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娘這家伙,回回嚷著自己失戀什么的,從來都沒有正經去愛過某個人。她的情愛,更像是在過家家。
所以,她哭哭啼啼說自己失戀什么的,還真沒幾個妖能同情她。
鎖了庫房,胡安安鄭重聲明——家里再少東西,她就把她丟大馬路去。并且嚴厲申明,任何人都不準再給蛛娘一滴酒喝。
氣得蛛娘直罵她‘沒良心’,在店里死纏爛打耗了幾天,見實在騙不出酒喝,悻悻然溜了。
去了哪,胡安安沒有問。
蛛娘精的很,才吃不了虧。
到了七月初五,沈昀青也要走了。說是中元節快到了,他得去一個地方鎮鬼。臨走的時候,收刮了許多吃食。
日子好像一下子平淡下來,天天重復著過。
中元前一天晚上,胡安安褪去外衣,穿著一襲素白的寢衣,坐在梳妝臺前。她拆下簪頭,解去束縛,滿天黑發隨之披覆下來。素手執木梳,從頭到尾,一下又一下梳著。
都說日梳頭發三百次,可保養人體精、氣、神,使之頭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發變黑、食欲增加。
她偶爾想起來梳理個幾百下,不知會不會有作用。
外間忽傳鬼戾哭嚎聲,她手一抖。
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而中元,又有鬼節、亡人節、七月半之稱。
蓋因農歷六月三十日始鬼門關大開,掌管地獄的地藏王菩薩會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供祭,一直到七月三十日鬼門才會再度關上。?
這些天每到夜晚,胡安安就能看見有鬼怪滿街溜達。因死因不同,它們的死相也各不相同……殊途同歸,都不好看就是。
為不叫那些‘大廟不收,小廟不留’的惡鬼騷擾世間活人,大部分地方都有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汴州城也不例外。
節前數日,市井就有冥器、靴鞋、幞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紙糊架子等盤游出賣。
棺材鋪、香油鋪里最近生意格外好,好多人涌來買冥紙和佛香。冥紙燒在路旁,供給過路的孤魂野鬼,以廣結冥福。佛香要在自己家門口焚,于天黑時燃上,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著五谷豐登,這叫作“布田“。
胡安安有樣學樣,買了堆成小山的紙錢叫店里妖怪擺路口燒去。香油鋪的掌柜推薦給她一種紙鬼,說是最近新流行的,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她瞧著好玩,就一樣買上幾個。
香倒是弄的不多,怕熏到食客。
中元節前幾日,好多食鋪都接到了相熟食客下的糕點果子訂單,多要求面制,這都是準備供奉祖先的。‘有家’食鋪接的單子也不少,大大小小近百單。
胡安安趁機提出單子太多,晚上干脆早早關門準備訂單的好。店里妖怪無不贊同,左右入了夜街道上就再無人影走動。這是人們怕被孤魂野鬼拖了作替身去,才不敢再外出。
近日里煙花鄉甚是冷清,大開門,卻無人光臨。不過,這都和食鋪里的妖們無關。
今天也一整天在廚房里頭蒸作面桃、面龜等糕點,到了夜間才算是弄好了各家需要的,叫大小虎給送去。另多備了些,留做明日用。
抬頭望望窗外晃蕩的不明黑影,胡安安抿了唇,十分淡定地鉆被窩里,將自己裹成蟲繭。
恩,她才不是怕了,她只是困了而已。
被子抖抖,高高隆起的那一團又扁了下去,縮成更小的凸包。
大小虎還在送貨,仍需點時間才能返家。
小團子被他爹帶了走,說是借用兩天。
陸展元那家伙以當弟子的該祭奠師娘為由,拐帶小半妖去了生母墳頭。
胡安安感嘆他的不幸,備下了糖饅頭、白囍餅、面龜、面桃、建昌紅酒等物作祭品。
小團子雖懵懂無知,不知是來了生母面前,一應禮數仍不可缺。
……外頭鬼哭狼嚎甚是討厭,店里就剩下她一個,著實令人寂寞……恩,她才沒有害怕!
