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炫之的計劃非常簡單。
這些無業游民之所以會成為社會隱患,原因很簡單——既沒有資本,也沒有技能。
張恒屬于那種有做生意的技能,但沒有做生意的資本的。陳炫之就幫他資本好了。
但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才能平庸,身無長技,就要換一套策略。
從技能培訓開始。
修仙這事兒陳炫之問明白了,雖然這世界人人都有靈根體質,但不是人人都有仙緣。
所以,要讓大家學習藍翔的修仙本領是不現實的。何況藍翔自己有師承,沒有門派的同意就私自在外面招收學徒,更是有罪。
陳炫之想到的是另一種學習——土方工程學校。
也就是建筑業。
他這是從地球上多次經濟危機中想到的辦法。
比如1920年代末開始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給美國帶來了大蕭條,羅斯福總統為了重振美國精神和美國經濟,提出了羅斯福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的主要內容,就是在全美上下大興土木,由政府出資,投資興建各種基礎設施。這樣提供了工作,減少了社會閑散人口,為整個社會的秩序恢復提供了保證。
陳炫之的想法也是這樣,不過他不是政府,不能隨便印鈔,所以將來大興土木什么的,倒還沒有太多眉目,他當務之急是讓所有閑散人員可以安份下來。不要給自己的生意再帶來麻煩了。
藍翔的這一通表演起到了效果。
“大家看到了,掌握一門技能,學一門手藝,是最重要的。有了技能就不怕挨餓,不怕露宿風餐,走遍天下都能找到活兒干,都能掙口飯吃。考慮到我們新柳鎮商業如此繁盛,而道路啊下河流啊橋梁啊,都比較破落落后,所以,我決定開辦這所藍翔高級技工學校,培養更多的土木工程方面的人才,讓學習者都能有工作,讓新柳鎮未來的面貌更好!”
許多流民看見了,都不由動心。
畢竟,他們又不是天生的流民,在出來流浪之前,都有家庭,有工作。
只是時運不濟,才走上這樣沒出息的道路的。現在看到一份工作、一種安穩生活的許諾,他們自然會動心。
有人問:“學這個,要錢嗎?”
陳炫之知道問到關鍵了,他立即大手一揮:“不要錢!”
李三那兒,很快就找不到足夠的人手了。
因為盲流們都忙著去陳炫之那個新開的學校報名聽課。
而且,為了盡量減少對城市生活的阻礙,陳炫之將這些人安置在了非常偏遠的地方,讓藍翔在鎮子的東側——遠離炫之大道的地方,找了個空地,開始培訓學員。
這樣一來為了減少通勤的困難,很多流民選擇了就地居住。
本來他們就風餐露宿慣了,在鎮子里也是如此,頭頂上沒有片瓦可以安身。所以這種情況對他們來說并沒有什么太大困難。
更何況,現在天氣也很溫暖了,晚上凍不死人。
這一次性就安置了好幾百人。好幾百張嘴巴,每天都要吃飯,陳炫之照付。
也就是說,非但不用繳納學費,而且還免費給飯吃。
陳炫之壓力陡增。
不過不論如何,新地大街的這些買賣好歹又恢復了正常,這邊能產生利潤了,雖然不足以平衡眼下的損失,但總好過一分錢進賬沒有。
至于藍翔高級挖掘專修學校能學到什么,陳炫之心里也沒譜。
土方工程是一方面,建筑也是一方面,在新地大街以及炫之大道的建設過程中,陳炫之其實給藍翔不少指導。
比如說道路,要中間高兩側低,方便排水。道路兩側要建立暗渠排水,并覆蓋上鏤空的磚塊,這樣可以組織垃圾堵塞溝渠。
這些東西在現代社會習以為常,在這里可不是如此。
這里就像中國的古代,道路比較狹窄,而且多覆以青石板。青石板用久了,會龜裂,這倒不是什么壞事,增加了磨擦,減少了跌倒的危險。但麻煩是——路基經常低于道路兩側的房子,這樣一來,下大雨的時候道路就成了排水渠,兩側的排水溝也經常堵塞,就十分不方便了。
還有就是房子,這里的房子建設有時候圖省錢,就用泥土和茅草混合,作為砌墻的材料。陳炫之來了之后,開始用土燒磚,在用石灰、黃土陪著茅草和砂石做一種簡單的膠黏材料,雖然比水泥什么的要差遠了,但是勉強能用,而且比從前的建筑都要堅固美觀,所以在大量工程中都使用到了。
有了這些知識,足以對這個時代技術水平進行革新改造。也就是說,從藍翔學校,大家是能夠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的。
既然學到知識了,就要去驗證、去使用。
暫時陳炫之沒那個能耐去弄大工程來給他們練手,畢竟他自己的口袋里已經非常吃緊。通過考察新柳鎮的地理狀況,他有了一些新想法——
新柳鎮東邊是東村,西邊是西村,新柳鎮自西向東流,西村是上游,比較險比較窄,而東村是下游,比較寬敞,比較平緩。
不過下游的淺灘也不少,但是好歹流量比上流大,所以載重會好很多。
陳炫之已經投錢弄了倆碼頭了,以后不利用實在可惜。這新柳河怎么說都比修路來得要便宜得多,而且現在還有一個多月才到雨季,可以施工。
施工的另一個好處是——雨季要是來了,河流淤塞嚴重的話,還容易漲水,要是到時候大水沖壞了倆碼頭,那他麻煩可就更多了。
于是思來想去,這活兒還非干不可。
一來有泄水的便利,防止大水沖壞橋梁和碼頭,另一方面,這么條河道好好開發,可以做航運之用,將來對于新柳鎮的經濟開發有莫大好處。
陳炫之打定主意,專程去找了趟藍翔。
“讓藍翔的學員們,用新柳河清淤,練練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