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明長老還是有點東西的,火炕做好后的第二天下午,黑沉沉的鉛云出現在西南角的天空中,一夜之后,紛紛揚揚的雪花竟然真的飄了下來。整個山村籠罩在一片雪白中。
外出狩獵的男人們,也在下雪的第一天趕了回來。
鄧竹是村里狩獵的隊一員,說是狩獵隊,無非就是他和鬼無病,還有段大力三人而已,鬼無病常年在山里采藥,熟悉山林環境,段大力人如其名,力氣極大,鄧竹善于追蹤痕跡,再加上獵人鐵三,就是這個小山村冬日里長期的狩獵隊伍了。
不知道是不是鐵三沒有去的原因,這次的狩獵不是很成功,好不容碰見一只鹿,最后還被它跑了,野兔松雉倒是抓了不少,但是沒有打到大獵物。
哎……眼看著村子越來越近,都已經看到村口那棵大楊樹了,三人不約而同地嘆了口氣。今年下雪這般早,自己又沒有打到大的獵物,不知道今冬該怎么過。
作為長老之子,比起別人,鄧竹更多地是擔心的是今年全村的過冬問題,無論如何,上上個冬天那種事情再也不能發生了。鄧竹暗自下定決心,等到這幾日,伐到過冬足夠的柴薪之后,自己過幾天冒著雪再出去一趟。
剛剛到自家門口,鄧竹就聽到自家媳婦鬼氏和孩兒的歡笑聲。外面的灶也積了一層雪,看來自己渾家并沒有做飯,而是在逗弄兒子。
又累又餓的鄧竹不禁有些生氣,都什么時候了,還有這閑心,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在山林里打獵,這鬼氏,竟然如此不曉事。
進到屋里,有些生氣鄧竹并沒有馬上去找自家渾家,而是放下東西,照例去給自家父親請安。
剛剛進到屋里,鄧竹就感到一股熱氣,而自家父親穿著單衣,盤腿坐在一個石榻上,石榻與一個土灶相連,上面正燒著水。石榻上有個矮桌,上面放著茶水,自家阿耶正在悠哉地看著書。
“回來了?”長得像個彌勒佛的鄧長老看上去慈眉善目,但是在兒子面前,他的威嚴極重。鄧竹雖然不明白為何自家阿耶屋里這么暖,而且他還穿著一件單衣,但是他也不敢多問。
“不孝子竹狩獵歸來,問阿耶安。”鄧竹行了一個大禮,恭恭敬敬地說。
“收獲如何?”
“只有幾只野兔和松雉。”
“嗯——”對面的父親沉吟起來,并沒有說什么,但是鄧竹覺得,自己像是被抽了一鞭子一樣。
哎,都怪自己沒用,沒用打到獵物。
“好了,你下去吧,多日未歸,去見見你的妻兒吧。”鄧長老沒有抬頭,兀自看自己的書。
“明日提些野物,給陸家送去。”在鄧竹退出自家阿耶房間的時候,里面飄出了這么一句。
“諾。”阿耶的話就是道理,鄧竹沒有問理由,恭恭敬敬地答應了。
等到鄧竹氣呼呼地進入自己臥房的時候,一股更大的熱浪襲來。一看之下,鄧竹有些明白為什么外面的灶臺積了一層雪了。
自家房間里的榻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跟阿耶房里一模一樣的石榻,自家屋子里也有一個灶,灶里正煮著蕈子黍米粥,自己的兒子和渾家正在榻上玩耍。
“夫君回來啦。快上炕暖和暖和。”鄧鬼氏看到自家丈夫回來,一臉的驚喜。
“這..是何物?”鄧竹坐在了這個名為炕的石榻上,一股暖氣從下面傳來,鄧竹覺得整個人都暖和了起來。
“這還得感謝哲郎君,就是陸家那娃子,在你們進山狩獵的時候,給全村的人家,都安上了這個名為炕的東西,這下,今冬再也不會為取暖而發愁了,妾身也有參加哩。”鄧鬼氏起身下炕,一邊用木勺攪著鍋里的粥,一邊興奮地向自己的夫君炫耀自己的成績。
