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是京城晚報資深娛記,圈里的各種咖見的不少,也有關系不錯的。
他提出挖掘新人,正是綜合了自己多年從業經驗,深入分析國內經紀行業而摸索的方向。
由于國情原因,國內經紀行業起步較晚,最早也就追溯到80年代幫助藝人走穴的“穴頭”。
這些穴頭為藝人提供到全國各地演出的機會,從中抽取傭金,實際上就是初步形態的經紀。
從那時開始,國內經紀行業就在政策的夾縫中緩慢發展。
至晚到90年代初,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經紀人出現。
從那時起,經過大約十年的野蠻生長,到世紀之交,經紀行業開始從穴頭單打獨斗的“家庭作坊式”“家長管理式”向公司化方向轉型。
例如已經一手帶出楚琦楚潼兄弟、高風、代嬈、百雪、李惠珍,后世還將成為藝人經紀行業教科書級人物的王晶花,此時便已經投入華宜兄弟懷抱。
例如曾經經紀蔣文麗的常吉紅,此時也已投入海閏的懷抱。
還有1995年就成立容信達,以影視劇帶動藝人經紀的李小宛。
國內的這三大經紀人此時都轉向公司化的懷抱,不單是因為經紀公司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更重要的還在于背靠影視公司,可以為經紀人帶來更多發掘新人的機會。
同時金牌經紀人的名頭也為所在的影視公司帶來良好口碑,并快速轉化為看得見的利益。
這其實是雙贏的結果。
沈文因為工作的關系,和這三位或多或少都有所接觸。
他非常明白,目前在國內大多數具有商業號召力的明星那里,艾佳公司是不用想和這三位巨頭競爭經紀約的。
而唯一能爭的,其實也就在搶先挖掘新人上。
恰恰挖掘新人正是經紀公司基業長青的最大法寶。
咸魚有著超前十八九年的經驗和記憶,自然明白這些道理。
正因如此,他才不吝對沈文的贊賞。
這樣的人才,是必須留住的,而且要爭取永遠留在身邊。
但是這樣的人才肯定也是眼高于頂,所以不但眼下要以不算豐厚但也可觀的待遇留住他,更要從專業上震懾住他,讓他感到共鳴,心甘情愿為我所用。
這就是為什么咸魚要問他如何挖掘新人的原因。
沈文一聽,這小老板可以啊,看問題直指要害,當下便不再故弄玄虛,直截了當地侃侃而談:
“挖掘新人,首要的是要抓住兩個字,一個是專,一個是精!
專就是專業,新人必須要從音樂學院、電影學院等專門院校畢業生,甚至在校生中早早物色,提前鎖定,比如咱們剛剛簽下的段龍,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
精就是寧缺毋濫,公司初創,篳路藍縷,必須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所以要求我們在挖掘新人上就必須優中選優,選取精兵強將。
我想,這應該作為我們挖掘新人的兩條基本原則!”
沈文說完,脊背一挺,兩眼放光,顯然是自覺講得非常好。
咸魚點點頭,沈文說的確實不錯,從專業院校中挖掘新人,一個好處是專業,另一個好處是便宜。
像現在已經在走紅的陸藝、陳昆、趙微、范小胖等,都是專業出身,自身條件又好而脫穎而出的。
正是世紀之交前后,這批新生代演員的爆紅,使得做明星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而這些白日發夢的普通人當中,確確實實也出現了很多大浪淘沙的厲害人物。
比如從骨子里偷著傻勁兒的王寶寶,臉蛋肥的像小籠包的趙小胖等等。
這些人的成就一點都不比前面那幾位差,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在2001年,圈子里的觀念都還局限在學院派,根本沒有人把目光投向這幫草根。
比如沈文,提都沒提。
所以等沈文說完之后,咸魚先是點了點頭,沖著他豎了一根大拇指,笑嘻嘻道:
“沈老師果然是專業出身,分析得非常透徹,這個方向也非常符合咱們公司的現狀。我看范總可以放心大膽地讓你放手去干了!”
沈文一聽,自己這一露臉就被認可了,心里也是美滋滋地,連忙謙虛一番。
咸魚又勉勵了一番,方收起笑容,說是請沈文指點,巴拉巴拉地把關于草根演員的看法這么一說。
沈文不由得一愣,草根演員?
不就是那些群演?
這種人里面出人才?概率也太低了吧?
這也不怪沈文猶豫,現在才是2001年,后世那些明星加工廠一般的選秀節目還沒有出現,普通人要想出頭,真是難上加難。
想著要給老板留點面子,他才沒開口反駁,畢竟這老板剛才也是同意了自己的看法的。
咸魚也不為己甚,反正話是說出來了,既然你不信,那就讓時間來證明。
當下又聽秋雅聊了聊作者運營部的思路。
秋雅這邊思路就簡單多了,老板喜歡網文和新概念那種類型的,她是知道的。
于是她提出的思路便是一只眼盯緊新概念大賽里那些拔尖的作者,一只眼瞄著網文圈,等待著爆款作者的出現。
一大摞資料擺在桌上,咸魚簡單翻了一下,基本上囊括了自己前世那些將會成名的作者們。
心里有了底,便著實恭維了秋雅兩句,宣布散會。
這一場會整整開了一個小時,眼看天色不早,咸魚便提出請大家吃飯。
眾人轟然叫好!
艾佳公司是咸魚除了水木青城之外,最寄予厚望的一家公司,雖然現在人數還有點少。
第一次聚餐,就算是他給公司開業遲來的宴席,手一揮便帶著大伙兒直奔三環的長城飯店。
五星級長城飯店建于1983年,是改開后第三個中外合資項目,也是京城首個純玻璃幕墻項目,試營業期間即承辦了里根訪華的答謝宴。
1985年正式開業后,喜來登成為第一家進入國內的國際酒店集團。此后十幾年間,成為接待來訪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的常客。
京城里,以能在長城飯店吃頓飯為倍兒有面子的事情。
此時,長城飯店剛剛經歷過開業十七年后的第一次翻修不到三個月,內外一新,富麗堂皇。
公司這幾個人都是媒體口,自然不乏到此參加活動的經歷。
但是像這樣,真正作為尊貴的客人專門來吃飯,還是第一次。
所以大家個個興奮異常,胃口大開,吃的是不亦樂乎。
酒足飯飽回到公司,各忙各的。
咸魚又把范隱和安琪叫到一起,把自己從草根中尋找新人的想法又說了一遍。
范隱和安琪雖然也有懷疑,但他們倆是習慣了咸魚不按常理出牌的,因此還是答應留意一下。
咸魚又叮囑了安琪幾句,沒事兒的時候可以去北影廠門口多轉轉,或者南下到剛建成不久的豎店影視城轉轉也行。
只要能挖到合適的新人,要錢給錢要資源給資源。
又跟范隱叮囑了一下健全財務和內勤制度,倆人天南海北聊了半天,看看時間不早,咸魚方才打車直奔火車站,準備返回慷縣。
而此時的火車站,卻正有一件天大的事情在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