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西方通史

第7章亞歷山大大帝傳奇

講亞歷山大大帝要從馬其頓講起。

馬其頓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它的人民很早以前就在希臘半島北部繁衍生息了,他們與希臘人大體是同一個種族,不過希臘人一向有點看不起這個北面的小鄰邦,覺得他們是野蠻人。然而他們沒有想到,這種野蠻正是他們希臘人所缺乏的素質,也正是因為他們缺乏這種素質,所以他們從來都沒能夠征服異族,建立起堪與他們優秀的文明相稱的強大帝國。

馬其頓是在他們一個叫腓力二世的國王統帥下開始強大的。這個腓力二世雖然是馬其頓人,可從小就在底比斯做人質,在底比斯的生活使得腓力二世受到了希臘最好的教育,同時他也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希臘人的致命弱點——不團結。

這就像一個闊佬給別人看了他滿是金銀財寶的保險箱,同時告訴人說他的箱子不怎么牢固,怎會不激起人占而有之的欲望呢?腓力二世正是如此。

公元前359年,腓力二世成了國王,立即著手把他從希臘學來的東西付諸實踐:一是改造自己的國家,建立起強大的軍隊,他從樸實而勇敢的農民、獵人中招兵買馬,訓練他們掌握密集的底比斯方陣,并且做了不少改進,使之更加強大,史稱馬其頓方陣。

建立這支厲害無比的軍隊后,他就率領他們邁向第二個偉大的目標——統治全希臘。

當時的希臘正處在各城邦互相混戰之中,雅典和斯巴達都已無力成為霸主,這種群龍無首的狀態更配合了馬其頓人的征服。公元前338年喀羅尼亞一役,腓力二世大敗希臘聯軍,整個希臘再也沒人敢與他為敵了。次年他在科林斯召開了全希臘大會,會議正式宣布建立全希臘大同盟,并將這個同盟置于腓力二世的監控之下。同時宣布腓力二世將統率希臘大軍前去攻伐波斯帝國,掠奪它龐大的土地和財富。

當腓力二世正要啟程去開始偉大的征服時,一件事情決定他永遠邁不開腳步了:當他參加他女兒和小舅子的婚禮時,他的一個衛兵向主人舉起了戰刀。這年他不到50歲。

我們可以相信,如果他不死,這個年紀本來也不該死的,他完全可能干出與兒子同樣偉大的事業,因為他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這東風只是簡單的揮軍直擊東方。然而歷史是不能假定的,命運決定他只能像摩西一樣遠遠地看一眼行將征服的流奶與蜜之地,實際的征服事業則交給他的兒子——亞歷山大大帝。

這一年,即公元前336年,亞歷山大大帝只有20歲,命運卻已把一副泰山般沉重的擔子放到了他年輕的肩膀上。

然而,令人感到奇異的是,受命之后,亞歷山大完全沒有顯示出年輕人的幼稚,相反,他立即表現出他甚至是一個比父親更加強大的統帥和征服者。

——這里要提醒一句,他父親在他還是一個六七歲的頑童時就籌劃對他的訓練了,他盡了一個國王和一個父親所能做到的一切來教導他,一方面使他具備當時最先進的知識,另一方面令他成為一名偉大的統帥。我們只要從兩件事就可以知道他如何為培養兒子而殫精竭慮了:他替他聘請了亞里士多德做家庭教師,并在他還是一個少年郎時就讓他學習揮軍作戰。

皇天不負有心人,兒子以后的表現證明了父親教導的成功,也許比他自己當初設想的還要成功。

繼位伊始,亞歷山大大帝立即著手開始父親的未竟之業——遠征亞細亞。但他也深知攘外必先安內,對于他而言,安內就是徹底壓服希臘人,使他們不但不能乘他遠在東方時從后院放火,還要他們成為他征服的大后方,因為他的母邦馬其頓實在太小了,只是一袋米,成不了一個糧倉。

