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紫禁城督察院。
督察院距離宰輔們辦公的文淵閣和東閣等院子并不遠,占地卻不小,連綿成片的十七座廂房都屬于督察院。
督察院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這十三道其實就是十三個主要省份,既漢家統治最穩固的十三省,又設置左都御史、右都御史為執督察院牛耳者,二者難有高下之分,相互制衡又相互協調。
此時左都御史一職暫缺,朱由校暫時沒有補缺的想法,前任左都御史高攀龍因東林黨一案早已身死抄家。
“圣天子到!”宦官聲音高啟。
早已出門迎接的數十位御史們立即躬身施禮。
“臣敬問陛下圣躬?”
“朕躬安,免禮!”
朱由校走進右都御史孫瑋辦公的內堂,四下打量笑道:“這么多的卷宗要處理啊?諸卿辛苦了,朕給諸位帶了些御膳房準備的糕點,諸位都嘗嘗!”
“謝陛下!”
朱由校招手示意門外端著精致糕點的宮娥將糕點盤端進來后,注意到這里絕大部分人都很拘謹不自在,心中無奈,本來想來一波表露親近的作秀只能作罷。
“諸卿已接到圣旨了?”
“回稟陛下,昨日已得到內監傳詔!”孫瑋作為督察院大佬出來回話。
朱由校笑了笑:“徒然增加一倍的工作量,眾卿心中恐怕在叫苦連天吧!”
“臣等不敢!”御史們哪敢在皇帝面前說太累啊。
朱由校擺手:“不用否認,朕喜歡實話實說的臣子,君臣之間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朕非量小之君!”
御史們面面相覷,不知道皇帝是在玩哪一處,自從皇帝昏迷后蘇醒,大家伙都把不準皇帝的脈了,這讓當臣子們的很難受啊。
“諸卿雖位卑,卻手握重權,負天下生民之望,若秉公用權則天下大治在望,眾卿多出貧寒之家,未登科前可否也殷切期盼過坐堂官吏鐵面無私秉公執法?”
在場的御史有五十多人,還有更多的御史早已出京巡按地方,督察御史又幾乎都是六七品小吏,大多是青年才俊,鮮少超過四十歲者。
是青年自然熱血未泯,聽皇帝情真意切這么一說,到真有了共鳴,明代取士多出平民之家,因此在未登堂入室之前,鮮少有沒經歷過生活艱辛者,對于底層百姓生活并不陌生。
大明的百姓尤其是平明及以下階層,確實生活極其艱辛,辛苦一年能得個肚兒圓都是幸事,別說租種土地的佃農即使是自耕農對風險的抗性也很差,尤其來自地方官吏的搜刮,這是僅次于天災的危險。
遇到要點臉的府縣坐堂大人還能活下去,要是遇到吃相難看者那可就倒大霉了,無論什么樣的盤剝都得受著,再大的冤屈也沒處申。
要是妄想著告官?
驚堂木一拍:“堂下何人?為何狀告本官?來人呀,先打一百殺威棒再呈冤情!”
活不下去的百姓們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扯旗造反,這條風險之大就不用說了,二則是賣身為奴,實際上也是慢性死亡,身為奴仆不僅永無出頭之日,連子孫后代也是,更可怕的是主人打死了你,最多到官府繳納一定罰款既可。
因此,大明的百姓們對清官的渴望就可以理解了。
“生民望廉明之官如久旱之望甘霖,朕身居皇明之君,萬民視朕如父,子民之望君不能全,此朕之過!”
孫瑋頭上冒汗,代君監察天下官吏,這可是他們督察院份內事,皇帝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卻不代表著他們就沒有責任,這種事肯定被皇帝的小本本記著呢,一旦需要就能拿出來翻舊賬,他這位督察院右都御史簡直首當其沖。
朱由校嘆了口氣,目光殷切的望向御史們:“眾卿身負朕望,可愿助朕嚴查天下尸位素餐之官賊?”
不少才步入官場沒兩年的年輕御史暗自握緊拳頭,心中激動,皇帝這么掏心窩的請求大家幫助他,還能有什么比這更禮賢下士的?
