母的黑心弟弟人為制造車禍,導致爺爺危在旦夕。 絕望之際,她的手機里多出了一個黃泉外賣app。 成為了黃泉外賣一名光榮——外賣員 不小心就走上了人生巔峰,莫名奇妙成為了一名‘玄學大師’。 叮!您有新的外賣請注意查收! 起初 容樂英:給,這是你死去的兒子讓我給你送的東西。 頹廢機長:……神經病。 容樂英:警察叔叔,我能看到鬼。 警察:小姑娘受打擊腦子出問題了。 容樂英:爹,我媽在你身上的。 渣爹:呵,騙人。 容樂英:弟,你害死的那些人和小動物在找你 黑心弟弟:裝神弄鬼。 容樂英:大佬,能試試我的符嗎? 玄門大佬:雕蟲小技竟敢班門弄斧! 后來 頹廢機長:大師您再賣我兩張符紙吧!我還想見見我兒子! 容樂英:…… 警察:大師快來幫我們問問這個鬼證據在哪? 容樂英:…… 渣爹:英子,爸知道錯了,求你收了你媽吧! 容樂英:…… 黑心弟弟:姐姐,救我! 容樂英:…… 玄學大佬:大師,您的符紙再賣我兩張唄。 容樂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牙克石市| 望都县| 雷山县| 望谟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东乡| 霍林郭勒市| 北碚区| 瑞丽市| 天水市| 昌宁县| 临江市| 青河县| 永兴县| 兴和县| 田阳县| 黎城县| 泽普县| 抚顺市| 漳平市| 万安县| 会理县| 三穗县| 防城港市| 时尚| 牙克石市| 庆阳市| 灌云县| 调兵山市| 犍为县| 马龙县| 汕尾市| 旅游| 栾川县| 金平| 磐石市| 从江县| 太原市| 稻城县|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