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娘并沒懷疑宋玉的話,在張巧娘心里,宋玉一向是個聰明孩子。
雖然如此,但是她也并沒對宋玉這個提議抱有多大希望。
不過張巧娘舍不得宋玉失望,便也答應了她。
宋玉可是學過幾年國畫的,當時老師還曾夸她有天賦,只是后來她沒什么耐心學下來,再畫給張巧娘之前,她先用樹枝在地上琢磨了半天。
等熟練后,張巧娘看到宋玉畫出來的花樣子,激動的差點哭了。
“小玉,娘親從沒見過這么好看的花樣子,這許多的花娘親都不認識,不過若是繡在荷包上,定會更漂亮的。”張巧娘愛不釋手地看著這些花樣子,贊嘆道。
宋玉在畫這些花樣子的時候,也隨手畫了幾張卡通畫,不過隨即又撕掉,跨越了幾千年的審美,宋玉可不認為這個時候的女子能接受卡通畫。
張巧娘的速度很快,不過一個時辰,便繡出一個荷包來。
這些荷包布料不算好,但是配上這些畫草,倒是顯得十分精致。
“有了小玉的花樣子,娘覺得這荷包比娘以前繡的好看了很多。”張巧娘來回翻看手中的荷包,笑意盈滿眼眶。
“娘,以后你仍舊將荷花的荷包交給阿奶,其他的收起來,到時候我自己拿去鎮上賣。”在張巧娘埋頭繡荷包的時候,宋玉想到這個主意。
原本她打算讓張巧娘全部照著自己畫的花樣子繡,到時候攢在一起,她去鎮子上賣。
不過后來想想,若是不給劉氏一點好處,恐怕她跟張巧娘的日子更加不好過。
如此,就只能暫時跟原來一樣了。
“不行,小玉,你一個人可不能去鎮子上。”張巧娘連忙擺手。
他們這西柳村離紅塔鎮足有五十里路,路又不好,做牛車都要半天時間,若是在鎮子上耽擱些時候,回到村里就已經是半夜了。
一個姑娘家的深更半夜的趕路,實在是太危險。
“娘,我暫時不去。”她現在連村子都沒摸清楚,當然不好去鎮子上。
張巧娘沒聽出宋玉的言外之音,倒是松了口氣。
等再繡完一個荷包,張巧娘便收拾做飯去了。
魚已經腌的入了味,張巧娘中午打算做一個清蒸魚。
至于其他的菜,早被劉氏鎖了起來,張巧娘想做也沒辦法。
家里米面剩的不多,張巧娘只好熬了稀飯,又蒸了一鍋窩窩頭。
這些剛做好,劉氏跟宋老頭,及宋長河恰好扛著鋤頭回來,殷氏牽著大寶小寶也跟在后頭,唯獨沒見著宋樹林。
放下鋤頭,劉氏果然先檢查了米面,見少了些,掉頭就罵,“一天天的不知道干活,就知道吃,家里米面本來就不多,你是想餓死我們幾個,好獨吞我家產是不是啊?”
“娘,我沒有。”張巧娘不習慣解釋。
“阿奶,我娘做了清蒸魚。”見張巧娘手足無措的樣子,宋玉盛出鍋里的魚,故意大聲提醒。
劉氏還沒反應,大寶小寶高興的不行,他們連蹦帶跳地跑到宋玉身邊,扒拉著宋玉的胳膊,叫道:“我要吃魚,我要吃魚。”
殷氏恨不得給這兩個小子一人一巴掌。
個沒出息的東西。
劉氏哪怕有再多的氣,到底還是兩個孫子的肚子重要,她狠狠剜了張巧娘一眼,說道:“再去給大寶小寶燉一碗雞蛋。”
大寶小寶最盼望的除了偶爾的肉外,就是張巧娘拿手的雞蛋羹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