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叔將軍在并州與我一同募兵的時候就已經跟遼說過他與大哥共過患難。”張遼接過話道:“他還說如果不是大哥曾經出手相救,他早就死在了北方胡人的手里。”
“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呂布微微一笑,回憶道:“想當年我與稚叔一起在并州從軍,北方的羌、胡、鮮卑經常南下襲擾各鎮,并州軍力匱乏不足以應對,且胡人騎兵多為小規模襲擾,搶完就走,讓當太守頗為頭疼,所以太守調派我與稚叔一同巡守邊關各鎮。”
“秋季中原豐收,是鮮卑南下的高峰期,稚叔體恤流民疾苦,經常會省出一些軍糧救濟災民!在一次救濟的過程中突然遇到一大股鮮卑騎兵突襲,稚叔此去救濟災民所帶兵馬不多,鮮卑騎兵又多是驍勇善戰之輩,這鮮卑騎兵一看是我并州的將軍豈肯放過?故稚叔不幸被圍。”
“當時正巧我巡邏經過,看見自家兄弟被圍豈有不救的道理?隨后我帶兵擊退了鮮卑騎兵,救下了稚叔,此后他與我私下多有來往,若論認識的時間,我與他比與文遠還長些。”
“如此一來。”張遼眼前一亮,“只要書信一到!稚叔將軍必定來助大哥。”
“嗯,如若稚叔將軍相助,我們手中又多了一只勁旅,我手里面的三萬人馬,加上他手中的兩萬,我們已經有五萬甲兵,最少還需三萬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說罷,呂布眼中閃著一絲凝重,因為前世殺掉董卓錯就錯在沒有充足的兵力保證,在賈詡獻計李傕、郭汜帶西涼軍反攻長安之后,他只能帶著貂蟬戰敗棄城而逃。
當然在史書上記載,當時呂布殺掉董卓之后李傕、郭汜所帶領的西涼軍本來是要投降的,但是掌握了朝堂政權的王允錯誤的決策使得本來有利的局勢變得支離破碎。
錯誤的決策讓本來的勝利者變成了失敗者,也讓他變成了李傕、郭汜刀下亡魂。
穿越之后李傕、郭汜會不會投降還是個未知數,天知道現在所處三國這兩個挨千刀的會不會投降,萬一他們要是突然想通了決定不投降.....
那沒有足夠兵力的呂布搞不好又要來一次被縊殺白門樓了。
想想這種悲慘的結局他便覺得頭疼,這好不容易中了一次宇宙級別的大獎,就這么死了多可惜。
所以穿越之后,這董卓還是要殺的,但是得在具有十足的把握之下才能殺,畢竟肉只有吞下肚子里才是自己的。
“這三萬人馬?大哥打算從何處去尋?”張遼問道。
“這里!”呂布指了指地圖上并州所轄屬地,“并州乃你我之根基,丁原死后各郡之間多隔閡,誰都不服誰,這時文遠若到,則并州諸將誰敢不從。”
“妙計,大哥妙計!”張遼猛的一拍案桌,“我在并州募兵之時還留有一些舊部未隨我前來,只要我此去并州他們必定追隨,到時候在到各州郡募齊兵馬南下,我和大哥里應外合,則大事可成!”
“只是....”想到這里張遼忽然又有些擔心,“如若我去并州募兵,那大哥派誰去跟稚叔將軍送信?要知道稚叔將軍駐地在北方,距離虎牢不近,而且一路上還要穿過其他諸侯的營地,萬一出了什么意外?”
“文遠盡管放心,我已經想好了前往的人選!”呂布道。
“是宋憲?還是魏續”張遼放心不下,問道。
“當然不是他們!”呂布抓起張遼的手,在他的手心寫了一個字。
“是他?”
“文遠認為如何?”
“大哥平日不是有意疏遠他嗎?“張遼道:“怎么突然想起來用他來了?雖然我覺得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大哥真的相信他嗎?”
“當然相信!”呂布微微一笑,“高順將軍追隨我多年,就算我一直冷落于他,他始終對我都是忠心耿耿,這種打都打不跑的人我不信,難道會去信宋憲和魏續?這兩個人平時花言巧語,絕對不可重用。”
“原來大哥一直在試探他們,今日如若大哥不說,豈不連張遼都被你蒙在鼓里。”張遼猛的吸了一口涼氣,怪不得他一直不明白,為何呂布總是對沖鋒陷陣的高順不聞不問,而對阿諛逢迎的侯成和魏續委以重任,原來這都是他御人的手段,從頭到尾他就一直在暗中觀察。
“哈哈!現在我不是與你說了嘛!”呂布冷峻的拍了拍他的胸脯,其實心里早就樂開了花,如果不是有著穿越的先知先覺,他也不知道宋憲、魏續、侯成這三個王八蛋會在他被圍城的時候開城投敵。
而且你投敵就投敵吧,人為自己謀一條生路沒什么,關鍵是這三個撲街還把高順、陳宮和他都綁了,直接讓他輸掉了最后堅守的機會。
“這并州募兵一事宜早不宜遲,大哥認為我們應該何時動身?”
“你待我想想!”呂布考慮了一會,“明天吧!今天晚上我去董卓軍帳赴宴,想辦法先探探他的口風,這個事情想要瞞過董卓不難,但是要瞞過李儒就有些懸了!”
“也好!”張遼道:“李儒這人雖然生得文弱白凈,但是心里卻是心狠手辣,再加上董卓大事小事多問計于他,如果他在董卓耳邊說了什么影響到我們的話,讓董卓有了防范,這就不好辦了。”
“這樣吧,為了以防萬一,今晚我只與董卓說明日我去襲十八路諸侯糧草大營,這樣一來他就不會對我有什么戒備心了。”
“襲袁術糧草大營(十八路諸侯糧草為袁術調度)?”張遼道:“為何這襲擊糧草大營的事情也要與董卓去說,這董卓又不懂兵法。”
“然也!非也!文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呂布笑道:“董卓是不懂什么兵法,但是李儒懂,如果我跟他直說讓你去并州募兵,他肯定不會讓你單獨前往,因為他會擔心我的兵力超過董卓控制的范圍。”
“但是如若我去與他說,我要去襲十八路諸侯糧草大營,他便一定會答應!只不過在襲營的過程中,要是順便在中點袁紹的埋伏,這信不就送到了稚叔那里去了嗎?”
“而且,這既然是中了埋伏,你被袁紹大軍所圍,下落不明,生死未知,也是正常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