他壓服希臘人的關鍵一役是毀滅底比斯。

底比斯是北希臘的一個大城邦,當亞歷山大大帝北上色雷斯時,他們乘機作亂,大帝立即回師希臘,向底比斯殺去,那結果可想而知,底比斯陷落了。亞歷山大大帝不是占領了它,而是毀滅了它,城中所有建筑物均被摧毀,絕大多數人民被殺,活下來的則被賣為奴隸。只有一樣東西例外——他保全了著名詩人品達(Pindar)的居屋,以表達他對文明的尊敬。

一向文明的希臘人被亞歷山大大帝的野蠻嚇蒙了,隨即停止所有抵抗,老老實實地做起了大帝的附庸。

安定后方之后,亞歷山大大帝立即將矛頭指向了他期待已久的目標——波斯帝國。

公元前334年,他率領大軍越過現在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侵入波斯帝國。

不久,在格勒奈克斯河畔遇上了波斯軍隊,大帝幾乎像老鷹抓小雞似的消而滅之,這更增添了他的信心,令他覺得消滅波斯帝國簡直用不著多少奇謀詭計之類的東西。

不過總的戰略還是要有的,大帝的總戰略是這樣的:由于他沒有海軍,這時也沒有得到希臘海軍的直接援助,所以為了避免被波斯帝國海軍抄后路,他必須先消滅之。

然而沒有艦隊的大帝如何去消滅海軍呢?他的方法是這樣的:他沿著海岸前進,沿途毀滅波斯每一個海軍基地,這真是一個釜底抽薪的妙招,須知沒了基地的海軍就等于剝了殼的烏龜。

接著他沿海岸進行了一系列攻城略地,把經過的帝國諸重要海港悉數占領。

出征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33年,他發動了入侵波斯以來第一場真正的征服之戰。

大帝這時仍在沿海,波斯帝國的皇帝,名叫大流士——不過已經不是前面那個侵略希臘的大流士了,而是大流士三世,率軍前來迎擊大帝,兩軍間僅隔一重山。

亞歷山大大帝知道波斯大軍來到之后,并沒做許多戰備工作,只率領他的軍隊向波斯大軍沖去,結果并不如許多書上所說是一場空前激烈的大戰,而只是一場大屠殺。

為什么這樣說呢?這從當時雙方軍隊的情形就知道了,一方是大帝久經沙場、士氣高漲的常勝之師,另一方卻是波斯皇帝只能用“烏合之眾”來形容的所謂軍隊。不但士兵來自多個種族、無數個民族,彼此言語不通,情感不睦,壓根兒談不上什么統一的指揮和嚴明的軍紀,甚至還在軍中帶著成百上千的婦女兒童,以及大批樂師仆侍之類。皇帝如此,皇帝的那些將領也是如此。

這樣,后宮嬪妃大老婆小老婆小姐丫鬟成群結隊地跟在后面,打扮得花枝招展,好像不是來進行一場有關家國興亡的血戰,而是來看戲找樂子。

如此,兩邊戰斗的情形可想而知了。甫一接戰,亞歷山大大帝的大軍如虎撲群羊一樣向數量龐大、但純粹是散沙一盤的波斯軍殺去。波斯人呢,就像看到老虎撲上來的羊兒一樣,驚呆了一會,回過神來,拔腿就跑。以后的戰斗就純粹是屠殺了,大流士從他的戰車里跳將出來,騎上馬發狂似的從戰場逃走了。他的三宮六院、母后公主統統落到了馬其頓人手里。

這就是古代歷史上著名的伊蘇斯之戰(Battleofissus)。

戰后,亞歷山大大帝沒有追趕大流士,他很寬厚地對待波斯王的妻子兒女,接著便掉轉鋒芒,重新回到了大海邊,這次他要征服的對象是腓尼基人,不過這時的腓尼基既不是一個國家,也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片地區了。大帝所注目的主要是兩座城市——西頓和推羅。它倆,尤其是推羅,很早以前就是名城了,強大的新巴比倫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曾經圍攻它整整14年——不過沒攻下來。現在輪到亞歷山大大帝了,他是否能打破推羅“堅不可摧”的美譽呢?

