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文的中學時代就這樣半途而棄了,盡管,他是那樣的渴望上大學。但他肩負著減輕家庭負擔的責任,一切都是自己的決定,面對這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抉擇,不管對與錯,他都無怨無悔。與上大學相比,他更看重的是能夠早些走上社會,早些工作掙錢。這,是他為這個貧困的家庭唯一能做的。
這所農業中等專業學校離家很遠,在省內的另外一座城市,即使坐火車也得一個多小時。此前,別說是這個城市了,就算是省城,楊夢文也從來沒去過。在他的記憶中,自己家鄉的那個小縣城也僅僅去過兩三次。一次是頭一年應屆中考時去參加考試,另一次是參加補習班后的中考,除此之外,就是那次去大姑家參加表哥的婚禮了。在他的眼里,縣城真是大呀,人很多,也從來沒見過這種繁華。盡管鎮上每到農歷二五八都會有集市,人也很多,但那是和縣城沒法比的。楊夢文甚至想,將來自己要是能在縣城里工作該多好啊!到那時可以把母親接上,早出晚歸,上班下班……總好過三伏天在莊稼地里割豬草吧?
在去這所農校之前,吃飯時閑聊,四哥說,聽說本來是農業系統給下屬單位領導的福利,讓他們的孩子讀個中專將來也好安排工作,咱這樣的家庭就算是讀完中專又能怎么樣呢?
楊夢文聽明白了,四哥說的是工作。他馬上想到了縣農業局的那位領導,心想,將來畢了業要是不給安排工作那就再去找那位領導,最起碼能上場部當個技術員什么的吧。不是得上三年學嘛,未來的事誰又能預料呢?既然自己選擇了放棄高中,放棄將來考大學,而是去讀這所中專,那就一定要好好學習,學出個樣來。
不知道楊夢文從什么時候起已經養成了這樣的意志品質,他還不明白更深的道理,他只是覺得,做任何事,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好,否則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而更重要的是浪費金錢。他不想讓家里強擠出來的有限的一點供自己上學的錢白白浪費掉。
按照錄取通知書上的要求,快要到學校開學的時間了,隨著日期的臨近,楊夢文不免緊張起來。他不知道接下來將融入一個怎樣的集體,不知道會遇到什么樣的同學,不知道自己的土氣會不會引來別人的笑話。他緊張的還有,或許從此后自己就會離開這個家了,誰知道畢業后會去哪里工作呢?盡管家是窮家,但他覺得自己實在是離不開呀!而離不開家的核心卻是離不開自己的母親。不知道自己上學后愛打架的五哥會不會惹母親生氣,不知道初中沒上完就輟學操持這個家的四哥會不會更加勞累,更不知道母親想要蓋一座新房子的錢能否攢夠。
由于上學晚,楊夢文那一年雖說已經十七歲了,可與別人家同齡的孩子相比,他卻比別人多了這樣一種牽掛,或者說是責任。盡管,家里沒人讓他這么想和這么做,因為畢竟還是個孩子,但那時的他這樣的想法卻在心底深處扎了根。
有了這些牽掛,他更加的不舍了,不舍離開家。因此,在開學前的那些天,他就拼命地幫家里干活。當時正值秋天,地里的莊稼開始收割了,他就和哥哥們一起到田里去揮鐮。割玉米、割高粱、割水稻、割大豆,割完還要用馬車拉回家里,碼成捆,垛成垛。忙完了一整天地里的農活,回到家里他又幫母親喂雞、趕鴨,或者蒔弄菜園,幫著洗菜、抱柴、燒火……
有時,五哥會笑著說,最近這小子咋這么愛干活呢?
