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顧文茵被封了掖門司馬,雖鬧起不小的風(fēng)波,究竟還是被女帝彈壓住了。此后不久右將軍謝慎自南疆凱旋,女帝接到捷報,見文茵也在側(cè),便對她笑道:“謹(jǐn)之去南疆平亂時,你還沒入宮,所以未曾見過,如今回來就好了。”
文茵想了想亦笑道:“若說起來,也算見過的,謝右軍出征當(dāng)日,家父就在送行隊(duì)列之中,臣正好去給父親送東西,遠(yuǎn)遠(yuǎn)看了一眼。”
女帝聽了但笑不語,待到謝慎入宮陛見時,女帝留他二人一同用了晚膳,之后又令謝慎親自送文茵歸家,顧文茵何等聰明,大概猜出了女帝的意圖,心中只是好笑,卻也只能隨謝慎上了馬車,一路說了些有的沒的,更“不巧”的是,離顧府還有大約兩條街的路程時,他們的車子顛了一下便停了,過了片刻又聽外面仆從報說車軸壞了,一時不能修好。
謝慎聽了笑得有些無奈,文茵便道:“前面不遠(yuǎn)就是寒舍,將軍不必再送了,如今車壞了,幸而還有人牽了馬跟著,將軍先騎馬回去吧,太晚了怕看不清路。”正說著,街邊的人家已三三兩兩點(diǎn)上了燈。
謝慎卻道:“常言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便是陛下沒有囑托,在下豈有不送的道理。”
文茵聽了便不再推辭,二人并肩前行,所言也不過南疆風(fēng)情和國都這些年的些許變化而已,說話間到了顧府門前,相互辭別過了,謝慎上馬欲走,文茵卻道:“將軍略等一等。”謝慎不解其意,卻還是勒住了馬,此時就見文茵的貼身侍女已取來一盞琉璃風(fēng)燈,文茵接過來掛到謝慎馬側(cè)前,笑道:“將軍回去要經(jīng)過安定坊,那片路不太好走,這會兒天已快黑盡了,還是帶個燈吧。”
謝慎心道,果然是常在陛下跟前侍奉的人,這么會來事兒,忙又對她拱手道了謝方才離開,文茵見他走遠(yuǎn),也就帶著侍女轉(zhuǎn)身回府了。
此時立在鴻蒙境前的玉衡正看得熱鬧,忽然聽到重寰在身后道了句:“你又在做什么?還嫌上次鬧得不夠么?”立刻回轉(zhuǎn)身笑嘻嘻道:“我這不是看得著急就想幫他們一把嗎。只是弄壞了車軸,哪里就又怎樣了。”
重寰卻嘆了口氣道:“這是最后一世了,情劫難渡,你就別添亂了。”
玉衡聽了氣哼哼道:“你這叫什么話,怎見得我就是添亂了。”
重寰冷笑道:“之前的某一世,人家好好地在秦淮河邊賣唱,本可以冷眼看盡人世悲歡,你非要弄個英雄救美的戲碼,她為了報恩踐諾,在漠北空守了二十年,最后貧病而死…”
“在漠北也能冷眼看盡世事啊,有什么不同。”玉衡搶白道,“況且她這個客棧老板娘,雖為那個不歸人熬了滿頭白發(fā),后來不也還有你這個忠心耿耿的店小二,一天到晚屁顛兒屁顛兒給人家端湯遞水講經(jīng)論道嗎…哦,我想起來了,再之前的某一世,是窮書生家的小娘子被豪強(qiáng)劣紳強(qiáng)占了,我瞅著他兩個兩地相思好生可憐,費(fèi)盡周折用個青花罐子讓他們再傳上情,你倒好,二話不說就給砸了,當(dāng)真是要她死心的意思,等她真的抑郁成疾了,又裝成郎中混到人家家里里面去給她治病,還趁機(jī)布道,讓人死得不僅不痛快,還不清靜…”
重寰聽到此處,白了他一眼道:“歌妓那一世,人家本來是要遇到個始亂終棄的小子,傷心一陣子情劫也就算了了,你非弄那么一出,自身受的那點(diǎn)反噬不在乎也就罷了,卻連累她要承受改命之苦。縱使我百般勸導(dǎo),情劫也還是攢了下來,到書生娘子那一世已然應(yīng)得更深些,你卻又來搗亂,又不是不知道她跟若華一般認(rèn)死理,任憑我說了那么多,一點(diǎn)效果也沒有,攢到這一世,終于攢成了千年情劫,我勸神君你此番還是保重自身,少動手腳,多積善緣吧。畢竟是最后一世,情劫若再渡不過,不僅不能承繼星位,還要永墮輪回,你大概也不想她這樣。”
玉衡聽了訕訕笑道:“瞧你這話說的,哪里就這么嚴(yán)重了,我這不也是想幫幫忙嗎。”說完又跟重寰東拉西扯起來,重寰自然不大理他,他絮叨一陣自覺無趣,起身出去轉(zhuǎn)了一圈,回來就見鴻蒙境中已鋪了十里紅妝,有些愕然地道,“這就成婚了?這么快?”
