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車沿著馬尾松林間去年剛剛硬化的水泥公路,依山盤繞上行。林間的殘雪在從樹間照出的縷縷陽光下格外亮眼,就如天上的白云撒碎后被人隨意丟棄在林間。
在松林間的盤山公路上行了約兩公里后,便上到一個緩坡式的大平臺,前面出現了一片新建的茶園,從公路邊向斜緩的山坡上延伸,一直延伸到前方六七百米遠的山崖腳下。那山崖高度不低,從茶園盡頭向上,還有約五六百米高,而且向左右綿延開去。這里就是光浩貢茶公司新建的二百五十畝有機茶基地。建茶園的土地有五十余畝是十四組的,而其余的都是十五、十六組的。
尚運峰對歐陽曉說道:“曉哥兒,把車停下。”
歐陽曉便將車緩緩停在路邊,尚運峰又對張立軍說道:“老張,自在,我們下車看下。”
張立軍說道:“我也正有此意。”
歐陽曉下車為三位領導拉開車門,尚運峰與張立軍下車后,都說山上的空氣好。
今天天氣晴朗,但在這千余米的山上,不僅有些冷,而且有風。當然空氣的確很好,即使有風吹動,依然幾乎沒有纖塵。
茶園的右邊,也就是路前方幾百米處,分散著四棟房子,其中有兩棟是兩層的小洋樓,另外兩棟是木頭房子,但整修得很漂亮。
尚運峰看到面前的地里,茶苗已有兩尺余高,看來明年開春的確可以進行一定量的采摘了。很明顯,腳邊的茶苗行間的土剛剛翻過,而且在山風的吹拂下散發出陣陣牛糞的味道。
張立軍說道:“尚主任,看來那些人正在進行茶葉冬管,但不知道倪光浩在這里沒有?”
尚運峰說道:“走,我們去看看。”說完便沿著茶園間的小路向那些勞作的人走去。張立軍與魯自在及歐陽曉也緊緊地跟了上去。
當四人走到離那些勞作的人們只有十多米遠時,一個身著藍色勞動服的中年人站起身來,看看他們,連忙向四人快步迎了過來。邊走邊說:“天哪!尚主任,張書記,不,張主任,魯書記,歐陽班長,你們怎么來了!”
尚運峰笑道:“我們想看下倪總倪老財在山上種的茶長得怎么樣了,哪知卻在這里遇上了你倪老財。”
張立軍也笑道:“我看別人叫你倪老財真是貼切得很,居然自己親自下地干活,了不起,了不起啊!像你這樣干,哪有不發財的道理。”
魯自在說道:“今天運氣好,能在這里遇到倪老財。”
歐陽曉也打招呼道:“倪總,您好啊!”
原來,此人就光浩貢茶公司的老板倪光浩。他回應完四人時,就已經來到了四人面前。
尚運峰首先伸出手去,要與倪光浩相握,倪光浩擺擺手說道:“尚主任,我這手上有牛糞,還是別握了。”
尚運峰強行握住倪光浩的手說道:“你這個倪老財,你是怕我沾上的財氣嗎?小氣鬼。”
倪光浩與尚運峰是高中同學,關系很好,當然與張立軍也是老熟人。不過他雖然與歐陽曉也熟識,畢竟歐陽曉是年青一輩,而且與他只是在工作上的事打交道,因而不好開玩笑。與尚運峰握手后,他又與張立軍、魯自在及歐陽曉握手。
五人寒喧后,尚運峰又對倪光浩說道:“倪老財,去看下你們干活的現場。”
倪光浩便帶著尚運峰等四人來到刈口上,只見一個五十多歲的漢子推著一臺機器將茶行間的土犁開一個尺多深的溝槽,后面的人將堆在地上的牛糞填入溝槽中,然后在牛糞上蓋土。
尚運峰等四人與各位勞動者熱情的打招,這些人大多是本地村民,他們與歐陽曉非常熟悉。
那臺犁槽的機器尚運鋒他們早就看見了,開始還以為是小型耕土機,現在才發現并不是。
張立軍指著正在犁槽的機器問道:“李老板,你這機器不錯,效率高。”
倪光浩說道:“張主任,你說對了,這是最新改進的專門用于山區茶園和果園施肥用的犁槽機。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高,單純的追求產量已經不行了。比如說茶葉,人們喜歡喝綠色天然不施用化肥和有毒農藥條件下生產出來的鮮葉制成的產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機食品,用到茶葉上就叫作有機茶。你們看,我現在將牛糞等農家肥深埋入土中,通過地下的微生物分解后,開春就可以讓茶樹吸收,能完全做到不使用化肥與有毒農藥。生產出的茶葉就是真正的有機茶,可以出口到歐美地區。”
正說話間,從山下開上來兩輛拖拉機,很快便沿著茶園中的機耕道開到他們身也停下,一車是豬糞,一車是牛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