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凡俗之人,沒有修行沾染天道氣息屏蔽,只要修行者修行至練氣三境第二境——開光境,真元運于雙眸,即可破除虛妄,見鬼怪陰神,觀時人氣運,無往而不利。
這也就是江湖上,為什么總有一些江湖術(shù)士,神婆大仙,算命算得那么準的原因之一。
他們,要么是一介散修,要么是修真界名門大派入世歷練的弟子,反正修為都在開光境之上,憑實力吃飯,沒忽悠人;
至于另一部分沒有修行的江湖騙子,靠的就是話術(shù)與察言觀色了,再配上一句“天機不可泄露”,準不準不知道,但瞎貓總得碰上死耗子不是……
林易天生真龍的墨金龍眸,雖只有旋照境修為,但某種意義上來說,和開光境修士只有真元多少的差距,而現(xiàn)在又有了混沌龍石,差距已被抹平。
這只是氣運對凡俗人的意義。
上古神魔時代末期,西方諸佛為何能趁虛而入,竊取周天大道?
原因之一,是神魔大戰(zhàn)爆發(fā),諸天神魔損失慘重;
另一方面,便是過去七祖佛之釋迦牟尼,又被尊稱為佛陀,發(fā)現(xiàn)人族氣運愿力之秘,正式創(chuàng)立佛門!
所謂氣運愿力,周天萬族皆有,卻唯獨人族最盛。
人族繼承了真龍萬物之靈的地位,為天地所喜,極擅長創(chuàng)造,可與真龍相比,既無強大肉身,也無天生傳承,與螻蟻無異。
起初,人族中只有人皇伏羲與人祖女媧,在上古神魔中大放異彩,整個龐大人族,依舊處于周天萬族最底層。
后佛陀釋迦摩尼游歷萬族,偶然發(fā)現(xiàn),只要能得人族信仰,所產(chǎn)生的氣運愿力便可直接用于修行,速度較之靈氣有千百倍的提升!
人皇伏羲,人族女媧的崛起,也正是因為如此,不過他們不知罷了。
佛陀不然,他知曉氣運愿力對修行的好處后,針對人族,創(chuàng)立佛門,并在人族大肆宣揚眾生平等,因果輪回,善惡有報等佛門教義,廣收信徒,汲取眾生誓愿。
漫天諸佛得以不斷強大,最終一統(tǒng)周天。
統(tǒng)一周天后,佛陀為自證佛果,兌現(xiàn)諾言,以大手段鎮(zhèn)壓其余周天萬族,于中州靈山大雷音寺創(chuàng)六道輪回,立十八層阿鼻地獄,終得圓滿。
中古諸佛時代消亡,近古百圣時代落下帷幕,但氣運愿力之爭,卻愈演愈烈。
當然,愿力又換了個好聽的名字:香火。
道門,儒門,佛門,人人都想要在眾生愿力里分一杯羹,搶那能提升實力的香火。
可大修行者那么多,又無佛陀、孔圣那般位于最頂端,可通天徹地,一言九鼎的大人物,誰都不服誰,香火如何能分配的均?
儒門還好。
孔圣圣隕后,圣體化作那巍巍天圣山,坐落北境天圣府,圣念蘊于其中。至于圣體內(nèi)浩如煙海的磅礴文力,化作無窮浩然正氣,贈與天下讀書人。
儒門讀書人得此與香火一般無二的浩然正氣,加上一心讀那圣賢書,自然無意再做爭奪。
可道門和佛門不同。
道門道祖攜三千道藏,西行函谷,下落不明;佛門佛陀自證佛果,立地成佛,羽化飛升……
二門皆無真正意義上的領(lǐng)袖,為了這香火,爭來奪取,好不熱鬧。
后天圣山八圣儒出面,從中協(xié)調(diào),道、佛二門達成約定。
道門于南荒龍虎山,佛門于中州大雷音寺,二門皆各立祖庭。
相約每五十年,于自家祖庭替對方分封各地仙格,憑此仙格可建立祀廟,享凡俗之人香火供奉。
為顯公平,方圓百里之地,仙格只準分封練氣修士,千里之地分封筑基修士,萬里之地分封金丹修士,以此類推,且只要是修道、修禪者,不分人、妖、鬼、怪,符合資格,皆可得以冊封。
遠的不說,就說那藏龍山脈五大仙,他們也是一介妖修,為何能在郡縣里正大光明的建立祀廟,以妖身受人祭祀,供奉?
原因就在于,他們有南荒道門祖庭冊封,是老實本分的正妖。
像林易這種,未受佛、道兩門任意一門官方冊封,卻私下收受香火的保家仙,屬于邪妖。
筑基之下,兩大祖庭對于這種山野淫祀不作理睬,任由發(fā)展,因為周天凡俗人數(shù)以萬億記,祖庭哪有那個心思,來阻止你一家一戶的個人信仰?
老道士口中的機緣,就在這里。
林易想要在這二十年里獲得氣運,也就是香火供奉,必須想辦法在這方面下文章。
方才那一縷青氣,恰好讓他歪打正著,碰對了路子。
只不過,一般這種香火,“手續(xù)費”特別高,十成的香火供奉,經(jīng)由神位,祖庭要抽取九成……
至于修為到了筑基之上,想要香火,兩個選擇:要么歸附祖庭,爭奪仙格;要么就別眼紅,老老實實的做一個散修。
當然,自古有規(guī)則,就有漏洞。
像老道士這般,既想受香火提升實力,又不想歸附祖庭的散修,大有人在。
他們也有一條路走,那便是尋找林易這般筑基以下的修士或精怪,許以大利益,讓其積攢香火,助己修行。
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祖庭對于散修的變相容忍吧。
唯一讓林易不明白的是,老道士就那么信任自己?
許自己大利益,又不在自己身上設(shè)任何術(shù)法禁忌,還不像其他大能修士那樣,直接轉(zhuǎn)送香火,而是將自己所得的香火,存于混沌龍石中,任由自己支配。
難道就不怕自己拿著香火跑路,或者撂挑子不干么?
林易可不會覺得是老道士健忘,這里面,絕對有貓膩。
不過自己有香火,那就安心守著,下次有這種機會,自己用一半,再給老道士留一半,老道士真要計較,那到時候再說。
林易心下正生疑惑,還未來得及細想,只聽轟隆一聲,陸東家的院門瞬間便被一腳踹開,四分五裂。
“狗一樣的東西,怎么,以為把門閂死死的,老子就進不來?”
一道渾厚的男音在林易耳邊炸開,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緊接著,便見一座壯如鐵塔般的虬須大漢,闖進屋門,大漢滿臉橫肉,面上刺青寫著個大大的“奪”字,寓意著他是因為犯巧取豪奪之罪,而被貶入這罪戶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