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大唐山門異類

第九章咱們山門有力量

陸哲宣布完要幫全村人做火炕之后,眾人熱情高漲,紛紛從家里拿出各種工具,等待著陸哲的安排。

出乎意料的,陸哲并沒有馬上讓眾人去挖泥,而是把各家的主婦和泥瓦匠劉昌一起叫道自家堂屋,實地告訴他們火炕的大概樣子,然后帶著劉昌,依次走訪了各家,統計出各家需要的炕的尺寸和大小。

土炕說起來很簡單,一般就是圍著墻修建而成,先用泥土或者磚石在墻邊圍成一個長方形,里面橫排著幾列矮墻作為煙道,然后在上面蓋上板子,用泥封死后,在框架的一側開個孔,與灶相連,然后在另一邊,通常是在墻上掏一個洞走煙,這個洞一般與煙囪相連。

但是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最大的問題就是上面蓋著的板子,木板肯定不行,必須要薄薄的平整的石板,而山村里僅有的石匠只有一個。二十天之內,湊齊一張炕的石板還行,但是要湊齊九張炕的石板,簡直癡人說夢。

“要是有切割機就好了。”陸哲恨恨地想。

不過,最后這個問題還是解決了,陸哲之所以上山去找紅砂巖,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紅砂巖具有較好的粘結性,用磨碎的紅砂巖跟泥土混合,覆蓋在木板上,烤干之后,然后再在上面覆蓋一層泥,做成木芯混凝土,用來代替石板,這樣,工程的進度就大大加快了。

在綜合了泥瓦匠劉昌和公輸家林濯水的意見之后,第二天,轟轟烈烈地大生產運動就開始了。

首先,陸哲將工作細化,先給眾人分組,按照勞力,分為挖泥組,運輸組,砍柴組和伙食組,每一組找了一個負責人,林濯水和劉昌另外有任務,連小孩子們都被叫去,將山間的枯草收集起來,然后弄碎,活到泥里面,以增加泥土的粘結性。

分完組過后,第二天一早,整個山村的人都開始忙了起來。

“這獨輪車,甚是好用。”林濯水紅著眼睛,看著自家兒子推著幾十斤的泥土,行走如飛,忍不住贊嘆道。林無咎這等半大小子,當仁不讓地被分到了運輸組,推著小車來回于河邊和村中央的空地上。

林濯水的任務是最重的,他不僅要制作木板,而且昨天,陸哲又把獨輪車的設計告訴了他,讓他多做點獨輪車出來,最好每家一輛,做完之后,每家還能多個運輸工具不是。

果不其然,當看到獨輪車的設計的時候,欣喜若狂的林濯水拍著胸脯保證說沒問題,他做了一天一夜,終于在第二天一早,做出了三輛獨輪車出來。

“當然,這可是我師門秘傳。”陸哲也頗有些得意,這獨輪車,載重量大,制作簡單,推動方便,比起肩挑背扛,不知道省多少力。而且操控方便,一般人只要稍微學習一下就能上手,一邊的溝溝坎坎,直接就推過去了。

獨輪車作為山地的運載工具,一直到建國后農村還有人使用,解放戰爭時期,老百姓運送物資到前線,用的就是這種獨輪車,硬生生地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八百萬國軍,創造了一個奇跡。

此時村中央的空地,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型的工地現場,空地中間被挖出一個大大的坑,挖出的泥土和河邊的泥土混在一起,幾個婦人正在用力的踩著泥,而且不斷有人把草莖加入泥土里。

過去古人做東西,一般都是一個匠人負責全部的工作,耗時一般較長,陸哲采用了流水線的模式,一人只負責一種勞動,這樣,挖完的泥土和砂巖有人運送,送來的泥土有人踩,砍下的木柴有人負責收拾,大大加快了工程的進度。

更讓陸哲沒有想到的是,影家的三兄弟竟然是石匠,影鶴出山換東西去了,影鷺和影蛇加入了勞動,在陸哲的指揮下,兩兄弟用了一天的時間,造出了兩臺石磨。

山上采來的紅砂巖,被放入石磨中,磨成紅粉。

這是一項十分費力費時的工作,陸哲沒有想到,看似瘦瘦小小的影蛇,好似有使不完的力氣一般,轉動磨盤一個上午,幾乎不帶停地,陸哲不由得對于山門中人的體力,高看了一眼。

而泥瓦匠劉昌那邊,也給陸哲帶來了驚喜,他告訴陸哲,炕里面的煙道不必全部用土磚,用石頭堆成大致形狀之后,用泥土填充其間,效果也是一樣的,而且他從山里才回來一大筐奇怪的草,榨出汁液之后,添加到泥土里,據說可以加速凝固。還采來一種草,也制成了汁液,說是可以防止燒磚時磚塊粘結在一起。

