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呂布率軍抵達南皮城外。袁紹為盡禮數,親自在南皮城外,搭臺設宴,迎接呂布。
這一日夏日里的暖風和煦,輕輕揚起兩家的旌旗,陽光透過空氣,投在將士們的鎧甲上,有些微微地燥熱。此時已有幾分暑氣,袁紹特意命人將宴會臺設在林中,借著周遭連綿一片的深綠,稍微消減著熱意。
袁紹特意穿了能夠金鱗閃閃的明光鎧,頭戴麒麟咬珠羽冠,腰間別了純鈞劍,他記得當年貂蟬喜歡他威風颯颯的樣子。今日不知是否能一并見到貂蟬。
袁紹負手持劍,立在高臺上,只見“呂”字的大旗逐漸迫近宴會臺,袁紹捋了捋自己的鎧甲,上前迎接。呂布一身猛虎吞云銀甲,同樣是光芒閃閃。
“溫候一路辛苦了,我略備薄酒,為溫候接風,請!”袁紹拱手向呂布致意,將他請上宴會臺。
“袁公客氣了,我來是受令弟之托,助袁公蕩平黑山軍與公孫瓚,助您一統河北,再邀您南下會獵長安,咱們也算是志同道合,袁公不必如此拘禮。”呂布禮數周全地答著。
兩人自從當日洛陽一別,如今也有幾年未見,各自又在酒席間寒暄了幾句。突然袁紹身邊的家仆,踱著碎步一路小跑跑到袁紹身邊,從懷里掏出一封信遞給袁紹。
袁紹雖然接過信,卻略有疑惑的看著家仆,“你不是呆在夫人身邊嗎?怎么跑來南皮了?”
“夫人說有急事,生死存亡,請主公見信即閱,萬勿拖延。”家仆特意壓低了聲音,側耳對袁紹說道。
袁紹一臉狐疑的拆開信,頗有歉意地對呂布說:“內子傳來急件,要我即刻閱畢,溫候請先嘗嘗我河北的酒,恕我失陪片刻。”
呂布笑笑說:“袁公竟是如此深情的夫婿,袁夫人好福氣。”說罷便自己飲酒,不再理他。
袁紹快速的讀著劉氏百里之外傳來的消息:“夫君,常山張燕來襲鄴城,我已令城內神勇營褪去百姓常服,一起守城,十日之內可保無虞,請夫君寬心,速歸。”
看完劉氏傳來的這一紙短箋之后,袁紹的眼神突然暗了下去。與公孫瓚對峙月余,卻不料讓張燕悄悄地跑回了上黨,這上黨就在鄴城西北,僅有一道壺關之隔,而如今袁軍主力皆在南皮,鄴城只有常備兵力一萬,若非是有劉氏平時隱居在市井的五千神勇營,在張燕黑山軍的沖擊下,怕是只能守住五日。
袁紹快速在腦中計算排布著兵力的安排,十日之內趕到鄴城,應無大礙。雖然突然得到這樣的消息,但袁紹素來涵養極好,又不能在呂布面前漏了軍機,還是一副笑吟吟的表情對著呂布。
于是又舉起酒杯對呂布說:“哈哈,溫候取笑了,我聽說,溫候亦是極其愛重妻子,你我英雄相惜,何必今日要如此打趣我。”袁紹仍然在不經意間試探著問起貂蟬。
“我夫人與眾不同。”呂布則一臉嚴肅地說道,但很明顯,他并不想與袁紹過多談論貂蟬。接著說道:“不知袁公對戰事部署如何?如今我軍已到,何日迎戰公孫瓚啊?”
