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橫梁崩裂的咔嚓聲。
緊接著,天花板塌陷開來。
斷裂的橫梁砸向奶奶,將她猝不及防的擊倒在地。
一切發生得如此之快,甚至程曉都還沒反應過來,她就被砸倒在地,連聲音都來不及發出便步入了死亡。
隨后,周圍的景象逐漸變得模糊。
因親眼目睹悲劇而頓時悲傷無比的程曉,意識開始隨這段記憶追溯的終結回到現實世界。
再次睜開眼來,他手里正握著那支鋼筆。
剛剛體驗到的一切,顯然是由它引起。
如此看來,只要再接觸到死者生前很喜歡的物件,就應該能進入他們死前的記憶中,親眼見證到底發生了什么。
只不過這種體驗太過奇妙,讓程曉的腦子一時間有些轉不過彎來。
他需要冷靜一下,整理整理混亂的思路。
剛剛看到奶奶的感覺,實在讓他心情復雜。
那封信的內容,更是讓人覺得很不是滋味。
尤其在最后目睹她被橫梁砸中的瞬間,更是有一種立即沖過去攙扶她、大聲喊出來的沖動。
可理智終究還是克制住了這種情感。
程曉明白這毫無意義。
自己只是個旁觀者,一個來自未來的旅人。
一切都已經發生了,自己看到的只是過去的影像罷了。
任憑如何不甘心,也是無濟于事。
看了看表,程曉注意到自己剛剛雖然感覺只在奶奶的記憶里待了很短一段時間,可現實中卻已經過去了好幾個小時。
看來,要追溯每個三代內家庭成員的記憶,七天的時間非常緊張。
今天最多再看完爺爺的記憶,便夜色已晚,要去睡覺休息了。
奶奶是怎么死的,他早就聽說過。
大家只是根本不能理解為何橫梁會突然斷裂。
它本該很牢固的。
據說,在奶奶死后,她寫給朋友的最后一封信沒被寄出。
家人給她寫了另一封信,告知了噩耗。
當時家里沒有電話,通訊困難。信件郵到時,奶奶也早已下葬。
那位閨蜜得知此事匆匆趕到時,只看到了她的墓碑,哭得昏天黑地。
爺爺因奶奶的死大病一場。
從那以后,身體便沒再那么好了。
……可能也跟一直自責的心態有關。
親眼看到奶奶后,程曉感覺她實在和冰冷的照片上給人的印象完全不同。
照片上的奶奶給人感覺十分文靜、充滿知性氣息,似乎是個非常內斂,一舉一動都十分輕柔的人。
可實際上見到以后,覺得她充滿活力和熱情。
那種潦草奔放的筆跡,雖然雜亂,卻讓人能深刻感受到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
……正因如此,那奪走她性命的橫梁落下時,程曉才格外感到揪心。
就好像它落在的是自己身上一般。
親眼見到一切后,奶奶的形象在自己眼里才變得鮮活、立體了起來。
她不再只是個讓他沒有感觸的名字。
不再只是名為“家人”的符號。
她在程曉心里,已經真真切切的成為了一位活靈活現、有血有肉的角色……
有了自己身上也流著她的血的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