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人馬馳出大宅,一路向西,一路向北,最后一路竟然前往了與孫策目標方向相同的東城。
這一變故看的孫策腦子一亂,以為自己盯梢技術退步,被看穿了,袁紹這是用分兵之計迷惑自己。隨即又一對照城中局勢,才猛地發現事態進展之迅速已經遠超了自己想象。
再不遲疑,孫策直接縱馬急行,前往東城與祖茂會和。
……
洛陽西園,傳說中靈帝藏寶享樂、縱欲無度之地,其靡亂之處堪比紂王酒池肉林。可這里同時又是靈帝“勵精圖治”招募兵勇之所,“西園八校尉”名傳天下,如今更是出了袁紹這種一方豪雄。從這點來看,不得不說是一件極為諷刺的事情。
歷來權勢熏天的帝王就少有不去恣意享受的,只是程度有差罷了。這樣的行事作風也就給了史官發揮的余地。因身為帝王,才能什么的也就被那些風流軼事所掩蓋,成了盛世掩蓋之下的昏君,其中最明顯的莫過于李隆基那貨。
而靈帝比之李隆基還有所不如,大漢走入暮年,雖然仍舊兵強馬壯,制衡四夷,卻因橫征暴斂、天災人禍而導致民生凋敝,比之唐末猶有不如。
西園這個地方,因為靈帝的原因已經臭不可聞。而如今,一個在后世名聲更惡之人,卻是占據了此處,成為西園之主。
董卓,起于微末、位極人臣,如今已經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來自西北邊荒的董卓,生來奉行的就是殺伐之道,否則也難以在對外族的戰斗中生存,從而崛起。從這一點來看,其后的公孫瓚、呂布、馬超,其實也大都是這樣的性格,只是沒人做到董卓的高度罷了。
如此不按“正道”行事,自然也就不為當世的主流官場、世家大族所容,被打做異類、褒貶功過也就不會出乎意料了。
二月十五,遷都長安之事議定,眾臣之中多有反對之聲。次日董卓貶責文臣,殺朝中重臣數十,夷族者眾。
而這些被夷滅全族者,多為世家顯貴,橫征暴斂,家資豐厚者。
血仇就此結下,董卓自認為退居長安便可與世家分庭抗禮。可殺戮手段一出,便是不死不休之局!翌日長安,也不知漢家天下誰屬!
……
顏良和文丑來到西園之外已是午時之后,天氣燥熱之時,此時北地還未有鳴蟬,戒嚴中的洛陽城中一片死寂,有若鬼蜮降臨。
二人穿著一身普通的西涼騎軍軍服,為了掩人耳目更是連趁手的兵器都未攜帶,而是改用了西涼軍中的制式長矛。
“大哥,我總覺得淳于瓊那廝靠不住,主公那邊也不知如何……”
文丑一臉憂慮,與身邊的顏良小聲攀談。
“主公既然有命,你我尊令行事便是,大不了一會兒下手干脆點,盡快解決掉董賊,也好前去與主公會和。”
文丑聞言,默默點頭,心中不好的預感非但沒有減低,反而更重三分。
就在文丑憂心忡忡的時候,顏良一聲低喝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看!火頭起了!”
文丑聞聲望去,只見遠方隱有喊殺之聲,煙塵滾滾之間,似是有大火正在急速的蔓延。
二月天中,天干物燥、風勢急勁,正是火患泛濫的時候。此火,來之更顯兇惡,卻不似尋常失火。
“不對,火頭離得很遠,不似內應發出的暗信!”
文丑在心中默算距離、風向。發現火起之處乃是洛陽城中,并非約定的西園之內,頓時大驚失色。
文丑話音剛落,城中火頭四起,漸成圍困之勢,而西園之中也于此時有了火光騰空而起!
“來了!”顏文二人同時眼神一凝,死死盯住西園方向的角門。
這便是張郃入城后的第二個收獲,調動西園內袁紹舊時部署的探子,放火將董卓趕出西園。
天時之力乃是軍爭第一要旨,也無怪乎雙方同時做起了“縱火犯”這一個有前途的職業!
兩人凝神靜觀片刻,就聽西園之中人馬喧囂,似乎有蹄聲由遠及近傳來。
“將角門打開,護著董公出城匯合胡將軍!”
遙遙聽著園內喊聲,顏良與文丑不自主的握緊了手中兵器。
角門應聲洞開,十余騎隨之沖出,當中一人身高比之顏文二人也不遑多讓,只是年事已高不復健壯,身形顯得有些肥胖。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如今的西園之主,董卓、董仲穎!
其實若是火頭起來的時候,董卓才披甲調兵,那至少還要一刻鐘時間才能殺出來。可湊巧的是,董卓與李儒商定的焚城時間也是午后日頭最烈之時,而董卓所部早已完成整備,就等火起時殺出洛陽打通道路。
可出乎董卓意料的是,還沒等自己下令于西園之內放火,西園中卻突然火勢大起。董卓親衛慌亂之下,便擁著董卓自沒有起火的角門沖了出來。
……
董卓跨馬提刀當先殺出,雖然久未上陣,可年輕時的勇武雄姿仍在,讓人一眼便能看出當年縱橫沙場時的那股銳氣!
顏良自然不會放過此等良機,對身邊文丑一聲低喝。
“董卓就交給賢弟,為兄自去阻敵!”
顏良與文丑關系向來親近,自不會去爭這擊殺董賊之功,話音剛落就拍馬殺出,直沖角門處源源不斷殺出的騎兵沖去。
文丑也知事態不容遲疑,緊隨顏良身后,直奔董卓。
……
董卓親衛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此前突起火頭有些亂了方寸,如今自然知道其中頗有蹊蹺,提了幾分小心。
此時見了二人殺出,也不慌亂,分出數人圍上顏文二人。
可即便如此應對得宜,也沒能阻住二人分毫!顏良招法嫻熟,文丑勢大力沉,殺入董卓親衛之中如入無人之境,轉瞬間便將董卓親衛騎軍從中一斬兩段。
隨著董卓親衛沖勢受阻,顏良直接順勢一橫,將后續之人擋在身旁。長街之上以一敵百,生生攔住了后邊的數百人。
轉瞬之間,董卓親兵騎隊亂作一團,爭相簇擁間卻不得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