都是人才啊,陸哲不由得感嘆到,這不,聽說要大量木柴之后,鐵三去林子里轉了一圈,很快就找到了燃燒效果極好的木柴,而且他還改進了陸哲燒磚的土窯。

一個泥水大匠,一個木器大匠,兩個石器大匠,還有一個精通山林物產和燒窯的的獵人,陸哲覺得山門中人還是有點東西的。

因為很多東西陸哲只是描述了一個的粗坯,他們不僅一聽就會意,而且經過他們幾位的改進之后,讓陸哲的設想不僅能落地,還更加實用。

陸哲不僅感嘆古人的智慧有些逆天。

殊不知,當在他感嘆古人智慧逆天的時候,村里的幾個長老,也在感嘆著此子是個妖孽。

“秩序井然,整整有法,能讓這些婦孺發揮如此大的力量,更是隱含兵法,此子堪稱妖孽。”鄧長老看著底下熱火朝天的工地,嘖嘖稱奇。

“莫以為此子就這點能耐了,先以慘狀引起眾人自傷之情,再以口號激勵眾人,連日高呼,更令其成為一種習慣,看似簡單,實則為將眾人心氣擰成一股繩,此等操弄心機之術,委實不該是一名少年該有的。猶記得‘大楚興,陳勝王’否?”明長老看著林無咎和段二狗兩人一邊喊著“火炕一盤,驅走嚴寒”,一邊發了瘋的往前推獨輪車,兀自感嘆到。

作為后世來的人,陸哲深知集體勞動的時候,口號的重要性,于是他模仿后世人民公社的樣子,有意無意地在勞動的時候帶領大家高呼口號,一開始,只有幾個少年孩童覺得好玩跟著喊,那些婦人和成年人,還覺得有些放不開,可是到了后來,眾人發現,在勞累之時,突然喊一句“火炕一盤,驅走嚴寒”,想到陸哲描述的景象,勞累的身體好像又生出不少力氣。

而且在干活的時候,一人多,大家就不由得說笑起來,吵吵嚷嚷之下,竟然無比的熱鬧,沖淡了不少重復工作帶來的勞累,一環扣一環之下的勞動之下,眾人竟然互相攀比起來,就為了說自己對接人一句,“恁地慢速,我都干完了,在等你哩。”。

“此子,莫非真是仙家弟子?”聽到明長老的話,鬼鄧兩人仔細琢磨了一下,心里不由得生出了同樣的念頭。

等到第九天的時候,林濯水的木板業已準備好,所有的材料基本上準備完畢,可以正式開始燒磚了。

之前的泥土,混合好之后,就會被放進木質的模具里面,模具也很簡單,就是一個可拆卸的,四四方方的木框,倒進泥土之后踩實,用竹刀刮平表面,然后卸下木框,放到一旁晾曬風干。

秋天的太陽雖然不毒,但是幾日之后,泥磚慢慢地也變硬了。等到第九天,所有的泥磚都制成了,先制成的泥磚已經風干變硬了。

變硬的泥磚被小心翼翼的放入村中央挖出的土坑里,土坑的下面刷了一層不知道什么植物的水,據說也是劉昌家的秘傳,可以讓泥磚和泥土不粘連。

泥磚上面也刷了一層這樣的水,用來保證燒制后泥磚不再粘連。然后,鐵三將早就準備好的木柴小心翼翼地放入泥磚間的空隙中,塞得滿滿地,最后再點火。

大火燒了一天一夜,說道這里,陸哲不得不佩服鐵三,他簡直是個放火的專家,他放進去的木柴,他說要燒一天一夜,真的就剛好燒了這么久,想必他也有特殊的燒火的方法。

等到大火熄滅之后,眾人在坑上填上一層薄土,將準備好的“木芯混凝土”板放上去,然后再蓋上厚厚一層土,利用大火的余燼,讓泥木板變硬。

等到第二天一早,大伙兒滿懷希望地掘開土之后,看到里面的情況,所有人都叫了一聲好。

厚厚的泥木板已經變硬,用手敲上去,感覺跟石頭沒有什么區別,下面的磚更是堅固無比,陸哲看了下,跟后世的紅磚幾乎沒有區別。只是要更大,均是一尺長,五寸寬,三寸厚。

這一次燒出了差不多200塊磚和不少泥木板,可以夠三家人安裝了。根據明長老推斷,還有十天,第一場雪就要下來了,按照兩天一窯的進度,差不多在入冬之前,村子里所有家庭都能安上火炕。

