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薄霧彌漫,芳草地上泛著顆顆晶瑩的露珠。
一大早,田秀英趕出牛車拉著夏瑾夫妻倆去永安鎮趕大集,采買一些急需的用品。
牛車剛行到蘇家的拐角,就見蘇家的長隨蘇紫姍正無聊的蹲在草地上仰頭看天。看見她們經過,蘇紫姍騰的一下站起身,躊躇著想過來又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這幾天在一起幫著夏瑾修房子大家都已經混的很熟了,田秀英就笑著問蘇紫姍:“你一大早的在這干啥呢?”夏瑾也疑惑的看向蘇紫姍,秋雨掃了一眼便垂下頭去,避到了夏瑾身后。
蘇紫姍看著夏瑾,尷尬的撓了撓頭,“沒……沒什么事,閑著無聊,你們干啥去?我能不能跟你們一起去?”
蘇紫姍的黑色西番蓮紋靴屢已經被晨露打濕,挽起的秀發也被白霧沾濕了一層,可見她在外面等她們很久了。
夏瑾不由想到昨日田秀英刨完墻洞張春蓮接手裝暗格的時候,李淑芬扒眼見她們在屋里鼓搗半天也沒出來,橫沖直撞的就要往屋闖,若不是被蘇紫姍陰差陽錯的攔下來,李淑芬非闖進屋看個正著不可。
想到這里,夏瑾笑著點頭,“上車來吧!”不管她是有心還是無意,既然她沒有什么惡意就讓她跟著好了。
田秀英看著隱隱松了口氣的蘇紫姍,不由瞇起了眼睛,什么閑著沒事干無聊,全是鬼扯,明明是特意在等她們,不,從始至終蘇紫姍都沒看她一眼,蘇紫姍等的是夏瑾。夏瑾有什么好讓人惦記的!無非是……
田秀英想到這里,暗暗防備起蘇紫姍來。
被田秀英如探照燈般的目光緊緊盯著,蘇紫姍越發尷尬起來。其實她只是奉命來保護她們的并沒有什么惡意,上次若不是她暗中扔了一顆石子卡住了劉老三坐著的牛車車輪,她們一定會在劉老三家撞見個面碰面,如果沒有她出手事情哪會進展的那么順利,可這話她卻不能說出口。
蘇紫姍正不知如何解釋才好,那邊夏瑾已經跟她的夫郎商量起一會需要采買的物品來。蘇紫姍見夏瑾對她并不反感,也就干脆閉口不語。只要讓她跟著就行,別的倒無所謂。
到了永安鎮田秀英找熟人寄放牛車,隨后四人浩浩蕩蕩的進了布莊。
秋雨扯了兩間屋的花布做東、西屋的窗幔,他選的是店里價錢比較低廉的花布卻買的多,秋雨與掌柜的據理力爭講了半天價格,把年過四旬的布莊掌柜氣的撅鼻子瞪眼睛的,又無可奈何,這家布莊和秋雨做活的繡坊是一個老板,大家都很熟了,掌柜的知道秋雨節儉也不與他計較,只咬緊了牙關不肯松口。
秋雨漲紅了臉,他一文錢也不舍得多花,現在修房子銀錢嘩嘩的花出去,他就更不能亂花錢了。
“楊嬸子,我買了兩間屋的窗幔,扯了這么多布咱們又都是老熟人了,你咋能一文也不少合我呢!”
楊掌柜也很犯難,她不禁有些愁眉苦臉道:“小兄弟,咱們布莊的布料質量你也清楚,我就不多說了,就說你扯的這兩匹布,你的活計好眼光自然也高,這匹橙黃百蝶穿花紋的花布和這匹暗紫葫蘆紋的花布,這兩匹都是上乘的細布,按理應該一兩銀子兩匹,如今合你五錢銀子兩匹你咋還不知足呢!之所以定的價格低不是因為料子不好,也不是花紋有瑕疵,這兩種花色是這月剛染出來的新品窗幔,剛擺到店里頭試賣沒兩天,只記了布料的成本價,染料、人工、運費都沒算在內,若是賣的好就開始大批量染制,若是賣的不好就繼續研究新花樣,我們年年有新花樣才能抓住老主顧,老板那邊正焦心地等著結果呢!我私自做主選出兩匹最好的布料卻用最便宜的價格賣給你,你咋還跟我講價呢?”
兩個人各說各的就這樣僵持在那里,誰也不肯讓步。
夏瑾聽明白了,一個想再便宜一些,一個沒辦法再便宜了。她上前笑著拉了秋雨的手,又沖滿面愁容的楊掌柜微微笑了笑,“掌柜的先忙著,我們再選一選別的,稍后一起結算。”楊掌柜連連點頭,抹了抹額頭的汗,如釋重負的松了口氣,轉而去盯著小伙計收拾新到的布料。
夏瑾拉著秋雨往懸掛輕紗帳幔的方向看,她柔聲道:“咱們再選一選,后院門廊里的羅漢床四周我想掛上帳幔,紗幔上掛至廊頂,下垂至石階之上,不用時用帳鉤勾起,用時垂下,唯美飄逸,又能防蚊蟲。得閑時我陪你在里面喝茶賞景,或是你和秀杰舒舒服服的倚在里面做針線!我們春日百花盛放時掛上粉紗帳,秋日蕭蕭瑟瑟時掛上青紗帳應應景。咱們就選一套粉紗帳,一套青紗帳如何?”
秋雨溫順的點頭應了,他覺得妻主說什么都是好的,說什么都好聽怎么都聽不夠。
夫妻倆按自家的尺寸選了兩套紗帳,又選了一大包邊角余料,這才到柜臺前結算。
窗幔不能便宜,紗帳就不好再不便宜了,這次沒用秋雨講價,掌柜的直接讓到了她能讓的最低價,原本她們這個尺寸的兩套紗帳需要三錢銀子,掌柜的合他們二錢二分銀子,楊掌柜又親自給他們包了一大包好料子的邊角余料只賣二十文錢,秋雨看到里面有好幾塊又大又整裝的好料子,這才笑著向楊掌柜道謝,隨在妻主身后歡歡喜喜的走了。
一旁看了全程的蘇紫姍不由驚訝的瞪大了眼睛,原來男人還可以這么哄的!
跟在最后的田秀英只覺得男人太麻煩!有耐心把男人哄的服服貼貼的女人更麻煩!
之后夏瑾她們又去買了四斤棉花,棉花三十文一斤花了一百二十文,用來做迎枕和靠枕。花五十文錢買了一塊厚實軟綿的氈墊做羅漢床的底墊,花二百文錢買了六間房的欒紙糊窗。
接著又花二十五文錢買了一大筐的生姜大蒜回去栽種。
最后去買供飯的食材。幾人先去李冬梅的豬肉攤子買了十根大骨頭二十文錢,兩副豬下水和八只豬蹄十文錢,二斤五花肉四十文錢,一斤瘦肉十八文錢。
然后去米糧鋪子,買了一百斤玉米面花了三百文錢,五十斤白面四百五十文錢,五十斤大米三百文錢,在米糧鋪子就花了一兩銀子,她們算是老主顧了,老板給抹了五十文錢的零頭。
夏瑾打算下午去砍些春筍,讓田秀英幫著去自家水潭撈兩條鯉魚,晚上秋雨會去趙老憨家揀八塊豆腐,準備這些食材應該夠吃幾天了。
出了米糧鋪子幾人就搬著一堆東西坐上牛車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