推羅位于地中海東岸,是腓尼基人兩個最強大的城邦之一,遠在公元之前就存在了,北面是西頓,東面與南面緊靠以色列,從今天的位置來看位于黎巴嫩的貝魯特與以色列的海法港之間。但它最特殊的地方不是這里,而且它還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陸上的推羅城,本身城池堅固;另一部分是與陸地相距約1600米的一個海島,在那里還有一座城池,同樣地固若金湯,據說正對大陸東面的城墻竟然有50米高,環繞城池的海水也深達5米。這座島城的東面還有兩個葫蘆狀的港口,北面的叫西頓,南面的叫埃及,兩個港口都是肚大口小,因此同樣易守難攻。腓尼基人還在城內儲備了大量的財物與糧食,因此足可維持數萬人生活數年之久,總之是城池堅厚、兵精糧足。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敢公然對抗強大無比的亞歷山大大帝。

具體的戰況就不說了,總之異常激烈。據說在戰斗中亞歷山大大帝總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并且總是出現在戰斗最激烈、最危險的地方,身邊總是跟著他最忠勇的貼身衛隊。例如在一次戰斗中,第一個沖進推羅城的就是他的衛隊長阿德米塔斯,便旋即被長矛刺死了,這時候亞歷山大大帝親自率軍沖了上去,據說他一手持盾,一手持著長矛,沖向敵人,幾個敵人也朝他撲來,大帝挺起長矛,左挑右刺,連著刺死了好幾個敵人,一員敵將在大帝還沒有收回長矛時,撲過去掄刀就朝他頭上砍去,但大帝立即松開了執著長矛的手,閃身躲開砍來的大刀,抽出隨身短劍,一劍就刺死了敵將。這下敵人都不敢靠近他了,只能遠遠地向他射箭扔石頭。但他后面大批馬其頓戰士蜂擁而來,推羅城就這樣被攻克了。

這也是整個漫長的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中遭遇的最猛烈的抵抗。為了報復,他將這座歷史悠久的島城徹底摧毀,而且從此沒有恢復。

占領推羅后,大帝就完全控制了大海,取得了進一步前進的可靠的后勤補給線。此后,他便統軍進入埃及。

注意這個詞是“進入”,不是“攻入”,因為埃及人并沒有對亞歷山大大帝進行任何抵抗,他們原來處在暴虐的波斯帝國統治之下,對較為文明的希臘人代替波斯人并不反感。尊貴的阿蒙神廟的僧侶們還鄭重宣布:亞歷山大大帝是埃及的宙斯和上帝——阿蒙神——的兒子,是古代法老們的合法繼承人。

大帝就這樣簡簡單單地成了世界最古老文明古國的統治者。

他在埃及做的第二件大事是建立亞歷山大城,那里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現在還是一座繁榮昌盛的大城。

離開埃及后,大帝揮軍北上,直指又一個古老文明的發祥地兩河流域。這兩河就是底格里斯河同幼發拉底河,它倆像黃河長江哺育了古老的華夏文明一樣哺育了也許更加古老的古巴比倫文明。

當他的大軍到達古老的尼尼微時——它是一座當時就已經成為廢墟的十分古老而著名的城市,在這里大帝終于發現了他一直朝夕相待的波斯大軍。這支大軍是大流士在伊蘇斯慘敗后聚集起來的,不用說,又是一群數量龐大的烏合之眾。

戰斗的情形大致就是在漫天黃沙籠罩下,亞歷山大大帝的士兵們像在舞臺上表演一樣任意地砍殺著,波斯人的血染紅了莽莽黃沙。

這就是著名的告加米拉戰役(BattleofGaugamela),發生在公元前331年10月1日。這也許是迄今為止第一場精確到日的大戰。之所以得到了這樣精確的數據,是因為這場戰爭開始前雙方占卜師都看到了一次月食,而月食,無論是幾千年之前發生的還是幾千年之后發生的,天文學家們都可以精確地推算出來。