重寰冷笑道:“還不是神君一手促成的?”說完又嘆了口氣道,“如今可好,她滿心滿意以為覓得良人,卻不知人家心里只有他老師的女兒。”
玉衡聽罷皺了皺眉:“怎么總是這個路數(shù)。我滿心只有你,你心里卻只有他。”
重寰淡淡道:“情劫就是如此,總要愛而不得,看得透想得通便罷了,否則便有了不完的因果,渡不盡的輪回。”
玉衡聽了,卻不以為意,只是撇撇嘴道:“你也不用太擔(dān)心,我看著她面上總是柔弱的樣子,心里卻甚是堅(jiān)定,大概世間沒什么能真的難住她。”說完想了想道,“對了,若華的事,你到底怎么想的,若是…”
不料重寰卻打斷他道:“還是先顧好眼前吧,若是她連個上仙也修不成,有些事大概也就辦不了了。”
說到此處,他輕輕嘆了口氣,又緩緩道:“罷了,一切自有天命。”
他們說完便各自有事走開,待忙完一陣再來看時,只見境中已是大雪紛飛。
顧文茵正立在宮門前,理著謝慎胸前的風(fēng)帽絳子。
謝慎道:“我看你近日臉色都不大好,還是跟我回去休息一晚再來吧。”
文茵卻嘆了口氣道:“你的事是說完了,可左相他們還都在值房里,不知商量得如何了,今夜還有得忙呢。”
謝慎皺著眉道:“我就不信,這里沒你就不行了?”
文茵伸手拂了拂他的眉心,笑道:“倒也不是,只不過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自己不過意罷了。”說完便推著他道:“你快去吧,這么大的雪,天越晚路就越難行,這里今夜有大事,即便回去了我也不能安心的。”
謝慎聽了,只得自己離開,文茵直望著他出了宮門,才扶著侍婢返回宣室殿,還沒進(jìn)門,就聽里面摔東西的聲音,只得在門口站了站,不多時,新任尚宮低頭出來,見了她行過禮便要走。文茵見她一臉紫漲,雙目含淚,忙拉著問怎么了,那尚宮眼中的淚終于滾了下來,將手里捧著的冊頁遞給她哽咽道:“剛擬的詔書,陛下看過就說不通,發(fā)了好大的脾氣…”
文茵接過來略看了看,嘆氣道:“罷了,你且去吧,剩下的我來處理。”
那尚宮忙道了謝,告辭離去。文茵深吸了一口氣,將冊頁藏在身后,輕輕推開門探頭進(jìn)去,見女帝正扶額嘆氣,貼身侍奉的女使琉璃聽到動靜,也回過頭往她這邊看,文茵忙對她擺擺手,之后輕手輕腳走過來。女帝余光瞟到她,皺著眉抬起頭問:“你不是跟著謹(jǐn)之回去了嗎?”
文茵淺笑道:“回去了,又要在婆母面前立規(guī)矩,又要動腦子應(yīng)付家里回事的管家嫫嫫們,倒不如在這里,只用聽陛下的吩咐就好。”
女帝聽得笑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左相那一伙人正在值房里商量著怎么一條條駁回朕才提的新政,只怕稍后就會過來,到時又是一場唇槍舌戰(zhàn),注定無眠,朕本來是看你連日辛苦,所以有意讓你跟著謹(jǐn)之回去歇一晚,也是不想讓你趟這趟渾水,誰知你這個沒計(jì)較的傻丫頭,竟又巴巴地倒回來…”
文茵聽著她的數(shù)落,只嘻嘻笑著,也不分辯,琉璃見了,忍不住道:“唉,大人哪是沒計(jì)較,分明就是太知道其中的艱難,所以才一定要回來陪著陛下,陛下還說人家。”
文茵聽了忙道:“長使快別這么說了,陛下這會兒心情不好,看又派我們一個結(jié)黨的罪名。”
女帝聽得笑了,伸手過來捏了捏她的臉道:“快瞧瞧這個兩面三刀的丫頭,當(dāng)著人從來斯斯文文冷冷清清的樣子,背地里卻總這般牙尖嘴利。朕就那么昏庸了,玩笑話也能給你派罪?”
