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舊桃花面,頻底柳葉眉。
……
待得勝七與顏路勝負了然之后,過了一會兒,天宗曉夢大師開始站立而起,緩緩踏入場中。
而隨著她的動作,只見在她腳下,其每一步踏出,都好似經(jīng)過特意設計一般,不差分毫,并在她腳下,似踏入湖面一般,波紋陣陣,而在曉夢身旁四周,桃花瓣瓣,揮灑于半空之中,好似謫仙子臨塵一般。隨之而來的,則是陣陣怡人清香繚繞,云煙從曉夢腳下升起,讓人如覺其非凡塵之人。
而儒家眾人見得曉夢上得場中,顏路伏念張良對視一眼,隨即伏念站起身來走到場中,看著面前的曉夢,伏念并沒有因為她的年紀而輕視她,相反,通過方才曉夢與玄天的較量,伏念知道,曉夢是一個不世的勁敵,只稍稍頓了一下,伏念便是微微對著曉夢拱手執(zhí)了一個晚輩之禮,隨即說到:“曉夢前輩,這一場,在下前來請教。”
曉夢看著對自己行禮的伏念,聞其之言,隨即開口說到:“我是道家,你是儒家,你年紀比我大很多,沒必要叫我什么前輩,我也沒那么老!”
伏念聞言,不溫不雅的說道:“令師兄,赤松子,與我?guī)熓遘髯樱耸峭叄髱熓浅嗨勺忧拜叺膸熋茫匀惠叿直确罡撸寮议L幼有序,前輩不必過謙,”
曉夢聞言,微微攤了下手。頓時開口說到:“你們儒家條條框框太多,不嫌麻煩嗎?”曉夢話音雖并未帶有嘲諷之色,但其語氣之中的傲然之色,畢露而出。
曉夢話音剛落,卻不待伏念反駁,便再次說道:“你想怎么比?”
伏念對此,也不懊惱,語氣任然平和的說道:“請前輩決定。”
曉夢聞言,定睛想了想,隨后輕抬蓮步,在場中緩緩走了兩步,方才說道:“前兩場比試,太過粗陋,與你我身份不符,不如換個比法,這一場,你我,便比試內力,”
頓了一下,曉夢回頭對著眾人說到:“不過,還請諸位稍稍移步,”
扶蘇聞言,率先開口說到:“既然如此,我等便雖大師與伏念先生前去,一觀這難得一見的場景。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聞言,都是輕輕點頭。不過很多人心中都是想到,“艾瑪,你扶蘇公子都答應了,我們能不答應嗎!”
不一會兒,眾人隨著伏念與曉夢,出了劍道館,來到了小圣賢莊的湖心園,只見伏念與曉夢二人正立足于一座觀賞橋之上,而玄天等人則在離伏念二人數(shù)丈遠處的春風庭之中。
待眾人站定之后,看著前方橋面之上平靜而立的二人,楚南公緩緩說到:“修煉內力,本是道家所長,曉夢又曾閉關十年,內功修為,想必頗為不俗,她這是要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啊!”
聞楚南公之言,其左邊身旁的公孫玲瓏微微將遮掩面部的扇面挪開,隨即看了曉夢一眼,輕聲說到:“看來,這丫頭,還挺有心機的嘛!”
“南公此言差矣!”而在公孫玲瓏右邊身旁,楚南公的話語,也是被玄天收入耳中,這時玄天將目光看向楚南公,隨即開口說到:“誠如您老所說,道家擅于修煉內功,曉夢掌門更是閉關十年,一朝出關,功力確實深不可測,更是參悟出了天地失色這種非功力強絕不能領悟的強大絕招。但,任曉夢掌門如何天才,其如今不過年方十八,又乃是先天后期境界,若始終未能踏出那一步,功力便是始終有限,”
停了一下,玄天將目光看向橋面之上的伏念,繼續(xù)說道:“而伏念先生執(zhí)掌道家多年,其早已是先天后期境界,并且獨創(chuàng)出圣王劍法此等絕技!更是半步踏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伏念先生與曉夢之間,伏念雖然分屬晚輩,但若以年齡而言,伏念先生勝于兩個曉夢!是以,這一場的比試,他二人可以說是勢均力敵,卻是并無以長擊短之說。”
“果然是后浪推前浪啊!”楚南公聞玄天之言,雙眼微微一瞇,緩緩說到:“想不到天師大人年紀輕輕,眼光便是如此獨到,老朽佩服。”
……
而在眾人說話之間,正位于對面橋上的曉夢與伏念二人,曉夢率先一步踏出,來到橋面邊緣,微微瞥了左邊的伏念一眼,曉夢便是收回目光,隨即緩緩抬起左手,只見在曉夢手中,一把流光炫麗的神劍燦爛奪目,似眾星之子般,吸引眾人目光。
“這就是名劍‘秋驪’!”扶蘇見得曉夢拔出那把劍,霎時間便被曉夢手中之劍所吸引,不自覺的說到:“實含道家至理,涵泳天地生機!聽說,莊周作“逍遙游”,受此劍啟發(fā)頗大!一直以來,都是由道家天宗奉守。”
“公子博識!”李斯聞扶蘇之言,其雙目也是盯著曉夢手中的秋驪神劍,一息之后,李斯目光遠眺,緩緩說到:“據(jù)傳,當年吳越相劍師薛燭,為越王探訪寶劍,以匹配,其所藏的歐冶子所鑄的名劍‘純鈞’,苦求二十年,終得一名劍,得劍之日,薛燭亦兵解歸天,故傳此劍,有薛燭精魂寄托其上。”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扶蘇聞李斯之言,頓時看著曉夢手中秋驪神劍感嘆到:“果然是絕代神器!”
“不過,與伏念的太阿相比,恐怕還是稍遜一籌!”趙高的聲音緩緩響起。
“哦?”扶蘇聞言,疑問頓生。
“趙府令所言非虛,”這時玄天聞言,微微一笑,隨即緩緩說到:“‘太阿’乃‘歐冶子’與‘干將’兩大劍師聯(lián)手打造。出爐之時,天時,地利,人和三元歸一,劍未成,而劍氣便已存于天地之間。是以,當年天下第一相劍師,風胡子,其作劍譜之時,將太阿列為第三,還在排名第九的秋驪之上。”
扶蘇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明悟,隨即緩緩說到:“此劍,大巧不工,端凝沉雄。非眼力,見識和胸襟得兼者,難窺其妙。”
“世人世事,莫不如此,公子高見。”對于扶蘇片刻之間便已窺探到太阿之妙處,玄天也略帶敬佩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