看著這個進度,眾人不禁歡呼起來,高呼“火炕一盤,驅走嚴寒。”人群頓時成了歡樂的海洋。

首先安裝的,是村子里三位長老。因為三人都是獨居,所以需要的磚都不多,甚至還有剩余。

明長老的堂屋里,里面的榻早就被搬走,取而代之的,是幾排一尺高,用鵝卵石和泥土堆起來的泥墻,后墻已經被掏了一個洞,洞的后面用泥土做的一個煙囪,此時也已經風干了,而墻的另一側,也有一個小小的土灶,也是這幾日劉昌弄好的。

眾人小心翼翼地土磚壘成一個L型,跟墻一起,形成了一個大致的框架,然后抹上泥,精通放火的鐵三,亦是小心翼翼地仔細計算著木柴的位置,把木柴放到煙道中,接著,由劉昌蓋上自制的木芯混凝土板,炕的大致模樣就基本成型了,等到劉昌把上面的泥土抹平,四周用泥封好之后,將特意流出的孔與灶下面連接。

一切都做好后,鐵三點燃了炕洞里的木柴。

“出煙了,出煙了。”隨著一聲驚呼,所有人跑到屋外,明長老精美的石屋背后,有一根很丑陋的土煙囪正源源不斷地冒著熱氣。所有人等驚呼起來,高興得像個孩子。

等到眾人摸過明長老的炕之后,所有人眼睛都一亮。

“怎地如此燙手?”鐵三摸了摸此時炕上的溫度,皺著眉頭,此等溫度下,人豈不是要被烤熟。

“當真?“”某也要試試“”妾也要試試”聽到鐵三的聲音,眾人好奇心大盛,也不顧燙手,紛紛伸出手去,燙的齜牙咧嘴。

“眾位不必擔心,此時是因為要將炕內的煙道燒硬,所以才會用如此多木柴,看見炕邊的灶臺沒有,炕搭好之后,眾位嬸娘可在此灶煮食,產生的熱量足夠全家一日所需。”

“當真,哲娃子?這感情好,少費多少柴薪,你家段叔不用每日上山打柴了。”

“太好了,這下冬日之時,妾身不用再去屋外煮食了,往日一到冬日,屋外寒冷,煮食頗不易。”

“哲娃子,嬸娘要說你了,有此一物,這下嬸娘一家,豈不是要一整個冬天就待在此炕上了?生生把一家人變懶了。”

“怕不是與你家漢子一整天在炕上廝混。”

實實在在看到火炕之后,作為每日操持家務的婦人紛紛眼睛發光,表示這個是個好東西,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而且在場婦人大多已婚,說起話來葷素不忌,眼看就要歪樓到某些奇怪的地方去了。

“咳咳!”鄧長老重重地咳嗽了一聲,這下這些婦人才想起是在明長老屋中,趕緊閉嘴,都看著屋中的土炕,眼中充滿歡喜。

“都回去吧,過幾日各家均有此物,到時候看個夠。”眼見眾位長老面色有些尷尬,林姜氏趕緊喊了一聲,眾人趕緊做鳥獸散去。

看到火炕的實物之后,眾人的熱情再次迸發了,這個情況導致的后果是,很多人一夜沒有睡,都在想著自家的火炕,第二天紅著眼睛來工地。不過也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的進度,反而更加賣力了。

在人們空前高漲的熱情下,在工程進行的第十九天,也就是明長老預言下雪來的前兩天,最后一家人的火炕,也盤好了。

鶴蛇散人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道| 上饶县| 新闻| 耒阳市| 静乐县| 黄石市| 武山县| 虞城县| 宁津县| 岗巴县| 尖扎县| 盖州市| 化州市| 沙湾县| 洪泽县| 舟曲县| 黑龙江省| 江门市| 长沙市| 彰化县| 剑川县| 柳州市| 安福县| 南汇区| 绥宁县| 定西市| 林芝县| 朔州市| 赤城县| 新竹市| 鄂尔多斯市| 晋中市| 凤凰县| 克山县| 邢台市| 宁陕县| 仙居县| 永清县| 道真| 都兰县|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