母親打了他一巴掌,叫他不許說。
聽在耳里,看在眼里,楊夢文心里全明白,懂他的,只有母親。
農田里的活是很累的,有時,楊夢文會躺在裝滿糧食的馬車上望著天上的星星出神,他甚至很陶醉于眼前的生活與苦難。盡管累得腰酸腿疼,但他暗想,干農活也沒什么了不起嘛,其實就這樣做一個農民也挺好,最起碼不會離開家,不會離開母親。因為不離開就不會有牽掛,牽腸掛肚的感覺比干農活可難受多了。
然而,楊夢文注定是要帶著牽掛走的,從他有了牽掛那時起,就注定從此后將永遠也揮之不去了。
開學的日子終于到了。看著母親點燈熬油為自己做的新棉被、新棉衣,還有當裁縫的三嫂給做的新衣服,二哥給買的新鞋,楊夢文突然有種想哭的感覺,但眼淚卻就是流不出來。他不知道,其實,淚水早已經流到了心里。
當那天早晨,大哥楊新文扛著行李帶著他走出家門時,母親和哥嫂都在后面送。母親不住地叮囑著這個或那個,楊夢文都一一答應著。五哥楊代文笑著打趣說,咱們家的大學生要去上學嘍!楊夢文沒有提醒五哥說那是中專,因為他早已經下定了決心,雖然這是所中專,但他要把中專讀成大學,他自己的大學。
他跟著大哥已經走出很遠了,回頭看時,卻發現母親還站在家門前的那條土路上,張望著,張望著……楊夢文不敢再看了,他狠了狠心轉過身去大踏步走著,而淚水卻再也止不住了。
從場部臨時停車點上了公共汽車,楊夢文跟著大哥到了縣城,又從縣城坐公共汽車去省城,因為要想到學校就必須到省城坐火車,而別說坐火車了,楊夢文連見都是第一次見著火車。
當他和大哥來到省城火車站時,看見候車室那么高的建筑,那么多的旅客,還有那么多賣各色商品的柜臺,楊夢文一下子眼睛不夠用了,他看看這兒,又瞧瞧那兒,毫不避諱自己沒見過世面。是呀,對于他這樣的窮家孩子,又哪里見過這么大的世面哪!可是,他卻一點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而感到自卑或者難堪,窮,沒有什么好怕的,也沒有什么可以掩飾的。
然而,他不用掩飾人們也早就已經看出來了,其實不看也知道,他戴一副近視眼鏡,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藍灰色的土布衣服,再有就是那用塑料薄膜包著的行李,車站的旅客誰都明白這是個要去上學的窮家孩子。
本來,哥嫂們已經為楊夢文做了新衣服,但他執意要到學校后再穿,說是怕這一路上弄臟或弄壞了。因此,從家走時他還是穿著上高中時穿的那一身衣服,只不過前一天洗了又洗,雖舊卻是干凈的。而大嫂也早就準備了包行李的包裹皮,是那種帶格子的褥面,加上大哥準備的軍用行李繩,這樣捆成的行李也會很好看,可楊夢文怕路上弄丟了哥哥們和母親給拿的學費和伙食費,就把錢放在了行李里,他還多了個心眼,如果自己穿得土此,行李也破些,就不會有小偷盯著了。就這樣,他硬是讓大哥用塊塑料薄膜把行李包了起來,雖難看些,卻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不會被雨淋。
離開車的時間還早,大哥楊新文問他餓不餓。楊夢文捂了捂早就已經咕咕叫的肚子,連說不餓。大哥卻把行李往長條椅上一放,讓他看著,然后就不知去了哪里。可楊夢文剛用手扶著行李坐下,旁邊一位穿著時髦的女人卻手捂著鼻子往旁邊躲閃著,還一個勁地瞪他。楊夢文明白了,他二話沒說,搬著行李來到了一處墻角,然后放下行李蹲在地上等大哥。過了一會兒,大哥手里拿著幾樣東西走了過來,見他蹲在墻角,就問他為什么不坐著。他看了一眼遠處長條椅上的時髦女子,卻笑著對大哥說,他要去洗手間的水池里喝口水,有點口渴。大哥卻把一瓶汽水遞了過來,接著又把手里的東西一股腦地放在行李上。楊夢文一看,除了那瓶汽水,竟然還有一個大面包和一根很粗的類似于肉的東西。大哥說,這個叫火腿,里面全是肉,可好吃呢。楊夢文咧著嘴說,那得多少錢哪!大哥一邊給他把面包上的包裝紙撕下一邊說,沒多少錢,吃吧,都餓了!