閉眼躲被窩,小金龍卷著尾巴縮成小小一團。
待得雞鳴聲起,安靜了一夜的汴州城又開始鬧騰起來。
走街串巷的挑夫背著籮筐,挑著擔子,呦呵聲拉的極長。
這一日,大多數小販天未亮就開始趕趟兒,多是兜售穄米,挨家挨戶叫賣。昨日里則賣練葉、麻谷窠兒和洗手花的多。這些都是供養祖先用,乃告祖先秋成之意。
炊煙裊裊,家家戶戶祭祀祖先,有些還要舉行家宴,供奉時行禮如儀。
街道口寬敞處搭起了法師座和施孤臺,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
路過的人都要對它們拜上幾拜,不知是什么禮。
到了午時,街上叫賣的貨郎口里的詞換成了轉名菜花、花油餅、馂豏、沙豏等食兒。
街頭跑耍的孩童大多身上都帶著廟里求來的開運避邪的物品,像是護身符、佛珠之類。
胡安安跟著大小虎來到施孤臺,與好些個街坊四鄰在那碰了頭。大家都帶了食兒準備擺臺上,底下用紙扎花盤拖著。這都是祭祀過鬼魂的,等法師做完法后再焚燒掉。
祭祀鬼魂的物品是不可以再給活人食,怕招災。
大伙兒準備的多是瓜果和糕點,費不了幾個錢,燒了也不心疼。大虎與小虎卻合力抬了全豬、全羊、雞、鴨、鵝,上臺。事前胡安安的蒸煮過,放了好多料,與給活人食的一般做法。
“元娘好大的手筆。”李大娘嘖嘖稱贊,圍著食兒轉幾圈。
胡安安笑笑,不多言。
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鐘,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后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復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食撒完,有家食鋪供上的食兒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引來驚呼一片,稱贊法師道法高明。
胡安安抬眼,施孤臺上圍滿了赤身裸體、瘦骨嶙峋的餓鬼,一個個伸著黑手取東西吃。
除了她做的那些食兒旁圍滿了餓鬼,其他人上供的食兒處空空如也。
這可不妙,眾矢之的可不好。
她被人纏著說話,騰不出手來,暗中朝大虎遞了眼神,往臺上看看。大虎秒懂,悄悄施了法,隨便撿了幾家的瓜果糕點收起來。
“咦,陳家的,你們供的食也被受用了。”
“哎,我家的也被用了。”
“……”
幾道大嗓門一出,圍繞著胡安安的人群就少了些,再有望過來的,有其他家分擔,視線也和緩許多。
悄悄松口氣,幾妖不動聲色離開。
這一日,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幾妖瞧了一會兒,覺得怪沒意思的。
今日過節,胡安安偷得一回懶,叫大小虎作食,自己則不動。
江大胖回了自己家去看望子孫后代。平日里胡安安雖沒有拘著他,除了食鋪這一片地兒外,他從不踏入其他地方。說是怕被法師或番僧給捉了去。
歇了一個上午,一個中午,半下午的時候她還是沒忍住去了后廚。
到了晚間,河邊圍滿了準備放水燈的人群。
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
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張燈結彩慶元宵。‘中元’由上元而來。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
不過,人鬼有別。
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有些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里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里。
按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
胡安安瞧得有趣,應景兒也放了一盞。
按照小說套路,這種時候俊男美女最容易發生點愛情的小火苗。
她長得也好,穿得也富貴,好些個一心想與‘富家小姐’來場可歌可泣愛戀的窮書生們就瞄上了眼。他們巴巴得湊過來,維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開始吟詩作對。
雙手揣懷,胡安安撇嘴,她看起來有這么傻么?
晚上還有其他活動,放了燈,她無視邊上賣弄的書生們,利利索索地離去了。
大小虎正在店后面等著,他們都推了輛獨輪車,上面用布蓋著,裝了好些物。
“走吧。”
少女腳步輕快,悠閑自在地跟著虎崽后頭。
對于妖怪們來說,中元節最重要的項目乃是逛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