告加米拉戰役中大奏凱歌后,亞歷山大大帝繼續麾軍前進,下一個目標是巴比倫。

它是與中華文明齊名的人類四個最偉大的古代文明之一,曾出過一個偉大的領袖——漢謨拉比。

不過,當亞歷山大大帝來時,漢謨拉比古老的巴比倫已經消失了,連尼布甲尼撒大帝的新巴比倫也已經湮沒在歷史的萋萋荒草叢中,現在的巴比倫不過是波斯帝國轄下無數大城之一。

亞歷山大大帝沒有為難馴服的巴比倫人,他越過巴比倫,直趨波斯帝國的首都波斯波利斯。在那里,他繼毀滅底比斯、推羅之后又將波斯帝國的首都,這座壯麗輝煌堪稱當時舉世無匹的宮殿之城一把火燒了個精光。他這樣做的借口是對波斯人曾經破壞雅典衛城進行的報復。

現在,即使過了2000余年,我們仍可在伊朗看到波斯波利斯那荒涼卻仍不失壯麗的遺址,在夕陽照耀之下,它同我們的圓明園驚人地相似。

此后大帝開始追逐大流士了。

這時的大流士呢?他在兩次大戰中的怯懦表現令他的將軍們極度失望,他們不再聽從他。當他因為害怕想向亞歷山大大帝投降時,他們氣得發狂,將這個令他們蒙受恥辱的王囚禁起來,脅持著他往帝國的東方逃去。

大帝知道他們的去向,率領鐵騎日夜不停地追擊,最后,終于可以看到在前面奔逃的波斯人戰車揚起的煙塵了。他們發出了喜悅的吶喊,沖將上去。波斯人呢,他們甚至到現在還帶著老婆孩子金銀財寶。這時候也只好扔下了,騎到馬上沒命地逃跑了。

那被扔下的除了美女財寶,還有一個人,當馬其頓的士兵們跑到他跟前時,發現那個衣裳異常華麗的人已經死了,他胸前有一個可怕的洞,血都快流干了。他們告訴大帝,大帝奔來,一眼就看出來了,他就是號稱“萬王之王”的大流士三世。

一度統治歐亞非三大洲廣大地區,作為世界上第一個超級大帝國的波斯帝國就這樣覆滅了。這是公元前330年的事。

此后呢,消滅了波斯帝國的大帝還有什么可做?

確實,我相信,此后的大帝自己也為這個問題苦惱過。這年是公元前330年,大帝時年僅26歲,正是熱血沸騰、豪氣干云的時節,要他就此束手、化干戈為玉帛、安享帝皇權威那是太難了。他生來是個征服者,停止征服對他意味著生命失去了意義。

于是他將鷹鷲般銳利、餓狼般貪婪的目光投向了更遙遠的東方。

那時,在那更遙遠的東方,也就是現在的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一帶居住著一些迄今為止西方人幾乎尚未謀面的民族,如粟特人、巴克特里亞人、帕提亞人等等,多得很,他們是一些比希臘人落后不少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原來大部分都歸順波斯帝國了,亞歷山大大帝一來,沒經過大戰斗就把他們一一收服了,一直打到帕米爾高原的莽莽群山下后,他沒有再東進,轉而南下,直抵北印度。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要是他翻越帕米爾,繼續東進,最后到達我們華夏之中原,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呢?他還能繼續征服嗎?還是會被咱們西周的老祖宗一舉蕩平?

