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電視上播放著疫情相關的報道:昨日,我市新增感染人數25例,較之前增加11%,再次提醒市民,做好防護工作...
電視機對面的沙發上,老爸沖著里屋喊道:“閨女,你買到口罩了沒?電視上說我們這感染的人數又增加了。”
臥室里女孩在收拾衣服:“沒有,上午看了好幾家都沒貨,我等會再看一下。”
火車站,外地返鄉的人一批接一批,安檢人員忙前忙后的核對身份,測量體溫。
街道上的藥店全都掛著“口罩售完”的告示牌。路過別人家門口,每個人都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連打招呼也只是互相點個頭而已。
餐桌上,爸媽還在吃飯,女兒已經穿上志愿者衣服背起一個大包準備出門了。
“今天要去哪?”爸爸問。
“火車站。”
【二】
街道上空空當當,可能是累了,一位保潔阿姨坐在路邊休息,整個街道就剩她一個人在堅守崗位。
一位穿著志愿者服裝的小姐姐,從遠處走了過來,徑直朝著阿姨走去。阿姨抬頭看看小姑娘:“誰家的孩子,特殊時期怎么不回家去,少在外面溜達。”
小姐姐從包里拿出一包口罩遞給阿姨:“阿姨,現在口罩不好買,這個您就收下,平時您都是為我們服務,這包口罩您就不要推辭了,您也要保護好自己啊。”阿姨攥著口罩,看著小姑娘:“好孩子,阿姨謝謝你。你快回家去吧,世道亂,外面不安全。”
“好的,我這就走。”阿姨看著小姑娘遠去的背影不住地說道:“好孩子啊好孩子啊。”
火車站廣場上,多名志愿者自發地幫忙疏導人員。人群中,一位大叔背著重重的行李站在原地,不往前走。一名志愿者上前詢問:“怎么了?大叔,您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嗎?”
大叔看了看志愿者小姑娘,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我剛剛走的急,把身份證落在車站里面的椅子上了,我要回去找一下。”
小姑娘聽了,把大叔領到一邊人少的地方:“我有個朋友在里面,我給他打個電話,讓他幫您找一下送出來,您先在這里休息一下,不要著急,”說著,從包里拿出一瓶水和面包遞給大叔,“您一路過來還沒吃飯呢吧,這邊也不好出去買,我這有水和面包,您就先將就一下吧。”
大叔見狀,直是推辭:“謝謝,謝謝!我不餓,好孩子,你留著自己吃吧,你們都是好樣的,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千萬別把自己餓壞了。”
小姑娘把食物放回背包:“那您先坐會,我給您打個電話去。”
車站內,一個穿著志愿者衣服的男孩一邊接著電話,一邊在一排排座椅中間穿梭,“我看到了,”在一個座椅前面,男孩停住了腳步對著電話說,“我這就給你送過來,你在門口等我一會。”
客廳里,電視新聞正在轉播重災區救援片段,沙發上的爸爸轉頭看看衣架上換洗下來的志愿者衣服,突然關掉電視。
廚房傳來媽媽的聲音:“你去哪?一大把年紀了你要干嗎去啊?”
爸爸沒有回答,陽臺上晾曬的衣服已經不見了。
【三】
火車站廣場上的人已經沒那么亂了,雖然還是很多人,但都是井井有條,井然有序地往外走。出口處,一個小姑娘拿著身份證往外跑。大叔接過身份證,開心地連連道謝。
小姑娘站在原地目送大叔離開。“發什么呆呢?”突然一個男孩出現在小姑娘的身后,女孩轉過身,男孩遞過來一袋面包和一瓶水:“餓壞了吧,來先吃點。”
女孩踮著腳尖做了個鬼臉:“誰稀罕吃你的,”說著從包里拿出了剛剛的面包和水,“我又不是沒有。”
兩人相視一笑,女孩拿瓶子和男孩的瓶子碰了一下:“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