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的出場順序是按照抽簽來定的,第二期因為有了參考,就直接按第一期的排名來定的出差順序。
為了怕打擊名次不好的參賽歌手的自信心,節目組特意按照第一期排名的倒敘來讓歌手出場。
也就是第一期的第72名是第一個出場,而張謙這個第一名則是最后一個出場。
如此一來,反倒是給排名靠前的選手章中增加了壓力。
但為了不被淘汰,選手即便知道下一場對排名靠前的選手不怎么友好,還是得全力以赴。
第二期72名歌手,雖然比第一期的一百少了28名,估計也得錄制到晚上。
所以張謙在聽到主持人宣布出場順序后,便知道到自己還早,就一邊享受著兩個小弟的伺候,一邊考慮起了接下來該唱什么歌曲。
實在是地球上的好歌太多,讓他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選哪一首。
休息大廳的大屏幕上是播放的錄制現場的情況,此時已經輪到第三個歌手,唱的是一首搖滾歌曲,雖然喊的嘶啞裂肺,但卻讓人喜歡不起來。
大屏幕中,還會時不時的出現錄制現場百位大眾評委的身影。
張謙看到了一身潮流打扮楊若雪。
下一刻。
又看到了一張即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身材清瘦,肌膚雪白,橢圓的臉型上按照黃金比例擺放著精致的五官。
眼神清澈透亮,一頭烏黑長發隨意的用頭繩宅在腦后,身穿一身青色連衣裙,宛如一位從畫中走出的古代絕世美女。
她本身仿佛自帶氣場一般,即便是坐在百位觀眾評委中,也會不自覺的成為主角。
雖然她面帶微笑,帶卻給人一種清冷之感。
所以,周圍人群都自動的和她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她叫秦月,是張謙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同學,大學也在同一所學校讀書,但因選擇的專業不同,之能說是大學校友。
在張謙三十多年的生命中,秦月占了三分之一,即便大學畢業后一直沒有聯系,但也能一眼就將其認了出來。
實在是秦月太好識別了,不管在哪里,她都是焦點。
即便和秦月的這些記憶都是前身的,但繼承前身記憶的張謙,還是對其印象深刻。
看著大屏幕中秦月,張謙不自覺的就想到了兩人同學十多年的點點滴滴。
隨即。
一首歌曲就不自覺的出現在張謙的腦海之中。
歌曲有了,
果盤和冰鎮酸梅湯也吃的差不多了,
張謙就打算撤了。
和上次不同的是,這次他是有正事——錄制這期所唱的歌曲和音樂。
隨即就掏出手機,給楊若雪和侯英男各發了一條信息。
“楊陽,阿寶,我要去將等會唱的歌曲音樂錄制出來,你們要不要一起?”
錄制歌曲?
開什么玩笑,現在可是在參加節目錄制好不?
并且還是錄制等會要唱的歌曲音樂,難道現在參加節目都這般兒戲嗎?
連歌曲音樂都沒有提提前準備好?
這大牌耍的也沒誰了!
緊接著便聯想到張謙在第一期時的表現,歌詞和編曲都是原創,這才明白,人家這么玩完全沒問題。
阿寶倒還好,剛來,沒提出什么疑問。
但和其關系較為熟悉的楊陽,這個時候就不免開口問道:“謙哥,難道你來之前沒有準備好所唱歌曲音樂?”
“最近太忙了,我連唱什么歌曲都沒準備好,怎么準備歌曲音樂啊!
剛剛才有了靈感,這不就想著將歌曲音樂錄制出來,省的等會又得自彈自唱,太寒酸!”
張謙語氣平淡,好像是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聽到楊陽和阿寶兩人耳中,卻都感覺整個人否麻了。
他們這些參加比賽的,那個不是提前很長時間就已經準備好了所唱歌曲,拼命練習。
而張謙都已經來到了節目錄制現場,都還沒有確定所唱歌曲。
這怎么可能?
難道這就是他們和天才的差距?
自信心受打擊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向張謙靠攏的決心。
雖然兩人都想跟著張謙去錄制歌曲音樂,但因為第一期名次太靠后,所以錄制安排到了上去,只能遺憾拒絕。
畢竟,想要繼續拍張謙的馬屁,還得要繼續晉級才可。
……
三五分鐘過后。
張謙、侯英男和楊若雪三人在電視臺的一樓大廳匯合。
“小雪,你不是這期《百里挑一》節目的百位大眾評委之一嗎?出來會不會有什么影響?”
張謙問道。
“沒事,我讓我哥給我找了個人替我,保證耽誤不了節目錄制。”
楊若雪有些興奮道。
這次張謙能喊著她來錄制歌曲音樂,這正是她所求之不得的,更別說在電視臺還有個主持人哥哥幫忙擦屁股。
“猴子,你哪?”
“我還是拖你的福,現在已經走轉正考核流程,需要一兩周的時間,之后說是還要調整我的工作,所以沒什么事!”
侯英男痛并快樂道。
轉正對他來說就是鯉魚跳龍門似的一道坎,越過去有可能天高任鳥飛。
只是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工作調整來的會這么快,有些忐忑。
“嗯,那咱們就快點去將歌曲音樂錄制出來,等晚上我參加節目錄制時用。
小雪,錄音棚那邊現在有空閑時間吧?”
“有,剛剛我打電話問我哥了,今天上午正好空閑。”
旁邊的侯英男聞言,不由得多看了楊若雪兩眼。
因為幫張謙預定的原因,他可是知道錄音棚的火爆,空出一上午都沒有人的情況倒是不多見。
他也不拆穿,畢竟這可是對張謙有益的事。
和上次錄歌的流程差不多,張謙三五分鐘就將曲譜給寫了出來,讓楊若雪負責鋼琴部分的音樂錄制。
一回生二回熟。
這次的音樂錄制十分順利,不但將歌曲音樂錄制出來,連帶著張謙演唱的部分,也一起都錄制出來,讓楊若雪又見識到了一遍過的精品錄制。
從錄音棚出來時,已經臨近中午,于是三人就找了家燒烤自助,準備解決午飯。
“張老師,為什么您這次要提前錄制音樂,第一期時的自彈自唱,多帥啊!”
楊若雪做為半個電視臺的人,再加上其哥哥能量不小,這才能讓她提前看到了張謙第一期時的錄制視頻。
在學音樂的楊若雪看來,和光唱歌相比,自彈自唱更厲害帥氣,更能吸引年輕人的眼球。
“我也想啊!
但就我一個人彈奏,樂器過于單一,不能將歌曲的魅力完全發揮出來,給觀眾的視聽感受也差,如果能有只樂隊就好了!”張謙感慨道。
說著無心,聽著有意。
況且,即便楊若雪愿意,他也就只有一人。
在京城音樂學院中的同學倒是有不少搞樂隊的,但是距離太遠,即便能夠趕過來,也沒有練習時間。
不過。
沈城做為她的家鄉,也有音樂學院,并且還認識不少和她差不多大的學生,她之前錄制歌曲音樂的時候,還找過她們幫過忙。
“張老師,我在音樂學院有不少朋友,要不叫來三四個和我一起組成臨時樂隊,試試?”
楊若雪之所以敢這么提議,有討好張謙的因素,也有這次錄制歌曲音樂本身并不復雜的因素。
在她看來,用一下午時間來練習,上臺演奏完全沒問題。
“可以,正好叫過來一起自助燒烤。”