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年底,冬天還未過去,春天就遠遠不會到來。
這日一大早,賈珠和李紈夫婦還溫存在被窩里,丫鬟便匆匆來通報,說是大學士李守中的人出現在了賈府大門外,急著要叫賈珠過大學士府去。李紈心里還抱怨了幾句,哪有老丈人一大早把女婿從女兒身邊粗魯要走的道理。賈珠安慰了幾句,興許是有朝中大事要商議。李紈也不多言,先是幫著賈珠穿衣結帶,然后讓丫鬟準備一些府里做的糕點,讓賈珠一起帶過去。李紈對于這位身居高位的父親是又愛又恨,以前不過是國子監祭酒這么一個閑職,卻也不見得他有多清閑,心里只惦記著那些學生,女兒還沒出嫁倒像是已經出嫁了,如今成了內閣大學士了,整個朝局都裝進了他的心胸,何況李紈已經嫁入賈府,如同潑出去的水,在他心中似乎就更沒有什么位置了。賈珠拿著李紈送給老丈人的糕點,匆匆出門了。若不是為了公務,賈珠本應該帶上李紈一起去大學士府的,這位老丈人也真是大公無私,每次想起他賈珠都是因為公務,似乎就沒有把他當做是自己的女婿,更不必提想起他的女兒李紈了,賈珠心想,看來這次要好好給老丈人提個醒,讓他下次不要把李紈當不存在,別有了女婿就忘了女兒了。
對于此次李守中突然叫他去,賈珠心里沒有底,不知所為何事。一路來到大學士府,賈珠腦海中想著近來處理的一些事情。首先是秦可卿以死替身公主的事,這是皇后通過賢嬪元春秘密下達給他的懿旨,按理說李守中是前朝大臣,不會參與后宮事務,公主病重的秘密連當今圣上都不知道,想來李守中就更不會知曉了。如果不是秦可卿的事,那可能就是國子監書庫翻譯印刷西方經典這件事了。此事由賈珠和曾經的西方傳教士、如今的國子監黑袍監生艾利歐合力策劃實施中,此前賈珠已經將此事向李守中征求同意,李守中雖說對那些西方經典不屑一顧,但還是準許了,興許是想看西方經典的笑話,畢竟千百年來的士子們都是做四書五經這些東方經典的學問,賈珠卻要推舉西方經典,這豈不是在自討沒趣!當然,若是西方經典歪打正著,當真能俘獲士子的心,倒是能讓賈珠在國子監樹立起威信,為他日后升任國子監祭酒鋪路,如此一來,李守中反而喜聞樂見西方經典在國朝問世了。其他并沒有什么要緊事,莫非李守中此番叫他來就是為了西方經典的事,該不會是反悔不讓搞了吧!賈珠一時感到迷糊和慌亂,只等見到李守中方可安心和踏實。不料,聽李守中說起匆忙叫自己來的緣由之后,賈珠更加不踏實了。
當賈珠見到岳父大人李守中時,李守中已在書房等候多時,表情凝重,神態顯得十分困倦。原來,李守中急著要和賈珠商議的事情竟然有關身在揚州的林如海。萬萬沒想到,就在昨日,太上皇當年欽點的巡鹽御史,堂堂前科探花林如海竟然被都察院參了一本,還有多位江南省地方官員匿名舉報林如海以權謀私,昨日夜里,相關證據已被內閣截獲,地方官員的湊折也都被李守中暫時壓下了,暫時還沒有上報,對外只說等候進一步查實。若是他人,李守中早就毫不猶豫湊報上去了,然而這林如海乃是賈府姻親,是賢婿賈珠的親姑父。此事可謂燃眉之急,李守中愁得一宿沒睡,因此,今日一大早,李守中就派人去把賈珠叫來了。眼下,賈珠絕不相信姑父林如海會做出以權謀私的事情。都察院彈劾自家的御史,這還是鮮有聽聞的,想必其中必有貓膩,賈珠希望親自徹查此事,還姑父林如海一個清白。然而,李守中急著叫來賈珠,卻并非為了調查此事,此事證據確鑿已無需再做調查,之所以對外宣稱等候查實,不過是為了拖延時間,給林如海做最后的選擇。賈珠不明所以,急問李守中是什么樣的選擇。李守中一聲嘆息,說出了令人絕望的四個字,生死抉擇!