“這……下面燒著火?”蕈子粥散發著陣陣清香,鄧竹看著自家的火炕,呆呆地問道。
“哪能燒火哩,若是燒火,這炕燙得坐不下哩,而且得費多少柴薪,只是煮食時產生的煙而已,這炕就極暖和,比起之前燒火取暖,還省不少木柴哩。”鄧鬼氏一邊說著,一邊從鹽罐里抓出一點鹽,放到鍋里。
“你才回來,快上炕,去去寒氣。”
“你從哪里弄來的如此好的鹽。”鄧竹發現了自家渾家從鹽罐里抓出的,竟然是雪白的精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家里窮困至此,你還有閑物去換精鹽?”這敗家渾家,鄧竹不禁有些生氣。
“瞪什么眼睛,這鹽,乃是妾身用粗鹽塊所制,那粗鹽又苦又澀,長期食之,對人有害。”鄧鬼氏炫耀地說。
“你會制鹽?”鄧竹聲音不由得提高了八度,眼珠都快瞪出來了。導致自家兒子都被嚇得,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干什么,恁地嚇人,當心嚇壞了孩子。這制鹽之法,也哲郎君教我的,不僅妾身,村里所有的婦人都會哩。”鄧鬼氏一邊說著,一邊回身把兒子抱在懷里,輕聲安慰著。
“吾狩獵期間,究竟發生了何事?”鄧竹覺得這輩子的驚訝,都在今天用得差不多了。
“先吃飯,吃完再講。”鄧鬼氏盛了一碗黍米蕈子粥,先給鄧長老送去,回來之后,一邊吃飯,一邊略帶得意地開始給自家夫君將這二十幾日村里發生的事,包括如何盤炕,家里多了個獨輪車,還有哲郎君教自己的制鹽之法。
“.……就是這般,妾身等人終于在下雪之前,將火炕都盤好了。”鄧鬼氏一邊說著,臉上滿是自豪的神色。
“太好了,太好了。”聽完自家渾家的講述,鄧竹高興得不知道說什么好。
細細地摸著火炕,感受著上面的溫度,微微有些燙手。鄧竹終于明白自家阿耶為什么讓自己送些野物過去了,這個東西簡直太好了,可以說救了全村老幼的命。
過去冬日為何難度過,就是因為取暖成問題,因為是茅草屋,所以他們無法在屋內點火取暖,就算能點火取暖,不僅柴薪不夠,而且屋內點火極容易中毒。再加上食物短缺,所以才會出現老人入深山,幼童夭折的人間慘劇。
現在好了,那位仙人弟子,名為哲郎君的,發明了火炕,雖然耗費的柴薪無非平日里多了一點,但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換來的卻是一整個冬天的溫暖,而且現在又多了蕈子這個可食之物,鄧竹敢肯定,自此以后,村里人再也不用擔心冬日之苦了。
難怪一到冬日便憂心忡忡的阿耶,今日高臥炕上,還有閑心看書。這火炕,簡直就是仙家物事啊。
多好的物事啊,外面還下著雪,自己在屋內有些出汗,從剛剛進屋到現在,自己已經脫了兩件衣服,只穿著一件麻衣,猶自覺得熱。耗費的不過只是比平日里煮食多一點的柴薪而已,就連自己阿耶,這個歲數的人在冬天都還穿著單衣,這火炕,實在是太有用了。
心中歡喜的鄧竹,看著自家妻兒,又看看火炕,聞著米粥的陣陣清香,不由得生出一股幸福的感覺。
屋里有炕,灶上有糧,父母妻兒臉上有笑,想必這便是好日子的感覺吧,看著自家的改變,鄧竹的眼眶竟然有點濕潤了。
同樣的一幕,還陸續在狩獵歸來的男人家里上演。伴隨著家家煙囪里飄出的陣陣青煙,小小的山村里,首次在冬日出現了安寧祥和的畫面。
第二天一早,不約而同地,村里外出狩獵的男人們,都提著若干野味,踏進了陸家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