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落山分為南北兩區(qū),南區(qū)偏小,約有北區(qū)一半大小,北區(qū)環(huán)繞著一座山,叫北山,北山上是早期的無憂石場,吼吼酒館就坐落于北山采石場腳下,老板是一位礦場的老監(jiān)工,名叫黑月,酒館在礦場開發(fā)之初,還未發(fā)現(xiàn)無憂石時就已經(jīng)存在了。一開始只是為了給上工的工人們提供一個消遣的去處,順便賺些小錢。后來因為無憂石的走俏礦場也變成了淘金圣地,將近半數(shù)的幻種都搬遷到了北山,當時無憂石的開采并未被壟斷,所有的幻種都可以進入礦場從事開采。
過了一段時間礦場內(nèi)漸漸形成了一些派系,不同物種的幻種結成聯(lián)盟,不同聯(lián)盟擁有不同的領地,聯(lián)盟內(nèi)部有專門負責開采的幻種,有專門負責護衛(wèi)的幻種,還有負責管理的幻種。位于食物鏈頂端的幻種,比如狼、豹、鷹、虎開始拉攏不同的物種,形成以高級食肉系幻種為領袖的白狼、云豹、蒼鷹、玄虎四大派系,其中又以白狼最為強大,究其原因,乃是白狼成功拉攏鯪鯉之故。
鯪鯉生性膽小,但擅長開采探查,白狼為鯪鯉提供保護,使它們可以放心生活,而鯪鯉又可以為白狼探測開采出最優(yōu)質(zhì)的無憂石。狼本就屬于群居動物,以白狼為首的狼族也是所有食肉系幻種中實力最強大的。
四大派系分割了礦場,礦場卻因此得到了發(fā)展,并使整個墮落山的管理更加有序起來。隨著開采制造的繁榮,吼吼酒館也跟著熱鬧起來。作為北山礦場最老牌的酒館,吼吼酒館見證了礦場和墮落山的變遷,自古以來酒館茶祀都是消息傳播的中心區(qū)域,黑月可謂直接見證人之一,很多事情也只有他才知道。
比如四大派系是如何達成不動武的協(xié)定,比如蒼鷹與玄虎那一次巔峰之戰(zhàn),還有白狼一族早期的密謀商議,這些外人的傳說都是黑月親眼所見的真實歷史。
從墮落山管理委員會成立開始,便開始有驅靈師來到山里,相比于驅靈學院那嚴肅苦悶的生活來說,墮落山可以稱得上是世外桃源了。以吼吼酒館為首的包括餐飲、住宿、歌舞娛樂以及有色產(chǎn)業(yè)的風月一條街也是外來者最神往的地方。
再加上管理委員會的約束,驅靈師們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經(jīng)常來過一次的人還會再來第二次,在這里他們不需要使用真實姓名,易容或是偽裝,又或者只是換上灰色的粗布衣,沒有人會來問你的身份,也不會有人嫌棄你的能力,只要你有比銖,墮落山就會相當熱情地接待你。
那些人在驅靈學院時寡淡從容,猶如修煉多年的仙人一樣處變不驚,波瀾不興,仿佛只有優(yōu)雅和清冷才是驅靈師該有的氣質(zhì)。但誰知道他們內(nèi)心怎么想的呢……這些人來了風月街后豪飲高談,滿口粗話,完全沒有驅靈師該有的姿態(tài)。在歌舞場他們朝表演的歌舞姬吹著口哨,風月街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歌舞姬盡管著裝暴露,但仍然走光不斷,每次都能迎來一聲聲興奮的叫喊聲。
他們也吃肉,或者說吃肉不少,甚至有好吃的人只為食肉而來,連歌舞姬都無法吸引他們。有時候逢學院休假他們甚至會住在墮落山吃上好一陣子,直到錢袋見底。
驅靈學院當然不乏寡淡之人,對那些人來說學院的工資完全足夠,但對于這些經(jīng)常來墮落山的驅靈師來說,他們工作是為了能有錢來墮落山消費。
“如果不是為了享受,那么掙錢將變得毫無意義。”
“如果不是墮落山的酒,我可能早就不當驅靈師了。”
這是他們的口頭禪。
多虧了他們,墮落山才能在無憂石場被封后依然繁榮,多虧了他們,吼吼酒館才能在石場被封后依然紅火,他們的消費是墮落山近20年來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也因此,不管四大派系有何矛盾,大家都默認不能傷害前來玩樂的驅靈師。
除了有錢的驅靈師,還有另外一些人慢慢也來到了墮落山。
眾所周知,要通過驅靈師等級考試相當困難,尤其是初級驅靈師考核,那些考核沒通過的人除了放棄魄種回到原來的世界,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來到墮落山,并不是每個人都想回到原來的世界。還有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被剝奪了驅靈師資格的人,起初是為了抒發(fā)憤懣的情緒才來到墮落山,但卻漸漸地愛上了這里。還有一種人,沒人能打聽到他們的來歷,他們仿佛從天而降,無根無須。
以上三類人都不屬于墮落山的原住民,前兩種人多是一些普通人類,沒有驅靈師的魄種,第三種人像是幻種,又像是驅靈師,總有些奇特的技能。墮落山因為驅靈師的支持變得繁榮起來,工作崗位越來越多,只依靠原住民的話將無法填補崗位空缺,非原住民的到來解決了這個麻煩,除了第三種人,前兩種人在墮落山多從事服務和勞動行業(yè),比如縫補漿洗的家政工作、酒館娛樂場所的服務工作、清潔保衛(wèi)工作、手工建造的體力工作等等。
而那些原住民多擁有自己的小產(chǎn)業(yè),比如之前的黑有沙,便是一名私營老板,手下有大約六名工人,其中只有兩名工人是墮落山原住民。
因為勞工需求的原因,墮落山差不多是歡迎所有來訪者。墮落山南區(qū)便住著這些人,他們的房屋與北區(qū)相比更陰暗和低矮,街道更窄,衛(wèi)生情況也更差,飲食自然也是更差一些,不過因為他們并不經(jīng)常在家住宿,所以對這些情況也不在意。
夾在南區(qū)北區(qū)之間的是樹林和田野,還有一些散在的作坊和工場,除了風月街,手工產(chǎn)品也是墮落山的經(jīng)濟支柱,從成功加入丹楓迎新會開始,墮落山的產(chǎn)品在驅靈學院也越來越有知名度,到目前為止,差不多每五名驅靈師中就有一位擁有墮落山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比如小擺件和生活日用品,雖然簡單,但卻充滿趣味。
但也有不受待見的外來人,那些人通常無意消費,也不想付出什么,他們只是想來墮落山探聽一些秘密,并想從中撈點什么好處。這種人是墮落山原住民最為討厭的人,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面生,不茍言笑或者笑的太過諂媚,比如坐在角落里暗中觀察,眼睛盯著某個正在談笑的人。
每當看到這些人,墮落山的居民們都會非常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