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來見孫毅沉默不語,以為他不愿意接受華晶,落寂地嘆了口氣,重新跌回沙發中,神色有些黯然。
“我知道華晶目前就是一個火坑,虧損嚴重,誰跳進去都不會好受。
要是孫兄不愿接手,我就不勉為其難,這事就全當我從來沒提過。”
“錯了,錯了!”孫毅見李東來誤會了,不由地哈哈一笑。
他怎么可能不愿意呢!
不說華晶的固定資產,僅憑華晶是集中了國家在半導體領域的大部分力量建設起來的單位,擁有國內最優秀的半導體產業人才。
華晶就是孫毅眼中的金疙瘩,會下金蛋的老母雞。
現在可是知識經濟時代,優秀的人才,尤其是當下極度缺乏的半導體產業人才,才是孫毅眼中最寶貴的資源。
生怕李東來誤會的孫毅,急忙搖了搖頭澄清道:“我哪里會不愿,簡直是求之不得。”
“果真如此?你不會騙我吧!”李東來瞪大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孫毅,有些不敢相信。
他不知孫毅說得是真是假,只以為孫毅是顧及他的顏面,不好意思當面拒絕,便真誠地勸他三思道,“這可是落子無悔的事,孫兄可得三思而后行。還是量力而行,不必去強求。”
孫毅知道李東來這是誤會了,只好擺了擺手,謝過李東來的美意,坦言道:“這事在你眼中是個燙手的山芋,可在我眼中卻是個聚寶盆。”
此刻他也不藏著掖著,因為他知道像今兒這樣的好事,以后是打著燈籠也難以找到的。
李東來見他言之鑿鑿,又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不像是一時沖動做出的決定。不由安心了不少,不過他也沒有徹底放下心來,又問起孫毅華晶日后的發展規劃道:
“若是讓孫兄接手華晶,不知孫兄打算如何讓華晶擺脫眼下不利局面?”
孫毅低頭思索了一下,僅是片刻功夫,他便想到了很多辦法。
比如說單片機,比如說PLC,都需要用到芯片。又因為工控領域追求穩定性,對芯片要求不高,正在華晶的技術能力范圍之內。
現在他手中有操作系統,又有芯片IP和架構,完全可以自行開發出自己的單片機和PLC,以此來養活自己。
除此以外他還可以借助剛建立的華芯聯盟,推動智能化家電的發展,而家電智能化所需的芯片,同樣也在華晶的技術能力范圍之內。
或者是直接進軍光子芯片領域,以華晶自身的技術實力,以及國內的半導體工業基礎,完全能夠在光子芯片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如此種種措施下來,養活華晶完全不是問題。
說不得在這些方面賺到的錢,還能拿來加大研發,追趕國際先進水平。
不過眼下華晶沒有到手,他是不可能把這些辦法說出來的。
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他若傻乎乎地直接把辦法說出來,難保李東來不會把它們作為政績交到上頭去,那他到時候豈不是白白為人做嫁衣,最后只剩下哭暈廁所的份。
所以辦法雖有,他卻是大概地說了一下自己的策略,告知李東來道:
“若是讓我接手華晶,我會做好兩件事。
一是堅定不移地將有關制造半導體生產線的制造設備的,國產化路線方針繼續走下去。
二是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求存路線,改革華晶的管理體系,提高華晶的生產效率,擴大華晶的芯片市場,讓華晶實現盈利,實現自我的良性循環。”
李東來雖然只聽了孫毅籠統地這么一說,卻已窺見孫毅心中的丘壑,忍不住擊掌贊嘆道:
“看來華潤趙董沒有看錯人,你從收購獅城芯片工廠開始,只怕就已經有了類似的打算。”
“華潤?”孫毅眉頭一皺,摸了摸鼻子,心中生出疑惑來。
聽李東來這話的意思,這次他能有機會接手華晶,還是華潤在后推薦的緣故。
可華潤又為何要推薦華芯來接手,雖然他們兩家都姓華,可是一個是國企,一個是私企,性質卻是不同,而且素日里也沒有時常來往,關系并不密切。
雖然他之前也和華潤有過交集,可那不過是在推動LINUX系統早日問世這件事上,除此之外便再無其他交往。
人常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他想來想去,覺得其中有詐,可能藏著某種未知的陰謀。
他這么一想,再看華晶,頓時覺得肥肉雖好,卻可能抹了毒藥,胃口立馬減了下去。
可讓他這么放棄,卻又有些不甘心,只能小心翼翼地試探道,“我與華潤并未有太多交集,為何華潤趙董事長會想到推薦我。”
李東來素來知道孫毅謹慎,生怕生出其他誤會,解釋道:“這事你不必多想,讓你接手華晶是上面的決定。
華潤只是起了一個推薦的作用,組織上也是征求了你的老領導等各方意見后,方才做出了這一決定。”
孫毅聽到李東來如此說,這才安下心來,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不是華潤對他有什么圖謀,而是國家發展半導體的政策出現了變化。
原來華晶雖然靠著孫毅幫忙,從國外引入1微米制程技術,解決了華晶在半導體生產中面臨的最大難題。
可由于華晶還沿用的是以往計劃經濟時代的生產管理方式,再加上技術研發沒能及時跟上,導致華晶即便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也沒能跟上國外同行的步伐。
以至于差距沒有如計劃實施前所想的那樣,變得越來越小,反而是變得越來越大。
事實擺在眼前,不管愿不愿意承認,都意味著國家追趕國外先進半導體產業的第一次嘗試,已經事實上失敗而告終。
雖然第一次嘗試以失敗告終,但國家發展半導體產業決心依舊還在。
于是國內半導體產業人擦干眼淚,忍著失敗的屈辱,決心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