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長總是充滿未知的,但同時也讓我更加明白風景只是誘餌,信仰最動人心。——亞亞
那些年風風雨雨般的經歷漸漸重塑了另一個我。哦!不?!應該說是漸漸吞并了另外一個正面性格的我。
和大部分女孩一樣,我想要的東西,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那樣的感覺才覺得真實安全啊。十一歲我上小學就可以獨立生活,那時侯除了日常學習,大約做飯能讓我開心了,我每天早上都和附近的中學鈴一齊起床,只不過他們是跑步而我是做早飯,有時我還會讓小伙伴來我家一起吃飯,或者我去他們家吃飯,都是我們自己做的飯和湯,味道很鮮美。當然還得了校長的夸獎嘻嘻(小滿足),這段時光和z爽幼年有點相似。
時間過的還真是好快呢!一眨眼就假期最后一天了,害!早知道我就不眨眼了哈??!!!
不得不說,在青年時代,我的想象力是如此的豐富,尤其是對于夢幻的描繪,更是如描如繪,栩栩如生,初中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有才華的人,像謝道韞一樣才華橫溢!做一個大家閨秀!高一我想成為一名作家,因為顧城魯迅太宰治蕭紅李白杜甫保爾等給了我很多自由俠義思想!
高二那時候我希望自己當個物理科學家!有時候是一名學者!像那個鄉村教師和一公先生一樣,為人民服務!大學時期我想成為佛門的一個弟子修心,于是我看到了《禪者的初心》《冥想》《自制力》…………’,一度泡在圖書館對高中時期的思想加以升華。
可是我沒有得到一支彩色的蠟筆,也沒有得到一個彩色的時刻,我還是我,我有心愛的白紙卻沒有作畫,只能讓那些一張張沒有雛形的白紙隨著今天的時間一并消失。
如果你問我為什么?
我會告訴你:她只是一個夢啊,我從少年時期開始的夢。長大了,夢也就醒了。
我最終可能什么都沒成為,甚至一度想放棄自己。
好吧,至少在外人看到的我那是不一樣的,表面功夫我做的一般還不錯,心理健康是不可能的了,但一個人生活又能差到哪里去呢!怎么說老子也是有房有車有飯碗的。
我對于肉體的追求少了,精神卻不可思議的蓬勃發展起來。
如果離去是幸,我愿永不歸來。
大學生活是比較豐富多彩的,但是有時候活著吧就什么都不想求!大概是無欲則剛吧!
家人勸我要有正當的工作,他們是非常如同“”父母在不遠游“”這個觀念的,當然我有時也一樣有如此想法。
二哥說人生如戲!是啊!每天笑呵呵的,但我知道他從來都不輕松。
父親有家庭經濟壓力,
母親有父母養老壓力
我有學業、心理壓力
哥哥有政府體制的壓力
而爺爺奶奶有身體健康壓力
每個家庭痛苦痛苦本就可言者不過二三,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想用網上的話說就是: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那么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呢?
大概是一種境遇和另一種境遇的比較吧!
其實不管是學業和工作還是別的就像打仗一樣?
你要是讓別人知道你有什么后手
你說這戲唱的還有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是這種只會拿性別優勢說話的人?好吧我去變性吧!
從過去走到今天這個境遇,我不再是追求快樂不快樂,而是給予自己心靈的極度自由。
我的靈魂渴求自由,同時緊緊抓住一個信仰不肯放棄,這個點就不是一維的點而是是十一維的那個點,那個點是不會被限制的,不能用一兩個詞匯來定義的。
看過一篇文章有一句話:凡男子漢者!八風吹不動!如何事情她都不動搖,這樣的女孩本身就很男(難)。心若不動,風又奈何呢?
是啊,內心得不到想要的,不是會越來越想得到,而是漸漸的不再想要,因為得不到所以成為一種遺憾沉于心底。
日日月月,月月年年,年復一年……直至成為深淵,自己偶然失足跌入,或許年少的我都是順風順水,沒有經歷過什么大苦大難,猛然接觸一點苦難就無限放大掙扎至今。
在那時候我并不知道在未來不久我的人生會有一段如此痛苦和灰暗的旅程,一度禮佛靜心,而且走上了和所有同學都出乎意料的一條路———離群索居,書海閉心。
當我以為這就是我生活的顏色時,吳先生讓我看到了來自時代的第三種熱情,就像網絡語上的那句話“愿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也希望因為我的熱情,能夠迎接更多的艱難險阻,我覺得這對我以后的人生對拼圖自己的未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我開始漸漸地把時間抽離出來在那些無關緊要的事上,努力去達到一種獨立于世人的生活境界,清醒平和,'自給自足,跟上時代腳步前行。
直至找到一個方式——享受生活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