原來,對林如海以權謀私的彈劾證據確鑿,李守中本應該立即上報當今圣上,予以最后的裁決,而他之所以拖延時間,無非是考慮到林家的家風聲譽,畢竟當今圣上對老臣并無多少情義,在自己的親叔父義忠親王一案中,當今圣上都沒有表現出一點仁慈之心,何況區區一個前科探花巡鹽御史,想必若是上報當今圣上做最后的裁決,林家必然身敗名裂,五世之功毀于一旦。眼下,李守中雖然將湊折和證據截留,但此事終究無法隱瞞太長時間,多則半年,少則一個月就會敗露。李守中覺得,為了保全林家的名譽,林如海唯有死于任上,并捐納全部財產交給國庫,李守中方可勸服當今圣上不再追究。李守中匆忙叫來賈珠,便是要他立即親自給林如海書寫密信一封,快馬加鞭送往揚州,向林如海提及此事的利害關系。林如海若是果真犯事,收到書信自然一看就懂,至于如何選擇,以林如海在官場多年的謀略想必自有定奪,如若他是遭人冤枉,賈珠的信也算是一個提醒,讓他有一個防范敵對的心理準備,此番折騰也不無益處。賈珠領會李守中的用意,立即返回府中,準備手書一封密信。
奮筆疾書,賈珠想的不是那都察院彈劾巡鹽御史林如海究竟暗藏什么貓膩,更不是姑父林如海有什么理由做出以權謀私的事情,他更多想到的是遠離家人寄居賈府的林妹妹。就算林如海真的犯了事,想必也有其難言之隱。賈珠帶著矛盾的心里寫下了那封信,雖然內心更加希望姑父為了林妹妹,可以不顧什么林家顏面,而是盡量活下來,為了林妹妹而繼續活著,但在言語之間,賈珠還是沒有提及林妹妹,他不愿姑父背負太多東西,畢竟那樣活著只會讓林妹妹一起負重受苦。就算沒有姑父林如海,賈珠相信林妹妹生活在賈府中,他可以照顧得很好,何況林妹妹若是知道此事,想必也不會自私地要求林如海留下。賈珠在信中按李守中所言,提出兩條路供林如海選擇,一是主動認罪,想來裁決的結果不過是就地免職和沒收財產,雖林家顏面掃地,但死罪可免,林如海不會因此丟了性命,二是選擇死于任上,主動捐納全部財產交給國庫,哪怕事情敗露,李守中也可向當今圣上求情不再追究此案,對于這個選擇,林如海雖然是死路一條,但林家顏面尚存,興許當今圣上為表林家五世之功,還能給個加封和謚號。賈珠的密信寫就,隨即八百里加急送往揚州。
幾天之后,林如海的回信送達賈府,信卻徑直送到了賈母老太太的手中。老太太看了書信說,林如海因為身染重疾,寫書來特接黛玉回去。賈母未免憂悶,只得忙忙的打點黛玉起身。賈珠想來,這封信的意思再清楚不過了,林如海選擇了第二條路,托辭身染重疾,書信一封接來黛玉見最后一面,其實是備好了毒藥,伺機死于任上。難道姑父林如海真的犯了事,還是說受到了什么人的脅迫?賈珠仍然無法相信林如海會以權謀私。眼下,由不得他多想,只聽見賈母老太太說,定要找個人送黛玉去,且到時仍叫帶回來。賈珠因為國子監書庫的事務繁忙,又怕此時與林如海接觸引來朝中耳目,于是不能親自護送黛玉,卻見李紈悶悶在家無聊至極,便向老太太主動提及,讓李紈親自送黛玉南下揚州,便由兩個小廝文韜和武略、兩個丫鬟碧月和素云一路陪伴,守護前后左右。老太太欣然同意,一應土儀盤費,不消絮說,自然要妥貼的。作速擇了日期,李紈同著黛玉辭別了眾人,帶領著仆從,登舟往揚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