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男的爸媽客客氣氣地拎著禮物,上門拜訪。
眼鏡男跟在爸媽身后,今天穿得格外清爽。
這樣正式的場合,總要說些場面話。
娜媽媽躲在房間里,扮演嬌羞未婚妻。
眼鏡男推門而入,房間來了很多次了,今天特別緊張。
客廳里,兩個爸爸你來我往,相互奉承。
一聲尖叫傳來,娜媽媽慌里慌張地跑出來,連字都說不出半個。
眼鏡男爸媽對視一眼,他媽瘋跑進臥室。
他爸跟在后面,一力擋住娜媽媽爸媽,嘴上說著:“沒事,沒事。不用擔心,他媽會照顧。”
沒事?有鬼?
娜媽媽她爸,借口要幫忙,推開眼鏡男他爸。
進了房間,瞧見的,地上倒著眼睛男,口吐白沫,渾身抽搐。
眼鏡男他媽輕車熟路地照顧著他。
她媽緊跟著進來,看見這一幕,捂緊了自己的嘴巴。
他爸見事已至此,拽了娜媽媽爸媽,返回客廳,把一切全說了。
眼鏡男有羊癲瘋,長了多少歲,治了多久病,不見好。
爸媽日漸衰老,想找個媳婦照顧他,他也大了,也有著這方面的需求。
眼鏡男他爸垂頭坐在娜媽媽家客廳,點燃一支煙,狠命抽了幾口。
他媽扶著他出來,大高的個子,垂著頭,縮得很矮。
娜媽媽連看也不看他,他不敢來拉她,依舊跟在他媽身邊。
只不斷抬頭看她,娜媽媽臉拉著,怒氣白煞煞的在面上。
娜媽媽爸媽說什么都不會讓女兒嫁這樣的人家。
就這么一拍兩散。
娜媽媽家退了一半彩禮,眼鏡男跟著爸媽回家。
走的那三人,滿身晦氣,沮喪不已。
娜媽媽爸媽眉開眼笑。
空手套白狼,得了一大筆錢,“貨”也沒有損失,還有什么比這更高興的?
第二天,那親戚又來了,再三道歉,說自己絕不知道。
知不知道有什么關系呢?只要她家沒損失,她爸媽是不會怎么鬧的。
又沾親帶故,以后自己兒子結婚少不了麻煩她。
照舊笑著,端茶遞煙,閑話家常。
這親戚來一次就要搞一次事。
過了兩天,她媽給她特地煮了碗面,臥了兩個蛋,把平時弟弟專屬的雞腿也給了她。
還一筷子打掉了弟弟夾雞腿的手,不顧弟弟的哭鬧。
娜媽媽自己把雞腿夾進弟弟碗里。
她媽嘴里說著,姐姐吃,姐姐吃,手上也沒見再把雞腿夾回來。
娜媽媽心知肚明,她媽有話要講:“媽,你說,什么事?”
她媽有些猶疑,沖她笑笑:“現在嫁人,太早了。之前是媽考慮不周,你別怪媽。”
太早,之前,你怎么不說早?娜媽媽心里問著,這話,她知道是不能問出來的。
她媽又頓了頓,娜媽媽看她拼命壓抑住自己的情緒,盡量讓自己平靜地說:“你叔前天來,替你找好了工作。我和你爸,看了一下,覺得,那個工作,也挺好。要不,你去看看?”
娜媽媽爽快答應下來:“行?!?/p>
她媽見她爽快答應,舒了口氣,又暗自高興起來。
當然不僅是為她高興,女兒賺錢了,總不會還用家里的錢吧,不僅不會用,總還會交給一些家用吧。
多了一筆錢進,少了一筆錢出,又可以給她弟存點老婆本了。
她回答的很爽快,因為過去的經驗教訓讓她知道,這不是問句,這是命令。
出去工作也好,總比在家里受氣要強些。
親戚給介紹的工作,是在家服裝店打工。
從第一天去起,家里就沒再給過她錢。在家多吃一點,也要被瞪,上下班又遠,花的時間又長。
管過的也就兩件事,每天按時回家,每月按時給錢。
發錢,是直接發給她媽,她媽分配給她一小部分,她拿著這一小部分,連身像樣的衣服也要存存才能買上。
服裝店的老板趙姐,是個四十歲不到的寡婦。
沒有孩子,身材豐滿,算是嬌俏。
她算是被家里親戚“賣”到了這服裝店,自從她去了店里,開早是她,打烊還是她。
趙姐日常打著哈欠,有時靸著拖鞋,衣領大開,露出胸前一片雪白。
涂了紅指甲的手,捏著兔頭,左右手指合力掰開,吮吸兔頭里的鹵汁。
把兩三顆兔頭啃得只剩骨架,這才作罷。
翹著二郎腿,腳指勾住拖鞋,不?;蝿印?/p>
坐在店門口,也是過往男人的風景。
磕著瓜子,指揮娜媽媽爬上爬下。
搬貨上貨,都靠娜媽媽。
她新做的指甲可貴了,娜媽媽一天的工資都抵不上。
趙姐自己會穿,眼光又毒辣,又會奉承女人,店里的生意只好不差。
晚間、周末、趕集這些時間一到,買衣服的人能把小半個服裝店搬空。
娜媽媽給她干活也賣命,全是因為這趙姐會做人。
她知道娜媽媽工資是不能全部拿在手上的。
生意好的時候,總會給她三瓜兩棗提成。
直接在店里給現金,她不說,娜媽媽不說,沒人知道。
娜媽媽拿著這錢也不敢用,她媽要是見她買了什么新東西,一算錢就對不上。
不能用,就存起來咯。娜媽媽靠這個,算是有了一點小金庫。
當然,也不是白給的。
天下哪兒有白吃的東西,需記得免費的,贈送的才是最貴的。
趙姐和她家親戚的事,娜媽媽得把嘴巴拴牢,把眼睛縫上,把耳朵堵住,當自己不知道,當完全沒發生。
作了孽了,她家親戚的小孩都比趙姐年齡大。那男的都快做爺爺的人了還在路邊采野花。
從各方面,娜媽媽都佩服趙姐的眼光。
這親戚的老婆,早就吃了齋飯念了佛經,什么事都不愿多管。
可你們這也太欺負人了,娜媽媽暗自為那可憐的女人鳴不平,也無能為力。
親戚各種發財的門道,攢了些金銀,勻出一部分給小寡婦開了這家服裝店。
趙姐挺能干,這買賣做得不差,返的紅利不僅沒讓他吃虧,還賺了些小錢。
這人原也不是為了賺錢,見有了“顏如玉”,又有了“黃金屋”,自然是喜上加喜。
趙姐心里清楚,她的目的是“借雞生蛋”,并非鳩占鵲巢,該有的尺度,拿捏的是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