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降頭師嗤笑一聲,便不在搭理蠱師,而是自顧自的從自己的衣兜里面拿出一個小藥瓶,然后將藥瓶里面的水灑在了骨骸之上,我們就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看到骨骼開始發白,而發白的同時骨骼上面卻慢慢的出現了許多的黑色的小洞。
還不等降頭師說話,蠱師搶白的說道:“看來他們兩個也是中了降頭了,只是還沒發病就被燒死了。”
降頭師怒目瞪著蠱師,然后說道:“你怎么不說他們也是被人給下了蠱了呢!”
蠱師:“你有什么證據說那是蠱不是降頭。”
降頭師:“那你又有怎么能夠證明他們身上的降頭不是蠱?”
蠱師:“很簡單啊!因為之前那個半燒焦的尸體里面,爬出來的可是你養的蜈蚣。”
落家秦:“好了,說白了,就是你們兩個人都有嫌疑。”
吳子豫說道:“可以讓我來說幾句嗎?其實降頭和蠱還是有些區別的,首先蠱毒,蠱,相傳是一種人工培養而成的毒蟲。傳說放蠱是我國古代遺傳下來的神秘巫術;過去,在中國的南方鄉村中,曾經鬧得非常厲害,談蠱色變。文人學士交相傳述,筆之翰籍,也儼然以為有其事;一部分的醫藥家,也以其為真,記下一些治蠱之法。
制蠱法:多于端午日制之,乘其陽氣極盛時以制藥,是以致人于病、死。又多用蛇、蠱、蜈蚣之屬來制,一觸便可殺生。
我們在來說說降頭,流傳南洋一帶的降頭術,家傳戶曉,不論層次、階級、仕女,無不驚奇其術其事的。因此,舉凡孩子啼笑反常,夫婦口角反目,丈夫別戀,家庭骨肉不睦,老幼奇異病痛,精神病狂,財運停滯,事業不振等,無不顯降頭扯上關系,甚至要求降頭師作法醫治。”
我信心滿滿的說道:“還是讓我來說說降頭的由來吧!南洋的降頭術,據民間傳統,是從印度教傳來,當唐朝三藏法師到印度天竺國拜佛求經,當取經回國時,路過安南境內的通天河,即流入暹邏的湄江河上游,為烏龜精化渡船至半邊潛入河底,想害死唐僧,后唐僧雖不死,但所求的經書都沉入河底,幸得徒弟入水撈起,但僅取回一部份大乘的「經」,另部份小乘的「讖」,被水流入暹邏,為暹人獻與暹僧皇,聽說這部「讖」,就是現在的降頭術。
不但如此,如果要下降,施降人也是要冒很大風險,甚至忍受痛苦的。就像總論里說的”咒術反噬“。天下沒有白吃午餐,所以不是血海深仇,不會有人干這種缺德的事情的。”
地質學家:“聽你們這么說,我怎么感覺這蜈蚣不像是降頭師下的,反而到像是被蠱師所下的呢?”
考古美女:“就是,就是,你們兩個人確定說的都是真的嗎?”
吳子豫:“對于我們說的是不是真的,這個就要問兩個當事人了。”
降頭師:“沒錯,但是那只蜈蚣確實是我養的,因為那是我師傅留給我的,所以也就一直帶在身上了,我又怎么會將它拿出去害人呢?”
我:“按照你們之前所說的,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其實你們同出一門,降頭師的師傅早前是學蠱術,但是后來因為總總原因,去了泰國,然后投入了降頭術的門下,也就是說降頭師,其實你不止會降頭術,你還會蠱術,對嗎?”
降頭師驚詫的看著我,然后說道:“沒錯,我是略通一些蠱術,可是卻不是很精通,因為我師傅不愿意在提起以前的事情,所以對于蠱術的事情,他對我說的很少,所以我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罷了。”
吳子豫:“那么降頭師,我是否也可以問一下你呢!按照降頭師之前所說的,也就證明了一件事,這只蜈蚣其實是屬于你們蠱術的,不是降頭術的,所以你可以很輕易的支配它對嗎?”
蠱師冷笑道:“對,沒錯,這只蜈蚣確實是我師叔的,也是當年我師祖當年留下來的,后來師叔和我師傅就為了掙這只蠱蟲,而大打出手,以至于師叔一時氣氛,便偷了蠱蟲遠走泰國。”
降頭師冷哼道:“當年分明是你師傅耍詐,所以才贏得了那場比試,勝之不武,我師傅是為了師門的傳承,所以才將蠱蟲帶出師門的。”
兩人之間又一次的開始劍拔弩張起來,落隊長說道:“其實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我不管是你們下的蠱蟲,我就想知道你們是不是在我們所有人的身體里面都下了蠱?”
考古美女問道:“你怎么確定,我們就只是中的蠱毒而不是降頭呢?”
地質學家白了她一眼,然后說道:“你怎么這么笨,那只蜈蚣分明就是出自蠱術的,所以下的自然就是蠱了。而他們兩個人都懂蠱術,所以目前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分辨到底是誰下的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