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農是個頂有心數的人,他知道李孝欽是利用沈長柯手中的權勢在調查李孝鐮,但是眼下的環境顯明不適合說破,所以他只用“那件事”來代替了。
李孝欽一壁向庭院走去,一壁側首對蘇農說:“你辦的很好。”
李孝欽穿過抄手游廊時,那排花房的一角映入眼眸,他疾促的腳步緩了下來,瞬間他便收回眼神疾步繞過一排排房子,朝花廳走去。
沈長柯正束手背心朝外站著,聽見腳步聲猜想是李孝欽來了,他立時轉身,俯首道:“王爺。”
李孝欽朝不遠處的紅木圈椅比了比,說:“沈大人久等了,快請坐。”
沈長柯微微頷首,繼續說:“王爺,據屬下的線人來報,近來經常有裝扮成商人的柔然細作與襄王的近身侍衛曲良漢來往頻繁,經微臣暗中偵查發現,那些商人來往運輸的馬車上俱是一些軍需物資,且柔然王子斧軻也混跡其中,微臣由此推斷,襄王似乎要有大動作。”
李孝欽不由的臉色為之一變,“沈大人可調查清楚了?”
沈大人忙站起,揖手道:“微臣奉王爺之命秉公調查,覺決計不摻染任何私人恩怨。”
李孝欽打量了他一眼,說:“沈大人誤會了,既然我們都是為了社稷安危,自然是要有坐實的證據,否則皇上那里我們要如何善了?”
沈長柯似有所悟的點點頭,“還是王爺思慮周全。”
李孝欽冗忙了一天,此時已有些乏力他按了按太陽穴說:“沈大人辛苦了,這件事還得煩你仔細盯著,我們好伺機而動。”說到最后他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沈長柯。
沈長柯終于等到了這句話,他按捺著激動的情緒亢聲說道:“是,王爺微臣定不辱使命。”
襄王府邸一個漢人裝扮身形健碩的男子,正在偏殿的小軒內與李孝鐮商量著什么,幾縷亮眼的陽光從雕花窗櫳里欺了進去,幾株合歡樹的樹冠倒映在窗櫳的西紗窗上,在和煦的金風中搖曳,幾片早已落入塵埃的葉子被風一吹,又輕輕卷起飄搖。
那人道:“襄王做事就是當心,眼看整個天朝都即將在你一手掌握了,平白暢談幾句還要如此蔭藏,你們長安的深秋不像我們大草原,如今難得有這樣的陽光,卻要門窗緊閉不能盡享真讓人失了興致。”話畢他就伸手推開了窗子。
李孝鐮呵呵了幾聲,說道:“斧軻王子怎樣忘了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天下即將到手和已經到手我想還是有分別的,在這關節時刻還是謹慎些以保無虞。”
斧軻拂然道,“你們漢人就是思慮過多,在自己的府邸都不能暢談,這天下之大可還有盡情之處?”
李孝鐮訕笑道:“斧軻王子此言差矣,你可聽過失之毫厘,所謬千里,自古成大事者必是心細如發,謹慎些不是因沒有可信的人,而是用來防備有他心之人。”
斧軻朗笑了幾聲,背對著窗櫳,雙手臂肘支在窗臺上,“好吧好吧,你若執意如此我也不必多說。我且問你運往邊關的糧草準備的怎么樣了?”
李孝鐮餳了斧軻一眼,“這會子斧軻王子如何這樣著急呢?”
斧軻笑道:“你們漢人不是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么?我們柔然人從來不做折本買賣,我們助你夙愿得償,你答應我們的陽關以北所有城池都歸柔然可是作數?”
李孝鐮聞言面上的肌肉抽了幾下,眼底有一閃而過的寒芒,旋即他笑道:“如何不作數?待我登上大位,幾座城池又算得了什么?”然后二人相視笑了起來,這微笑背后各自的意義恐怕也只有當事人才知曉。
這日清晨風輕云淡,甫升起的半輪紅日把東邊的云彩也染成了橘色,幾只翠鳥在枝頭嘰嘰喳喳的擾的人無法入眠,李孝鐮正計算著起床,門外便傳來曲良漢急促的敲門聲,李孝鐮微閉雙眸,待神志清醒后不耐煩的說道:“進來。”
曲良漢惶急的說:“王爺不好了,咱們運往邊關的糧草被劫了。”
李孝鐮身子微震,盯著曲良漢問道:“可知道是誰干的?”
曲良漢搖了搖頭說:“對方好像是有備而來,劫完糧草就迅速撤離了,現場沒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痕跡。”
李孝鐮清淡眉宇間露出一痕煩憂之色,“沒想到做的如此機密,還是被人竊去了風聲。斧軻那邊怎么說?”
曲良漢說:“屬下派去的人回來說,斧軻的意思是他要約王爺到老地方再重新計劃此事。”
李孝鐮握緊的骨節咔咔作響,他恨恨的說:“這個斧軻,勇氣有余智謀不足,做事從來都不用腦子,才至大意走漏了風聲,壞了本王的大事,若是一般的山匪劫去也就作罷,怕便只怕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行動。”
曲良漢看著怒火中燒的李孝鐮說道:“王爺我們現在要怎么辦?”
李孝欽將一手扶著額頭,緊抿著下唇說:“你去準備一下,隨我去會會斧軻,看他怎樣說。”
曲良漢俯首道:“是。”
李孝鐮二人至憑欄軒時,斧軻已經早到一步,李孝鐮神色不豫的說:“眼下緊要時刻,怕這地方以不安全,斧軻王子作什么還要約在此地?”
斧軻謙然的笑道,“之前是我大意了,勘察現場的人回來報我,說看他們作案的手法與速度像是盤踞附近的山匪。如此也好,最起碼不是被人盯梢了。”說畢他心虛的用眼角覷了一眼李孝鐮。
李孝鐮極力隱忍怒氣,以后做事少不了他的幫助,此時若是發作不免有傷大局,既然知道是了是山匪所為也就放心些了,他緊鎖的眉心微微舒展,“有勞斧軻王子了。”
斧軻笑道:“哪里哪里,若不是我粗忽,就不會有這次損失,常言道好事多磨,仔細思來也合該有此一劫。”既然此次合作雙方各有所圖,斧軻也不好一味托大,便自打圓場的寬慰起來,說著二人就倚著石桌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