那是楊夢文平生第一次吃火腿,真的很好吃呀!雖說面包自己以前吃過一次,但這叫火腿的東西可從來沒吃過。他一口面包、一大口汽水、一小口火腿,吃得這個香啊。這三樣食物吃到一半時,他笑著對大哥說:“吃得好飽啊,大哥我吃不下了,你吃吧。”大哥詫異地自語:“怎么吃得這么少?這火腿不好吃嗎?”說著,他嘗了一口,又自語,“挺好吃的呀?”楊夢文嘻嘻地笑,然后說是去廁所,就離開了墻角朝廁所走去。其實,別說是一個面包和火腿了,就算是有三個他都能吃光。不僅僅是餓,關鍵是沒吃過,好吃呀!他那是特意給大哥留的。雖說大哥已經上班了,但僅靠他一個人工資養家,還有孩子,還時常要幫助這個弟弟那個弟弟,他也不寬裕呀!而且這次送自己去上學,除了大嫂已經把作嫁妝的被面和布料拿了出來外,大哥還給拿了些錢作學費,這次送自己上學還要花路費,這些,楊夢文心里很清楚。
在廁所里,楊夢文看看四下沒人,他歪著頭在洗手池的水龍頭下接了口水喝,然后用袖子擦了擦嘴,長出了一口氣。而腦海里出現的卻是剛才喝了一半的汽水,汽水也很好喝呀!他記得,自己小時候最喜歡喝汽水了,為了能喝到汽水,那時的他天天盼著得病,那樣就可以讓父親背著去場部的衛生所打針,打完針父親總會給自己買一瓶汽水,外加幾個叫“光頭”的類似于餅干的東西。對于那時的楊夢文來說,覺得自己能夠生病是多么幸福的事啊,這幸福中不僅僅有汽水和“光頭”,還有就是,可以在父親那寬寬的背上趴著,不用擔心走路摔倒,也不用擔心是否能過得去路上那條小河溝。有時候,楊夢文也很后悔,后悔當初不該讓父親背著,哪怕讓父親拉著手走也好啊,父親干農活本就已經很勞累了,而積勞成疾的父親已經不在了,再也回不到從前了。楊夢文想,父親哪怕等到自己長大了能掙錢了也好啊,那樣自己就可以用工資給父親買煙、買酒。可是,自己永遠也不可能在父親身前盡孝了。現在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將來有了工作好好孝順母親。還有就是,如果能力允許,要盡可能地幫助哥哥們。
將所有希望都寄托于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楊夢文,終于和大哥坐著火車來到了學校。他不知道迎接自己的將會是怎樣的未來,還有,未來的日子里將會成長為什么樣的自己。
初進這所中專學校,看著那一排排高高的教學樓、宿舍樓、圖書館……紅墻碧瓦昭示著這所學校的歷史和濃濃的學術氛圍;還有,寬闊的排滿籃球架和排球網的運動場、綠草如茵的足球場,以及校園里那些參天的大樹、低矮的花草,伴隨著學校廣播里傳出來的樂曲,所有這一切都讓楊夢文感到周身熱血沸騰。或許自己這輩子都不會有機會上大學了,但這里一定會成為自己的大學。他為自己當初的這個決定而感到高興,誰說讀中專就不會有出息?這所學校不是培養了全省那么多農業方面的人才嘛,甚至還出了一位省級領導呢!或許,將來自己也會走上領導崗位,最起碼也應該是個技術員吧。
楊夢文暗下決心,要學好農業方面的技術,將來要當就當一名稱職的技術員。自己學的專業是園藝,種植蔬菜和果樹多好啊,最起碼吃菜不用愁了。那時,他腦海里浮現出的是家里上頓下頓吃的玉米糊糊里那些菠菜葉,還有,每到春天時他放學后和母親一起去田埂上挖的野菜:婆婆丁、曲買菜、薺薺菜、小根蒜、灰菜、蔞蒿芽,還有,雨天過后在草地上長出的“地瓜皮”、溝壑里或樹蔭下的蘑菇……想著那些挖野菜時的生動畫面,吃野菜時的歡快心情,楊夢文發自內心地感嘆:多么美好又廣闊的田野,多么幸福而快樂的生活呀!
他想,既然自己學習的是如何種菜,那從今往后一定不讓母親再吃那些野菜了,要吃就吃自己種出的真正的蔬菜,旱田或溫室里綠油油的蔬菜。
等新生報到結束,正式上課后楊夢文才知道,原來這所學校往屆招收的都是高中生,只有這一屆才招了這幾個班的初中畢業生。他感到自己很幸運,要不是這次機會,恐怕自己要進這所學校最起碼要讀完三年的高中吧,那豈不是又要花家里很多錢?但他又一想,即使自己讀完了高中也一定不會考這所學校的,以自己的成績一定會考上大學,即使不是老師們說的什么名牌大學,也一定會是所不錯的大學吧。
盡管自己只讀了兩個月的高中,但老師們都說,他一定會考上重點大學的。尤其是那位從BJ回來的英語老師,她堅信楊夢文將來一定能考上BJ的重點大學,因此,對于他去讀這所農業中專她是一百個不同意。她經常對楊夢文說,如果將來家里沒錢供,她供。在她看來,楊夢文不考大學實在是可惜了。甚至楊夢文都已經到這所中專學校報到了,她還左一封信右一封信地往回勸著,勸楊夢文回去讀完高中。每當看到那一封封飽含著期望的信,楊夢文就覺得眼熱心顫。自己又何嘗不想考大學呢?然而,自己所能做的,就是上好生活這所大學,在生活這所大學里學好如何去面對生活、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