“溫候一路車馬勞頓,我豈能不盡地主之誼,溫候今日先進城歇息一晚吧,明日我召集眾將,將當前戰事說予溫候,我們再做部署。”袁紹一句話將他揶揄回去,他心中已經打定主意,一定要回師鄴城,只是這呂布要如何安排,還需要再三思量。
“袁公不必了,我今日率軍就在城外扎營,今日袁公盛情,我已心領,明日我們城外升帳,共議戰事如何?”呂布回到,他心中對袁紹戒心極重,絕不可能貿然進他的居城。駐軍城外反倒兩不相擾,當然私心里,呂布是不想帶貂蟬進城的。
袁紹一眼看穿了呂布的心事,雖然未見到貂蟬,有些失落,但還是風度翩翩的回他,“那一切就依溫候所言,明日我們城外升帳,共議軍情。”
兩人又喝了幾盞酒,隨意聊了幾句當日洛陽的往事。袁紹便和呂布互相道別,相約次日午時,再到此地升帳議事。
袁紹回到南皮府中,關于張燕襲擊鄴城的軍報也送到了。眾將面面相覷,想到家眷均在鄴城,皆有些慌張的神色。
袁紹見眾將如此,反倒更加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安撫眾人道:“諸公勿憂,夫人之前藏了五千神勇營在鄴城,如今又派上用場了,我們只要十日內回師鄴城,則鄴城無憂。”
眾人聽到這里不由得舒了一口氣,南皮到鄴城,快馬七八日也就到了,臉上的緊張稍有緩解。
袁紹繼續說道:“元圖,送信去給孟德,請他速速渡河相助我軍拱衛鄴城,另外,張郃,高干,我留三萬精兵給你們,拱衛南皮,其余諸公,明日隨我回鄴城。”
“諾!”眾人各自領命,齊聲回到。
“另外,還有一事,要與諸位議一議,這呂布雖然是來助力我們的,但也不得不防,諸公以為是把他留在南皮,共同抵抗公孫瓚,還是邀他一起回鄴城戰張燕呢?”袁紹環視眾將,詢問他們的意見。
眾人各自想入了沉思,此時確實不易決斷,無論何種選擇,皆有風險。張郃高干自問沒有本事能制得住呂布,卻又不愿意在主公面前示弱,于是低著頭沉默不語。
逢紀看著眾人的表情,細細思量后,率先說:“主公,依我之見,還是讓呂布去鄴城助戰吧。一來我們帶著他,不怕他在背后搗亂,免得我們腹背受敵;二來,他的虎豹騎對河北地形不熟,且此人空有勇猛而智計不足,跟著我們,臣自問有信心防得住他;三來,先叫他跟張燕交交手,看看他真正的實力在哪,也好琢磨下一步的部署。”
眾人皆是點頭稱是,并未有其他異議。袁紹細細思量,也點了點頭,于是眾人決定,第二日與呂布議事后,主力便隨袁紹立刻回師鄴城。
次日正午,袁紹帶眾將來到城外林中的宴會臺,先將公孫瓚和張燕的兵力部署一一與呂布說了,隨即,袁紹便一語道破:“此番恐怕要辛苦溫候,今日便要與我拔營去討伐張燕了,我即將有幸見證天下聞名和虎豹騎與黑山軍的決戰,我軍真是幸甚至哉!”
呂布心中并不把張燕放在眼里,在他看來,黑山軍還是無法跟白馬義從相比的,但此番來既是助戰,先取得袁紹的信任是第一步,也許他讓自己先去戰張燕,也是一種試探。
于是頗為自負地回道:“袁公放心,張燕之流,何足道哉。他在何處扎營,我這就去滅了他。”
袁紹笑笑說:“軍機瞬息萬變,這張燕賊子,早就跑回上黨了,所以,我邀溫候與我同回鄴城,共討張燕。”
“什么?回鄴城?那公孫瓚呢?”呂布有些驚訝。
“公孫瓚龜縮不出已經有月余,此處可暫時交給張郃將軍戍守即可,反倒是張燕如今襲擾鄴城,要煩勞溫候出手相助。”袁紹據實告知呂布。
“哦,原來如此,那我愿為袁公驅遣。”呂布見袁紹說的坦誠,反倒不在有疑心。
于是二人商定午膳過后,共同開拔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