文茵卻不笑,一本正經(jīng)地道:“這因情緒不佳看什么都不順眼,也是人之常情嘛。不然怎么韓尚宮那樣好的文筆,到陛下這里就是大大的不通了。”一面說,一面將藏在身后的冊頁拿出來晃了晃。
女帝見她那樣子,更是好笑,因道:“看看,朕若不承認(rèn)自己方才是借題發(fā)揮,都不配為人了。”
琉璃也掩口笑道:“陛下是真龍?zhí)熳影 !?/p>
女帝聽了冷笑道:“哼,可那些人從不這樣覺得,他們只覺得此刻被一個女人踩在頭上,正萬般不自在呢。”
文茵聞言,俯身便行了個大禮,肅然道:“陛下既知世人皆醉,何必為自身獨(dú)醒而苦惱,便是眼前一時不被理解,將來終有一日會得證明,譬如商鞅,譬如介甫,哪一個不是被當(dāng)時之人視為異類,如今卻也萬古留芳了,臣自然知道,陛下其實(shí)連身后之名也未必放在眼里,不過是一片丹心為國為民罷了。臣才疏學(xué)淺,自覺眼界見識不及陛下萬一,于變法一事上,更不敢妄動議論,只是,當(dāng)世之人總?cè)菀妆患t塵障目,看不清本源,因此他們眼中的是非功過又有什么要緊,要緊的,不過陛下的初心而已。”說完俯伏在地,“臣妄言了,請陛下降罪。”過了片刻,才聽女帝幽幽道了句:“知道了,起來吧。”
此時琉璃已走過來將文茵從地上扶起,嘆道:“要不陛下怎么偏疼大人呢,滿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知己了。”
女帝道:“你就這樣嘴碎?跟她說這些做什么,沒瞧見她那得意樣嗎?”
琉璃掩口笑了兩聲,又道:“只是,大人也要好好保養(yǎng)自身才是呢,陛下方才還跟小人說,大人這兩日氣色看著實(shí)在不好,若回去歇一晚來還是這樣,必得讓秦御醫(yī)給看看。”
文茵起先只是笑而不語,聽到此處忙擺手道:“不用不用,小毛病而已,哪里就用得著秦御醫(yī)了。”
女帝看她嚇得花容失色的樣子,輕敲著桌子笑道:“朕想起來了,前兩日宮宴上,顧學(xué)士喝多了酒,給朕講了一個關(guān)于咱們小顧大人怕吃藥的笑話…”
文茵聽到此處,臉頰有些發(fā)熱,忙搖著手中的冊頁道:“韓尚宮文筆雖好,終究有些地方?jīng)]表盡陛下之意,臣這就去重寫一份,陛下也趁左相他們來之前小憩片刻養(yǎng)養(yǎng)精神吧。”說著忙躬身退走,躲到偏殿去了。
女帝原本心中煩亂,被文茵插科打諢一陣,倒覺得明朗了些,此刻困意來襲,便到榻上靠了一會兒,再回到案前時,就見冊頁已規(guī)規(guī)矩矩?cái)[在那里,隨手翻看了一下對琉璃道:“還是她最知道朕的意思,行了,拿去讓他們謄錄用印吧。”琉璃一面接過冊頁,一面嘆道:“也是難為小顧大人肯回來陪著陛下,若換成別人,這種事躲還來不及呢。”
女帝冷笑一聲:“如今朝中這些老油條,個個不關(guān)己事不開口,只知道打太極,和稀泥。朕一要變法,要革新,傷著他們的利了,又都跳出來。看著吧,惹急了,朕把他們都給辦了。”
琉璃聽了,陪笑著正要退下,女帝又問:“那丫頭呢?”琉璃道:“在偏殿,大概還趴在桌上睡呢。”
女帝笑道:“她瞌睡倒比朕還好。”
琉璃嘆道:“要說這小顧大人也是累,不僅要來陛下跟前當(dāng)差,回去了還要操心家務(wù)。”她說著,壓低聲音道:“小人方才悄悄問她身子到底哪里不適,她說是前幾日來了月信,與以往不大相同罷了。小人心里擔(dān)憂,道這月信之事可大可小,還是讓御醫(yī)看看的好,她卻推說大概是連日太累了,小人便勸她瞅著空回去歇一日,她才嘆著氣告訴小人,他們將軍府規(guī)矩竟比宮里還大,婆母面前從沒有坐著的道理,而且剛嫁過去就讓她學(xué)著管家理事,在老夫人房里一站就是一兩個時辰,回去了侍奉完夫君,看賬冊還要鬧到半夜去…小人聽了都替她累得慌,究竟成婚有什么好,倒不如一個人清清靜靜的。”
女帝原本皺眉聽著,卻被她最后這句逗得笑了:“怎么你覺得成婚不好嗎?朕還一直在替你相看良人呢。”
琉璃忙道:“謝陛下隆恩,只是這事便罷了吧,小人情愿一輩子在陛下跟前侍奉。”
女帝嘆了口氣道:“你懂什么,她夫君是個好孩子,上馬能保境安民,提筆可指點(diǎn)江山,尤其那一手好字,將來必得流芳千古。她現(xiàn)在是煎熬些,福氣都在后頭呢。”說完想了想又道:“朕也想過了,國事家事若都要她管,的確太累了,等忙過這一陣,就讓她回家去,好好地相夫教子。”
琉璃掩口笑道:“要不怎么說陛下和小顧大人是彼此的知己呢,她方才還跟小人念叨,本想辭官,可又擔(dān)心陛下身邊一時找不到合意的人侍奉,如今就看到時候韓尚宮能不能接替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