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坤見馬隆要親自出戰,急忙阻止道:“大人,怎么能讓您去呢,太危險了。”
馬隆說:“你都說了,想引來鮮卑騎兵不易。禿發務丸吃了這么大的虧,肯定嚇壞了,只有我去,他才有可能派人追擊。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再嘗嘗火藥的滋味。”
金坤覺得馬隆說的很有道理,別的人去還真的不容易引來鮮卑騎兵,于是他不再反對:“如果大人一定要去,務必注意安全。”
馬隆說:“放心,有了安寧侯給的火藥,我還有什么好怕的。”
鮮卑騎兵的營地。禿發務丸的人馬從涼州出發有10多天了,離開西平郡也已經好幾天了。
這天,探馬向他報告了2條消息,有喜有憂。
好消息是:若羅拔能率領的15000人馬,在遭遇晉朝安北將軍嚴詢的3萬人馬后,連打了幾個勝仗。嚴詢現在龜縮在軍營中,不敢出戰。
禿發務丸說:“我軍現在也有馬鐙,若是直接對戰,根本無需懼怕晉軍。”
軍師說:“是啊,以前沒有馬鐙的時候,我們從不怕晉軍。后來晉軍依靠馬鐙,才打敗了慕容廆大王。現在我們也有了馬鐙,自然能打贏他們。”
接著,探馬又報告了壞消息:慕容彪在西平郡吃了大敗仗。
據探馬說,慕容彪以慕容廆之死來激勵部下復仇,本來已經成功激發了士氣。可是士兵們越是拼命進攻,敗得就越慘。
據說,那天西平郡城頭扔下無數鐵球,士兵們當場就戰死幾百人,被鐵屑所傷的更是不計其數。幾天后,這些傷員因為高燒不退而陸續死去,加上戰死的,這一天就造成減員2000多人。
禿發務丸聽說一天的戰斗就減員這么多,心中暗暗吃驚:要照這么打下去,士兵們很快就會打光。
探馬說:慕容彪見傷亡實在慘重,不敢再進攻了,只能采取圍而不攻的策略。
禿發務丸說:“慕容彪和他的部下如此深恨李松,都沒能能一舉拿下西平郡。這樣看來,慕容彪確實已經盡力了。西平郡的鐵球太厲害,一時難以攻下。”
軍師神情憂慮:“如果慕容彪能拿下西平郡,我們就沒有后顧之憂了,即使晉朝大軍前來,也不必太擔心。如今沒能拿下,就得時刻防止晉朝大軍的到來。”
禿發務丸說:“我已命探馬時刻注意晉朝的動向,目前并未發現他們派出大軍前來啊。”
軍師說:“雖然如此,這青海郡不宜久留,必須盡快結束戰斗。”
禿發務丸點點頭:“明天起,我軍要加速前進。”
次日,鮮卑騎兵正沿著山間小路行進,突然一隊晉軍騎兵殺到,領頭的正是馬隆。
只聽得他大叫:“我就是殺死禿發樹機能的馬隆,你們有什么仇,現在就來找我啊。”
禿發務丸接到前鋒報告,十分氣惱,立刻和軍師趕到前面。
當年在涼州時,軍師曾被馬隆的人馬圍困多日,在城頭是見過馬隆的。他仔細辨認一番后,很肯定地對禿發務丸說:“沒錯,前面這個人就是馬隆。”
禿發務丸聽說來者正是馬隆,頓時怒發沖冠,立刻就要親自上前,跟馬隆拼命。軍師趕緊攔住他,并讓前鋒將領出戰。
可是馬隆交手沒多久就后退,前鋒將領見馬隆如此不中用,頓時有些瞧不起:這就是殺害前任大王的兇手嗎?好像武藝不怎么樣啊。
前鋒將領領兵追了上去。軍師感覺有些不對,正要阻止,卻聽到禿發務丸咬牙切齒地高喊:“誰若能生擒馬隆,我重重有賞。”
前鋒的人馬頓時來了勁頭,紛紛搶上前去,軍師只好讓大隊人馬也跟隨其后。
只見前鋒的人馬前進得很快,不久就轉過了一個山坡。軍師頓時感到不妙,正準備讓大隊人馬停止前進,突然聽到前面傳來4聲爆炸聲。
禿發務丸和軍師都暗叫一聲:不好!
果然,前面又是一個大坑,當場死傷了不少騎兵。前鋒的人馬也被隔開了,而且被山坡擋住,看不到具體情況,但結果已經注定。
山坡這邊,馬隆率領人數占優的兵力,大力攻擊敵軍的前鋒隊伍。等到禿發務丸的大隊人馬翻過山坡趕到,前鋒已經大部分被消滅,馬隆也蹤影全無。
這一仗,敵軍又損失了400多人馬。
禿發務丸懊惱地說:“想不到在這里,馬隆也能給我們來這么一手。”
軍師說:“大王上了馬隆的當了,他就是要激怒我們,引我軍去追,然后跟馬路上一樣,先來個火藥爆炸,然后再攻擊我軍前鋒。”
禿發務丸痛下決心,傳令:以后無論晉軍如何挑釁,只需打退即可,絕不允許追趕。
這以后,晉軍倒是遇到了難題。
現在敵軍的路線都不確定,也就無法預先埋設火藥。有兩次碰巧在敵軍經過的路線上埋設了火藥,但是敵軍沿路搜索得很嚴,無法派人去點燃引線。
馬隆也曾再次領兵去挑戰,敵軍只是將晉軍擊退,但是無論如何都不來追趕。
馬隆說:“現在可怎么辦?敵軍只顧趕路,我們都快擋不住了,要是到了青海湖邊,就都是平坦的地形,敵軍一兩天就可以到達府城。”
金坤說:“安寧侯也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他不是要我們主動攻擊么?這地方我們更熟悉地形,打起來不吃虧。我們要不斷騷擾敵人,打死一個鮮卑騎兵算一個,不能讓他們舒舒服服地前進。”
馬隆說:“火藥也還是要埋設的,萬一遇到個急躁的家伙,忍不住跟過來了呢?”
金坤哈哈一笑:“這倒也是,總得碰碰運氣。如果敵人沒跟過來,我就去把火藥再取出來,留著以后再用。”
果然,接下來的戰斗變成了一種測試,看看敵軍將領有誰更沉不住氣。
終于有兩次,敵軍的將領忍不住怒氣追了過來,結果自然是先遭受了火藥爆炸,隨后晉軍騎兵又反身攻擊,共死傷了200多人。
經過慘痛的教訓之后,敵軍終于明白:追擊就等于邁向“死亡陷阱”,于是都不再理會晉軍,只是趕路。
雖然晉軍無法大量消滅敵人,但是也成功地大幅減慢了敵軍的前進速度。本來只要7、8天就能沿山間小路到達青海郡府城的,結果硬是花了16天,才到達了青海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