大帝到抵印度時,統治印度的早已經不是那個建造偉大的摩享佐-達羅的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人們了,而是一群來自北方、自稱“雅利安人”的部族。

這群雅利安人的自豪與勇敢殊不亞于馬其頓人,當亞歷山大大帝率軍來到時,他們立即奮起抵抗。他們的領袖是有著巨人般身材的波魯斯,領導著當時整個印度最強大的國家,他率領他的大軍,包括由許多頭大象組成的特殊騎兵,與亞歷山大大帝決戰。結果,一向以為天下無敵的波魯斯始知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他心悅誠服地向大帝投降了,亞歷山大大帝便讓他仍舊領導他的人民,不過不再是國王,而是亞歷山大帝國的總督了。

依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意志,他還要再往南下,去攻擊那里從未面對過的民族,然而他的部下實在受不了了,越來越炙熱的太陽、越來越茂密的森林、越來越眾多的蚊子令他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而且他們離開家鄉已經差不多10年了,思鄉之情與日俱增,堅決不肯再打下去。

面對將士們堅決而憤怒的要求,大帝只好同意回去。這時他們已經抵達印度文明的搖籃——恒河——岸邊了。這里成為大帝東征的最后一站。

如何回去呢?要知道他們已經距故鄉萬里之遙,上山容易下山難,興沖沖打過來時不知疲倦的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戰士們這時卻陷入了深深的苦惱。斟酌再三后,大帝采取了兵分兩路的辦法。

他組建了一支艦隊,令其沿印度河順流而下,他自己則率領陸軍沿岸而行,兩軍就這樣平行走著,直到大海,然后轉而向西,也是艦隊在海上航行著,陸軍在岸上走著,一直走到波斯灣。一路的困苦不用說了,無數人倒斃在炎炎烈日、莽莽黃沙下,沒死的人繼續在他們意志如鋼的領袖帶領下跋山涉水。

一路無話,有一天,終于走完了大海,看到了在波斯灣盡頭飄蕩的亞歷山大大帝的軍旗。這大約是公元前324年的事。

從公元前330年滅波斯帝國起至此,在這漫長的6年之中,亞歷山大大帝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游牧民族首領,幾乎每天都在奔波跋涉,尋找水草和敵人。這樣的征服稱得上是一部宏偉的史詩。

回來后,亞歷山大大帝離開了征戰連綿的日子,過上了和平的生活,這對于有些人是一種快樂,然而對于大帝是否如此就不知道了。他天天沉湎于無窮無盡的酒宴和嬌妻美妾軟綿綿的懷抱里,戎馬倥傯的歲月與他已經無關。

大家都知道,美女同美酒這兩樣東西固然迷人,然而也是害人的妖怪,正所謂酒色傷人,對普通人是如此,對偉大的帝王也是如此。

接下來的事就不用多說了,有一天,大帝像往常一樣,喝得酩酊大醉,回宮后,突然感到不適,他新婚的妻子、國色天香的波斯美女羅克珊,摸了摸他的額頭,感到火熱,立即召來了御醫,然而被美女美酒掏空了身子的大帝已是油盡燈枯,回天乏術了。當然,亞歷山大大帝之所以如此年紀輕輕就辭世,也與他參加過的戰斗有關,由于他總是身先士卒,雖然沒有被殺,但受傷不止一次,其中有兩次還受了重傷,其中最近的一次就是在印度與婆羅門大軍的血戰中受的。

但無論是什么原因,總之西方歷史上第一個大帝,也是西方整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和征服者之一、被《美國百科全書》稱為“古代最偉大的將軍”的亞歷山大大帝就這么迅速地死掉了,死在了距家鄉萬里之遙的地方,年僅33歲。

文聘元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偏关县| 孝昌县| 鲁山县| 鸡泽县| 濮阳县| 林芝县| 甘谷县| 杭锦旗| 平舆县| 芦山县| 西藏| 通州市| 余干县| 息烽县| 伊通| 博湖县| 泽普县| 富平县| 澄城县| 明光市| 广水市| 大连市| 库尔勒市| 思南县| 黔西县| 贵港市| 琼海市| 台安县| 罗定市| 福安市| 尼木县| 卢龙县| 永州市| 荥经县| 汉阴县| 吴桥县| 奇台县| 沁水县| 淳安县| 荥阳市|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