“臣必鞠躬盡瘁,誓為皇明澄清天下賊吏!”一身材昂藏的青年最先激動的大聲道。
“臣等附議!”
朱由校目光落到當先開口的青年身上,笑著將一躬到底的青年扶起來:“卿等免禮,免禮!”
“卿似是去年登科的?”朱由校覺得這青年隱約有點面熟。
“回稟陛下,臣盧象升,確實是去歲天啟二年二甲被取為士,后授戶部主事,昨日蒙陛下擴大督察院御史之詔,被總憲(都御史別稱)大人遷為巡按御史!”
朱由校微微頷首,親近的拍了拍盧象升肩膀:“好好做,朕希望卿能在御史之位不負右都御史看重,更不負朕的殷切期望。”
“臣……臣遵旨!”
年輕的盧象升還是個熱血青年,被朱由校這位超級大BOSS表露欣賞看重,頓時激動的渾身微顫,恨不能立刻為皇帝去死。
眾御史們嫉妒的看向盧象升,被皇帝拍肩膀,還金口玉言要他不負圣望,這是入了圣人天子的眼吶,只要有了政績怕是立刻就能登天。
展現完君臣相和的一幕,朱由校開始第二幕表演:
“國朝自立國以來,天下官吏皆以俸祿過低而怨聲載道,更有甚者稱為官不聊生!朕心念天下臣工為官不易,故決意加增俸祿一倍!”
御史們聽到朱由校慢條斯理的宣告這個重磅消息,愣了半晌,猛然才激動的跪在地上大禮謝恩:
“臣等謝陛下厚恩!”
京官們尤其是御史,如果不想死得太快是不敢隨意收受賄賂的,可問題是大明的俸祿忒低,身為位低權重的御史更低,七品官年俸不過90石,折合糧食不過六千多公斤,相當于現在兩萬多塊的年收入!
要知道一縣堂官——知縣也不過七品而已,一方百里侯一年兩萬多塊的收入,誰敢想象?
更可怕的是他們自己還要養一大堆幕僚,如果不動點歪腦筋,呵呵……
朱由校擺手示意眾人免禮:“朕知督察院革制之后,眾卿將更辛苦,因此,日后所有俸祿發放,全部以小葉靈麥所種之糧為算,待龍胎米能大幅種植后,將以龍胎米為算!”
轟~
猶如雷霆灌腦,御史們簡直難以置信,都在紫禁城內辦公,哪能沒聽過農部流傳出來的消息。
目前,農部開始普及小葉靈麥到京畿五百里之內了,此物無需遵守農時,什么時候都能種下,因此哪怕已是深秋,仍在加快普及。
但區區方圓五百里的種植面積,其中絕大多數還是山林等非種植土地,只怕加起來也不過十幾萬傾地,以小葉靈麥畝產三千斤計算,也就是15—18石之間。
國家能征收上來的每畝大約也就是2到4石左右,然而現在可不是以前,此時施行的乃是一條鞭法,賦稅收取的非實物而是白銀。
小葉靈麥的好處就算百姓再傻也知道遠超普通小麥,那價格還不飛起?普通小麥京師目前每石折錢三百多文的價格,一名七品御史月俸不過7.5石,折銀不過二兩多。
御史們還曾私下討論過,若是俸祿依然按照舊制計算,他們恐怕根本吃不起小葉靈麥。
現在,皇帝給大家俸祿漲一倍,而且計算方式不以普通糧食來計算,以小葉靈麥的價值計算,這增長的何止一倍啊!
吃了能強身健體還有延年益壽功效的小葉靈麥價格,一旦成熟絕對會比普通糧食高十倍以上,那時他們的俸祿只怕每月都能達到五十兩!
這絕對是高工資了!
御史們在心里計算清楚后興奮的高呼:“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校右手虛抬,笑瞇瞇道:“眾卿且起吧!稍后朕就會昭告天下,諸卿這下不會在心里感嘆官不聊生了吧?”
御史們聞言差點自己都沒忍住笑。
“好了,說完一個好消息,朕再給大家一個好消息!”說罷翻手取出一枚三足四耳的玉制小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