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明三千里,花開滿城都。如今燈已滅,花已焚,還有什么不可能呢!”清晨,李悝并邢靖淵站在小南村里自己的茅屋之上。
天下著大雨,李悝并未撐傘,雨水混了灰燼,化成黑漿蔓延在地面上。
“夫子,以后怎么辦?”邢靖淵陪著他淋雨,四下已經燒平了,在大雨的洗禮下,皆成了虛無。
承起門外。
“大姨還擺多久?”荊離問婦人。
“今日大雨,田里的作物已有老天爺助我,我自然可以多擺擺,不必收攤了。”婦人開始生火。
“叨擾了大姨一晚,這算是一點心意,還請再給我們兩碗湯水。”荊離拿了銀子給她道。
“公子且坐著,奴家馬上為你們燒湯。”婦人笑了,把背上的娃娃松下來,放在一旁墊了布帛的木桶里。
“這雨晚了一步,早下的話興許還能有活命的,現在,反增人惱。”重耳把手伸出去接著小攤子的篷子滴下來的雨水。
“公子莫濕了衣袖,可沒得換的。”荊離提醒道。
“這你也要操心。”重耳嗔怪他。
“客,請慢用,不夠可以再添的。”婦人忙活起來了,許是不用下地干活,她的臉上盡是輕松。
“公子,我們為什么一定要在這兒坐一晚啊。”荊離真的不明白。
“這兒能看到平時看不到的。”重耳用箸指著不遠處的準備上朝的大臣們。
荊離順著望去,邃了然。
“店家,快快,給我來一碗牛雜湯。”一位大臣穿戴朝服,官帽和云諫由一名下手捧,另一名下手為他撐傘。
“大人請坐,就來。”婦人招呼了一句便加塞了一塊柴,火勢大了,鼎里的湯即將沸騰。
“李大人,李大人可知出了何事,今日大家都臉色蒼白。”又來了一位大臣,這位是自己打傘過來的。
“不知道,別來打擾我,天塌下來也得先讓我吃了這碗湯再與你置辯。”李重樓不顧形象的吃喝著。
承起門外已經排了兩列長隊,都是等著進宮的大臣。
“記得付錢啊,付錢。”李重樓放下碗,拿起官帽就跑了,嘴里的食物還沒全咽下去,說話時有食物漏了出來。
荊離沒忍住笑了。
“我說的沒錯吧,在這兒能看到平日里看不到的。”重耳說著就著竹勺子喝了口湯。
“那一溜的大人們也真是有意思。”荊離看著不遠處已經排成井然有序的隊伍的大臣道。
“你可別笑他們,有一天你也會成為那里面的一角。”
“我才不當朝臣呢,我要跟著公子。”
“快吃吧。”
明熙臺。
“王后可知宮外出了何事?”衛王站在廊下,負手聽雨。
“不知。”王后與衛王并肩而立。
“小南村被昨晚的天燈燒了,無人逃出生天。”
“那是意外。”
“是人禍。”
“大君想說什么?”
“王后生的是公主,這一點你比我清楚。”
“公主怎么了?公主就不可以給社稷帶來福音嗎?”
“陰盛陽衰的道理你不懂?小公主才剛滿月,便引來如此慘重的傷亡,于她于國家都不是好事,若能否極泰來但也罷了,可事實是小南村的村民無一幸免,那些言官肚子里可有一通賢言等著傾吐,史官又會如何下筆,你還想讓小公主平安長大嗎?”
“大君處置了那么多孩子,到頭來究竟得到了什么?膝下無人承歡,世子們皆畏懼父王,這衛宮里冷冷清清的,還不如死了干凈。”
“王后在說什么?如此不道之言王后怎敢出口?”衛王掐著王后脖子怒道。
“大君,大人們都到齊了。”官奴上前道。
衛王這才松手,憤然離去。
“王后,王后沒事吧?”阿新趕緊過來扶著王后。
“沒事。”王后跌在地上。
“地上冷,王后還是起來,回里面去。”
“阿新,大君的心如此堅硬,我怕是說不動他了。”
“王后先起來,有心的話不怕事不成。”
“這雨來得太晚,早一點的話就能救小南村百姓了。”
“天意如此,人力如何能測。”
“阿新,替我卸了鳳冠,我去向大君請罪。”
“謹——”
明光殿。
“大君,臣已查明,小南村村火確由昨晚的天燈引起,因為夜間,人熟睡中迅燃,等臣趕到時已經來不及了,臣有罪。”
淳化安持云諫道。
“愛卿不必自毀,聶爭派人報你時,想來你已入睡,穿衣出門,一番功夫下來,縱使有四條腿也快不過無足火。”
“臣愿在圓佑寺替小南村百姓辦法事,以慰無辜魂靈。”
“好,諸位愛卿都去,寡人也去。”
“謹——”
“大君,王后在殿下的場上跪著。”官奴在衛王耳邊言語。
“她要做什么?”
“王后脫了鳳冠和朝服,只穿著素衣。”
“不管她。”
“謹。”官奴退下。
明光殿外。
“大君明鑒,小公主無辜,天意不可違,臣愿為小南村百姓償命。”
王后跪在雨中。
“大君明鑒,臣令天子為難,臣特來請罪。”
明光殿內。
“大君,王后這是何意?”于莊不解。
“于大人忘了,天燈是做什么用的?”淳化安提醒道。
“那也不能怪……”
“于愛卿,那也不能怪誰?”衛王突然接話。
“微臣不敢。”
“既往不咎,否極泰來,王后這是在為小公主積攢福音。”淳化安故意道。
“小公主不祥,請大君早做決斷。”淳化安又道。
衛王:“社稷太平,王后無事,小公主也會長大,不過該換個地方。”
于莊:“那王后娘娘……”
衛王:“她若愿意跪便由她跪,給百姓們一個交代也好。”
眾臣:“謹——”
雷電交加,大雨傾盆,一夕之間,人與環境皆面目全非。
散朝時,于莊打傘來到王后身邊。
“王后娘娘請保重,小公主還小。”
“多謝于大人,于大人快回去吧,別被雨水濺濕了。”
“謹——”于莊退去。
明光殿上。
“大君,是否要給王后娘娘送傘?”官奴問。
“你見過哪個請罪的人還打傘的?”
“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